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澳洲代表團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Four skaters speed to the left over an ice rink closely and in single file. Each leans with his left glove on the ice. They wear bodysuit uniforms and yellow helmets. The leader wears a red, white and black USA uniform, the second a red, white, and blue France uniform, the third a green and gold uniform with a black back containing five gold stars in the pattern of the Southern Cross, and the fourth a different red, white, and black uniform. A logo on the rink's wall says "WORLD CUP" "SHORT TRACK".
2004 年短道速滑世界盃薩格奈 (魁北克省)站中運動員馬克·麥克尼(左起第三位)身穿綠色和金色配有南十字星比賽服。

澳洲1936年首次參加在加米施-帕滕基興舉行的冬季奧運會。此後,除了1948年聖莫里茨奧運會以外,他們於每一屆的冬奧會都沒有缺席。

在前幾屆冬奧會中,澳洲隊表現不佳。在1976年之前,只有兩名運動員在他們的項目中名列前茅,而絕大多數運動員排名在後四分之一,有一些則是在最後一名。原因是澳洲的文化、氣候、少雪的天氣以及缺乏對運動員的支持:體育官員們認為對冬季運動的投資是徒勞的。

1956年,由於官員的疏忽,Geoff Henke的冰球隊未能參加比賽。1976年,他被任命為球隊經理。在此之後,比賽成績慢慢開始好轉,到1990年代,有些澳洲選手開始被視為獎牌的有力競爭者。隨著比賽成績的提高,政府開始增加對冬季運動的投入並創建了澳洲奧林匹克冬季學院還在奧地利購買了高山訓練基地。

1994年,澳洲獲得了第一枚獎牌(男子短道速滑5000米銅牌。之後, Zali Steggall於1998年在迴轉項目中獲得銅牌,這是澳洲的第一枚個人賽獎牌。 2002年,Steven Bradbury奪得了短道速滑1000米冠軍,Alisa Camplin贏得了空中技巧項目金牌,這使澳洲成為2022年之前唯一在冬季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南半球國家。

2006年都靈奧運會,澳洲派出40名選手參加10個大項的比賽。Dale Begg-Smith贏得男子自由式滑雪金牌,他們實現了獲得一枚獎牌的目標。坎普林獲得了她的第二枚獎牌,一枚空中技巧的銅牌。

2010溫哥華奧運會是澳洲最成功的冬季奧運會,他們奪得兩金一銀。Begg-Smith 奪得了單板滑雪銀牌, Torah BrightLydia Lassila分別獲得了女子單板滑雪u型池和高空自由式滑雪的冠軍。

2014 年索契冬奧會上,澳洲派出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冬奧會代表隊,共有60名運動員參加10項比賽,其中包括31名女運動員,成為澳洲第一支女運動員多於男運動員的奧運代表隊。在這屆冬奧會中,澳洲再次獲得三枚獎牌,大衛·莫里斯(空中滑雪)和托拉·布萊特(單板滑雪u型池)獲得銀牌,莉迪亞·拉西拉(空中滑雪)獲得銅牌。

總體而言,澳洲贏得了19枚冬季奧運會獎牌——6金、7銀和6銅。

歷史

早年的困難

在澳洲體育文化傳統中,冬季運動次於夏季運動。 [1]但人們對前者的興趣和支持有所增加。 [2]澳洲奧林匹克聯合會(AOF) 的決策部門允許參加冬季運動,但冬季項目通常會被夏季運動代表否決。 [1]

第一屆冬季奧運會於 1924 年舉行。 [3]澳洲於 1936 年首次參加冬季奧運會,當時其唯一派出的運動員肯尼思·甘迺迪 ( Kenneth Kennedy ) 參加了速度滑冰比賽。 [4]甘迺迪在 1500米和5000米的比賽中均位列第 33 位,幾乎在積分榜墊底。 [5]他完全是自己參賽,儘管AOF 批准了他參加冬奧會 [6],但澳洲沒有派相關人員出席。 [5]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奧運會隨後暫停。 [7]澳洲沒有派出代表隊參加1948年冬季奧運會,但此後他們參加了每一屆冬奧會, [8] 1952年冬奧會上他們派出了9名運動員。 [9]有五名滑雪運動員,兩名越野滑雪運動員和三名速降滑雪運動員—他們要麼未能完成比賽,要麼成績未知[5] ——三名花式滑冰運動員和一名速度滑冰運動員。阿德里安·斯旺和南希·伯利分別在花式滑冰比賽中獲得第10名和第14名,是僅有的兩名進入前20名的澳洲選手,但儘管如此,他們的成績都沒有進入前半。 [10]伯利和花式滑冰選手格溫妮絲·莫洛尼 ( Gweneth Molony ) 是首批代表澳洲參加冬季奧運會的女性運動員。 [5]

