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尾鯛科
刺尾鯛科 化石時期:始新世到現代
| |
---|---|
紅海刺尾鯛(Acanthurus sohal)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刺尾鯛目 Acanthuriformes |
科: | 刺尾鯛科 Acanthuridae Bonaparte, 1832[1] |
屬 | |
分布
深度
從0公尺的潮池、潮間帶到深數十公尺之岩礁及珊瑚礁海域,但有些魚種可達50至60公尺深。
特徵
本科魚類體呈橄欖型至延長且側扁,尾柄瘦而有力。口小端位,具一列小而密生的門齒狀之齒,齒緣有鋸齒或波狀緣,亦有細長的刷毛狀齒。背鰭1枚,連續且長。側線1條且完整連續。體被櫛鱗,鱗片小且固生於皮膚,使得表皮粗糙如砂紙。尾鰭後緣稍凹入。一般體長約20至30公分之間,但亦可達70公分。本科魚大部分被俗稱為「外科醫生」、剝皮羊或打鐵婆。在尾柄之硬棘及骨板[2],在掙扎或受威脅時,會使入侵者造成既深且疼痛得傷口,故須小心。另外本科部分魚種有黃化現象,即體色變成黃色或黃色調。
分類
刺尾鯛科其下分8個屬,如下:
刺尾鯛屬(Acanthurus)
櫛齒刺尾鯛屬(Ctenochaetus)
- 雙斑櫛齒刺尾鯛 Ctenochaetus binotatus :又稱雙斑櫛齒刺尾鯛。
- 青唇櫛齒刺尾鯛 Ctenochaetus cyanocheilus :又稱青唇櫛齒刺尾鯛。
- 黃尾櫛齒刺尾鯛 Ctenochaetus flavicauda :又稱黃尾櫛齒刺尾鯛。
- 夏威夷櫛齒刺尾鯛 Ctenochaetus hawaiiensis :又稱夏威夷櫛齒刺尾鯛。
- 緣櫛齒刺尾鯛 Ctenochaetus marginatus :又稱緣櫛齒刺尾鯛。
- 漣紋櫛齒刺尾鯛 Ctenochaetus striatus :又稱漣紋櫛齒刺尾鯛。
- 扁體櫛齒刺尾鯛 Ctenochaetus strigosus :又稱扁體櫛齒刺尾鯛。
- 印尼櫛齒刺尾鯛 Ctenochaetus tominiensis :又稱印尼櫛齒刺尾鯛。
- 截尾櫛齒刺尾鯛 Ctenochaetus truncatus :又稱截尾櫛齒刺尾鯛。
鼻魚屬(Naso)
擬刺尾鯛屬(Paracanthurus)
- 擬刺尾鯛 Paracanthurus hepatus (Linnaeus, 1766):又稱黃尾擬刺尾鯛。基異名: Teuthis hepatus Linnaeus, 1766
鋸尾鯛屬(鋸尾鯛屬)(Prionurus)
高鰭刺尾鯛屬(Zebrasoma)
生態
本科魚類為淺水珊瑚礁區中最顯眼且數量較豐的魚族。屬日行性,夜間以礁穴為躲蔽的休息處所。大部分種類以吃底棲藻類的草食者,但亦有吃浮游生物及碎屑的濾食者。其生殖的尖峰發生於冬季或早春期間,且配合月陰周期,但有些整年皆生產。一般產卵於黃昏,以成對或成群方式。本科魚類之稚魚飄浮期甚長,且型態較一般魚種特殊,在藉著長時期的飄送期,使本科魚的地理散佈較廣泛且快速。
經濟利用
本科於在某些熱帶島嶼區是重要的食用魚類,一般體色較美麗的魚種是重要的觀賞魚。很多都是海水觀賞出口的大宗,當然除了豔麗的體色之外,因為本身以海中的藻類為食,在珊瑚海水缸中可以利用來有效控制藻類蔓延。
參考文獻
- ^ Institute for Biodiversity Science & Sustainability |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calacademy.org. 2014-07-27 [2016-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0).
- ^ Sorenson, L., Santini, F., Carnevale, G. and Alfaro, M.E. (2013) "A multi-locus timetree of surgeonfishes (Acanthuridae, Percomorpha), with revised family taxonomy".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68(1): 150–160. doi:10.1016/j.ympev.2013.0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