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智慧型產品
可穿戴式電腦(英語:Wearable computer)為可穿戴於身上外出進行活動的微型電子裝置。[1]這種電腦由輕巧的裝置構成、利用像手錶的小機械電子零件組成,來達成像頭戴式顯示器(HMD)的效果,使得電腦更具可攜式性。目前已出現了將衣服與電腦進行結合的研究,[2]這類技術已經開發來支援通用或特殊目的的資訊科技和媒體發展。穿戴式電腦對於不需要複雜運算支援的應用非常有用。
可穿戴式裝置主要特徵之一是持續性,在電腦和使用者之間要保持穩定互動,比如,裝置不需要主動打開或關閉。其他特徵還有多工執行能力,使用這種裝置時不用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情,它是被增強到其他動作上的。這些裝置可以與使用者像假肢一樣結合。因此,它可以成為使用者大腦或身體的延伸。
在行動運算、環境智慧、普適計算研究組織中,很多主題經常與可穿戴相關,包括電源管理、散熱片、軟體架構、無線和區域網路。例如國際可穿戴電腦研討會是以可穿戴式電腦為主題的長期學術會議。
以個人電腦為理念,穿戴式電腦具有作為終端與使用者進行直接聯繫的重大意義。手錶型電腦與PDA、小型電腦、隨身通訊裝置、感應裝置(相機、GPS等接收裝置)等不勝枚舉的多樣化、廣泛圍研究正在進行與提出中。但是如同頭戴式顯示器一樣,由於在室外使用時會因為外觀及使用上較為奇特,因此在實用與普及上有許多課題需要克服。
其它還有高度機能化的手機、掌上型遊戲機、IC卡等廣義上也能稱作穿戴式電腦的一種。
應用領域
可穿戴式電腦起初被設計和應用到以下方面:
今天,可穿戴式電腦仍然是活躍的研究主題,涉及使用者介面設計、虛擬實境、圖型識別等等。利用可穿戴式計算技術來輔助殘疾和幫助老年人的應用正在穩步擴大。
商業化
如果要量產穿戴式電腦,有幾項技術性問題需要克服。
硬體
顯示裝置的小型化與輸入裝置、省電CPU、高耐久的電源、價錢等開發。
實用技術
若只是將電腦穿戴在身上,與將迷你電腦拿著走沒太大的差別,所以需要有平常就必須把電腦戴在身上才能發揮作用的實用技術。這邊提出的提案可粗分為3大項:
- 提供使用者即時的情報:如道路導引、可根據人臉來記錄相關事件、提供周邊情報等。
- 紀錄使用者狀態:如行動記錄、健康管理等。
- 與外部電腦進行連結:在有工作站的環境下,可架設能讓使用者查詢該建築物中其他使用者資訊的系統。
外部連結
- The next smartphone[永久失效連結]
- A brief history of wearable comput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earable Computing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 Wearable Computing Laboratory, ETH Zurich
- WearIT@work: a large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 on wearable computing at wor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s (Academic Confere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Tummy PC: A Practical Wearable Computer
- Wearable Computers for the Emergency Service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nited Kingdom
- 智慧型穿戴裝置-市場趨勢與應用分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資料
- ^ Mann, Steve (2012): Wearable Computing. In: Soegaard, Mads and Dam, Rikke Friis(eds.). "Encyclopedia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arhus, Denmark: The Interaction-Design.org Foundation.. [201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9).
- ^ Cornell University Textiles Nanotechnology Laboratory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