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格勒級戰鬥巡洋艦
史達林格勒級戰鬥巡洋艦 тяжёлые крейсеры типа Сталинград | |
---|---|
概觀 | |
艦種 | 戰鬥巡洋艦 |
艦名出處 | 史達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 |
擁有國 | 蘇聯 |
前型 | 喀琅施塔得級戰鬥巡洋艦 |
同型 | 史達林格勒號(Сталинград) 莫斯科號(Москва) 喀琅施塔得號(Кронштадт) |
製造廠 | 第444造船廠(史達林格勒號) 第189造船廠(莫斯科號) 第402造船廠(喀琅施塔得號) |
動工 | 1951年12月31日(史達林格勒號) 1952年9月(莫斯科號) 1952年10月(喀琅施塔得號) |
完成 | 未建造完成 |
下水 | 1954年3月16日(史達林格勒號) 另兩艘下水前取消建造 |
結局 | 建造完成前計畫中止 |
技術數據 | |
標準排水量 | 36,500公噸(35,900長噸) |
滿載排水量 | 42,300公噸(41,600長噸) |
全長 | 273.6公尺(897英尺8英寸) |
全寬 | 32公尺(105英尺0英寸) |
吃水 | 9.2公尺(30英尺2英寸) |
動力 | TV-4蒸汽渦輪發動機,四軸推進 12 × 水管鍋爐 |
功率 | 280,000匹軸馬力(210,000千瓦特) |
最高速度 | 35.5節(65.7公里每小時;40.9英里每小時) |
續航距離 | 18節(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5,000海里(9,300公里;5,800英里) |
乘員 | 1,712人 |
射控裝置 | 錨式、齊射式與Fut-B射控雷達 石窟式與Shtag-B測距雷達 |
偵搜系統 | Giuis-2空中搜索雷達 Rif-A水面搜索雷達 Soltnse-1P紅外線偵測儀 大力神式聲納系統 |
武器裝備 | 3 × 305公釐三聯裝艦砲 6 × 130公釐雙聯裝艦砲 6 × 45公釐四聯裝防空砲 10 × 25公釐四聯裝防空砲 |
電戰系統 | 珊瑚式信號干擾器 桅杆式信號干擾器 |
史達林格勒級戰鬥巡洋艦(俄語:тяжёлые крейсеры типа Сталинград),正式開發代號為82型重巡洋艦(Тяжёлые крейсера проекта 82),是一款蘇聯於1941年間提出的戰鬥巡洋艦開發計畫。本級艦的設計尺寸較其前輩喀琅施塔得級戰鬥巡洋艦為小,造價也較為低廉;其原始的角色定位係為突破英國皇家海軍高速巡洋艦隊的封鎖而設計,故蘇聯軍方在開發過程中十分注重本級艦的噸位、航速與火力。在理想狀況下,本級艦的火力將優於任何速度表現相仿的艦艇,而其航速則將優於任何火力更為強大的敵軍艦隻。本級艦的開發工作於啟動不久後即因納粹德國入侵蘇聯而被迫暫停。
史達林格勒級的開發作業於1944年重啟。蘇聯軍方計畫將本級艦、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與當時同樣處於開發階段的航空母艦一同編為一支可與美國海軍抗衡的特遣艦隊。蘇聯海軍意識到史達林格勒級現有的設計規格將不足以勝任其在特遣艦隊中的角色定位,唯有提升全艦的總體性能方能達成目標。在蘇軍的規劃中,本級艦的角色為在天候不佳造成己方戰機無法升空禦敵時負責保護航空母艦,並擊退敵方攻擊。本級艦共規劃了四艘同級艦,首艦「史達林格勒號」於1951年在烏克蘭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動工。本級艦的開發與建造獲得當時蘇聯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的鼎力支持,但卻遭為數眾多的海軍參謀部官員反對,因此在史達林於1953年逝世後本級艦的建造工程便戛然而止。造艦工程遭取消之時,已然動工的二號樣本艦不得不中止建造,三號樣本艦則從未動工。蘇軍先是將部分完工的史達林格勒號轉為測試反艦飛彈的靶艦使用,最終於1962年左右將其拆解。
開發背景
