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吸管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吸管/吸管」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吸管
臺灣吸管
港澳飲筒、飲管
星馬水草
可屈曲的塑膠吸管
插在飲品中的吸管
一名男孩正在用吸管喝東西

吸管(英語:drinking straw),根據英文直譯為麥管,或稱飲管,中國大陸及台灣稱為「吸管」,香港及澳門稱為「飲筒」或「飲管」,新馬則根據英文直譯為「水草」,呈圓柱狀,中空的,材質可以是塑膠金屬玻璃甘蔗或可食用的材料。使用吸管可將飲料直接吸往食道而無須接觸牙齒,避免飲用咖啡或茶葉等深色飲品,長期造成牙齒變色。也可避免有敏感牙齒的人飲用飲品時造成不適。

概要

早期使用麥稈等多為天然產物,通常用於吸酒。現今採塑膠押出成型技術,透過機台將熱融性塑膠押出一條連續性的薄管,再裁切出需要的長度。其主要功用是用來吸取杯子飲料,也有用來吸食一些烹飪好的動物長骨骨髓。一般直徑在0.5厘米左右,但是用來喝優酪乳奶昔珍珠奶茶等飲品時,會用較粗的吸管,有的直徑有1.5厘米。

原理

吸管主要利用大氣壓來實現,在大氣環境下,當吸管一端插入液體,另一端抽走吸管中的空氣或液體後,管內壓力降低至低於大氣環境的壓強,使吸管外部大氣壓力作用於管外液體表面,將液體推進吸管中以使管內壓力與管外氣壓平衡。

長短差異

市面上的飲料杯都大多是15到17公分,而吸管長度則是從15到25公分不等,根據不同工廠所製作的模板並不相同。吸管的長度越長吸速越慢,如果想吸快一些的便買短一點,想慢慢享用的長一些也無妨,吸管長度方面推薦選擇20公分的吸管,不會太長難以攜帶,也不會過短導致飲品過快喝完。[1]

歷史

東方

唐朝詩人杜甫有詩云:「黃羊飫不膻,蘆酒多還醉」。所謂「蘆酒」就是用蘆管吸飲的酒。宋朝時用的是「荻管」,莊綽《雞肋篇》記載:「關右塞上有黃羊……又彼中造嗅酒,以荻管吸於瓶中」,荻比蘆短小而中空、皮厚、色青(《本草綱目》)。明朝楊慎《藝林伐山》明確寫道:「蘆酒,以蘆為筒,吸而飲之。」

西方

19世紀,美國人喜歡喝冰涼的淡香酒,為了避免口中的熱氣減低了酒的冰凍勁,因此喝時不用嘴直接飲用,而以中空的天然麥杆來吸飲,可是天然麥杆容易折斷,它本身的味道也會滲入酒中。1888年,當時美國有一名菸捲製造商馬文 史東英語Marvin Stone,從菸捲中得到靈感,製造了一支紙吸管。試飲之下,既不會斷裂,也沒有怪味。從此,人們不只在喝淡香酒時使用吸管,喝其他冰涼飲料時,也喜歡使用紙吸管

塑膠發明後,紙吸管便被五顏六色的塑膠製吸管取代了。現今有以醫療鋼作為材質的環保吸管,但清洗不易,長期清理不當容易滋生細菌。

有飲管使用巧克力製造,通常配合冷凍的牛奶飲品使用,吸入飲管的牛奶會變成帶有巧克力的味道。

吸管與環保

2015年,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海龜研究專家菲珍拿(Christine Figgener)在哥斯大黎加發現一隻海龜的鼻子裏塞住異物,嘗試以鉗子拔出。在拔出「異物」的過程中,海龜因痛楚苦苦掙扎,鼻子更不斷流血,畫面令人傷感。經過約8分鐘後,研究人員總算順利將「異物」清出,細看之下竟然是塑膠飲管。短片在網上瘋傳,事件令大眾認識到塑膠飲管對海洋生態造成的禍害[2]

即棄塑膠吸管的垃圾分解時間相當長,分解一條塑膠吸管需要400至500年,與分解塑膠瓶所需的450年差不多。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進行的調查顯示香港人每周平均耗用5.73條塑膠飲管,以此推算港人一年消耗約14.4億條塑膠飲管。[3]而美國則每人每日平均耗用1.6條飲管,即每日總耗用量5億條。[4]

有見及此,從2018年底開始香港陸續有不少連鎖式快餐店實行「無飲管日」,除了顧客主動要求索取外,店方將不會提供飲管,以減少使用即棄餐具及促進市民養成環保習慣[3][4]。當中不少餐廳「無飲管日」已經成為恆常措施。香港麥當勞估計實施「無飲管日」後飲管消耗量將會減少三成[5]

2019年7月1日起,台灣政府部門、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內食餐飲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6]

2020年1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膠污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在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膠吸管,旨在進一步加強塑膠污染治理[7]。餐飲行業響應號召,提供紙質吸管或PLA生物可降解吸管等以代替塑膠吸管[8][9]

參考文獻

  1. ^ 荼公子韓奕. 吸管學. 2020-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8) (中文(臺灣)). 
  2. ^ 高紫恩, 吳慕兒. 小小塑膠飲管 海洋遺禍無窮 拔飲管海龜成反飲管運動之星. 香港01. 2017-05-02 [2021-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中文(香港)). 
  3. ^ 3.0 3.1 1支膠飲管需時500年分解 連鎖快餐店「走塑」設施一覽. 香港經濟日報. 2018-10-17 [2019-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7). 
  4. ^ 4.0 4.1 啟動全城走飲管 為何「走飲管」?.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2019-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0). 
  5. ^ McDonald's ditches plastic straws. The Standard, 英文虎報. 2018-12-20 [2019-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6. ^ 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棄物管理處. 2019-05-08 [2022-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3). 
  7. ^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0-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5). 
  8. ^ 塑料吸管逐步淘汰,纸质吸管成时尚!你的吸管换了吗?. 新浪新聞. 2021-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6). 
  9. ^ 全国塑料吸管禁令生效 有纸质吸管生产商订单排到4月. 網易財經. 2021-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