在初期,澳洲對運動員的管理和支持相對較少。 Colin Hickey說他除了1952年為悼念英國國王喬治六世逝世的黑色臂章和領帶之外,他從未收到過 AOF 的衣服。他還說澳洲官員「不了解我. . .他們所做的就是告訴我我必須做什麼。」 [11]希基 (Hickey) 沒有教練,他18 歲就去歐洲參加比賽以此來鍛鍊自己。 [3] 直到1952 年才有了第一位相關輔助人員;羅伯特「喬治」奇澤姆是澳洲冬季奧運會代表隊的第一任管理者。 [5] Chisholm 當時錯誤地宣稱這是澳洲在冬奧會上的第一次亮相,這突出了對行政管理的不重視。 [6]

1956年冬奧會上,年輕時因身材矮小而錯過冰球運動的「溜冰場老鼠」希基[3]在第二次參加冬奧會時,在500米和1000米速度滑冰比賽中獲得第七名[12][5]後來他又在世界錦標賽上獲得銅牌。 [11]澳洲的其他九名選手則沒有那麼成功;兩名男子花式滑冰運動員Allan Ganter和Charles Keeble在個人項目中雖位列前 15強,但卻是倒數後25%, [13]而Mervyn Bower和Jacqueline Mason的雙人組合在 Bower 受傷後未能上場。[5]五名速降滑雪運動員表現最為不佳,他們最高成績是第 33 名,平均位次是第 60 名, [5]都幾乎墊底。 [13]澳洲在1956 年冬奧會派出了第一位教練和女官員; C. Mason 管理滑冰者,Lillian Chisholm 擔任監護人。 [5]冰球隊選擇自己出資參加比賽,他們唯一需要 的就是獲得AOF 的正式許可。但是,AOF 從未回應過他們的請求,因此他們無法參加比賽,並批評 AOF 對其不重視。還受影響的運動員之一是傑夫·亨克 ( Geoff Henke ),後來當他成為一名管理者時,因開始對冬季運動重視而受到稱讚。 [14]

澳洲在1960年派出31名運動員, [15]這是2006年冬奧會之前最大的一支隊伍; [16]他們的規模因18人的冰上曲棍球隊而大增,該隊在六場比賽中全部失利,丟了83個球。 [15]他們在兩場小組賽中分別以18–1和12–1負於捷克斯洛伐克和美國,隨後與另外兩個預選賽小組墊底的芬蘭隊和日本隊分在同一組。澳洲隊與其他每支球隊都進行了兩場比賽,以確定九國比賽中最差的三支球隊。他們輸掉了所有四場比賽,總共丟了 53 個球, [17]只進了10個球。 [18]

Hal Nerdal參加了北歐兩項比賽,這是澳洲唯一一次在奧運會上參加這項項目, [8]並獲得最後一名。 [13]鮑爾和梅森因傷缺席四年後,創造了澳洲最好的成績,在雙人滑冰比賽中排名第 12 位,儘管如此他們仍然是倒數第二。 [13]希基和兩名男子花式滑冰運動員是僅有的進入前 20 名的澳洲人,儘管如此這樣的成績幾乎墊底[13] 。而克里斯汀·戴維成為第一個在滑雪比賽中闖入前 30 名的澳洲人, [5]儘管她也在競爭中排名倒數 20%。 [13]運動員由七名工作人員陪同,這是澳洲在1988年前最大的後勤隊伍。 [8] Chisholm在他的正式報告中錯誤地指出,這是澳洲的第二次參與,而忘記了1936年、1952年和1956年派出的代表團。 [6]