82型重巡洋艦的開發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5月,當時的蘇聯海軍總參謀部提出了對新型巡洋艦的規格要求。新式巡洋艦的尺寸大小需介於基洛夫級與夏伯陽級等級別的輕巡洋艦以及喀琅施塔得級戰鬥巡洋艦之間,且須能勝任下列任務:
為了符合這些需求,海軍對新型巡洋艦的技術要求為噸位不超過20,000公噸(20,000長噸),搭載203公釐(8.0英寸)口徑主砲、數門100公釐(3.9英寸)副砲、12門37公釐(1.5英寸)防空砲以及一具533公釐(21.0英寸)三聯裝魚雷發射管;裝甲規格以能抵禦203公釐艦砲的直接射擊為標準,航速不低於36節(67公里每小時;41英里每小時),且需有足夠空間搭載四架艦載機與兩具彈射器。設計團隊提出了三個初步方案,但僅有一個排水量為25,000公噸(25,000長噸)的方案同時達成了所有的技術需求。不過開發人員卻建議海軍將主砲口徑增加至220公釐(8.7英寸),並增強防空火力,同時酌量減少對裝甲防護力、航速與航程的要求。同年6月22日,德意志國防軍發動巴巴羅薩作戰入侵蘇聯,本級艦與喀琅施塔得級的開發遂遭擱置[1]。
蘇聯軍方於1943年9月15日在原有的規格基礎上增加了一項新的技術要求,即其必須肩負起保護己方航空母艦的重任,同時須能與航空母艦一同執行聯合作戰任務[1]。在這樣的條件下,軍方估計本級艦的排水量將落在20,000公噸(20,000長噸)至22,000公噸(22,000長噸)之間,主砲口徑則將介於210公釐(8.3英寸)至230公釐(9.1英寸);副砲方面則搭載12門130公釐(5.1英寸)高平兩用砲與32門37公釐(1.5英寸)防空砲。對於航速、航程與艦載機的要求則維持不變,魚雷發射管則遭移除。至1944年5月時,開發團隊已提交了多達12種的設計方案,但無一中選[2]。
1944年11月,海軍再次發布新的技術需求,並較為實際地將排水量限制設定於25,000公噸(25,000長噸)至26,000公噸(26,000長噸)之間,航速亦略減為33節(61公里每小時;38英里每小時),最大航程則定為 8,000海里(15,000公里;9,200英里)。除此之外,軍方也要求艦上應搭載9門220公釐(8.7英寸)艦砲作為主要武裝,另配備16門130公釐副砲、32門45公釐(1.8英寸)防空砲與20門23公釐(0.91英寸)防空砲。海軍於1945年時將小口徑防空砲的口徑要求提升為25公釐(0.98英寸)[2]。
蘇聯海軍元帥尼古拉·庫茲涅佐夫認為根據此規格設計的新型巡洋艦將能在天候不佳時有效保障己方航空母艦不受美軍巡洋艦的攻擊,因此大力敦促加速該艦種的造艦計畫,不過造艦工程人民委員部卻以戰後造艦狀況的不確定性與自身設計局的工作量已超載等理由拒絕展開本級艦的細節設計作業。儘管如此,海軍仍繼續新型巡洋艦的設計案,同時為此規畫了一項自1946年起至1955年止的十年造艦計畫。在規劃中,新型巡洋艦將負責在蘇聯領海的邊界地帶執行衛戍任務,防止英美聯軍航空母艦艦隊的襲擊,而己方的潛艦則會負責截斷敵方的通訊航線。海軍在造艦計畫中規劃建造十艘新型巡洋艦。1945年9月29日此提案獲提交於蘇共中央政治局進行討論,結果並未遭遇太多反對。儘管如此,史達林本人仍認為應在現有設計的基礎上將主砲口徑提高為305公釐(12.0英寸),但在遭庫茲涅佐夫元帥反對後即未強力推動該提議[3]。
然而,造艦工程人民委員部的消極抵抗卻使新型巡洋艦的建造作業更加棘手。造艦工程部表示1950年以前都將無法再起造新的艦隻,而且其立場亦較傾向於建造大口徑主砲版本的艦種。海軍則認為沒有理由新型巡洋艦的建造作業不能於1948年展開。為了解決兩者間的分歧,蘇聯設置了一個由內務人民委員部首腦拉夫連季·貝利亞領導的委員會進行調停。不過委員會多數時候均站在造艦工程部一方,認為現有設計的艦隻性能是不足的。在經歷多次協調後,造艦工程部最終同意由位於莫洛托夫斯克的第402造船廠與位於尼古拉耶夫的第444造船廠承造四艘新型巡洋艦,另規劃於1953年至1955年間起造另外三艘。由貝利亞領導的委員會於1945年11月27日批准了這項決定,針對220公釐主砲與305公釐主砲的細節設計作業則於1946年逐步展開[3]。
