四海
該條目屬於 |
中國的稱謂 |
---|
四海是古中國的世界觀裡環繞中國四方之海,四個方位各有一個海。西海是青海湖,東海是東中國海,北海是貝加爾湖,南海是南中國海[1]。其中西、北兩個海最初只是象徵,直到漢朝的對付匈奴的戰爭,才連繫到真實的位置。中國文學和詩詞歌賦中有提到「四海之內」這個文學的中國稱號[2]。
歷史
原本的四海只是漢朝以前中國邊境的隱喻[1]。四海中只有兩個連繫到真實的位置,東海連到東中國海和南海連到南中國海[3]。在漢朝,對付匈奴的戰爭將他們向西帶到貝加爾湖,他們記錄該湖為「翰海」(大海之意)並指定它為傳說中的北海。他們又遇到青海湖,他們稱之為西海,他們還遇到新疆的羅布泊和博斯騰湖。漢朝擴張超越傳統的西海,到達巴爾喀什湖,成為帝國最西的邊界和漢朝的新西海。探險隊曾被派遺去探索波斯灣,但沒有再進一步。漢朝的軍事擴張在郅支之戰後,於公元前36年結束[1]。
中國文人墨士常提到四海。賈誼在一篇總結秦朝滅亡的政論,寫到雖然秦國成功「囊括四海,併吞八荒」,但其統治者「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4]。這個隱喻在成語「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個帶有烏托邦色彩的諺語中提到。一首漢朝流行的詩歌歌詞讚頌「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意為四海之內都是兄弟,沒有人是不相關的。)[3]
「四海」所代指的地理範圍[5]基本與漢地重疊。漢代置有東海(今連雲港)、南海(今廣州)、北海(今濰坊)、西海(今西寧)四郡。
參見
參考文獻
引用
- ^ 1.0 1.1 1.2 Chang 2007,第264頁.
- ^ Chang 2007,第263–264頁.
- ^ 3.0 3.1 Chang 2007,第263頁.
- ^ Holcombe 2011,第48頁.
- ^ 《舊五代史·卷七十·唐書四十六·列傳第二十二·李嚴》嚴對曰:「吾皇前年四月即位於鄴宮,當月下鄆州,十月四日,親統萬騎破賊中都,乘勝鼓行,遂誅汴孽,偽梁尚有兵三十萬,謀臣猛將,解甲倒戈。西盡甘、涼,東漸海外,南踰閩、浙,北極幽陵。牧伯侯王,稱藩不暇,家財入貢,府實上供。吳國本朝舊臣,岐下先皇元老,遣子入侍,述職稱藩。淮、海之君,卑辭厚貢,湖湘、荊楚,杭越、甌閩,異貨奇珍,府無虛月。吾皇以德懷來,以威款附。順則涵之以恩澤,逆則問之以干戈,四海車書,大同非晚。」
來源
- 書籍
- Holcombe, Charles. A History of East Asi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521-51595-5.
- Chang, Chun-shu. The Rise of the Chinese Empire: Nation, State, and Imperialism in Early China, ca. 1600 B.C. – A.D. 8.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7. ISBN 978-0-472-11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