1960 年冬季奧運會後,人們對冰球的選拔標準和參與度之間的權衡展開了探討。 [1]在 1963 年的一次會議上,肯尼思·甘迺迪 (Kenneth Kennedy ) 抱怨冰球隊沒有出國參加比賽,因為他們不是世界級的,但除非他們有參加國際比賽的經驗,否則永遠無法具備競爭力。埃德加·坦納 (Edgar Tanner ) 說:「我問冬季項目運動員,他們是否真的相信自己在體育領域處於世界級水平或者世界排名領先,他們是否能為澳洲增光。」 [1]自行車運動員比爾楊不同意,他說「我認為奧運會首要的是競技精神」, [1]但這一觀點被坦納否決了。 [1]

與1960年的龐大隊伍相比,隨後奧運會的隊伍規模有所縮減,是 1936 年以來最少的隊伍。 [18] 1964年冬季奧運會因澳洲滑雪運動員羅斯米爾恩(在練習賽中墜毀)和一名英國雪橇選手的死亡而蒙上陰影。 [19]米爾恩滑出賽道,撞到一棵樹上。 [20]國際奧委會成員問 AOF,米爾恩是否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被派去參加比賽,AOF 否認了這一說法。 [20]澳洲官員約翰瓦格納將事故歸咎於一大群滑雪者,他們在練習期間聚集在球場下方,迫使米爾恩採取躲避行為。澳洲代表團認為訓練安排規範,課程不安全。 [20]澳洲除米爾恩外有五名滑雪者運動員。Christine Smith在兩場比賽中排名前30,但其餘選手排名第40或更低,他們都處於排名的後一半。 [13] 米爾恩的替補選手Peter Wenzel在速降滑雪和大迴環比賽中均排名第68位。 [5]

他一方面是想證明澳洲人可以參加最高水平的比賽,另一方面認為米爾恩死於缺乏經驗的說法是一個煙霧彈,目的是掩蓋糟糕的安全標準, [19]馬爾科姆米爾恩代表澳洲參加了接下來的兩屆冬奧會,還獲得了一次世界盃冠軍,一次世錦賽季軍。 [21] [22] 1968 年,馬爾科姆米爾恩在速降滑雪和障礙滑雪比賽中均獲得第 24 名,這是澳洲當時在滑雪比賽中的最好成績。 [23]羅斯·馬丁在兩項越野項目中均獲得第 60 名,而科林·科茨在兩項速滑項目中分別獲得第41名和第49名。 [18]澳洲此次派出的的官員比運動員多,有五名參賽者和三名管理人員。 [18]這種趨勢在 1972 年的札幌奧運會上得到延續,當時有五名工作人員和四名運動員參加。這一次,馬爾科姆米爾恩的排名上升,分別在速降滑雪坡和障礙滑雪比賽中排名第23和第24位,科茨也是如此,他在四項賽事中的三項都進入前 30 名,其中包括 10000 米賽事的第18名。 [18]米爾恩被認為是獎牌爭奪者,隊伍官員認為,如果不是因為他差點摔倒,他很可能獲得獎牌。 [21]

亨克時代

在此前,澳洲一直表現不佳,冬季運動員經常受到夏季運動官員的嘲笑。在一次會議上,一位越野代表要求選出六名運動員,主席說需要七名,並解釋說運動員們在雪地里迷路後,需要一隻狗來尋找他們。很多人對此哄堂大笑。 [24]

在 1968 年冬季奧運會之後,澳洲唯一的高山滑雪運動員是米爾恩,滑雪代表彼得布拉克斯蘭表示,出於心理原因,澳洲不應單獨派出滑雪運動員。 [1]冬奧會隊官員說,他的歐洲同行對澳洲的團隊之小感到驚訝。由夏季奧運會代表主導的董事會的反應是冷漠的,威爾弗里德肯特休斯擔心可能會選出沒有競爭力的運動員。 [1]對冬奧會的忽視一直持續到 1976 年亨克被任命為隊伍官員。 [25]亨克擔任該職位長達二十年,直到伊恩·切斯特曼 (Ian Chesterman ) 於 1998 年接任。 [13] 此後,他晉升為 AOF 的副總裁, [6]並因開始對冬季運動的管理重視而受到讚譽。 [6] [26]在 亨克上任之前,Hickey 和 米爾恩是僅有的在任何項目中排名前半的運動員。 [13] 1981 年,亨克帶著 AOF 董事會成員到澳洲阿爾卑斯山參加董事會會議,他利用當地環境來促進冬季運動。他說,下一屆奧運會「是AOF第一次真正支持冬季代表隊」。[27]

