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馮德坦恩號大巡洋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戰前的馮·德·坦恩號
概況
使用者  德意志帝國海軍
前級 布呂歇爾號
次級 毛奇級
建造期 1907-1910年
服役期 1910-1919年
完成數 1
損失數 1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船名 馮·德·坦恩號
艦名出處 路德維希·馮·德·坦恩德語Ludwig von der Tann-Rathsamhausen
下訂日 1907年9月26日
建造方 漢堡布洛姆-福斯船廠
鋪設龍骨 1908年3月21日
下水日期 1909年3月20日
入役日期 1910年9月1日
結局 1919年6月21日鑿沉於斯卡帕灣
技術數據
船級 獨級艦
船型 戰鬥巡洋艦大巡洋艦
排水量
  • 設計:19,370噸
  • 滿載:21,300噸
船長 171.7公尺
型寬 26.6公尺
吃水
  • 設計:8.91
  • 滿載:9.17公尺
動力輸出 30891千瓦
動力來源 四軸,四台蒸汽輪機
船速
  • 設計:24.8節
  • 最高:27.75節
續航力 4400海里以14節
乘員 923人
武器裝備
裝甲

馮·德·坦恩號(德語:SMS Von der Tann[註 1]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第一艘戰鬥巡洋艦及第一艘採用渦輪動力的大型軍艦。在建造時,馮·德·坦恩號也曾是海上最快的無畏級別軍艦,能夠達到27節(50公里每小時)以上的速度。其設計是為了回應英國的無敵級戰鬥巡洋艦。儘管德國人設計裝備的280公釐(11英寸)[註 2]口徑砲與英艦12英寸(300公釐)口徑的BL12英寸X型艦砲英語BL 12-inch Mk X naval gun相比顯得較弱,但馮·德·坦恩號更快、裝甲更好。它開創了德國戰鬥巡洋艦的裝甲比英國同行重得多的先例,卻以較小的艦砲為代價。

馮·德·坦恩號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許多艦隊行動,其中包括數次砲擊英國海岸。它出席了日德蘭海戰,並在交戰之初便摧毀了英國戰鬥巡洋艦不倦號英語HMS Indefatigable (1909)。馮·德·坦恩號於戰鬥期間數次被大口徑砲擊中,並曾在交戰中的某一時刻,其所有主艦砲都因損毀或故障而失效。儘管如此,損壞很快得到了修復,艦隻於兩個月內即得以重返艦隊。隨著戰爭於1918年11月結束,馮·德·坦恩號連同公海艦隊大部被扣押至斯卡帕灣,等待協約國決定其命運。該艦的壽命止於1919年,當時德國看守船員鑿沉了他們的艦隻,以防止被割讓至協約國海軍。艦隻殘骸於1930年被打撈上岸,並於1931年至1934年間在羅塞斯拆解報廢。

發展

之前的德國大巡洋艦設計——布呂歇爾號較以往的裝甲巡洋艦有了增量加強。布呂歇爾號裝備有十二門210公釐(8.3英寸)口徑砲,旨在與德國人所了解的英國無敵級相抗衡,後者被假設為基於裝甲巡洋艦類別的更大迭代。[2]當獲得英國新巡洋艦的實際細節後,德國人意識到它們不僅僅是對以往設計的擴充,而是一種全新的軍艦類別——戰鬥巡洋艦,這使得布呂歇爾號處於嚴重的劣勢。然而,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來改變布呂歇爾號的布局,所以在1907年獲批建造的巡洋艦必須有一個全新的設計。[3]

馮·德·坦恩號的設計始於1906年,它是以「新造F艦」為代號進行訂購,[註 3]因為當時人們對這艘新艦的預期角色仍然存在分歧。時任國家海軍辦公室主任的國務大臣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主張建造一艘類似於英國新式戰鬥巡洋艦無敵級的艦艇:擁有更重的艦砲、更輕的裝甲和更快的速度,旨在利用該艦作為艦隊的偵察艦英語Scout Cruiser,並能夠摧毀敵對的艦隊巡洋艦。但鐵必制無意在主戰列線中使用該艦。[5]然而,德皇威廉二世與國家海軍辦公室的大多數成員一樣,青睞於將該艦在與敵艦進行初步接觸後納入戰列線,這就需要更重的裝甲。[6]對於在戰列線中作戰能力的堅持是由於德國公海艦隊在數量上不及英國皇家海軍所導致。[5]

在所提交的幾份設計方案中,都響應了對重砲的要求,口徑在305公釐(12.0英寸)至343公釐(13.5英寸)不等。[3]然而,資金上的限制決定了它將只能使用更小、更便宜的武器。因此在設計定稿中,採納了與拿騷級戰艦末兩艘艦相同的280公釐(11英寸)砲,[7]其搭載有液壓升降的Drh LC/1907型砲架,[6]而非以往電動升降的Drh LC/1906型。[註 4][8]作為彌補,這款設計獲得了相對較重的副砲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9]

在1906年9月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許多關於艦隻設計的分歧都得到了解決。海軍建設部主管魯道夫·馮·艾克施特德認為,由於新戰鬥巡洋艦防護系統的爆炸試驗尚未完成,所以應推遲建造,以便對設計進行任何改動。[10]他還認為,210公釐(8.3英寸)或240公釐(9.4英寸)口徑砲足以穿透新式英國戰鬥巡洋艦的裝甲。然而,國務副大臣、海軍上將奧古斯特·馮·黑林根英語August von Heeringen則表示,為了使該艦能夠與戰艦交戰,280公釐口徑砲是必要的。[11]

