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農村貧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農村貧困鄉村貧困是指農村地區的貧困,涉及農村社會農村經濟政治制度等造成貧困的因素。[1]由於農村地區人口分散,基礎設施通常維護得較差,農村人進入市場更加困難,而市場往往集中在城鎮等人口中心。

農村社區在法律和社會保護方面也存在短板,婦女和邊緣化社區經常難以獲得土地、教育和其他有助於經濟發展的資源。不同開發中國家和發達經濟體試驗了一些政策,包括農村電氣化、推廣網際網路等其他技術、推進性別平等,以及改善金融信貸條件、提高收入。

學術研究常將農村貧困與空間不平等英語Spatial inequality結合討論,此處特指城鄉之間的不平等。[2]農村貧困和空間不平等都是全球現象,但與一般貧困一樣,開發中國家的農村貧困率高於已開發國家。[3]

如何用有效的政策和經濟增長消除農村貧困,是國際社會持續面臨的難題。[3][4]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四分之三的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其中大多數是小農或農業工人英語Farmworker,生計嚴重依賴農業。[5]糧食系統很容易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預計天氣對世界各地的農業系統的衝擊還會增大。[6][7]

因此,氣候危機可能將使農村減貧計劃的效果打折扣,加劇農村人口流向城市。[6][7]可持續發展目標1(消除貧困)設定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國際目標,並與可持續發展目標2(消除飢餓)中的可持續糧食系統英語Sustainable food system投資密切相關。[8][5]

貧困率

千年發展目標的第一個具體目標是到2015年將極端貧困減少一半,但這一目標未能實現。[9]貧困仍然是農村地區的一個主要問題,[10]世界上大多數貧困人口居住在農村地區。[1]據估計,開發中國家76%的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遠高於生活在農村地區的總人口比例(僅為58%)。[11]農村和城市地區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特別是在許多開發中國家和轉型國家。[2][3]在全球範圍內,農村人口和農村地區相對於城市往往處於不利地位[12],並且農村地區越是偏遠,貧困率往往也越高。[13]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個人獲得社會服務的機會往往較少,從而加劇了農村貧困的影響。[3]

影響因素

缺乏基礎設施

農村貧困往往是由於基礎設施薄弱,阻礙了發展和流動。農村地區經常沒有道路,使農民難以購買農用物資或前往市場銷售農產品。沒有道路,農村貧困人口將無法接觸廣闊的城市地區的技術發展和新興市場。農村中許多人接觸媒體和新聞媒體的機會本就有限,基礎設施薄弱進一步阻礙了溝通,導致農村貧困人口的社會隔離。這種隔離阻礙了農村與城市社會、既有市場的融合,使之喪失了帶來更大的發展和經濟保障的機會。此外,農作物生產供水不穩定、不良,甚至沒有灌溉系統,也威脅著農業產量。許多貧困農村地區缺乏灌溉系統來儲存或抽水,導致農作物減產、就業天數減少、生產力下降。缺乏道路和灌溉系統不足導致許多農村人的工作強度更大。

英國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進行了文獻綜述,以評估各類道路對安全的影響之間,以及道路建設對獲得健康和教育等服務的影響,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農村地區的脆弱、人口稀少和/或基建不完善的地區。

他們沒有發現與道路基礎設施對安全產生影響的直接證據,並且此類研究中僅討論了基礎設施發展的理論可能的聯繫。交通基礎設施可能通過各種直接和間接方式影響安全與和平的建設。他們一致認為,基礎設施項目在脆弱環境中有三重作用:作為經濟復甦和改善服務提供的引擎,作為加強制度建設的一部分,以及穩定社會與建設和平。

他們表示,這些因果關係的證據薄弱,但基礎設施發展的某些方面,包括但不限於道路建設,已被證明在脆弱國家是有效的。「社區速效」(Quick Impact)項目尚未被證實在加強脆弱國家和受衝突影響國家的和平建設和安全方面有效。

他們的文獻檢索提供了一些證據,表明道路建設有時為最弱勢、貧困的群體帶來了就業機會。他們發現,案例研究表明,道路項目可在脆弱和受衝突影響的地區創造短期就業機會,特別適用於通過社區驅動的項目或特別強調通過參與性方法實現包容性的農村道路建設的項目。這些證據大多僅限於產生的就業小時數或雇用的人數數據上,並且很少包括嚴格的影響評估。

還有一些證據表明,農村道路建設減少了少數群體的孤立感,並為參與更廣泛的經濟活動提供了更多機會。然而,這一證據與減少衝突或改善安全沒有直接關係。關於貧困和隔離的文獻將其定義為道路建設通過改善進入農資和農產品市場、獲得教育和醫療服務以及獲得勞動機會的方式,來減少貧困。

大多數定性證據表明,農村道路建設或維護對公共服務的提供有積極影響。一般來說,農村道路的發展可以改善用戶和供應商的通行條件。這是由於通勤時間和交通成本的減少而發生的,但這些好處往往不成比例地為有影響力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帶來。農村社區往往非常重視道路建設,認為道路可以改善進入市場、衛生和教育設施的機會。[14]

地理阻隔

貧困經常是地理障礙的結果。一些地方的地理條件惡劣,在當地幾乎無法發展,不僅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無法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而且經濟較弱國家的政府往往不採取任何措施,對這些地區的發展不感興趣。因此生活在當地的人們不得不遭受貧困的惡果。大尺度的地理阻隔,如大洋中的偏遠島嶼或過小的島嶼和群島,人口稀少、崎嶇、高海拔的山區地形,如喜馬拉雅山和安第斯山脈,會對發展構成巨大的障礙,甚至超出了典型的農村貧困狀況。