科茨在 1976 年的因斯布魯克奧運會上達到了巔峰。他參加了五項比賽,除了在 500 米比賽中獲得第 25 名之外,在其餘四項比賽中的成績都在前11名。他在 10,000 米比賽中排名第六,在 1,500 米比賽中排名第八,在 5,000 米比賽中排名第十。 [28]這是澳洲隊第二次進入前 10 名, [29]並且一直是1994年前澳洲的最佳成績。 [8]另外五個滑雪運動員則表現不佳,他們總共參加了13場比賽,由於撞車和取消資格,他們只完成了7場比賽,只有一場比賽的成績排在前30名。[30]

1980年,澳洲的參賽隊伍自1960年以來首次達到兩位數,共有10名代表。 傑奎·考德魯伊Jacqui Cowderoy 成為第一個在滑雪項目中進入前20名的澳洲人,在迴轉比賽中排名第17位[31]。  彼得·凱恩和伊莉莎白·凱恩 (Peter and Elizabeth Cain)這對兄妹組合是澳洲20年來第一次參加花式滑冰比賽,排名第11位。 科茨未能再現四年前的表現,他取得了第18名和第19名的成績。以上是澳洲所有進入前20名的成績。

1984年,在塞拉耶佛。斯蒂文·李Steven Lee 和卡梅隆·梅德赫斯特 Cameron Medhurst 分別在速降和花式滑冰個人賽中取得第19名的成績。全部的11名運動員中再無人進入前20名。兩名越野滑雪運動員和澳洲第一位奧運會雙槓運動員安德魯·保羅Andrew Paul在共計八個項目中,最好成績只有第47名。 1988年卡爾加里Calgary奧運會上,澳洲派出15名運動員參加,這是澳洲首次參加雪橇比賽。兩支雙人雪橇隊分別獲得第23名和第26名,遠遠落後於對手[32]

儘管科茨書面上是作為競賽者參與1988年的奧運會,但他實際只是一名教練,也應被禁止參加比賽。澳洲滑冰聯盟本已拒絕選他加入運動員隊伍,它們想給年輕運動員更多機會參加比賽。然AOF最終還是將科茨正式列為參賽選手,這樣他就可以和其他人一起上冰訓練,還人為增加了代表團的人數,為澳洲隊爭取更多的隨行團隊名額。但科茨被告知,儘管被列入名單,但只是為了作秀,他不能參加比賽。但到他的項目比賽時,他還是穿上了運動服,違抗了隊裡的命令,滑出了他的歷史最好成績[33]。 亨克為此在鏡頭前公開指責科茨,但當他發現總理鮑勃·霍克給科茨發來賀電時[34],便不再做聲。 但科茨所創造的澳洲最好成績僅排第26名,他最終以此成績告別了他的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奧運會之旅。 他的速度滑冰隊友麥可·里奇蒙Michael Richmond和丹尼·卡Danny Kah都取得了前15名的成績,梅德赫斯特是花式滑冰項目中唯一一名進入前20名的澳洲選手。

1992年法國阿爾貝維爾冬奧會被是為澳洲冬季運動新時代的潛在開端,人們希望能取得首枚獎牌[35]。 澳洲的短道速滑接力隊以世界冠軍的身份進入1992年奧運會,但在半決賽遺憾落敗[36][37]。 當理查·尼澤爾斯基在交接棒時失足撞到隊友約翰·卡時,澳洲隊本處於第三位。他們最終排名第四,未能進入決賽[38]。在個人速度滑冰項目中,澳洲隊的12次出發中只有4次進入前20名,最高排名止步第12名,只有一次進入前一半。 科爾斯蒂·馬歇爾當時正在贏取1992年世界盃系列賽的過程中,也是女子空中技巧的熱門選手之一  ,這是當年的競技示範項目。但她落地時摔倒,最終取得第7名的成績。 李在高山滑雪項目中取得了兩次前20名的成績,並在四個項目中進入所有選手總數的前半數,但大多數澳洲運動員在各項目中都位列後半數。 儘管結果不如人意,澳洲還是增加了對冬奧會的投資,於1993年在奧地利Austria 購買力一名為Sonnpark 的訓練基地[39]。 1992年的奧運會還將速度滑冰列為競賽示範項目。澳洲又四名運動員獲得了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分別為尼克·科納什、賴斯·赫斯提克、傑夫·塔斯克和丹尼爾·蓋林。塔斯克和科什納的資格在他們抵達奧運村後被取消了。