蘇聯政府於1947年1月28日頒布的一項法令更加確認了造艦計畫的正當性。至同年8月時,海軍與造艦工程部已篩去了大多數的提案,僅留下了三個方案,分別為兩個裝備305公釐主砲的設計與一個裝備220公釐主砲的聯合方案。220公釐主砲方案的體積較小,排水量比海軍的40,000公噸(39,000長噸)設計案少了2,000公噸(2,000長噸),其水線裝甲帶也薄了50公釐(2.0英寸);此外,其副砲數量也略有減少,但速度快了1.5節(2.8公里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所有提案的航程表現均能達到以18節(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的速度巡航時行駛6,000海里(11,000公里;6,900英里)。可能因為受到美國提出《馬歇爾計劃》的影響,蘇聯方面直至1948年3月才得以仔細審查這些提案。最終,史達林批准了海軍奉防護力為設計圭臬的提案。即便如此,由於後續細節設計作業仍須接受進一步的審核與批准,但直至1948年8月31日以前,蘇聯政府均因處理蘇南衝突與柏林封鎖等問題而分身乏術,無暇顧及造艦計畫,海軍的提案也因此遭到進一步的擱置[4]。
技術規格獲得批准後,TsKB-17重型艦艇設計局便著手展開草圖的繪製與設計以供部長會議進行審查。至1949年3月時,設計局已發展出了四種130公釐副砲與鍋爐位置布局各有不同的衍生設計。設計局屬意其中一種設計版本,海軍與造艦工程部亦表示贊同,前者遂在未經正式批核的情況下展開了技術設計作業以便如期在1950年第三季前起造第一艘艦隻。然而史達林於1949年9月審視草圖設計後卻回絕了該提案,反倒要求設計局提出一種體積較小、速度可達35節(65公里每小時;40英里每小時)的方案。即便時間緊迫,TsKB-17設計局仍然設法於該年年底前趕出了一個符合史達林要求的初步方案。為了節省時間,設計團隊保留了多數原始設計的技術規格,並在現有艦身內調整整體的空間佈局以便安裝更多輸出功率更為強大的鍋爐。根據1949年與1951年設計草圖的比對結果,設計團隊很可能為了達到史達林對航速的要求而移除了兩座位於艦艉的130公釐副砲砲塔[5]。
海軍於1950年3月在克里姆林宮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對設計團隊為使艦隻排水量降至史達林要求的36,000公噸(35,000長噸)並達到35節(65公里每小時;40英里每小時)的高速而做出妥協一事表達了不滿。在該場會議上,史達林詢問海軍將領們這款新型巡洋艦的設計目的究竟為何,後者答道新型巡洋艦係為獵殺敵方重巡洋艦而設計;持相反意見的史達林則表示新型巡洋艦應該是為擊毀敵軍輕巡洋艦而設計的,因此「將航速提升至35節絕對有其必要,這樣才能創造出一艘能使敵方輕巡洋艦隊感到恐懼的巡洋艦,方才得以分化敵方力量並逐艘予以擊毀。」[6]除此之外,史達林也認為新型巡洋艦的活動區域應以國境周邊為主,負責蘇聯近海的水域防衛。史達林說道:「你不能盲目地複製美國與英國的設計,他們所面對的處境與我們不同,他們的船隻必須能遠洋巡航,脫離自己的基地行動。既然我們不打算投入遠洋海戰,我們的船隻只需要在我國海岸線周圍戰鬥即可,因此船上不需要囤積過量的彈藥供給。」[6]海軍將領們同樣不樂見設計團隊為追求史達林所設下的高航速標準而減少副砲武裝以便安裝更強而有力的動力套件。對此史達林則回應道多數戰機的攻擊高度都在1,500公尺(4,900英尺)以內,而130公釐砲的射程已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因此沒有大量列裝的必要。此外,他還下令減少艦上的輕型防空武裝,理由是構築防空火力網的任務應交由其他同行的僚艦負責。經過修正後的設計於1950年3月25日獲得部長會議通過認可[7]。
基礎架構確立後,設計團隊隨即展開技術設計程序,並於1950年12月宣告完成。在海軍與造艦部門於1951年2月完成審查後,設計方案又於同年4月間經歷了不小的更動,其中較為顯著的即是艦艏形狀的改變。設計團隊原始設計的艦艏形狀類似於夏伯陽級輕巡洋艦的艦艏設計,但後者的首艦夏伯陽號於1950年12月至隔年1月間進行海試時卻卻因艦艏設計問題而影響了艦隻的適航能力。為了改善這個問題,設計團隊大幅修改了艦艏的設計,並導入更為傾斜的艏柱;種種修正使史達林格勒級的全長較原始設計增加了10公尺(32英尺10英寸)。除此之外,設計團隊也將艦身裝甲帶的厚度由原先的150公釐(5.9英寸)增為180公釐(7.1英寸),並於1951年6月4日將這項改動送交審查[8] 。
