噁唑
㗁唑 | |
---|---|
IUPAC名 1,3-oxazole 1,3-㗁唑 | |
英文名 | Oxazole |
識別 | |
CAS編號 | 288-42-6 |
PubChem | 9255 |
ChemSpider | 8898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ZCQWOFVYLHDMMC-UHFFFAOYAD |
EINECS | 206-020-8 |
ChEBI | 35597 |
MeSH | D010080 |
性質 | |
化學式 | C3H3NO |
莫耳質量 | 69.06 g·mol⁻¹ |
密度 | 1.050 g/cm3 |
沸點 | 69-70 °C |
pKa | 0.8 (其共軛酸) [1]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㗁唑(Oxazole)是一大類有機雜環化合物的母體,含有一個氧雜原子和一個氮雜原子。[2]
生物化學
在生物化學中,由絲胺酸和蘇胺酸非核糖體多肽環化然後氧化就可以得到㗁唑。
在生物體內,㗁唑並不像噻唑那樣普遍,後者是㗁唑的類似物,用硫原子取代㗁唑中的氧原子。
性質
㗁唑是一個芳香性化合物,但是其芳香性不及噻唑。㗁唑也是一個弱鹼,其共軛酸的pKa值是0.8,相比而言,咪唑的共軛酸的pKa是7。
有機合成
對於噁唑,經典的有機合成方法有以下幾種:
- Robinson-Gabriel合成:對2-醯氨酮脫水得到㗁唑。
- 費歇爾㗁唑合成:通過氰醇和醛合成㗁唑。
- Bredereck反應:α-鹵代酮與甲醯胺合成㗁唑。
- 其他文獻上提到過的方法:
- 㗁唑也能夠通過某些炔丙基胺的環化異構化生成。 在一個實驗中[3] ,化學家使用一次性合成法合成了㗁唑,過程是首先用炔丙基胺與苯甲醯氯縮合形成醯胺,然後經過一個端基炔的Sonogashira偶聯反應,然後再加入同樣當量的苯甲醯氯,最後由對甲基苯磺酸催化完成環化異構化形成產物。
有機反應
- 在C2位置對㗁唑進行去質子化常常伴隨著異腈化合物的開環。
- 在有活化基的情況下可以在C5發生親電芳香取代反應。
- 若C2位置有離去集團,則可以發生親核芳香取代反應。
- 由㗁唑雙烯發生狄爾斯-阿爾德反應,然後脫去氧原子形成嘧啶。
- 4-醯基㗁唑的康福斯重排是一個熱重排反應,醯基部分和C5發生重排。
- 多種氧化反應。其中一例 [5]是對4,5-二苯基㗁唑的氧化。將其與三當量的硝酸鈰銨反應生成甲醯胺與苯甲酸:
在平衡的半反應中可以看出,對於一當量的㗁唑,該反應消耗了三當量的水,產生了四個質子和四個電子,後者是來自CeIV。
參見
- 異㗁唑,氮在2位的類似物。
- 咪唑,氧被氮取代了的類似物。
- 噻唑,氧被硫取代了的類似物
- 苯駢㗁唑,㗁唑於其他環相連。
- 吡咯,沒有氧原子的一個類似物。
- 呋喃,沒有氮原子的一個類似物。
- 㗁唑啉,其中一個雙鍵被還原。
- 㗁唑烷,兩個雙鍵均被還原。
- 芳香環
參考文獻
- ^ Zoltewicz, J. A. & Deady, L. W. Quaternization of heteroaromatic compounds. Quantitative aspects. Adv. Heterocycl. Chem. 22, 71-121 (1978).
- ^ Heterocyclic Chemistry TL Gilchrist, The Bath press 1985 ISBN 0-582-01421-2
- ^ A new consecutive three-component oxazole synthesis by an amidation–coupling–cycloisomerization (ACCI) sequence Eugen Merkul and Thomas J. J. Müller Chem. Commun., 2006, 4817 - 4819, doi:10.1039/b610839c
- ^ Fully Automated Continuous Flow Synthesis of 4,5-Disubstituted Oxazoles Marcus Baumann, Ian R. Baxendale, Steven V. Ley, Christoper D. Smith, and Geoffrey K. Tranmer Org. Lett.; 2006; 8(23) pp 5231 - 5234; (Letter) doi:10.1021/ol061975c
- ^ Ceric Ammonium Nitrate Promoted Oxidation of Oxazoles David A. Evans, Pavel Nagorny, and Risheng Xu Org. Lett.; 2006; 8(24) pp 5669 - 5671; (Letter) doi:10.1021/ol062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