首次奪牌

1994年,短道速滑接力隊為澳洲奪得第一枚奧運會獎牌,一枚銅牌。他們在半決賽中以第二名的成績淘汰了日本和紐西蘭[40],成為參加決賽的四個隊伍之一 這個四個人的隊伍採取的計劃是以拿到獎牌為第一要務,在保持前三位次的基礎上,再至少擊敗其他三個競賽對手中的一個[41]。 在比賽過程中,加拿大隊摔倒,遠遠落後於其他隊伍。這意味著澳洲隊只要保守比賽,避免碰撞,就能贏得一枚獎牌。在比賽的最後階段,尼澤爾斯基本與美國隊的對手爭奪賽道位置,以獲得銀牌,但他考慮到在阿爾貝維爾的失誤,它採取安全的措施,讓出身位。 對於繼1960年之後最龐大的參賽隊伍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競賽。在派出的27名選手中,前所未有地有五名取得了前十名的成績。馬歇爾在空中技巧的首輪比賽中排名第一,但在決賽中退居第六; 克利恩·里姆Kerryn Rim在15公里兩項中排名第八 ;帶領隊伍拿到獎牌的史蒂文·布拉德伯里 Steven Bradbury和尼澤爾斯基分別在500米和1000米的短道速滑項目中排名第八和第十[42]。 與前幾屆比賽不同的是,澳洲短道速滑運動員在八個單項的六個小項中都名列前茅[43]。 然而,澳洲隊在其餘項目中都在比賽中位列後半數。

在1998年長野奧運會上,澳洲隊的24名運動員被期以取得更多獎牌[44]。 薩麗·斯特格爾幾個月前成為第一個贏得世界盃賽事的澳洲女性運動員,世界排名上升至第六[45]。  她在障礙滑雪中斬獲銅牌[46],這是澳洲第一枚個人獎牌。 她用時1分32秒67,僅落后冠軍0.27秒。 1997年和1999年的世界冠軍馬歇爾 和世界排名第二的傑奎·庫珀雖都有望在空中技巧中有出色表現,但都出現失誤摔倒,未能進入決賽[47]。 1994年為澳洲贏得首枚獎牌的四人組中的三人——布拉德伯里、尼澤爾斯基和基蘭·漢森 Kieran Hansen重返賽場,但最終只取得第八名的成績[48]

金牌的突破

90年代賽事成績的突破讓人們對澳洲的冬奧之旅有更高的期待[49]。在2002年冬奧會開始時,澳洲代表團團長伊恩·切斯特曼對團隊說:「從歷史上看,我們的冬奧隊伍在戰無不勝的大哥夏奧會隊伍面前,是個一直被自我懷疑所折磨的孩子,打心眼裡害羞。」 他補充道:「但隨著時間的退役,我們已經對自己充滿信心。」

澳洲在2002年參加了五個項目的比賽[50],  這是自1984年以來參賽項目最少的一次。 澳洲越野滑雪運動員們自1976年以來首次缺席,而雪橇運動員們自1988年澳洲首次參加該項目以來首次缺席[51]。 這一部分是因為AOC的選拔標準高於IOC的標準。澳洲雪橇運動員威爾·奧斯特格倫抱怨稱,「現在在鹽湖城的隊伍里,一半都是我們的手下敗將,但不幸的是,我們卻達不到AOC的超高要求。」 [52]根據澳洲越野滑雪委員會的說法,比以往更加嚴苛的AOC選拔標準導致澳洲缺席2002年該項目的比賽。[53]