國家海軍辦公室副主任、海軍少將愛德華·馮·卡佩勒英語Eduard von Capelle指出,至1906年11月中旬,水下防護設計的測試便將完成。他暗示如果要強化防魚雷艙壁,同時保留約19,000公噸(19,000長噸)的排水量,那麼對於艦隻而言,280公釐砲可能太重了。鐵必制卻拒絕考慮使用小型火砲,即便這意味著艦隻的排水量需要增加。艾克施特德提議在副砲以170公釐(6.7英寸)口徑砲取代150公釐(5.9英寸)的設計要求,但增加的重量將使得艦隻無法安裝八門主砲。[11]

1907年6月22日,德皇正式批准新造F艦的建造,並根據在普法戰爭中擔任巴伐利亞步兵上將路德維希·馮·德·坦恩-拉特薩姆豪森德語Ludwig von der Tann-Rathsamhausen而授名為馮·德·坦恩號。建造合同於1907年9月26日發包至漢堡布洛姆-福斯船廠。艦隻於1908年3月21日在漢堡布洛姆-福斯船廠開始架設龍骨,並在近一年後,於1909年3月20日下水[6]巴伐利亞貴族對艦隻的命名深表謝意。當時的報紙報道稱,巴伐利亞攝政王暨實際統治者柳特波德向德皇去電致謝,下水儀式則由馮·德·坦恩的一位同為將軍的後人主持。在面對聚眾的演講中,他表達了對馮·德·坦恩號的期盼:「走出去保護德國的世界貿易勢力,或者,在皇帝陛下的命令下,抵擋那些襲擊帝國重大利益和榮譽的敵人。但願該艦能在大海中恣意馳騁,就像它以之命名、在鮮血浸透的戰場上馳騁的那位將軍一樣,將其勝利的旗幟豎立在為德國的偉大和榮譽而戰的鬥爭中」。[12]艦隻建造共計斥資3652.3萬馬克[6]

設計

武器裝備

馮·德·坦恩號的計算機圖形渲染

馮·德·坦恩號的主艦砲為八門安裝在四座雙聯裝砲塔上的280公釐45倍徑速射砲英語28 cm SK L/45 gun[註 5],其中艦艏、艦艉各一座,另有兩座布置在艦體中部兩舷。這些火砲被安置在電力傳動的Drh.L C/1907型轉盤支架上,火砲本身則通過液壓裝置調整高度。[6]砲管可升至20°仰角,最大射程為18,900公尺(20,700)。通過1915年進行的改造則使射程增至20,400公尺(22,300碼)。主砲在發射重量為302公斤(666英磅)的穿甲彈時的砲口初速為875公尺每秒(2,870英尺每秒);推進劑裝藥是被裝填至黃銅彈殼內。總共660枚彈藥被分別儲存在四個彈藥間內,其中每間可容納165枚。[6]翼砲塔為交錯式布局,使得所有八門砲都能在舷側以極寬的弳開火。[14]

與同期英國對手不同的是,馮·德·坦恩號還裝備有重型副砲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它由十門150公釐45倍徑速射砲英語15 cm SK L/45 naval gun組成,廓裝英語Casemate在MPL C/06型樞軸砲架內,並各配有150枚高爆及穿甲彈。建成時,這些火砲可以向距離13,500公尺(14,800碼)以內的目標發射45.3公斤(100英磅)重的砲彈;在1915年的改造後,最大射程則擴展至16,800公尺(18,400碼)。[15]艦隻還裝備了十六門88公釐45倍徑速射砲英語8.8 cm SK L/45 naval gun,用於防禦魚雷艇驅逐艦。它們同樣安裝在MPL C/01-06型砲架內,共計提供3200發砲彈。這些火砲在發射9公斤(20英磅)重的砲彈時的射速為每分鐘15發,射程達10,694公尺(11,695碼),這對於小口徑武器而言已屬相當遠。[15]1916年末,在日德蘭海戰所造成的破壞修復工作完成後,馮·德·坦恩號移除了艦上的88公釐(3.5英寸)砲並封焊了射擊孔,再以兩門88公釐高射砲安裝在艦艛後部。[16]

按照當時主力艦的慣例,馮·德·坦恩號同樣配備了四具450公釐(17.7英寸)浸沒式水下魚雷發射管;分別布設在艦艏、艦艉和兩邊舷側,並提供11枚魚雷。這些魚雷攜帶有110公斤(240英磅)重的彈頭,並有兩種影響射程的速度設置。其中在32節(5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下,魚雷的有效射程為2,000公尺(2,200碼);若將速度提升至36節(67公里每小時),則射程僅有1,500公尺(1,600碼)。[15]

裝甲保護

馮·德·坦恩號的線條畫。陰影部分為裝甲區域

由於馮·德·坦恩號是設計用於戰列線作戰,所以其裝甲要比英國戰鬥巡洋艦的裝甲厚實得多。馮·德·坦恩號的重量較不倦級多出逾2,000公噸(2,000長噸),[17]而它使用的裝甲重量比它在日德蘭海戰中面對的戰鬥巡洋艦還要多出10%。[15]

馮·德·坦恩號的裝甲由克虜伯生產的滲碳鋼及鎳鋼英語Krupp armour組成。主裝甲帶在前部的厚度從80至120公釐(3.1至4.7英寸)不等,在中央堡壘有250公釐(9.8英寸),以及近艦艉處有100公釐(3.9英寸)厚。前司令塔受到250公釐厚的裝甲保護,而後司令塔的厚度也有200公釐(7.9英寸)。四座砲塔的正面為230公釐(9.1英寸)厚,側部和頂部則分別為180公釐(7.1英寸)和90公釐(3.5英寸)厚。[18]與之前的裝甲巡洋艦布呂歇爾號一樣,它還得到一層25公釐(0.98英寸)厚的防魚雷艙壁作為補充。艙壁被設置在距離船體外殼4公尺(13英尺)遠的地方,這之間是用於貯存煤炭的空間。[19]