設計
規格概覽
史達林格勒級戰鬥巡洋艦的水線長度為260公尺(853英尺0英寸),艦體全長為273.6公尺(897英尺8英寸),艦體全寬為32公尺(105英尺0英寸);艦艏的最大吃水深度為9.2公尺(30英尺2英寸),艦艉則為8.8公尺(28英尺10英寸)。史達林格勒級的標準排水量為 36,500公噸(35,900長噸),滿載時則可達42,300公噸(41,600長噸)。本級艦是蘇聯所建造的第一款平甲板軍艦,其艦體全以焊接打造以節省重量,且艦身核心區域下方採用了三層船底設計;艦身核心高2.25公尺(7英尺5英寸),內含23個水密隔艙。據估計,本級艦於載重情況下的穩心高度約為2.6公尺(8英尺6英寸)。艦上乘員共計1,712人,當擔任旗艦時乘員編制將再增加30人[9]。
史達林格勒級的每艘同級艦造價約為1,168,000,000盧布,幾乎是造價322,000,000盧布的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的四倍。艦長階級為海軍少將,其餘副艦長、政治委員與槍砲科、輪機科等科別的指揮官則由海軍上校充任[10]。
推進系統
為了追求卓越的航速,史達林格勒級採用了四具TV-4齒輪式蒸汽渦輪發動機作為動力來源,每具機組驅動一隻螺旋槳,輸出功率為70,000匹軸馬力(52,199千瓦特)。發動機作動所需的蒸汽則由12組運作壓力為66千克每平方公分(6,472千帕斯卡;939磅力每平方英寸)的水管式鍋爐提供,其運作時的溫度可達460 °C(860 °F)。艦內的動力機組以單元式布局安裝,以避免遭敵軍擊中一次所有機組皆停止運作的窘境。前方煙囪下方設有兩間鍋爐室,其內配備三具鍋爐,而渦輪發動機組則緊鄰著鍋爐室。艦上備有5,000公噸(4,900長噸)的重油;以18節(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速度行駛時,本級艦的最大巡航距離為5,000海里(9,300公里;5,800英里),不過其最大航速可達35.5節(65.7公里每小時;40.9英里每小時)[10]。
本級艦採用380伏特、50赫茲的電力系統,由八具輸出功率750千瓦特(1,010匹馬力)的渦輪發電機與位於艦身核心兩側的四具輸出功率1,000千瓦特(1,300匹馬力)的柴油發電機供應電力,總計可輸出10,000千瓦特(13,000匹馬力)的電力[10]。
裝甲防護
史達林格勒級戰鬥巡洋艦的裝甲布局異常複雜,全艦共計採用了至少25種不同厚度的裝甲板。艦上的核心裝甲區以可抵擋8英寸(200公釐)口徑穿甲彈在13,000碼(12,000公尺)與15,000碼(14,000公尺)間至34,000碼(31,000公尺)的距離上的直接射擊作為設計標準,其餘區域的裝甲則以足堪抵禦6英寸(152公釐)口徑高爆彈與500公斤(1,100英磅)炸彈攻擊作為防禦力標準[11]。
史達林格勒級的水線裝甲帶厚180公釐(7.1英寸),且向外傾斜15度,以增強對敵艦的遠程俯射與水平直射火力的抵禦能力。水線裝甲帶的垂直高度為5.25公尺(17.2英尺),其中約1.7公尺(5英尺7英寸)低於設計水線。裝甲帶總長156公尺(512英尺),整體而言共計覆蓋了60%的艦身水線。裝甲帶上方的裝甲厚50公釐(2.0英寸),主要用於抵禦砲彈碎片。核心裝甲區的前端由一段厚達140公釐(5.5英寸)的水密艙壁所封閉,後端段則厚125公釐(4.9英寸)。核心區域上方的甲板裝甲厚度則不一而足,從上層甲板的50公釐(2.0英寸)厚至中段甲板的70公釐(2.8英寸)厚,至130公釐(5.1英寸)副砲的射控室一帶增為75公釐(3.0英寸),至後方下層的防彈甲板減為15公釐(0.59英寸)厚,最終延伸至外舷增為20公釐(0.79英寸)。核心區域前方的水線由一塊一路延伸至艦艏、厚達50公釐(2.0英寸)的防彈裝甲帶所覆蓋;艦艉段也設有類似布局的裝甲帶延伸至操縱舵一帶。防彈裝甲帶後方的中段甲板厚達50公釐(2.0英寸)。操縱舵處的兩側由兩塊厚170公釐(6.7英寸)的裝甲提供保護,其上方覆蓋著一塊厚70公釐(2.8英寸)至100公釐(3.9英寸)厚的甲板,後方則設有一處厚度達200公釐(7.9英寸)的裝甲隔艙[11]。