2002年,澳洲隊贏得了他們歷史上第一塊冬奧會金牌,這是南半球國家第一次在任何賽事中贏得金牌。澳洲的首枚冬奧會金牌是在極不可能的情況下獲得的。1994年獲得銅牌的接力隊員史蒂文·布拉德伯里於2月17日贏得了1000米短道速滑的金牌,當時,除他以外所有的選手都在終點線前最後一個彎道摔出賽道。他在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中都受益於其他選手失誤,才最終取得了決賽的資格。布拉德伯里在四分之一決賽中位列第三,本應被淘汰。但世界冠軍馬克·加尼翁Marc Gagnon因妨礙比賽而被取消資格,澳洲隊才得以晉級[54]

自半決賽起,布拉德伯里的策略就是跟在對手身後滑,期冀他們撞在一起,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無法趕上他們的速度。 他的理由是,熱門選手的冒險行為可能會造成失誤,如果至少有兩名選手相撞摔倒,剩下的三名選手都能獲得獎牌。因為他比對手滑得慢,貿然挑戰他們只會增加自己失誤摔倒的風險[55]

在半決賽中,包括衛冕冠軍在內的三名選手撞在了一次,布拉德伯里順勢躍居第二位,最終取得決賽資格。 在決賽中,布拉德伯里的滑行速度遠遠低於對手,在最後50米的時候,他還落後於倒數第二名15米左右。此時其他四個選手都撞在一起,布拉德伯里恰好避開冰上亂局,取得勝利[56]。 這次不可能的勝利使布拉德伯里成為澳洲,乃至全世界範圍內討論的主角。

在連續贏得三屆世界盃冠軍後,  傑奎·庫珀成為空中技巧項目的熱門人選,但她在訓練中受傷,在比賽的前幾天被迫返回祖國[57]。 愛麗莎·坎普林Alisa Camplin雖從未在世界盃比賽中獲勝[58],  但在第二跳和最後一跳中積分領先後贏得冠軍

2006年,澳洲派出40名運動員參加共10個項目的比賽,是歷史上澳洲隊參與人數和項目最多的一年[59],  澳洲官員公開表示了他們對獎牌的期待。 有望獲得空中技巧獎牌的莉迪亞·伊洛迪亞克努Lydia Ierodiaconou在資格賽第二跳中落地時受傷,而在資格賽中排名第一的傑奎·庫珀則在決賽中兩跳都落地失誤摔倒。坎普林在比賽中拿到銅牌,這是她的第二位冬奧會獎牌[60][61]戴爾·貝格·史密斯Dale Begg-Smith是單板滑雪的種子選手,在該項目中最終獲得金牌[62]托拉·布萊特Torah Bright被評為單板滑雪U形場地的奪牌熱門選手, 但以第五名結束比賽[63]。 達蒙·海勒Damon Hayler被評為單板越野滑雪的奪牌熱門選手,最終排名第七[64]。 米歇爾·斯蒂爾Michelle Steele不到兩年前,還是一名沙灘短跑beach flag運動員,她被人為在雪橇比賽中獲得獎牌,但由於對賽道的技術性和可怕程度缺乏經驗,她最終排名第13[65][66]。 由於只有8支隊伍參加了男子短道速滑接力比賽,澳洲隊從概率上看有很大機會贏得比賽[67], 但最終未能進入決賽[68]

2010年,澳洲隊迎來了最成功的一屆冬奧會,以兩金一銀結束當年的冬奧之旅,此外還有七名選手成績排名前十[69]。 旗手布萊特重返賽場,並斬獲金牌[70][71]。 她在決賽第一輪失誤摔倒,於是只有兩輪分數能被計算在內。由於在第一輪排名墊底,她在第二輪的第一個出場,但取得了全場最高分。後面出場的選手也無法與她抗衡,於是她取得了最終的勝利[72]。 2020年,莉迪亞·拉西拉奪得金牌。她以世界盃衛冕冠軍的身份參賽,且在最近的世界盃比賽中創造了新的紀錄,是最受歡迎的選手[73]。 她在第一跳後排名第二,但在最後一跳中取得了高分。而此前領先的中國選手徐夢桃Xu Mengtao在第二跳時沒能幹淨落地。庫珀重返賽場參加最後一役,以第五名的成績收山[74][75]。 貝格·史密斯在連續贏得三屆世界盃後,再次成為熱門選手[76],  但被當地滑雪運動員亞歷山大·比羅多Alexandre Bilodeau以微弱優勢擊敗[77]

