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功德 (道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功德,在道教中國民間信仰中指的是種種善舉所積累的德行福報,大致可分為陰德、陽德兩種。華人傳統社會裡的功德概念最早在《易經》中已可見雛形,在吸收佛教教義中的功德輪迴觀後最終成型。

概述

在《易經》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字句,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素來鼓勵行善美德。俟佛教傳入漢地功德輪迴轉世的觀念漸入人心。道教初期沒有輪迴、功德的觀念,在佛教的影響下,以全真道為代表的宗派開始認可功德的觀念,並與中華傳統社會中的美德相結合,延伸了功德的內涵,並在三教合流的歷史背景下深入到漢人的宗教信仰中。

道教中國民間信仰中,功德的形式可以有:不殺生、不妄語誑騙、重仁義不毀費字紙、救濟貧困、慎獨、見人或動物曝屍橫野要幫助收埋、多放生、資助建橋、建學塾、不燒山林等等。在宋元之際的三教善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之中,列舉了很多善行。[1]在這些善行當中,明面上的,眾人都能看見、知曉的,稱為陽德;暗地裡的,眾人看不見、不知曉的,稱為陰功陰德ㄓˋ。做各種善舉,杜絕各種惡行,就能使天神庇佑,福星高照,災星遠離,近則自己獲得福報,遠則子孫受到利益。

其中,陰德更為人敬佩,故常爲善書所推舉,如《文昌帝君陰騭文》即通篇講述陰騭。中國的古人認為,人若行善,應該不求回報,自發於至誠之心,如果爲求名利,所作陽德,雖爲萬人誇讚傳揚,但會隨著名氣的增加而抵消,這是將名氣也視為所獲福報的一部分。而人默默然行善,在小事上不求回報的助人,則更有福德的收成,雖不為人所知,各路神祇都會降下福隆。

相關概念

  • 福德 (佛教),佛教所講的功德,主要是以出世間智慧爲導向,希求未來證得涅槃;或者是行世間善,造善業得樂報。世間善偏重世間福報,故稱福德;若偏重出世間德行,則稱功德。
  • 做功德,從功德的概念延伸而來,在民間主要偏重爲亡人積累功德,即冥福,並祈求亡者消除罪業,轉世爲天神或人等善道。

注釋

  1. ^ 譬如《文昌帝君陰騭文》: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帝)存心,天必賜汝以福。
    於是訓於人曰:昔於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蟻,中狀元之選;埋蛇,享宰相之榮。欲廣福田,須憑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為國救民。存平等心,擴寬大量。忠主孝親,敬兄信友。和睦夫婦,教訓子孫。毋慢師長,毋侮聖言。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經。報答四恩,廣行三教。
    談道義而化奸頑,講經史而曉愚昧。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憐貧,舉善薦賢,饒人責己。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施棺槨,免屍骸之暴露。造漏澤之仁園,興啟蒙之義塾。家富,提攜親戚;歲飢,賑濟鄰朋。
    斗秤須要公平,不可輕出重入;奴僕待之寬恕,豈宜備責苛求。印造經文,創修寺院。舍藥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煩;點夜燈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濟人渡。或買物而放生,或持齋而戒殺。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
    勿登山而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勿宰耕牛,勿棄字紙。勿謀人之財產;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爭訟;勿壞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讎,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權勢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窮困。
    依本分而致謙恭,守規矩而遵法度。諧和宗族,解釋冤怨。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眉睫。常須隱惡揚善,不可口是心非。恆記有益之語,罔談非禮之言。剪礙道之荊榛,除當途之瓦石。修數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來往之橋。 垂訓以格人非,捐資以成人美。作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見先哲於羹牆,慎獨知於衾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百福駢臻,千祥雲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