機械裝置

馮·德·坦恩號由18台船用燃煤雙層鍋爐提供動力,分為五個鍋爐艙英語Fire room。鍋爐在16標準大氣壓(235磅力每平方英寸)的壓強下產生蒸汽。[19]馮·德·坦恩號是德國第一艘採用渦輪推進的大型軍艦。該艦搭載了兩組渦輪機:用於驅動外側兩軸的高壓渦輪機和用於驅動內側兩軸的低壓渦輪機。每軸各有一副直徑為3.6公尺(11英尺10英寸)的螺旋槳。艦隻的設計輸出功率為41,426匹軸馬力(30,891千瓦特),轉速為300轉每分鐘,額定最高速度為24.8(45.9公里每小時)。然而,就像所有後來的德國戰鬥巡洋艦一樣,該艦的航速可以戲劇性地增高。在海上試航期間,渦輪機曾產生最高55,553匹軸馬力(41,426千瓦特)的功率,轉數為339轉每分鐘,最高速度達27.757節(51.406公里每小時)。[16]另一項例子是在一次從特內里費島至德國的巡航中,艦隻的平均航速為27節(50公里每小時),最高速度則達28節(52公里每小時)。在下水後,馮·德·坦恩號曾是當時海上最快的無畏艦[3]艦隻有兩副平行的方向舵,由蒸汽發動機控制。艦上的電氣設備則由六台渦輪發電機英語Turbo generator組成,它們可在225伏特的額定電壓下輸出1,200千瓦特(1,600匹馬力)的總電功率。[16]

與許多德國主力艦一樣,馮·德·坦恩號的鍋爐存在長期使用劣質煤的問題。[註 6]在突襲斯卡布羅的行動結束後,馮·德·坦恩號艦長、海軍上校馬克斯·哈恩曾評論稱:「我們煤炭的匱乏及其燃燒性能不佳,導致濃煙滾滾,並成為我們出現的信號」。[20]而在日德蘭海戰期間,由於煤炭的質量差劣,該艦於16:00以後無法在所有的鍋爐中都維持點火狀態。[21]許多其它德國艦隻在戰鬥中也遇到了同樣的困難,包括德夫林格號塞德利茨號[22]1916年後,則引入了在燃煤鍋爐中向煤炭噴灑輔助焦油的做法,以提高燃燒效率。[16]

其他特點

馮·德·坦恩號於1911年

馮·德·坦恩號曾於建造期間安裝有弗拉姆式英語Hermann Frahm減搖水艙英語Antiroll tanks,但被證明是無效的;[19]水艙只能減輕約33%的橫搖英語Ship motions[23]艦隻後來又增加了舭龍骨來提高穩定性,而以前用於減搖水艙的空間則被用作額外的燃料貯存場所。[24]艦隻能夠在減搖水艙中貯存額外180公噸(180長噸)煤炭。[25]馮·德·坦恩號的船體由十五個水密艙室組成,並有一個占龍骨長度比重為75%的雙層船底英語Double bottom[6]該艦以良好的機動性能而聞名,但在滿舵情況下的垂直傾側會提高至8°,速度損失則高達60%。[19]

艦上船員宿營艙的編排使得軍官們都被安置在艏樓內。實踐證明這種布置並不令人滿意,後續的船級中便再無採納。[23]馮·德·坦恩原本設計安裝桁格桅杆英語Lattice mast,但實際卻使用了標準桅杆。為了觀察砲彈的墜落情況,艦隻於1914年在桅杆上加裝了一個觀測哨崗。1915年,馮·德·坦恩號曾進行水上飛機試驗,並在後甲板英語Afterdeck上安裝了一台起重機,以便將水上飛機吊升上艦。艦隻最初還配備有防魚雷網英語Torpedo net,但它們至1916年底被移除。[16]

服役歷史

馮·德·坦恩號於1911年

1910年5月,馮·德·坦恩號從漢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廠出發,前往基爾帝國船廠進行最後的舾裝工作。當時,由於德國海軍長期缺乏船員,艦隻只得由船廠工人帶至基爾。1910年9月1日,該艦正式投入德意志帝國海軍使用,其船員大部分來自無畏艦萊茵蘭號[26]在試航期間,艦隻通過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於六小時周期內達到了27節(50公里每小時)的平均速度和28.124節(52.086公里每小時)的最高速度。[26]

馮·德·坦恩號在竣工後曾進行過數次長途航行。它於1911年初先後到訪了南美洲里約熱內盧貝爾格拉諾港英語Puerto Belgrano Naval Base布蘭卡港,至1911年5月6日返抵基爾。[26]巡航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展示這艘「被廣泛宣傳為海上最快速、最強大的軍艦」,來獲得南美國家的軍備合同。[27]1911年5月8日,馮·德·坦恩加入偵察艦部隊。它於1911年6月在斯皮特海德參加了為慶祝英王喬治五世加冕而舉行的海上閱兵[26]