除此之外,設計團隊還在水下防護帶的第三間隔艙外層設置了額外的裝甲板,用以增強艦身底層不受水線裝甲帶保護的區域;不過這塊裝甲帶的厚度不僅依設置區域而有所不同,而且彼此間的差距還非常之大;艦身中段的底層裝甲可達100公釐(3.9英寸)厚,但至305公釐主砲的彈藥艙外板處卻僅剩20公釐(0.79英寸)厚。主砲砲塔的正面裝甲厚240公釐(9.4英寸),側面厚225公釐(8.9英寸),頂層則厚125公釐(4.9英寸)。砲座正面裝甲的最大厚度可達235公釐(9.3英寸),後方也設有200公釐(7.9英寸)的裝甲,然而主甲板下方的砲座卻僅有155公釐(6.1英寸)至195公釐(7.7英寸)的裝甲防護。對比之下,130公釐副砲的砲塔裝甲更顯薄弱,僅採用了25公釐(0.98英寸)厚的防彈裝甲抵禦碎片[11]。
前司令塔的正面裝甲厚250公釐(9.8英寸),並逐步減少至後方的225公釐(8.9英寸);頂部則以100公釐(3.9英寸)的裝甲板覆蓋之。司令塔的中控系統與纜線均以一支厚100公釐(3.9英寸)的鋼管保護;司令塔下方的支撐結構則以20公釐(0.79英寸)裝甲板遮護。司令塔後方設有一裝甲薄弱的輔助控制站,其側部裝甲僅有50公釐(2.0英寸)厚。中段與下層甲板間的煙囪上升通道外層以100公釐(3.9英寸)厚的甲板保護,上層與中段甲板間的裝甲則僅有30公釐(1.2英寸)厚。鍋爐的上層與下層分別以125公釐(4.9英寸)與175公釐(6.9英寸)厚的裝甲格柵保護,防止砲彈與碎片穿入[12]。
史達林格勒級的魚雷防護系統係以喀琅施塔得號戰鬥巡洋艦的未成艦體的全規格測試結果為基礎設計而成,其設計強度以可承受裝載400公斤(880英磅)至500公斤(1,100英磅)TNT的魚雷彈頭撞擊為標準。艦體的魚雷防護系統主要以四個縱向隔艙組成;第一個隔艙約為8公釐(0.31英寸)至15公釐(0.59英寸)厚,第二個隔艙則為8公釐(0.31英寸)至25公釐(0.98英寸)厚;第三個隔艙厚50公釐(2.0英寸),第四個隔艙則厚15公釐(0.59英寸)至30公釐(1.2英寸)。根據設計規格,艦艉處的隔艙因空間收窄的原故而全部擠壓在一起,故其裝甲厚度理論上較薄。第一與第二隔艙採用了新奇的設計,其外觀呈內凹狀;設計團隊採用這種特殊設計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增強隔艙的防護能力,不過設計資料中並未說明其具體功用。核心裝甲區域下方採用了三層船底的設計,其防護強度據信是以可抵擋500公斤(1,100英磅)重的TNT於艦身5公尺(16英尺)處爆炸為標準[10]。
武裝火力
設計團隊原先預定採用沙皇時代設計的305公釐(12.0英寸)MK-3-12艦砲或喀琅施塔得級的305公釐54倍徑艦砲作為史達林格勒級的主要武裝,但稍後於1947年決定改採威力更為強大的新型305公釐61倍徑艦砲,並採用三具新設計的SM-6砲塔作為三聯裝主砲的火力載台。每門主砲重101.58公噸(99.98長噸;111.97短噸),全副武裝的砲塔則可重達1,370公噸(1,350長噸;1,510短噸)。主砲的最大俯角為−4°,最大仰角為50°,俯仰調整速度為每秒10°。砲塔的旋轉速率為每秒4.5°;每具砲塔均由「More-82」主射控導引儀遠端導引,不過遇有需求時射控導引也可由個別砲塔自行完成。主砲使用的砲彈重467公斤(1,030英磅);在使用209公斤(461英磅)重的推進裝藥下,主砲的砲口初速為950公尺每秒(3,100英尺每秒),最大射程則為53,070公尺(58,040碼)左右。主砲的射擊速率約為每分鐘3.26發,每門砲備有80枚砲彈[13]。
除主要武裝外,艦上的130公釐58倍徑高平兩用砲也屬新型設計。這種火砲將裝載於同樣為新設計的BL-109A雙連裝高平兩用砲塔中。每門130公釐砲重4.88公噸(4.80長噸;5.38短噸),載有火砲的砲塔重65.2公噸(64.2長噸;71.9短噸)。裝載於BL-109A砲塔中的130公釐砲可以以每秒20°的速度俯降至−8°的最大俯角與仰升至83°的最大仰角;砲塔的迴旋速率則為每秒20°。130公釐砲彈重33.4公斤(74英磅);在使用重12.92公斤(28.5英磅)的推進裝藥時,該砲的砲口初速可達950公尺每秒(3,100英尺每秒)至1,000公尺每秒(3,300英尺每秒),最大射程則可達32,390公尺(35,420碼);其射擊速率為每分鐘15發,每門砲備彈200發[14]。
