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嚴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嚴光
嚴光像《晩笑堂竹荘畫傳》
子陵
族裔漢族
出生
會稽郡餘姚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
逝世不詳

嚴光(?—?),又名子陵會稽郡餘姚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人。原姓,因東漢明帝劉莊諱而改姓東漢高士(隱士)。

生平

嚴子陵像,任伯年

嚴光生於西漢末年,少有高名,與東漢光武帝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後,嚴光變更姓名,藏身不見。後齊國有人報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

漢光武帝曾經召見嚴子陵到宮中,晚上並睡同一床。嚴子陵睡覺時把腳放在劉秀腹部。次日太史說:「昨夜客星帝座甚急。」劉秀笑說:「朕故人嚴子陵共臥爾。」[1]

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再次徵召他,不至。八十歲時,嚴光在家中逝世。光武帝【此處存疑。光武帝六十二歲去世,如果嚴子陵死於光武帝之前,那兩人年齡上應該是兩輩人】很傷感,下詔賜錢百萬、谷千斛。嚴光葬於富春山。後世人稱富春山為「嚴陵山」,又稱其富春江垂釣處為「嚴陵瀨」,其垂釣蹲坐之石為嚴子陵釣台

評價

桐廬嚴先生祠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重修桐廬富春江畔嚴先生祠,並撰寫《嚴先生祠堂記》,內有「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這讚語,遂使嚴光以「高風亮節」聞名於天下。

宋人題嚴子陵詩曰:「一著羊裘便有心,羊裘豈是釣魚人;當時只著蓑衣去,江水茫茫何處尋?」[2]

朱元璋著有《嚴光論》,其中說:「今之所以獲釣者君恩也。假使當時聘於朝,拒命而弗仕,去此而終無人用,天子才踈而徳薄,民受其害,天下荒荒,若果如是,樂釣歟?優遊歟?朕觀當時之罪人,罪人大者莫過嚴光、周黨之徒,不正忘恩,終無補報,可不恨歟!」[3]

清人袁枚對嚴光很不以為然,作詩云:「一著羊裘不蔽身,虛名傳誦到如今。當時若著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4]

毛澤東的同學蕭子升寫《評〈嚴先生祠堂記〉》的文章表示異議。蕭瑜認為嚴光拜訪光武帝,表明其愛慕虛榮。毛澤東早年評價嚴光說:「嚴光,東漢氣節之士也。光武既立,徵之,不就。訪之,以安車迎至。帝坐匡床請出,光臥應日,堯舜在上,下有巢由。當光之至也,大司徒首相也)侯霸(光學友)迎之。光與書日:君房足下,致位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該順指要領絕,侯以書覽帝。帝曰:狂奴故態也。後世論光不出為非。不知光者,帝者之師也。受業大學時,光武受其教已不少。故光武出而辦天下之事,光即力講氣節,正見俗而傳教於後世。且光於專制之代,不屈於帝王,高尚不可及哉。」[5]

桐廬嚴子陵釣台

浙江省桐廬縣南十五公里富春山麓,有東漢古蹟嚴子陵釣台,是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內有嚴先生祠、嚴子陵釣台碑園等。

參考資料

  1. ^ 後漢書·嚴光傳》:共偃臥,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
  2. ^ 七修類稿》卷二十九
  3. ^ 朱元璋. 連結至維基文庫 严光论. 維基文庫. 
  4. ^ 袁枚《隨園詩話》
  5.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編輯組. 《毛泽东早期文稿》. 湖南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11-01: 第591–592頁. ISBN 9787543855113 (中文(簡體)). 
  • 後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第七十三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書·卷83》,出自范曄後漢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東觀漢記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