第一次世界大戰

美因茲號沉沒,英國驅逐艦勒車犬號英語HMS Lurcher (1912)從旁救起倖存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馮·德·坦恩號正擔任偵察部隊第三司令、海軍少將阿圖爾·塔普肯德語Arthur Tapken旗艦。它隨即被轉配至公海艦隊的第一偵察集群,受海軍少將弗朗茨·馮·希佩爾指揮。艦隻於戰爭中的首次重大出擊英語Sortie是在1914年8月的黑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1914)之後,當時它參加了對英國戰鬥巡洋艦的無果搜尋。[24]在是次海戰期間,馮·德·坦恩號正駐紮於威廉港錨區,並於08:20奉命儘早點火增壓,以協助在黑爾戈蘭灣遭到攻擊的德國巡洋艦。在08:50,希佩爾正式向公海艦隊總司令、海軍上將腓特烈·馮·英格諾爾發出請求,希望其允許派遣馮·德·坦恩號和毛奇號前往解救受困的德國巡洋艦。[28]

馮·德·坦恩號於10:15完成起航整備,此時距離英國戰鬥巡洋艦抵達現場已超過一個小時。然而,艦隻因海水退潮而耽擱,這使得戰鬥巡洋艦無法通過玉石灣英語Jade Bight河口的沙洲。直至14:10,馮·德·坦恩號和毛奇號才得以穿越沙洲,希佩爾遂命令德國小巡洋艦退回至兩艘重型艦隻身後,而他本人則搭乘塞德利茨號於一小時後起航。在14:25,其餘的小巡洋艦——史特拉斯堡號斯德丁號女性之贊號施特拉爾松德號阿里阿德涅號,與戰鬥巡洋艦完成集結。[29]塞德利茨號於15:10抵達現場,而阿里阿德涅號則已在戰鬥中遭到嚴重破壞並沉沒。希佩爾繼續謹慎地冒險前進,以尋找兩艘失聯的小巡洋艦美因茲號科隆號。至16:00,德國部隊開始返回玉石灣,於大約20:23抵達。[30]

砲擊英國海岸

同年晚些時候,馮·德·坦恩號參加了11月2-3日的突襲雅茅斯英語Raid on Yarmouth行動。2日16:30,馮·德·坦恩號跟隨第一偵察集群在史特拉斯堡號、格勞登茨號科爾貝格號和施特拉爾松德號等四艘小巡洋艦的陪同下,離開玉石灣並駛往英國海岸,意圖在英國的海中航線英語Sea lane布設雷區。在18:00,公海艦隊的兩個無畏戰列分艦隊也起航提供支援。希佩爾的部隊呈弧形轉向北部,以避開黑爾戈蘭島和駐紮在那裡的英國潛艦,然後將速度提高至18節(33公里每小時)。[31]大約在翌日清晨06:30,第一偵察集群發現了英國布雷艇寧靜號英語HMS Halcyon (1894)並向其開火,這引起了驅逐艦活潑號英語HMS Lively (1900)的注意。希珀意識到他是在浪費時間,而進一步的追擊會將其艦隻引向一個已知的雷區,所以他命令其艦隻回到海上。當部隊轉向離開時,戰鬥巡洋艦朝大雅茅斯發射了數枚砲彈,但收效甚微。當英國海軍部充分了解到這一情況時,德國部隊已經撤回至本國海域。[32]

馮·德·坦恩號同樣參加了12月15-16日的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英語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這是另一項為引誘大艦隊部分成員並將其摧毀而組織的行動,它將得到整個公海艦隊的支援。[24]馮·德·坦恩號於12月初正在進行例行檢修,這使得行動被推遲了數日,因為英格諾爾不願意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派出第一偵察集群。[33]15日03:20,第一偵察集群,連同由四艘小巡洋艦科爾貝格號、史特拉斯堡號、施特拉爾松德號和格勞登茨號所組成的第二偵察集群,以及兩支魚雷艇區艦隊,離開玉石灣。[34]這些艦隻向北航行,穿過布滿雷區的航道,經由黑爾戈蘭島直抵喇叭礁英語Horns Rev燈塔,然後向西轉往英國海岸駛去。[35]負責提供遠程支援的公海艦隊主戰艦隊則於15日下午出發。當日夜晚,公海艦隊的主體遭遇了英國驅逐艦,由於擔心夜間可能遭到魚雷攻擊,英格諾爾遂命令這些艦隻撤退。[36]

公海艦隊以於12月16日上午的部署

在接近英國海岸時,希佩爾的戰鬥巡洋艦被分為兩組。塞德利茨號、毛奇號和布呂歇爾號往北砲轟哈特爾浦,而馮·德·坦恩號和德夫林格號則向南攻擊斯卡布羅惠特比。後兩艘艦摧毀了兩座城鎮的海岸防衛站,以及惠特比的信號站。至16日09:45,兩組成員重新集結,開始向東返航。[37]希佩爾並未意識到英格諾爾已經撤退,並在砲擊目標城鎮之後轉向與公海艦隊會合。與此同時,英國海軍中將戴維·貝蒂率領的第1戰列巡洋分艦隊英語1st Battlecruiser Squadron已經就位,擋住了希佩爾選定的出口通道,而其它部隊也正形成包圍。在12:25,德國第二偵察集群的小巡洋艦開始穿越英國部隊尋找希佩爾。隸屬英國第2輕巡洋分艦隊英語2nd Light Cruiser Squadron (United Kingdom)南安普敦號英語HMS Southampton (1912)發現了施特拉爾松德號並向貝蒂報告。貝蒂認為德國巡洋艦隻是希佩爾的先導屏護艦,而戰鬥巡洋艦仍在前方約27海里(31英里;50公里)處。一直為貝蒂擔任屏護的第2輕巡洋分艦隊遂被派往追擊德國巡洋艦,但由於誤讀了英國戰鬥巡洋艦發出的信號,使得它們又返回了屏護陣位。[註 7]這種混亂使德國小巡洋艦得以逃脫,並向希佩爾通報了英國戰鬥巡洋艦的位置。德國的戰鬥巡洋艦隨即轉向英國部隊的東北方向推進,並順利逃離。[38]

