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惠 (道光進士)
吉惠(1817年—?),字迪甫,號荻浦,胡氏,漢軍正藍旗人(家族屬正藍旗漢姓滿洲旗人),籍奉天鐵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書法家(據《中國美術家大辭典》)[1]。
生平
初為內務府筆帖式,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順天鄉試舉人(隸正藍旗漢軍慶征佐領下),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科進士第二甲。道光十四年(1834),以筆帖式獲內務府京察一等(載《清實錄道光朝實錄》)。任戶部堂主事二十餘年,曾任江西龍南、靖安等縣知縣。
家族世系《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滿洲旗分內的尼堪姓氏(hala)旗人,在康熙朝之前,多任八旗參領、佐領;從康熙朝至乾隆朝,多任內務府御前侍衛、滿洲副都統和怡親王府佐領;在乾隆朝,出文、武科舉人;道光朝至光緒朝,連中五位文科進士。
家族
- 始祖胡氏添龍(又名起龍,c.1570s-?),正藍旗包衣籍(屬正藍旗尼堪姓氏滿洲旗人,家族在乾隆朝之前隸屬內務府包衣旗籍),佐領(清太祖努爾哈赤天命時期、清太宗皇太極天聰時期)。始祖母宋氏。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76(1744年),「胡起龍,正藍旗包衣人,世居瀋陽地方,來歸年分無考,其元孫胡敏現任頭等護衛兼佐領,胡照現任護軍校,四世孫韓保現任佐領」。
- 二世祖萬倉(c.1600s-?),參領(清太宗皇太極崇德時期、順治帝朝),從龍入關。二世祖母伏氏。
- 三世祖三才(c.1630s-?),佐領(順治帝朝、康熙帝朝)。三世祖母崔氏。其:
- 太高祖永慶(又名胡什巴、瑚什巴,c.1660s-?),歷任頭等侍衛、吉林副都統(康熙36年-46年(1697-1707)任吉林伯都訥副都統,載《欽定八旗通志:將軍都統副都統》卷331;在《欽定盛京通志》中,胡什巴時隸[內務府]正白旗滿洲)、察哈爾副都統;太高祖母崔氏(又據《欽定八旗通志》、《欽定盛京通志》,時隸正藍旗滿洲、雍正五年任吉林將軍哈達原任內務府鑲黃旗包衣第五㕘領第六旗鼓佐領,又任內務府正黃旗包衣第二㕘領第二滿洲佐領,後升任[正藍旗]王府長史,其旗籍由內務府包衣籍轉隸正藍旗包衣籍)。其:
- 胞兄胡什納(c.1650s-1694),順治十七年(1660)襲其伯父班布理二等輕車都尉。
- 高祖胡照(c.1700s-?),二等侍衛(雍正帝、乾隆帝朝)。高祖母高佳氏(c.1703-?),其父鑲黃旗滿洲、甘肅涼州鎮總兵高述明(c.1671-1723),母朱氏(1670s-1747;其父內務府正黃旗漢軍、內務府員外郎兼佐領朱國善),胞弟兩江總督、文華殿大學士文端公高晉(1707-1778),胞叔文淵閣大學士文定公高斌(1683-1755),堂妹高佳氏封乾隆帝之慧賢皇貴妃(1711-1745),胞妹高佳氏(1710-1779)嫁內務府正白旗漢軍、內務府佐領參領李維屏(又名黑達塞、赫達色,1709-1765;其祖父雍正朝總管內務府大臣李延禧,後代有進士舒貴;姑母李氏嫁內務府正白旗漢軍佐領尚琳(父雍正朝總管內務府大臣兼佐領尚志舜,後代有尚佳氏封道光帝之豫嬪、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進士延恆);堂姊李氏嫁正藍旗滿洲、吉林將軍與烏里雅蘇臺將軍勤毅公佟佳氏喜明,其父閩浙總督、禮部尚書恭簡公常青)。其:
- 嫡堂兄胡禮(c.1680s-?),康熙三十三年(1694)襲其父胡什納二等輕車都尉,軍功加為一等輕車都尉(載《欽定八旗通志:正藍旗滿洲世職》卷290)。
