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涉及到印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語言、宗教、舞蹈、音樂、建築、飲食等等。生活習俗因地區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形式[1][2] 。印度文化被廣泛認為是一個經多地區文化融合而成的整體,橫跨印度次大陸,並且受到了數千年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多姿多彩的印度文化中,有許多文化元素深刻影響了全世界,如印度宗教,瑜伽,印度菜。
基本特徵
印度文化沒有很大的擴張性和侵略性,但積極抵制外來文化的入侵。雖然在印度早期有許多國王將佛教視為國教,後來被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和突厥王公統治,近二百年來又被信仰基督教的英國人作為殖民地,但每個外來政權下台後,印度又恢復印度教傳統。雖然穆斯林對印度進行了幾百年衝擊,但只同化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兩片土地,沒能撼動主體印度文化。而印度文化並不是單一的宗教文化,印度大陸早期就已出現了一些其他宗教,如錫克教、耆那教、佛教等,只有佛教成功地向其他國家輸出,其中南傳佛教國家已經成為印度文化圈內的國家,而北傳佛教則吸收了中國儒家的哲學思想,和儒教合流。
宗教
印度是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錫克教和其他一些宗教的誕生地,宗教文化十分繁榮。這些宗教被統稱為印度宗教。印度宗教也被認為是「戒條式宗教(Dharmic Religions)」,與阿拉伯宗教一樣,是世界宗教的主要形式。如今,印度教和佛教分別是世界上第三、第四大宗教,總共擁有信徒超過20億,也可能已經超過25億。 印度是世界上宗教最為多元化的國家之一,也有著一些最為「信仰化」的社會、文化元素。如今,宗教在許多印度人的心目中仍然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並產生了極重要的影響。 根據印度2001年的人口普查,八成的宗教信徒皈依印度教,而13%的印度民眾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也擁有兩千三百萬基督宗教信徒,一千九百萬錫克教教徒,八百萬佛教教徒和四百萬耆那教教徒。 錫克教,耆那教,尤其是佛教,其影響範圍不僅僅局限於印度國內,更傳播到了世界各地。而當地的伊斯蘭教、基督宗教、拜火教和巴哈伊信仰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其信徒人數較少。無神論者(唯物論者)和持「不可知論」哲學思想的人在印度也是有較大影響力的[3]。 印度亦有許多教會學校[4]。
家庭結構和婚姻
在一代一代繁衍的過程中,印度家庭普遍形成了一種數代同堂的家族結構。這是一種由眾多繁衍生息的家庭成員組成的結構,家庭成員中包括高(曾),祖父母(家長),祖父母、父母,孩子, 孩子的配偶, 孩子的下一代以及孩子的下下一代,他們一同生活。通常,最年長的女性即這個家族的家長,家規以及重大決策都由她來做出,而其他家庭成員必須不渝遵守。 1966年一項研究表明,眾多印度家庭的規模和結構在1911年至1951年間趨於相同。自那以後,隨著地區城鎮化和經濟的發展,印度面臨著傳統家族逐漸瓦解為單個小家庭的局面。
包辦婚姻
數世紀以來,包辦婚姻一直是印度社會的傳統做法。即使是在今天,大部分印度人的婚姻都是由父母或家族裡有威望的親屬包辦的。在過去,印度人成婚年齡很小,尤其是在拉賈斯坦邦。但隨著印度社會的開化和現代化,成婚年齡在推遲,現在也有法律規定了結婚年齡[5]。 在大多數情況下,男女結婚首先要新娘為新郎贈送嫁妝,傳統觀點認為,嫁妝被認為是新娘送給新郎的一部分家族財富,因為女孩是沒有權利繼承家族基業的,嫁妝也通常包含了可穿戴的貴重物品,如珠寶和傳家寶,這些珍貴物品可以伴隨女方終身。在歷史上,絕大多數家庭基業都是由長子(男性)繼承的。1956年以來,印度法律在無合法遺囑的遺產繼承問題上,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則。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印度人在遺產(財產)繼承問題上都用立遺囑的方式來解決。2004年,印度大約有20%的遺產繼承行為遵循了遺囑[6][7]。 在印度,離婚率非常低,僅為1%,而美國卻高達40%。但這些統計數據也只是反應了部分情況,也欠缺針對印度婚姻(涵蓋了夫妻雙方思想觀點)的科學論證、研究。