馮·德·坦恩號於1915年1月的多格灘海戰爆發時正在進行改裝,因此錯過了這次行動。它的位置由裝甲巡洋艦布呂歇爾號頂替,並在戰鬥中被擊沉。[39]馮·德·坦恩號的一支分遣隊被派往布呂歇爾號,也隨之一同沉沒。[40]艦隻這一年在北海波羅的海均有所行動。1915年8月10日,馮·德·坦恩號砲擊了位於波羅的海東部的烏特島英語Utö (Finland)要塞,[41]在此期間,它曾參與同俄國裝甲巡洋艦馬卡羅夫將軍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Admiral Makarov之間的砲戰。[42]馮·德·坦恩號還與俄國裝甲巡洋艦巴揚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Bayan (1907)和另外五艘驅逐艦交火,期間它的煙囪被砲彈擊中,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43]1916年2月3-4日,馮·德·坦恩號又參加了艦隊推進,以迎接破交艦鷗號德語SMS Möve (1914)的回歸。此外在3月5-7日、4月17日、4月21-22日以及5月5日的艦隊出動中,該艦均有出席。[24]

航行中的馮·德·坦恩號

馮·德·坦恩號同樣參加了4月24-25日的砲擊雅茅斯及洛斯托夫特英語Bombardment of Yarmouth and Lowestoft行動。由於希佩爾當時正休病假,所以第一偵察集群由海軍少將弗里德里希·伯迪克英語Friedrich Boedicker指揮。德國戰鬥巡洋艦德夫林格號、呂措號、毛奇號、塞德利茨號和馮·德·坦恩號於4月24日10:55離開玉石河口德語Jade (Fluss),並得到由六艘小巡洋艦和兩支魚雷艇區艦隊組成的屏護部隊陪同。[44]公海艦隊的重型部隊則於13:40起航,目的是為伯迪克的艦群提供遠程支援。英國海軍部通過攔截德國的無線電信號得知德國人已行動,並於15:50完成對大艦隊的部署。[44]

至14:00,伯迪克的艦群已抵達諾德奈附近的位置,此時他將艦隻調轉向北,以避開泰爾斯海靈島上的荷蘭觀測員。在15:38,塞德利茨號不慎觸雷,並在右舷魚雷管後方的船體上炸開一個15公尺(49英尺)長的孔洞,導致約1,400公噸(1,400長噸)海水湧入該艦。[44]塞德利茨號遂連同其屏護巡洋艦掉頭返航,速度控制在15節(28公里每小時)。其餘四艘戰鬥巡洋艦則立即朝南轉往諾德奈方向,以規避進一步的水雷威脅。至16:00,塞德利茨號已經脫離危險,於是停下來讓伯迪克離艦。V28號魚雷艇隨即將伯迪克帶至呂措號。[45]

4月25日04:50,當德國戰鬥巡洋艦群正接近洛斯托夫特時,負責在南翼提供屏護的小巡洋艦羅斯托克號埃爾賓號,發現了英國海軍准將雷金納德·蒂爾維特英語Reginald Tyrwhitt麾下哈里奇部隊英語Harwich Force輕巡洋艦和驅逐艦。[45]伯迪克拒絕被英國艦隻分心,而是將其艦群的火砲瞄準洛斯托夫特。兩門6英寸(150公釐)口徑的海岸砲被摧毀,連帶市鎮造成了其它一些破壞。馮·德·坦恩號的時任艦長、海軍上校漢斯·曾克爾在後來寫道:

在05:20,德國襲擊者向北轉往雅茅斯,並於05:42抵達。由於能見度極差,除德夫林格號以外的德國戰鬥巡洋艦都僅進行了一輪齊射,而前者則以主砲發射了十四枚砲彈。德國艦群隨即向南折返,並於05:47第二次遭遇哈里奇部隊,當時它們已與屏護部隊的六艘小巡洋艦交戰。伯迪克的艦隻在12,000公尺(13,000碼)的範圍內開火。[46]蒂爾維特立即調轉他的船頭,並在輕巡洋艦征服號英語HMS Conquest (1915)遭到嚴重破壞之前便已向南逃竄。由於收到有關英國潛艦出沒和魚雷攻擊的報告,伯迪克停止了追擊,向東轉往公海艦隊方向。與此同時,當時的公海艦隊總司令、海軍上將賴因哈德·舍爾也收到了大艦隊從斯卡帕灣出動的警告,遂掉頭返回德國。[46]

日德蘭海戰

馮·德·坦恩號於日德蘭的配置
不倦號遭馮·德·坦恩號的砲火擊中後沉沒

馮·德·坦恩號作為第一偵察集群的成員,參加了一戰中規模最大的日德蘭海戰。在希佩爾陣中,它位居五艘戰鬥巡洋艦的最末。[47]1916年5月31日,在歐洲中部時間16:00前不久,[註 8]第一偵察集群遭遇了由貝蒂率領的英國第1戰列巡洋分艦隊。德國艦隻率先開火,射程約為14,000公尺(15,000碼)。[47]在16:49,馮·德·坦恩號朝不倦號英語HMS Indefatigable (1909)打響了第一砲。在隨後十四分鐘的持續砲擊中,[48]馮·德·坦恩號射出的52枚重砲有5枚取得命中,[43]其中一枚導致不倦號發生爆炸並沉沒。[24]位於不倦號正前方的戰鬥巡洋艦紐西蘭號英語HMS New Zealand (1911)艦上的一位觀測員後來評論稱,他看到「不倦號被馮·德·坦恩號射出的兩枚砲彈擊中,其中一枚落在前砲塔。兩者似乎都在撞擊後爆炸。間隔大約30秒後,艦隻被炸毀了。一片片火焰伴隨著濃煙將它完全遮蓋」。[49]