為了讓俄羅斯出生的短道速滑運動員Tatiana Borodulina能順利參加比賽,澳洲為她的公民身份開了綠燈。她在兩個項目中都進入了半決賽,分別排名第7和第11[78][79]。 在單板越野滑雪比賽中,海勒排名第10,而在資格賽中速度最快的亞歷克斯·普林Alex Pullin在第一輪比賽中失誤摔倒[80]。 斯科特·耐勒Scott Kneller在男子越野滑雪中排名第7, 霍利·克勞福德Holly Crawford在單板滑雪U形場地中排名第八,愛瑪·林肯·史密斯Emma Lincoln-Smith在鋼架雪車比賽中排名第10[81][82]

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上,澳洲隊共贏得了三枚冬奧會獎牌,並有15名運動會取得前10的名次,這與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的9名相比有了顯著提高。此外,澳洲隊還有27名運動員進入前16名,而四年前在溫哥華,這個數字僅為15名[83]

這是一支創造歷史的隊伍。托拉·布萊特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的一枚金牌的基礎上再填一枚銀牌,成為澳洲最成功的冬奧會女運動員。布萊特在索契冬奧會上是唯一一位在一屆冬奧會中嘗試三個單板滑雪項目的運動員——坡面障礙技巧、U形場地和障礙追逐。大衛·莫里斯是澳洲隊在索契冬奧會上唯一的男性空中技巧運動員,他在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決賽中完成了一套直體翻騰三周接轉體四周的動作,譜寫了自己的奧運歷史。莫里斯的這一跳拿到了110.41的分數,最終取得銀牌。因其成就,他被授予後來在閉幕式上手持澳洲國旗的榮譽。同為空中技巧選手,冬奧會空中技巧衛冕冠軍莉迪亞·拉西拉在索契創造了歷史。莉迪亞在女子決賽中選擇了一個在該運動歷史上沒有其他女性嘗試過的技巧,即直體翻騰三周接轉體四周,這一高難度跳躍拿到72.12分,最終助她拿下銀牌。這項歷史性的嘗試將女子空中技巧帶向了新的高度。 拉西拉也是第一位為澳洲贏得冬奧會獎牌的女性運動員。雪橇運動員賈娜·皮特曼成為第一位同時參加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女運動員。卡勒姆·沃特森和艾米·沃特森成為第一個在同一屆冬奧會上參加越野滑雪的兄妹。亞歷克斯·阿爾穆科夫在20公里個人賽中排名第35名,創造了澳洲男子兩項的最佳成績。其他歷史最佳成績有:約翰·法羅在男子鋼架雪車比賽中獲得第17名、貝勒·布洛克霍夫在女子單板滑雪越野比賽中獲得第8名、肯特·卡利斯特在男子單板U形場地比賽中獲得第9名。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Gordon (1994), p. 411.
  2. ^ Gordon (1994), pp. 411–417.
  3. ^ 3.0 3.1 3.2 Gordon (1994), p. 415.
  4. ^ Andrews, p. 228.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Gordon (1994), p. 522.
  6. ^ 6.0 6.1 6.2 6.3 6.4 Gordon (1994), p. 413.
  7. ^ Gordon (1994), pp. 412–416.
  8. ^ 8.0 8.1 8.2 8.3 Gordon (1994), pp. 522–526.
  9. ^ Andrews, p. 333.
  10. ^ The Compendium, p. 215.
  11. ^ 11.0 11.1 Gordon (1994), p. 416.
  12. ^ Andrews, p. 205.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The Compendium, pp. 215–227.
  14. ^ Gordon (2003), pp. 271–272.
  15. ^ 15.0 15.1 Andrews, p. 403.
  16. ^ The Compendium, p. 207.
  17. ^ The Compendium, p. 211.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Gordon (1994), p. 523.
  19. ^ 19.0 19.1 Gordon (1994), p. 418.
  20. ^ 20.0 20.1 20.2 Gordon (1994), p. 417.
  21. ^ 21.0 21.1 Gordon (1994), p. 419.
  22. ^ Andrews, p. 299.
  23. ^ Gordon (1994), pp. 522–523.
  24. ^ Gordon (2003), p. 269.
  25. ^ Gordon (1994), p. 412.
  26. ^ Gordon (1994), p. 421.
  27. ^ Gordon (1994), p. 422.
  28. ^ Andrews, pp. 93–94.
  29. ^ Gordon (1994), pp. 522–524.
  30. ^ Gordon (1994), pp. 523–524.
  31. ^ Gordon (1994), pp. 523–524.
  32. ^ Gordon (1994), p. 525.
  33. ^ Gordon (1994), pp. 424–425.
  34. ^ Gordon (1994), p. 425.
  35. ^ McAvaney, p. 132.
  36. ^ Andrews, p. 3.
  37. ^ Gordon (1994), p. 426.
  38. ^ McAvaney p. 135.
  39. ^ Gordon (2003), p. 282.
  40. ^ Andrew, p. 251.
  41. ^ Andrews, pp. 252–253.
  42. ^ Andrews, p. 252.
  43. ^ Gordon (1994), p. 526.
  44. ^ Andrews, p. 314.
  45. ^ Gordon (2003), p. 279.
  46. ^ Andrews, p. 405.
  47. ^ Gordon (2003), pp. 280–281.
  48. ^ The Compendium, p. 224.
  49. ^ Gordon (2003), p. 283.
  50. ^ The Compendium, pp. 224–227.
  51. ^ The Compendium, pp. 213–227.
  52. ^ The Sports Factor - Amateurism in Sport.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2 February 2002 [4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2). 
  53. ^ XC Files: No Australian Cross Country Skiers.... Skiing Australia Cross Country Committee. 7 February 2002 [23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2). 
  54. ^ Gordon (2003), pp. 287–299.
  55. ^ Australia win first ever gold.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7 February 2002 [2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7). 
  56. ^ Australia salutes Bradbury.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8 February 2002 [2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8). 
  57. ^ Cooper ready to make up for lost time.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2 February 2006 [3 November 2005]. 