婚禮形式
每一次印度婚禮都是一次節日式的慶典活動,在婚禮中有華麗的布景,色彩斑斕的裝飾,多彩的舞蹈和以男女雙方宗教信仰為基礎的傳統儀式,也有人們各自偏愛的活動。印度國內每年會舉行大約一千萬次的婚禮,其中80%屬於印度教婚禮(Hindu weddings)。 雖然印度教里有許多與節日慶典有關的儀式,但是婚嫁儀式(viviha)是每個印度成年人都要經歷的、也是最常見最廣泛的個人儀式。普通的印度教家庭都會竭盡全力、翻箱倒篋地去為子女準備婚禮。印度教婚禮儀式及其過程會因各種因素而呈現出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其最主要的因素有:印度宗教、當地習俗、家庭背景及財產、新郎新娘雙方個人偏好。但是在印度教中有幾個關鍵的、共同的儀式一般是不變的——Kanyadaan、Panigrahana、Saptapadi。這三種分別以如下形式開展:第一種是由父親將女兒親手送出,第二種是男女雙方自願地在火堆旁手牽手,見證兩人即將到來的結合;第三種是在火堆面前男女雙方走七步,走每一步時嘴裡都會喊出誓言。完成後,兩人就成為合法夫妻了。[8]
問候
印度人問候寒暄的方式種類繁多,如:那摩斯代(北印度地區)、合十禮(馬拉地地區)、那馬斯卡拉(南卡納達地區)等。這些問候方式在印度十分常見,而還有一些已經失傳,並逐漸被棄用了。那馬斯卡式的合十禮(Namaskar)被認為比普通的合十禮(Namaste)要稍微正規一點,但兩種問候方式都可以用以表達崇高的敬意。合十禮這種問候方式被廣泛運用於居住在印度和尼泊爾的印度教教徒、耆那教教徒及佛教徒中,也有很多在海外的印度人依然保持這種問候的方式。在印度文化和尼泊爾文化中,書面交流或口頭交流的開頭一般都會用上一些問候語。而雙手合攏的姿勢通常代替了口頭語言,被用於離別之時。這種肢體語的意思就是「我向你鞠躬」。該語義源自梵文,梵文中的「namah」是「鞠躬」、「尊敬」、「真誠地問候」和「尊重」的意思,而「te」就是「向你」的意思,合起來就是「namah te」。
節日
印度是一個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國家,人們會慶祝屬於不同宗教的節日(假日)。印度政府規定的三個公共假期是:印度獨立日,共和國日以及甘地誕辰日。每到了節日當天,普天同慶。除此之外,由於有各自流行的宗教和廣泛分布的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口,印度各邦擁有自己獨具特色的節日慶典。其中較為廣泛的宗教節日包括:印度教的九陽節、排燈節、甘尼許節、杜加女神節、胡里節和都色拉節,還有一些「收穫節」如,龐格爾節、歐南節等。
動物
印度的生物多樣性以及豐富的野生動植物對當地文化有著深遠持久的影響力。印度對「野外」的命名是英文單詞「Jungle」,這是受到了英國殖民者的影響。印度多樣的野生動植物也成為了一些寓言故事或小說的主題,譬如《老鼠嫁女》和《佛陀本生故事》。 在印度教里,奶牛被人認為是和平者、女神、好運和財富的象徵。因此,奶牛在印度教很受尊敬,飼養奶牛也被看作是崇拜的表現。
服飾
印度的傳統服飾因不同的地方會呈現出不同的風格,也深受當地文化、地理環境和城鄉發展的影響。流行的服裝樣式通常是帶褶子的,如女子穿的紗麗(Sari)、男子穿的托蒂(Dhoti)和隆基(Lungi)。縫紉製作的衣服也很流行,如女子的Churidar或salwar-kameez(這種服裝通常配有可以披到肩上的長圍巾)。Sari是一款寬鬆的服裝,而churidar則是一款貼身的服裝。對男子來說,縫紉製成的服裝款式包括 kurta-pyjama、歐式長褲和襯衫。在城市的人經常穿著牛仔衣褲、長褲、西裝、無領長袖襯衫和一些其他的流行服裝。在公共場合和宗教場所,印度人很忌諱穿著暴露和緊身的衣服。大多數印度人的衣服都是棉製的,這種棉材質的衣服在當地炎熱的天氣中,穿著十分舒適。正因為印度的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通常高溫,降水充沛,所以印度人大多都喜歡穿涼拖鞋。 吉祥痣通常是印度教婦女裝飾的必要元素。她們將吉祥痣貼在額頭上,把吉祥痣當做是一種象徵著好運的符號。依照傳統,只有已婚的印度教婦女才能貼上紅色的吉祥痣,而未婚婦女則貼上彩色反光的吉祥痣。但現今閃耀著五顏六色的吉祥痣已經成為了印度女性時尚的一部分。而一些女性為自己貼上硃砂痣,硃砂痣是印度教已婚婦女的傳統符號,單身女子通常不貼這種痣,其他來自各個宗教派別的超過1億印度女子也不貼這種痣(除了可能已婚的無神論者)