在不倦號被殲滅後,貝蒂遣其部隊離開,而英國第5戰列分艦隊英語5th Battle Squadron則駛近德國的戰鬥巡洋艦群,在大約17,000公尺(19,000碼)處開火。[50]馮·德·坦恩號和毛奇號作為希佩爾陣中位置最靠後的兩艘艦,遭到了英國第5分艦隊領頭的三艘戰艦——巴勒姆號英語HMS Barham (04)英勇號英語HMS Valiant (1914)馬來亞號英語HMS Malaya的攻擊。[51]德國戰鬥巡洋艦開始作鋸齒形移動,以規避英艦的砲火。在17:09,[43]即不倦號沉沒的六分鐘後,馮·德·坦恩號被一枚來自巴勒姆號的15英寸(380公釐)砲所擊中,砲彈撞上了水線下方,並使得水線裝甲帶有一段脫落,導致艦隻吸入了約600公噸(590長噸)水。[50]這次中彈還暫時損壞了艦上的舵機,再加上馮·德·坦恩號的鋸齒形移動,使它轉向左舷偏離了航線。德國的官方歷史文獻評論稱「萬幸的是避免了舵機的完全失靈,否則,馮·德·坦恩號就會像在多格灘行動中的布呂歇爾號一樣,完全落入正在駛來的戰艦手中。」[52]

英國(藍)及德國(紅)艦隊在海戰中的調遣示意圖

在17:20,由戰鬥巡洋艦虎號射出的一枚13.5英寸(340公釐)砲彈擊中了馮·德·坦恩號A砲塔的砲座。一大塊裝甲板從砲塔內部脫落,並砸中了砲塔的瞄準裝置,使其被卡在120°的角度中。這導致了砲塔在交戰期間無法工作。[53]17:23,該艦再被一枚13.5英寸砲擊中,砲彈落在C砲塔附近,造成6人死亡。砲彈還穿透了甲板並產生大量碎片,使得砲塔無法轉動,同時右舵輪機艙也受到損壞。C砲塔停止工作,直至碎片被清理乾淨。堆放於砲塔下方的練習靶被點燃,其產生的煙霧遮蔽了艦隻。部分防魚雷網的在震盪中鬆脫,被艦隻拖在後部。然而,它們在卡住螺旋槳之前就被切斷了。[54]繼不倦號覆滅後一直與馮·德·坦恩號交戰的紐西蘭號,在看不見其目標後遂將火力轉移至毛奇號。[55]17:18,巴勒姆號距馮·德·坦恩號已接近至16,500公尺(18,000碼),此時馮·德·坦恩號開始向英國戰艦開火。此後不久,於17:23,該艦對巴勒姆號取得了一次命中。[56]然而,在僅僅發射了24枚砲彈後,馮·德·坦恩號不得不重新找回其早前的目標紐西蘭號,因為它的艏、艉砲塔均已失效,而舯部砲塔則無法瞄準巴勒姆號。[57]

在18:15,最後一門可活動的塔裝砲被卡在砲架中,使得馮·德·坦恩號失去了任何能夠使用的主砲。[58]儘管如此,它仍然留在戰列線中以分散英國砲手的注意力。[43]由於不再使用主砲開火,馮·德·坦恩號得以通過一種不規則的方式移動,從而避開英國人的砲火。[58]至18:53,艦隻的航速從26節(48公里每小時)降至23節(43公里每小時)。在因機械故障而停擺了一個半小時後,D砲塔得到修復並再次準備好投入使用。馮·德·坦恩號於20:19遭到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重砲襲擊,當時一枚來自復仇號英語HMS Revenge (06)的15英寸砲擊中了後司令塔。彈殼碎片穿透入司令塔,殺害了一位槍砲官和兩位測距機英語Rangefinder操作員,並擊傷了塔內的其餘所有船員。彈片和其它碎屑還通過通風井落入冷凝器中,導致艦上所有照明設備熄滅。[59]十一分鐘後,於20:30,B砲塔完成清理恢復工作;而至21:00,C砲塔也恢復正常。[60]然而,兩座舯部砲塔都遭遇了進一步的機械故障,使它們在戰鬥後期無法繼續使用。[61]

在大約22:15,此時以毛奇號作為旗艦的希佩爾,命令其麾下的戰鬥巡洋艦將速度提升至20節(37公里每小時),然後落在德國主戰列線的後方。然而,無論是因戰鬥損傷的德夫林格號,或是因爐火積垢嚴重的馮·德·坦恩號,都無法以超過18節(3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行駛。[62]這兩艘艦在第二戰列分艦隊的尾部就位,而老舊的前無畏艦西里西亞號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也於00:05加入了它們的行列。[63]在03:37,英國驅逐艦摩斯比號英語HMS Moresby向德國陣線的後方發射了一枚魚雷;它稍稍掠過馮·德·坦恩號的艦艏,迫使艦隻急劇轉向右舷以免被擊中。[64]03:55,在戰鬥行將結束時,希佩爾將一份報告傳送至舍爾,向他通報己方艦隻遭受的巨大破壞。至此,德夫林格號和馮·德·坦恩號各自僅餘兩門砲可用,毛奇號湧入了約1000噸海水,塞德利茨號則嚴重受損。希佩爾報告稱「第一偵察集群對於重要的交鋒不再具有任何價值」,因此總司令指示它們返回港口,而他本人則決定與戰艦隊在喇叭礁附近等待事態的發展。[65]