史達林格勒級另搭載了24門裝載於六個全密封式四聯裝砲塔中的45公釐(1.8英寸)78倍徑SM-20-ZIF防空砲。每門砲重402.8公斤(888英磅),裝載火砲的砲塔則重9.75公噸(9.60長噸;10.75短噸);45公釐砲的最大俯角為−13°,最大仰角為85°,俯仰調整速度為每秒25°。砲塔旋轉速率為每秒30°[15]。45公釐砲砲彈重1.41公斤(3.1英磅),其砲口初速為1,080公尺每秒(3,500英尺每秒),最大射程為12,000公尺(13,000碼);射擊速率為每分鐘75發,每門砲備彈800發[14]。
除此之外,本級艦還配備了40門裝載於十個BL-120四聯裝砲塔中的25公釐(0.98英寸)倍徑防空砲。BL-120砲塔是專為史達林格勒級設計的新式砲塔,裝甲雖較為薄弱,但仍足以抵禦小型碎片。每一門25公釐防空砲重達101公斤(223英磅),安裝火砲後的砲塔重4公噸(3.9長噸;4.4短噸)。25公釐砲的最大俯角為−5°,最大仰角為90°,俯仰調整速度為每秒25°;砲塔的迴旋速率則為每秒70°。25公釐砲彈重.281公斤(0.62英磅),砲口初速達900公尺每秒(3,000英尺每秒),最大射程為2,400公尺(2,600碼)至2,800公尺(3,100碼)[16]。25公釐防空砲的有效射擊速率為每分鐘240發,每門砲備彈1,200發[17]。
電子系統
「More-82」射控導引儀的目標鎖定資訊由安裝於二號與三號砲塔上的齊射式(Залп,北約代號「半弓(Half Bow)」)射控雷達與石窟式(Грот)測距雷達蒐集彙整。除此之外,艦上還另外設有一具配備8公尺(26英尺)與10公尺(33英尺)測距器的KDP-8-10光學導引儀。設計團隊原先有意為部分BL-109A砲組安裝「Shtag-B」(北約代號「蛋杯(Egg Cup)」)測距雷達,並以每兩個BL-109A砲組為一單位裝設一具SPN-500導引儀。這種導引儀配備了一具4公尺(13英尺)測距儀與一具錨式(Якорь,北約代號「日罩(Sun Visor)」) 射控雷達。除此之外,艦上也配備了「Fut-N」(北約代號「細網(Slim Net)」)空中搜索雷達與「Fut-B」(北約代號「鷹嘯(Hawk Screech)」)防空射控雷達[17]。
史達林格勒級的主要空中搜索雷達為「Giuis-2」型雷達(北約代號「十字鳥(Cross Bird)」);這種雷達係蘇聯以英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291型雷達為基礎自行研製而成,對空中目標的搜索距離可達80公里(50英里),海面目標則為20公里(12英里)。另一方面,本級艦主要的海面搜索雷達則為「Rif-A」(北約代號「球端(Ball End)」),其對海面目標的搜索距離可達40公里(25英里)。除此之外。艦上還搭載了海王星式(Нептун)與北方式(Норд)導航雷達。史達林格勒級開發時期的蘇聯電子系統技術仍處在十分落後的階段,而多數電子系統均與本級艦相同的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於海試時便暴露了蘇聯電子工業的不足;實際而言,「Rif-A」型雷達的有效搜索距離還比不上齊射式與石窟式射控雷達。此外,「Giuis-2」型雷達在將資訊傳輸至錨式與「Fut-B」型防空射控雷達時亦存在著問題,尤其於面對高速巡航中的敵機時,這項問題就更為嚴重。另一方面,「Giuis-2」型雷達也存在著易對超短波無線電的接收造成干擾的問題[10]。
電戰系統方面,史達林格勒級搭載了兩具珊瑚式雷達信號干擾器,分別裝設於主桅的兩側;桅桿式信號干擾器則安裝於前桅處。艦體建築的兩翼裝設了「Solentse-1P」紅外線偵測儀;「Fakel-MO」與「Fakel-MZ」天線則構成了史達林格勒級主要的敵友識別系統。艦上還載有大力神式(Геркулес)聲納系統與數具型號各異的無線電定向儀[10]。
飛彈改型
在史達林格勒級的武裝方面,除了傳統的艦砲型版本外,TsKB-17設計局還另外提交了搭載巡弋飛彈與彈道飛彈的版本。在搭載彈道飛彈的改型中,艦上的前砲塔將被移除,改為安裝彈道飛彈垂直發射井;在另一個提案中,設計團隊甚至完全廢除了所有的主艦砲武裝。飛彈改型的提案最終遭到否決,原因是以當時的技術而言,不論是巡弋飛彈或彈道飛彈都需要一個完全穩定的發射平台才得以確保能命中目標,此外彈道飛彈的發射準備時間長達三個小時,無以滿足蘇聯軍方的需求[18]。
