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哈佛大學天文台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哈佛大學天文台,攝於1900年前後

哈佛大學天文台(英語:Harvard College Observatory,縮寫:HCO)座落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坎布里奇,建立於1839年,是美國建立的第一座大型天文台,是哈佛大學藝術和科學學院下屬的研究機構,並為哈佛大學天文系的教學活動提供設備等方面的支持。1973年,哈佛大學天文台與史密松天體物理台共同組成了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

歷史

哈佛大學天文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威廉·邦德。1815年,邦德訪問了英國,受哈佛大學的委託,考察了歐洲的天文台,目的是要在美國建立天文台。邦德還在自己家中建立了一個屋頂可以開合的小型天文台。1839年,哈佛大學提議將邦德的私人天文台併入大學,稱為哈佛大學天文台,邦德接受了邀請,並擔任首任台長。1847年6月24日,哈佛大學天文台從德國購置的口徑15英寸(38厘米)的折射望遠鏡正式啟用,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1848年,威廉·邦德和他的兒子喬治·菲利普斯·邦德在這裡發現了土衛七[1],1850年11月,他們又共同發現了土星的第三個環——C環。1847年至1852年間,邦德父子與攝影先驅約翰·亞當斯·惠普爾一起使用15英寸望遠鏡進行了天體照相的工作,拍攝了月亮的照片,並於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上獲獎。1850年7月16日至17日夜,邦德父子和惠普爾和使用銀版照相法共同拍攝了織女星的照片,這是人類拍攝的第一張恆星的照片。1857年他們又拍攝了大熊座開陽雙星等照片。1859年威廉·邦德去世後,他的兒子喬治·菲利普斯·邦德接任哈佛大學天文台台長。

1876年到1918年期間,美國著名天文學家愛德華·皮克林成為哈佛大學天文台的第四任台長。在他任職期間,發起並主持編制了星表,提出用照相方法建立世界第一個測光系統的標準——北極星序,並用色指數的方法對恆星光譜進行分類,還發現了第一顆分光雙星。皮克林積極鼓勵女性從事天文研究,招募了一些聾啞女性對天文台拍攝的照相底片進行測量和分類工作,做出了很多重要的發現。她們當中包括主持恆星光譜分類的坎農、發現造父變星周光關係勒維特等人。在40多年時間裡,哈佛大學天文台分析了超過50萬顆恆星的光譜,編纂成10冊的亨利·德雷伯星表,由哈佛大學天文台發展出來的恆星光譜分類法將恆星分為O、B、A、F、G、K、M等類,被稱為哈佛分類法。1920年代,包含北天極附近96顆恆星測光結果的北極星序發表,對天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21年至1952年間,美國天文學家沙普利擔任台長,他主要從事球狀星團和造父變星的研究,提出了銀河系的中心不是太陽系,太陽系處在銀河系的邊緣。他主張銀河系是宇宙中的主要天體,觀測到的旋渦星雲是位於銀河系內部的天體。

參考文獻

  1. ^ Bond, W.C., 1848,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9, 1. NASA ADS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