在戰鬥過程中,馮·德·坦恩號的兩座主砲塔被英國砲火破壞,而它的另外兩座砲塔則遭遇了機械故障。[66]艦隻的射擊速度非常快,以至於舯部砲塔的數門主砲都出現過熱情況,並被卡在反衝滑道中,無法恢復工作狀態。[67]馮·德·坦恩號無法使用主砲達11個小時之久,儘管有三座砲塔在戰鬥結束前恢復了工作狀態;[68]D砲塔僅是在利用氧乙炔炬對彎曲的金屬進行多次切割後,才可進行手動操作。[61]艦隻的傷亡數字為11人死、35人負傷。[60]在戰鬥期間,馮·德·坦恩號共發射了170枚重砲和98枚次級口徑砲彈。[69]

後續行動

日德蘭之後,馮·德·坦恩號從6月2日至7月29日進行了修理。[60]重返艦隊後,該艦於1916年還參加了數次進入北海的無果出擊,其中包括8月18-19日、9月25-26日、10月18-19日、10月23-24日,以及1917年3月23-24日的推進。[60]

在8月18-19日的艦隊推進期間,馮·德·坦恩號和毛奇號是僅有的兩艘仍處於作戰狀態的德國戰鬥巡洋艦,因此有三艘無畏艦也被部署至第一偵察集群參加行動,分別為藩侯號大選帝侯號巴伐利亞號。第一偵察集群的任務是砲擊桑德蘭沿岸城鎮,試圖引出並摧毀貝蒂的戰鬥巡洋艦。舍爾上將則率公海艦隊餘部,其中包括15艘無畏艦則拖後及提供掩護。[70]但英國人已事先破譯了德國人的計劃,並派出大艦隊應戰。在19日14:35分,舍爾收到了大艦隊逼近的警告,他不願意在難分伯仲的日德蘭海戰後僅11周便又與整個大艦隊交戰,於是下令全體艦隊掉頭撤回德國港口。[71]

在1918年4月23-25日前往挪威的艦隊推進、以及7月8-9日的出擊期間,馮·德·坦恩號都擔當時任第一偵察集群司令、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旗艦。[60]

結局

德國戰鬥巡洋艦駛入斯卡帕灣。從左至右依次為塞德利茨號、毛奇號、興登堡號和德夫林格號

馮·德·坦恩號本應在1918年10月底,即停戰協定生效的前幾天時參加最終艦隊行動。公海艦隊的大部將從它們的威廉港基地出發與英國大艦隊進行決戰;舍爾作為此時海戰指揮部的總參謀長,意圖不惜一切代價重創英國海軍,以便為德國爭取更好的談判地位。然而,許多厭戰的水兵認為此次行動會破壞和平進程並延長戰爭。[72]當公海艦隊在威廉港集結時,水兵們開始大規模出逃。在馮·德·坦恩號和德夫林格號航行經過分隔威廉港內港和錨區的水閘時,兩艘艦共有大約300名船員翻過舷側並消失在岸上。[73]1918年10月29日上午,將於次日從威廉港啟航的命令正式下達。從10月29日夜晚開始,圖林根號和其它幾艘戰艦的船員相繼發動叛變英語Kiel mutiny#Wilhelmshaven mutiny[74]騷亂最終迫使希佩爾和舍爾取消了這項行動。[75]當德皇威廉二世得知這一情況後,哀呼「我已不再擁有海軍!」[76]

現存於拉博厄海軍紀念館英語Laboe Naval Memorial的馮·德·坦恩號艦鍾

隨著德國於1918年11月投降,公海艦隊的大部分艦隻都在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率領下,被扣押至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基地。[75]在德國艦隊啟程之前,時任海軍內閣國務大臣的海軍上將阿道夫·馮·特羅塔向羅伊特明確表示,他不能允許協約國在任何情況下強占這些艦隻。[77]艦隊先與英國輕巡洋艦卡地夫號英語HMS Cardiff (D58)會合,再由後者引領至協約國艦隊,以護送德國人前往斯卡帕灣。這支大規模的聯隊是由由370艘英國、美國和法國軍艦所共同組成。[78]當艦隻被正式扣押後,它們的艦砲便因拆除砲閂英語Breechblock而失效,船員數量也減少至200名官兵。[79]馮·德·坦恩號是在時任艦長、海軍上尉卡爾-弗里德里希·沃蘭克德語Karl-Friedrich Wollanke的指揮下受押。[80]在斯卡帕灣期間,艦上組建了一個水兵管委會,負責對艦隻進行全面、獨斷的控制。[81]

在落實《凡爾賽條約》的談判過程中,艦隊仍然維持扣押狀態。羅伊特推斷英國方面將於1919年6月21日,即談判到期而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會強占德國軍艦,卻不知截止日期已被延長至6月23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他決定率先鑿沉己方艦隻。6月21日上午,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進行訓練演習;羅伊特於11:20向全體德國軍艦下達了自沉命令[77]馮·德·坦恩號於兩小時十五分後沉沒。[82]艦隻的打撈任務由歐內斯特·考克斯英語Ernest Cox的打撈公司負責。在進行準備工作時,由於氧乙炔切割器引發大爆炸,三名工人幾乎喪命。爆炸造成了仍在水下的艦隻穿孔,令海水進入了本已用壓縮空氣排空的隔間;當這些人獲救時,隔間幾乎再被重新注滿,水已淹過了他們的脖子以上。[83]儘管如此,馮·德·坦恩號還是於1930年12月7日被成功打撈上岸,[60]並於1931年至1934年間由阿洛厄拆船公司英語Metal Industries, Limited羅塞斯拆解報廢。[24][84]