建造
史達林格勒級戰鬥巡洋艦最主要的三艘同級艦與其動工時間分別為:
艦名 | 俄語原文 | 舷號 | 承造廠 | 起造地點 | 起造日期(官方資料) | 下水日期 | 預定完工日期 |
---|---|---|---|---|---|---|---|
史達林格勒號 | Сталинград | 0–400 | 第444造船廠 | 尼古拉耶夫 | 1951年12月31日 | 1954年3月16日 | 1954年 |
莫斯科號 | Москва | 0–406 | 第189造船廠 | 列寧格勒 | 1952年9月 | 不適用 | 1955年 |
喀琅施塔得號(阿爾漢格爾斯克號) | Кронштадт(Архангельск) | 0–401 | 第402造船廠 | 莫洛托夫斯克 | 1952年10月 | 不詳 |
史達林格勒號第一部分的建造工程於1951年11月間便已在位於尼古拉耶夫的第444造船廠的「O」船架滑道上動工;該滑道早先曾於1938年間用於建造蘇聯級戰艦的同級艦「蘇聯烏克蘭號」[19]。不過該滑道本身亟需修繕,而且滑道尾端的空間已為預訂於1952年底下水的斯維爾德洛夫級輕巡洋艦的同級艦「米哈伊爾·庫圖佐夫號」所佔據。另一方面,莫斯科號於1952年9月間在位於列寧格勒的第189造船廠鋪設龍骨。未獲命名的三號艦於1952年10月間在莫洛托夫斯克的第402造船廠動工。關於三號艦的名稱眾說紛紜,蘇聯方面的來源稱其艦名可能為「喀琅施塔得號」或「阿爾漢格爾斯克號」。資料表明四號艦將同樣由第402造船廠承造,但該艦從未動工[20]。
史達林格勒號的龍骨鋪設作業遲至1951年12月31日才正式展開;儘管如此,當局仍希望該艦能於1953年11月6日,即十月革命36週年紀念日前夕舉行下水儀式。然而儘管在造艦工程部的嚴格監督下,龍骨、裝甲、機械系統與其他材料裝備的貨運物流仍問題百出,嚴重影響造艦進度,造成工程落後了六個月左右;其他同級艦的工程進度也或多或少面臨同樣的問題。在造艦工程部的規劃下,史達林格勒號的工程進度至1953年1月1日時應可達成42.9%的完成率,但實際上至當日止該艦僅完成了18.8%;同樣日期時,莫斯科號應達成11.5%的完成率,但實際上僅完成了7.5%;三號艦的完成率預定為5.2%,但至當日卻僅達成了2.5%[21]。
在蘇聯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於1953年3月5日逝世後,史達林格勒級的建造計畫旋即於一個月後的4月18日遭運輸暨工程機械部取消[21];莫斯科號與三號艦的艦體於同年稍晚在船架滑道上就地拆解。運輸工程部隨後於六月間下令將完成度最高的史達林格勒號的艦體用於武器測試。史達林格勒號於1954年4月16日下水;其已幾近完工的艦艉遭到卸除,艦艏則尚未建造,而中段長150公尺(490英尺)的區域則遭改裝以供測試[22]。
靶艦
史達林格勒號的艦體於1955年5月19日自尼古拉耶夫由三艘拖船拖出外海,但因受強勁海風吹拂而於5月23日在塞凡堡灣南部開口處觸礁;艦身底部撞上一塊岩石,且其觸礁處距海岸線僅有約50公尺(160英尺)遠,水位非常淺。蘇聯軍方嘗試了多種傳統方法試圖使艦體再次浮起,但因艦體本身已基本處於淨空狀態,因此無法透過減輕重量的方式來增加浮力,而堅硬的岩石底部也意味著將礁岩鑿碎並非可行選項。軍方隨後嘗試由莫洛托夫號與克赤號輕巡洋艦將艦體以蠻力脫離礁岩,但未見效。接著軍方又嘗試了以爆炸震波將艦體震離礁岩,輔以拖船拖曳的方案,但這不僅沒有解決問題,艦體反而因炸彈威力而破損,造成內部數個艙室開始進水,觸礁情況更加嚴重。軍方對既存狀況進行了仔細的評估,並於艦體底層發現了259片下水時殘留的金屬碎片,其尺寸小至40公釐(1.6英寸),大可至169公釐(6.7英寸)長。這一情況造成軍方先前所做的所有相關計算完全失準[23]。
新羅西斯克號戰艦於1955年10月29日在塞凡堡港的翻覆意外造成對史達林格勒號艦體的救援行動遲至同年底才再次啟動。軍方提出的計畫是先以補丁將艦體上的破洞全部封住,再將艦身內的水抽出,同時移除內部的金屬碎片,接著以浮筒船將艦艉略為提起並導往深水處,最後再以對艉部施重的方式將艦艏提起以脫離礁岩。這些準備工作相當耗時,也因此史達林格勒號的艦體直至1956年6月中旬才得以脫困並拖往塞凡堡港以接受修整。接著軍方將艦體拖往位於葉夫帕托里亞與塞凡堡間的海軍射擊場作為靶艦。1956年12月間,蘇聯軍方對艦體發射了七枚P-1反艦飛彈。飛彈擊穿了艦體,但其整體的吃水深度並沒有顯著的改變。蘇聯軍方尚進行了多次細節未知的射擊測試,但資料表明該艦體曾一度作為P-15飛彈與多種穿甲彈的測試目標。1960年代上旬,史達林格勒號的艦體已逐漸失去用處,因此可能於1962年左右遭到拆解[24]。