語言和文學
梵文的文字是雅利安語最為古老的證據和考證資料之一,梵文也是最早被認定為屬於雅利安語族的成員之一。早期來到印度大陸的歐洲探險者發現了梵語的存在,這次發現促進了比較語言學的發展。18世紀的學者驚奇地發現無論在語法還是在詞彙方面上,梵文都與歐洲古代語言相似。而隨後進一步的研究又更加表明:印度梵文及其語族都屬於印歐語系。 印度語言發展可以大概分為這三個階段:古時期、中時期,和現代雅利安語時期。古雅利安語是梵語的一種正統、規範形式,這與帕拉克里語有很大區別。帕拉克里語是一種移民者使用的特有語言,這種語言混雜其他語言元素,對發音和語法較為隨意,而這種語言也隨著人口的融合、人口的移居而改變,也會從其他地區的方言吸收一些詞彙。所有這些印度語言的起源和結構都與梵語相似,與彼此相似,也與印歐語系其他語言相似。
印度語與烏爾都語在某些方面是互相聯通的。同時,印度語也經常與印度教緊密相連,而烏爾都語通常與南亞伊斯蘭教相關。這兩種語言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印度語通常以「天城體(Devanagari script)」書寫,烏爾都語通常以波斯體書寫。而在口語上,這兩種語言互通。然而,在一些特殊用法中,這兩種語言的溝通可能就會存在困難,因為烏爾都語有些詞來自波斯語和阿拉伯語,印度語也有些詞來自梵文和英語。
泰米爾語是印度主要的古語言之一,演變自數千年前的印度半島德拉維語言,泰米爾語最早的碑文已經在陶器上發現,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泰米爾語文學至少發展了超過兩千年。
藝術
舞蹈
印度舞蹈中愛情元素是少不了的。Nātyaśāstra和Abhinaya Darpana這兩種舞蹈是梵文文化重要的見證,且流傳至今,兩者大約都有1700至2200年的歷史。
參考資料
- ^ John Keay (2011), India: A History, 2nd Ed - Revised and Updated, Grove Press / HarperCollins, ISBN 978-0-8021-4558-1, see Introduction and Chapters 3 through 11
- ^ Mohammada, Malika. The foundations of the composite culture in India. Aakar Books, 2007. 2007. ISBN 81-89833-18-9.
- ^ Mark Kobayashi-Hillary Outsourcing to In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pringer, 2004 ISBN 978-3-540-20855-6 p. 8.
- ^ Dasgupta, Surendranath. A history of Indian philosophy, Volume 1.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 1992: 258. ISBN 978-81-208-0412-8.
- ^ Indian Families. Facts About India. [11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30日).
- ^ Raghuvir Sinha. Dynamics of Change in the Modern Hindu Family. South Asia Books. 1993. ISBN 978-81-7022-448-8.
- ^ Henry Orenstein and Michael Micklin. The Hindu Joint Family: The Norms and the Numbers. Pacific Affairs: 314–325. JSTOR 2754275.
Autumn, 1966
- ^ Avoid disputes, write a will. The Times of India. 4 August 2004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