注釋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即「陛下之艦」。馮·德·坦恩(Von der Tann)為貴族稱謂,意為「來自坦恩德語Tann (Adelsgeschlecht)」。[1]
  2. ^ 此處使用的度量特指砲膛的直徑。
  3.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代艦」。[4]
  4. ^ 拿騷級的最後兩艘艦——萊茵蘭號波森號,在它們的中心線砲塔中使用了Drh LC/1907型砲架。[8]
  5.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砲的官方名稱為28 cm SK L/45。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砲」,而L/45表示砲管長度,即45倍徑[13]
  6. ^ 優質煤通常是留給小型艦艇使用,因為小型艦艇的船員無力依照劣質煤所需的增速清潔鍋爐。因此,德國的主力艦往往只能得到劣質煤,因為當局知道,更大編制的船員能夠更好地執行增量的維護任務。
  7. ^ 貝蒂原本打算僅留下由古迪納夫英語William Goodenough率領的第2輕巡洋分艦隊最後端的兩艘艦,但諾丁罕號英語HMS Nottingham (1913)艦上的信號員英語Signalman誤解了這個信號,認為它是針對整個分艦隊的,因此將之傳達至古迪納夫,後者遂命其分艦隊回到貝蒂戰鬥巡洋艦群前方的屏護陣位。[38]
  8. ^ 為與德國人的視角保持一致,本章節提及的時間均為歐洲中部時間。這比協調世界時間,即英國常用的時區要提前一小時。
引用
  1. ^ Adels,第316頁.
  2. ^ Staff,第3–4頁.
  3. ^ 3.0 3.1 3.2 Staff,第4頁.
  4. ^ Gröner,第56頁.
  5. ^ 5.0 5.1 Staff,第3頁.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Staff,第5頁.
  7. ^ Weir,第82頁.
  8. ^ 8.0 8.1 Gardiner & Gray,第145頁.
  9. ^ Breyer,第270頁.
  10. ^ Philbin,第66頁.
  11. ^ 11.0 11.1 Philbin,第67頁.
  12. ^ "The First German Invincible",第7b頁.
  13. ^ Grießmer,第177頁.
  14. ^ Hough,第87頁.
  15. ^ 15.0 15.1 15.2 15.3 Staff,第6頁.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Staff,第8頁.
  17. ^ Butler,第50頁.
  18. ^ Staff,第6–7頁.
  19. ^ 19.0 19.1 19.2 19.3 Staff,第7頁.
  20. ^ Philbin,第56頁.
  21. ^ Philbin,第56–57頁.
  22. ^ Philbin,第57頁.
  23. ^ 23.0 23.1 Staff,第45頁.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Hore,第71頁.
  25. ^ Gardiner & Gray,第151頁.
  26. ^ 26.0 26.1 26.2 26.3 Staff,第9頁.
  27. ^ Livermore,第41頁.
  28. ^ Massie,第107頁.
  29. ^ Strachan,第417頁.
  30. ^ Massie,第114頁.
  31. ^ Massie,第310頁.
  32. ^ Massie,第311–312頁.
  33. ^ Strachan,第428頁.
  34. ^ Scheer,第68頁.
  35. ^ Tarrant,第31頁.
  36. ^ Tarrant,第32頁.
  37. ^ Scheer,第70頁.
  38. ^ 38.0 38.1 Tarrant,第34頁.
  39. ^ Hawkins,第73頁.
  40. ^ Goldrick,第279, 285頁.
  41. ^ Tucker,第180頁.
  42. ^ Thomas,第40頁.
  43. ^ 43.0 43.1 43.2 43.3 Staff,第10頁.
  44. ^ 44.0 44.1 44.2 Tarrant,第52頁.
  45. ^ 45.0 45.1 45.2 Tarrant,第53頁.
  46. ^ 46.0 46.1 Tarrant,第54頁.
  47. ^ 47.0 47.1 Bennett,第183頁.
  48. ^ Hough,第xiv頁.
  49. ^ Bennett,第184–185頁.
  50. ^ 50.0 50.1 Bennett,第185頁.
  51. ^ Massie,第594頁.
  52. ^ Tarrant,第97頁.
  53. ^ Tarrant,第99頁.
  54. ^ Tarrant,第100頁.
  55. ^ Brooks,第244頁.
  56. ^ Brooks,第246頁.
  57. ^ Tarrant,第102頁.
  58. ^ 58.0 58.1 Tarrant,第119頁.
  59. ^ Tarrant,第179頁.
  60.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Staff,第11頁.
  61. ^ 61.0 61.1 Tarrant,第188頁.
  62. ^ Tarrant,第205頁.
  63. ^ Tarrant,第240頁.
  64. ^ Tarrant,第244頁.
  65. ^ Tarrant,第255頁.
  66. ^ Gardiner & Gray,第152頁.
  67. ^ Massie,第604頁.
  68. ^ Staff,第10–11頁.
  69. ^ Tarrant,第292頁.
  70. ^ Massie,第682頁.
  71. ^ Massie,第683頁.
  72. ^ Tarrant,第280–281頁.
  73. ^ Massie,第775頁.
  74. ^ Tarrant,第281–282頁.
  75. ^ 75.0 75.1 Tarrant,第282頁.
  76. ^ Herwig,第252頁.
  77. ^ 77.0 77.1 Herwig,第256頁.
  78. ^ Herwig,第254–255頁.
  79. ^ Herwig,第255頁.
  80. ^ Reuter,第154頁.
  81. ^ van der Vat,第147頁.
  82. ^ Reuter,第153頁.
  83. ^ van der Vat,第208頁.
  84. ^ The Times, "Salvage at Scapa".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