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盧安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盧安克(德語:Eckart Löwe,1968年),德國人,出生於德國漢堡漢堡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畢業。1990年來華旅遊而後到中國留學。從1999年起,他隻身一人前往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蘭縣坡拉村正式開始進行志願教育工作,主要教授小學的漢語普通話以及藝術類等華福德課程[1]。與此同時,盧安克利用閒暇時間進行華福德相關德語著作的翻譯,也在田間地頭參與勞作,這些都引起了中國人對現行義務教育體制的反思[2]。然而,盧安克並未獲得教師資格認證。2010年5月20日,盧安克迫於種種壓力在自己的博客主頁上宣布關閉博客。

生平

1997年1月,盧安克在廣西農村試圖開辦青年學習班,但未成功。同年8月,盧在廣西南寧殘疾人職業學校當德文老師。因沒有就業證,被當地公安局罰款三千元[3],9月申請就業證失敗,返回德國。

  • 1998.4. 申請做共青團志願者被拒絕。
  • 1999.3. 回中國,跟村裡的朋友翻譯教育書《適合兒童的成長》。
  • 1999.9. 註冊成立德國沃道夫教育友好協會南寧辦事處(批准編號為桂(1999)A20、桂(2001)B13、桂(2003)B20、註冊號為00194、合格號為45012003A00113XWLX)並作為這個辦事處的首席代表。
  • 1999.9.- 2000.1. 在陽朔中學教四個初中班的課。
  • 2000.2. - 7. 在興坪鎮農村的大坪子初中教兩個班的課。
  • 2000.8. 寫自己在中國如何實踐教育的書《與孩子的天性合作》並翻譯教育資料。   
  • 2000.11. 在南寧殘疾人職業學校給盲人教英文。   
  • 2001.2.- 7. 在隘洞中學當初二年級的英文、地理和美術老師做教育實驗。   
  • 2001.7. 把德國沃道夫教育友好協會的辦事處地址搬遷到林廣屯。   
  • 2001.9. - 2002.6. 為了滿足協會的要求去參加華德福教育培訓就離開隘洞中學,返回德國9個月。同時繼續把華德福教育的資料《幼兒與電腦》和《治療教育》翻譯成中文。
  • 2002.7. - 12. 在林廣屯與沒有上過學的青年一起做教育實驗。實驗的目的是研究如何讓青年學會創造自己的生活環境。同時與河池電視台合作製作一部紀錄片《失敗者之歌》,介紹整個教育活動的過程。
  • 2003.3. 把《培養學生的知覺》《直覺作為研究手段》和《社會與辦學》德文教育書翻譯成中文。   
  • 2003.4. 開始在板烈小學去觀察,開始做小學教育研究(板烈離林廣有走路4個小時的路程)。   
  • 2003.9 - 12. 在板烈小學5年級班做教育實驗(活動),讓他們觀察、感受、用藝術的方式來表達觀察到的情況並改造環境。同時製作一部紀錄片《山路彎彎》。
  • 2004.2. 在送哥哥回國的路上翻車並受傷,在2006年底才完全恢復身體。   
  • 2004.6 - 11. 在板烈和蒙令華一起把《孩子成長的力量》和《人類健康的成長》翻譯成中文,並作為內部資料出版(廣西新聞出版局內部准印證號:0019795)。
  • 2004.8 - 2005.8. 多次在成都華德福學校做裝修工作,與志願者學習。
  • 2004.10. 為了一個在板烈淹死的學生承擔責任。
  • 2005.3. 再次在板烈小學與4年級學生開展一個3個星期的教育活動繼續研究如何培養小孩在感覺中的意識。
  • 2005.5. 排版《Waldorf教育》,然後公開斷開了與 Waldorf 教育的關係。
  • 2005.6. 在內部出版關於小學活動的《我能承受嗎》意識教育研究資料(廣西新聞出版局內部准印證號:0019178)。
  • 2005.10. - 12. 在板烈重新翻譯《適合人類的教育》並在內部出版(廣西新聞出版局內部准印證號:0031935)。
  • 2006.2. - 3. 在板烈小學繼續跟5年級學生開展3個星期的活動,跟學生拍戲劇。
  • 2006.6. 跟河池電視台合作,把學生拍的戲劇和背景記錄資料做成電視節目《誰能理解》[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06.8. 註銷德國沃道夫教育友好協會在林廣屯的辦事處。到這時,接近7年的首席代表身份就結束了,能留在中國的資格也就結束了,所以返回德國。
  • 2006.10 - 11. 把《超出私心的成長》翻譯成中文。
  • 2007.1. 完成《是什麼給我力量》並在內部出版(廣西新聞出版局內部准印證號:0025332)。
  • 2007.4.- 2008.1. 回中國作為廣西共青團的志願者。在板烈小學教3、4、5、6年級的自然(科學)和美術課來做研究。
  • 2007.8. 在板烈學生的家裡把《精神科學》翻譯成中文。
  • 2007.9. - 2009.7. 繼續作為廣西共青團的志願者,在板烈小學給3、4、5和6年級學生上科學、美術、音樂和綜合實踐活動課。
  • 2008.2. - 2008.12. 在給板烈學生上課的同時利用部分課堂(聯合)跟學生拍《和平劍》電視劇[2](每個星期固定時間)。
  • 2009.2. 跟河池電視台合作,把在學生家裡和在課堂上拍的記錄資料做成電視節目《留守娃》[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09.9.- 2010.2. 在給板烈小學5和6年級義務上課的同時,給圓善合作社打工(翻譯書籍和設計網頁),開始掙錢。
  • 2009.12. 第一次接受電視台的採訪《面對面》。這給我帶來了很多新的責任。
  • 2010.3.- 7. 用音樂、美術和綜合課跟板烈小學的五和六年級來創作《夢別》歌曲錄影[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10.7.- 8. 幫助《快樂人小劇場》拍關於他們活動的紀錄片。
  • 2010.8.- 10. 在板烈幫《快樂人小劇場》剪輯紀錄片,跟以前的學生去玩 (因為留下的時間不到一個學期,所以不能上課)。
  • 2010.11.- 2011.8. 不能延期志願者身份,就回到德國老家陪伴父母兩個多月。在春節前又回到板烈學生的身邊,但除了編歌曲之外什麼都沒有做。
  • 2011.9. 作為《長沙夢創公益文化發展中心》的員工去研究留守兒童與志願者的關係。
  • 2011.11.- 2012.6. 跟板烈小學5年級的學生創作《心鏡》[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12.7.- 8. 幫長沙夢創公益文化發展中心在湘西的農村開展支教老師的培訓。
  • 2012.9. 生活狀況不穩定,不得不經常離開板烈,無法上課。
  • 2013.2.- 2013.6. 給板烈小學3、4、5和6年級上美術和科學課。
  • 2013.8. 幫長沙夢創公益文化發展中心在湘西的農村開展支教老師的培訓。
  • 2013.9. "盧安克"這名字的使用權屬於長沙夢創公益文化發展中心,不屬於個人了。
  • 2014.3. 出版圖書《是什麼帶來力量:鄉村兒童的教育》[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

參考資料

  1. ^ 卢安克:是中国感动了我. 新浪網轉載國際在線. 2010年5月21日 [2010年5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26日) (中文(簡體)). 
  2. ^ 卢安克续谈华德福教育. 騰訊評論轉載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2000年9月22日 [2000年9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1月23日) (中文(簡體)). 
  3. ^ 德国人卢安克在中国义务教学八年. chinaweiser. 2007-10-24 [2010-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30) (中文(簡體)及德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