引用
- ^ 1.0 1.1 1.2 McLaughlin, p. 103
- ^ 2.0 2.1 McLaughlin, pp. 103–4
- ^ 3.0 3.1 McLaughlin, p. 104
- ^ McLaughlin, pp. 105–106, 108
- ^ McLaughlin, pp. 108–109
- ^ 6.0 6.1 McLaughlin, p. 109
- ^ McLaughlin, pp. 109–10
- ^ McLaughlin, p. 110
- ^ McLaughlin, pp. 110–11, 115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McLaughlin, p. 115
- ^ 11.0 11.1 11.2 McLaughlin, p. 114
- ^ McLaughlin, pp. 114–15
- ^ McLaughlin, pp. 110–11
- ^ 14.0 14.1 McLaughlin, pp. 110, 113
- ^ Russia 45 mm/78 (1.77") SM-7. Navweaps.com. 18 July 2006 [26 August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30).
- ^ Russia / USSR 25 mm/79 (1") 110-PM (gun) 25 mm/79 (1") 2M-3 (mounting) 25 mm/79 (1") 2M-8 (mounting)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5 mm/60 Type 61. Navweaps.com. 21 November 2007 [26 August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8).
- ^ 17.0 17.1 McLaughlin, p. 113
- ^ McLaughlin, pp. 106, 108
- ^ Garzke & Dulin, p. 337
- ^ McLaughlin, p. 116
- ^ 21.0 21.1 McLaughlin, p. 117
- ^ McLaughlin, p. 118
- ^ McLaughlin, p. 119
- ^ McLaughlin, pp. 119–120
參考資料
- Garzke, William H. & Dulin, Robert O. Battleships: Allied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ISBN 0-87021-100-5. OCLC 6355577.
- McLaughlin, Stephen. Project 82: The Stalingrad Class. Jordan, John (編). Warship 2006. London: Conway. 2006: 102–123. ISBN 978-1-84486-030-2.
- Sturton, Ian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Battleships: 1906 to the Present.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7. ISBN 0-85177-448-2. OCLC 246548578.
外部連結
- Brief article
- Detailed artic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