- 胞兄胡岱(又胡代、瑚代,c.1690s-?),任正藍旗包衣第四參領第二管領(此管領系雍正元年(1723)分封怡賢親王胤祥時設立,為第二任),後升參領。
- 胞兄胡敏(又瑚敏,c.1690s-c.1760s),頭等護衛,任正藍旗包衣第四參領第四管領(此管領系雍正元年(1723)分封怡賢親王胤祥時設立,為第二任,後外任知縣),後調正藍旗包衣第四參領第三佐領(此佐領系雍正九年(1731)分封寧良郡王弘晈時設立,為第一任,弘晈去世後的乾隆三十三年(1768)仍然在此佐領任上),卒於任(載《欽定八旗通志》)。
- 曾祖安保(c.1720s-?),同知(乾隆朝)。曾祖母朱氏,正黃旗漢軍、江蘇巡撫(順治朝)與雲南巡撫(康熙朝)朱國治之曾孫女,佐領朱綸之孫女,圓明園參領朱永鎮之女。胞兄會保,君保。
- 嫡堂兄韓保,頭等護衛,正藍旗包衣第四參領第一佐領(據《欽定八旗通志》,此佐領系雍正元年(1723)分封怡賢親王胤祥時設立,韓保為第三任(時怡僖親王弘曉),第一任為佟保貴(於雍正十三年(1735)退任)。正藍旗滿洲包衣佐領佟保貴康熙三十六年(1697)襲二等輕車都尉世職(其胞姊納喇氏庶福晉適怡賢親王胤祥,父吳爾敦,祖父雅爾泰;曾祖伯父阿哈碩色,順治二年授二等輕車都尉世職;高祖諾錫,家族世居烏喇地方,載《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23、《欽定八旗通志:正藍旗滿洲世職》卷290),此前任內務府正白旗包衣第二參領第一滿洲佐領(係國初編立),「以二等阿達哈哈番(輕車都尉)佟保貴管理,佟保貴撥隸怡親王屬下,以郎中兼護軍參領六格管理」(此六格系胡氏家族姻戚、總管內務府大臣李延禧之子);佟保貴的曾祖伯父阿哈碩色系首任鑲黃旗包衣第三㕘領第四滿洲佐領(繼任者有大學士英廉,載《欽定八旗通志》);因此可見佟保貴及其家族的旗籍從原來的內務府鑲黃旗包衣改隸怡親王府正藍旗包衣;結合胡氏家族在乾隆朝之前曾任內務府侍衛,由此推論胡氏家族的旗籍早期應屬內務府包衣籍,後隨著家族多位成員在雍正朝擔任正藍旗怡親王府佐領,在乾隆九年(1744年)《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成書時已改隸正藍旗包衣籍,而吉惠的祖父明林在《欽定八旗通志:武舉》(1796年)中仍被記載為內務府鑲黃旗籍。
- 祖父明林(c.1750s-?)(乾隆、嘉慶朝),庠生、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科武舉人,時隸內務府鑲黃旗漢軍佐領巴寧阿下(據《欽定八旗通志:武舉》卷110;巴寧阿隸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曾任內務府鑲黃旗第五參領第五旗鼓佐領(康熙三十四年編立),後任兩淮鹽政、總管內務府大臣,其胞姊汪氏封乾隆帝之惇妃;旗人進士高鶚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順天鄉試中舉時,亦隸內務府鑲黃旗第五參領第五旗鼓佐領巴寧阿下)。祖母崔氏(父崔明禮)。胞兄翼林,廩生。
- 父廉敘(c.1780s-?)(嘉慶、道光朝),改隸正藍旗漢軍,道光七年(1827)山東鹽課大使。其胞兄咸成,福建泉州府廈門海防同知;孝凝,乾隆六十年(1795)乙卯科舉人,福建福州府通判;德修(1793-?,字敬培,號載之),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順天鄉試舉人(隸正藍旗漢軍張恆佐領下,與胞侄吉謙順天鄉試同榜),妻王氏、曹氏;普存(1792-?),道光元年(1821)辛巳科順天鄉試附榜貢生(隸正藍旗漢軍張恆佐領下)。