  58. ^ Alisa Camplin Freestyle Skiing. 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 [23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0). 
  59. ^ Record team picked for Winter Games.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5 January 2006 [1 April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5). 
  60. ^ Record team picked for Winter Games.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5 January 2006 [1 April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5). 
  61. ^ Camplin wins bronze, Cooper crashes out.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3 February 2006 [1 April 2008]. 
  62. ^ Dale Begg-Smith Freestyle Skiing. 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 [23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0). 
  63. ^ Torah Bright Snowboard. 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 [31 January 2009]. 
  64. ^ Athlete: Damon Hayler. Olympic Winter Institute of Australia. [14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January 2009). 
  65. ^ Nerves of Steele as track sparks fear. The Age. 15 February 2006 [2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2). 
  66. ^ Athlete: Michelle Steele. Olympic Winter Institute of Australia. [14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August 2007). 
  67. ^ Aussies land on their feet for Olympics.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3 February 2006 [21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9). 
  68. ^ Lachlan Hay Skating - Short Track. 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 [23 July 2009]. 
  69. ^ Aussies buoyed by Vancouver performances.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 March 2010 [3 November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7). 
  70. ^ Australia. Sports Reference LLC. [13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April 2020). 
  71. ^ Australian Snowboarding. Sports Reference LLC. [13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April 2020). 
  72. ^ Bright lights up Vancouver.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9 February 2010 [1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3 April 2010). 
  73. ^ Lassila hits form ahead of Vancouver.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6 January 2010 [1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7). 
  74. ^ Australian Olympian Search. 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 [23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February 2011). 
  75. ^ Aussie Lassila lassoes gold.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5 February 2010 [1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 April 2010). 
  76. ^ Skier continues hot Games prep.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5 January 2010 [1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2). 
  77. ^ Aussie Begg-Smith bags moguls silver.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5 February 2010 [1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March 2010). 
  78. ^ Tatiana Borodulina Skating – short track. 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 [31 January 2009]. 
  79. ^ Olympic skater handed speedy citizenship.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7 September 2009 [3 November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0). 
  80. ^ Australian Olympian Search snowboard. 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 [31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February 2011). 
  81. ^ Australian Olympian Search. 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 [23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February 2011). 
  82. ^ Australian Olympian Search. 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 [23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February 2011). 
  83. ^ 2014 AOC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