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勝利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2月12日早上,日軍進佔尖沙咀

勝利友是指1941年12月9日至12日香港保衛戰期間,一群憑藉守軍撤退期間的治安真空,在九龍鬧市到處搶掠、為非作歹的華人匪類。九龍騷亂維持三天,直到日軍佔領九龍後重新建立秩序為止。

勝利友主要由來自不同幫派的黑幫成員所組成,計上其他借亂混水摸魚的流氓,人數有數千人。他們手臂纏有白布,在街上呼喊「勝利」口號作記認,因而得名。這些匪徒持有菜刀、鑿錐、螺絲鑽和鐵撬等作武器,姦淫擄掠、殺人,無惡不作,很多九龍居民被害。[1]

香港保衛戰頭三天,報紙仍然能夠出版,但只有報道政府公告和正面消息,並未有提及九龍區的混亂形勢。有關該場騷亂最早的文字紀錄乃經由於戰役後逃離香港的中國文學家所記載,戰後透過香港市民口耳相傳將該段歷史傳承至今。

歷史

背景

1941年12月8日清晨,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越過深圳河入侵香港,並隨即轟炸啟德機場香港政府以防務理由,除已取得許可者,其他人等一律禁止前往香港島[2]12月11日下午1時,香港守軍撤出醉酒灣防線,並在傍晚起渡海,全線退守香港島,駐守九龍的警察亦同時撤退。日軍要到11日晚上近7時,才逼近九龍周邊。日軍進城前的權力真空令九龍半島淪為無政府狀態的空城。

早於戰前,日方已在香港招攬華人間諜收集情報,並成立分別潛伏於港島和九龍的「天組」及「佑組」組織。日軍在新界推進時,來自荃灣圍的佑組成員為日軍帶路翻越大帽山,亦有九龍成員破壞守軍準備作撤離用的車輛和船隻,並偷襲警察和士兵,後世稱他們為「第五縱隊」,一般可視為漢奸[3]

九龍區形勢

12月9日下午,九龍各個三合會堂口(包括和安樂和洪勝和群英和利和和勇義粵東)的代表聚首於深水埗欽州街一幢唐樓的天台密謀搶掠大計,瓜分勢力範圍。[4][5]12月9日傍晚,「佑組」成員在頭目駱寶山的帶領下闖入長沙灣九巴車廠(現今天悅廣場),劫走五輛巴士到馬路上巡遊,沿途高叫「勝利」。當時,各區警察須支援守軍,已停止在市面上巡邏,警局關閉,無人站崗。

12月9日晚上開始,勝利友開始在深水埗旺角油麻地一帶生事,九龍城堂口福義興亦開始在該區行動。12月10日凌晨,暴徒向富裕階層為主的尖沙咀地區進發,多條街的居民被搜掠和傷害。半島酒店中國紅十字會會所亦被暴徒騷擾,但幸保不失。數天之間,勝利友在彌敦道沿路搶劫不同商號,例如金鋪、銀號、當鋪、米鋪,逼令店東和店員交出所有財產,不肯就範的商號會遭受縱火破壞。初時勝利友向路上途人和到民居勒索「保護費」,並貼紅條在門上代表受「保護」,但更多的是直接搶劫行人和民宅,不少當時略有資產的九龍華人被洗劫一空。[6]眼見搶掠行為無人阻止,其他沒有組織的流氓亦都加入搶掠行列,形勢早已失去控制。

12月11日早上,在守軍準備撤退的同時,和安樂為首的勝利友闖入尖沙咀九龍倉,毆打留守的職員並把倉內存留給市民的糧食和物資全數搶走。後來,勝利友把搶回來多出的糧油食品在黑市上高價轉售,謀取暴利。當天,勝利友開始到紅磡、土瓜灣一帶搶掠,他們火燒黃埔船塢,又在每條街道中間燃起火堆,將居民趕到街上,強逼交出財物。這一群暴徙在下午已抵達九龍城,並與福義興為首的潮州幫展開廝殺,雙方死傷眾多。

在這段時間,加多利山的歐籍居民決定躲進阿根廷領事雷蒙·拿華利(Ramon Lavelle)的26號屋內作共同防衛,面對勝利友的包圍,他們在陽台伸出假裝為槍管的手杖,又將重物掉出街上作阻嚇。守在正門的約翰·布力架(John Braga)被手持斧頭的暴徒寸寸進逼,直接雷蒙拔出手槍,嗚槍數發,暴徒知難而退。[7]

12月12日清晨,日軍第230聯隊第3大隊開始進入九龍市區,沿彌敦道往尖沙咀方向推進,在大路交界設哨站,重設秩序,期間鎮壓香港黑幫,遇有搶掠者,即時格殺。[8][9]為了保護居民,雷蒙決定與懂日語的中華電力秘書諾埃爾·布力架(Noel Braga)出外與日軍接觸,成功說服他們於黃昏時份進駐中電總部。傍晚時間,仍有勝利友到大角咀意圖搶掠船廠工友的住所,但這些工友早有預備,並將勝利友擊退。

港島區形勢

英方早已收到線報指出港島區「天組」成員計劃在守軍退守港島後,發動針對歐籍人士的襲擊,英方請求國民政府駐港代表陳策出面擺平,同時間港島警方出動突襲,成功拘捕數百名親日份子,令港島大部份市面得以維持秩序。當九龍騷亂的消息傳到港島後,港島區各堂口亦密謀分一杯羹。12月11日上午,西環和合圖灣仔單義組隊在上環脅迫艇戶渡海到旺角,加上其他上數千名港島流氓、碼頭苦力亦在同日稍晚時間渡海,一同加入搶劫行列。[10]

被害事件

  • 上海街一間金鋪,店東因拒絕交出夾萬鑰匙被殺害,其他5名店員一同被殺
  • 油麻地警署附近的幾幢唐樓遭縱火焚燒
  • 馬頭圍道金門戲院有多名反抗的市民被推入火埋中燒死

參考文獻

  1. ^ 勝利友、日軍、左仔. 香港獨立媒體. 2019-07-30 [202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2. ^ 限制九龍居民渡海. 工商日報. 1941-12-09. 
  3. ^ 鄺智文, 蔡耀倫 ·. 東方堡壘 - 香港軍事史1840-1970. 中華書局. 2018. 
  4. ^ 謝永光. 香港淪陷: 日軍攻港十八日戰爭紀實. 商務印書館. 1995. 
  5. ^ 章盛. 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 天地圖書. 1979. 
  6. ^ 簡又文. 宦海飄流二十年. 1973. 
  7. ^ 鐘樓憶舊 : 中電總部雜記. 中華書局. 2022. 
  8. ^ 蘇慶彬. 七十雜憶:從香港淪陷到新亞書院的歲月. 中華書局. 2011. 
  9. ^ 陶傑:香港淪陷時的逃難狀態. 灼見名家. 2021-12-23 [202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31) (美國英語). 
  10. ^ 唐海. 香港淪陷記. 1942.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