- 嫡母張氏(父張應奎)。繼母郝氏,其父鑲黃旗漢軍、山東濟南府通判郝榮安,祖父江西巡撫郝碩,曾祖吏部尚書兼兩江總督郝玉麟;胞叔郝寧安,娶索綽絡氏(胞叔內務府正白旗滿洲、乾隆丁巳恩科進士德保);胞叔郝敏安,妻李氏(胞兄正藍旗漢軍、兩江總督李奉翰);胞兄郝沾,妻徐氏(胞兄正白旗漢軍、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科進士長喆)。
- 胞兄吉謙(1812-1862),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順天鄉試舉人(隸正藍旗漢軍張恆佐領下,與胞叔德修順天鄉試同榜)[2],順天府房山縣訓導。妻曹氏(父正紅旗漢軍附學生洺普,堂侄同治甲戌(1874)科進士保昌 (同治進士))。
- 妻愛新覺羅氏(紅帶子覺羅系)。其胞兄覺羅嵩玉(又嵩裕),覺羅豐玉(又豐裕,嫡妻索綽絡氏佛喜之女);父覺羅慶長(又慶昌,1776-1836),理藩院筆帖式、嘉慶十三年(1808)覺羅學副管;嫡母瓜爾佳氏武森保之女、繼母瓜爾佳氏佐領納蘭保之女;胞叔盛京工部郎中覺羅建昌;祖父筆帖式拜齡阿,曾祖岳海,高祖岳諾海;太高祖岳拜(1648-1717),襲三等輕車都尉,護軍參領,康熙二十六年(1687)任清昭陵總管(據《清實錄康熙朝實錄》);四世祖三等輕車都尉昂古(1605-1677);三世祖阿爾布,二世祖阿篤齊;始祖寧古塔貝勒寶實,即(追)興祖直皇帝福滿六子、努爾哈赤六祖[3]。寶實家族後代包括一等輕車都尉覺羅喀蒙愛(1598-1675);一等輕車都尉覺羅博翁愛(1617-1674),三娶妻伊爾根覺羅氏(父正黃旗滿洲二等男喀愷);正紅旗滿洲、護軍參領覺羅代袞(父覺羅喀蒙愛),康熙十六年陣亡,載《欽定八旗通志:忠義傳七》卷215;覺羅代袞之孫覺羅納世通,乾隆二十八年授總理回疆事務參贊大臣(又喀什噶爾參贊大臣);古北口總兵官覺羅保柱(祖父覺羅喀蒙愛);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丁丑科進士覺羅福志(1736-1791,時隸鑲藍旗滿洲覺羅明善佐領下,與乾隆二十六年進士覺羅集蘭隸同一佐領,高祖覺羅喀蒙愛);浙江布政使護理浙江巡撫覺羅存興(嫡妻瓜爾佳氏淮關監督康成之女;繼妻烏拉納喇氏承恩公嵩山之女,其家族之烏拉納喇氏封雍正帝之孝敬憲皇后);愛新覺羅氏(父覺羅哈豐阿),原配嫁鑲黃旗滿洲鈕祜祿氏穆揚阿(其女鈕祜祿氏封咸豐帝之孝貞顯皇后,又慈安太后(生母庶妻姜佳氏))。
- 養子多祉(字子受,生父吉謙)。
- 兩女兒胡氏。
- 嫡堂兄增祿,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進士,山東鄒平縣知縣。
- 嫡堂侄守忠,同治二年(1863)癸亥科進士,襲雲騎尉,湖南沅陵縣知縣。
- 嫡堂侄守正,咸豐六年(1856)丙辰科進士,兵部員外郎。
- 胞侄胡俊章,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進士,戶科工科掌印給事中[4]。胡俊章的太高祖母高佳氏家族的姻戚、雍正朝總管內務府大臣尚志舜的後代女尚氏(胞叔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進士延恆),嫁胡俊章之子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舉人、蘇州府候補知府胡玉瀛。
- 與侄兒胡俊章摯友俞樾(俞樾在其詩注中多次提到)、姻戚鑲黃旗滿洲戴佳氏晉康同中進士第二甲。與姻戚內務府正黃旗蒙古伍堯氏來秀(嗣祖父進士詩人法式善)系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順天鄉試、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科進士均同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