難以進入市場

難以進入市場——無論是由於基礎設施或生產力薄弱、教育程度有限,還是信息不足——都阻礙了勞動力和資本的獲取。許多農村社會鮮有農業以外的就業機會,農業的不穩定性往往導致糧食和收入無保障。農業工人主要集中在自耕農、佃農、非正規的養護人員、農業臨時工和牧民等工作崗位。由於無法進入其他勞動力市場,農業工人只得以極低的工資從事農業工作,這些工作往往存在季節性波動,因此沒多少收入保障。除了勞動力之外,農村貧困人口往往缺乏進入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的機會,從而阻礙他們存下儲蓄以及獲得用於購買原材料的信貸的能力。加之就業機會稀缺,他們也難以獲得信貸和資本,導致農村貧困長期存在。[3]

農村貧困與城市貧困——美國

美國,農村貧困率比城市地區更高、更持久,農村工人因工資較低和進入薪酬更高的勞動力市場的機會較少而處於不利地位。[12]因此,農村地區就業不足和非正規工作更為普遍,而在找到正規就業的地方,它對消除貧困的緩衝作用較小。[12]因此,美國農村貧困比城市貧困更加持久——美國95%的持續貧困縣是農村,而只有2%的持續貧困縣是城市。[13]

國際貿易的衝擊

一些宏觀層面的經濟變化與空間不平等的加劇有關。[2]大量研究表明,擴大貿易開放等新自由主義政策與農村貧困和空間不平等的高發生率之間存在關聯。[15][16][17][18]例如,在中國,貿易擴大開放至少部分解釋了城鄉差距的擴大;[15]越南貿易自由化導致農村地區貧困率上升。[18]兩個國家都表明,儘管開放程度和增長程度有所提高,但空間不平等未必會隨整體經濟增長而緩解。此外,推動出口導向型農業與農村人口糧食安全性下降有關。[19][20]

教育和社會服務不足

許多農村社會缺乏受教育機會,提高個人技能的機會有限,進而阻礙了社會流動[3]教育水平低、技能少,導致許多農村貧困人口不得不自給自足,或從事不安全的非正規就業,從而使農村貧困狀況長期存在。關於健康和營養需求的教育不足常常導致農村貧困人口營養不良。由於道路不完善和信息獲取困難而導致的社會隔離,使得農村貧困人口獲得(並支付)醫療保健尤其困難,導致健康狀況惡化和嬰兒死亡率上升。亞洲和非洲的公共教育和衛生服務的城鄉差異都十分明顯。[4][21]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Janvry, A. de, E. Sadoulet, and R. Murgai. 2002. 「R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Polic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B.GardnerG. Rausser (eds.),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2, A,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593–658.
  2. ^ 2.0 2.1 2.2 Kanbur, Ravi; Venables, Anthony J. Spatial inequality and development.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9278633.  Pdf vers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3.0 3.1 3.2 3.3 3.4 3.5 Jazaïry, Idriss; Alamgir, Mohiuddin; Panuccio, Theresa. The State of World Rural Poverty: An Inquiry into It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9789290720034. 
  4. ^ 4.0 4.1 Otsuka, Keijiro. 2009. Rural poverty and income dynamics in Asia and Afric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 York: Routledge.
  5. ^ 5.0 5.1 SDG 1. No poverty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www.fao.org. [2021-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5). 
  6. ^ 6.0 6.1 Barbier, Edward B.; Hochard, Jacob P. Poverty, rur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climate chang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June 2018, 23 (3): 234–256 [2023-06-24]. ISSN 1355-770X. S2CID 158642860. doi:10.1017/S1355770X170003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5) (英語). 
  7. ^ 7.0 7.1 Hallegatte, Stephane; Fay, Marianne; Barbier, Edward B. Poverty and climate change: introducti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June 2018, 23 (3): 217–233 [2023-06-24]. ISSN 1355-770X. S2CID 158756317. doi:10.1017/S1355770X180001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8) (英語). 
  8. ^ SDG 2. Zero hunger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www.fao.org. [2021-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0). 
  9. ^ United Nations.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06."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June 14, 2007,.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10. ^ Dercon, Stefan. 2009. 「Rural Poverty: Old Challenges in New Context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November 9, 200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 Ravallion, M., S. Chen, and P. Sangraula. 2007. 「New Evidence on the Urbanization of Global Pover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 4199.
  12. ^ 12.0 12.1 12.2 Mosely, Jane and Miller, Kathleen. 2004. 「Spatial Variations in Factors Affecting Poverty.」[永久失效連結] RUPRI Rural Poverty Research Center.
  13. ^ 13.0 13.1 Miller, Kathleen K., Crandall, Mindy S. and Bruce A. Weber. 2002. 「Persistent Poverty and Place: How Do Persistent Poverty and Poverty Demographics Vary Across the Rural Urban Continuum?」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June 7, 2010,. Paper prepared for the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 Rural Sociological Society Annual Meeting, July 2003 in Montreal, Quebec, Canada.
  14. ^ Farhat, M. Hayes, J. January 2013, Impact of roads on security and service delivery, EPS-PEAKS (Economic and Private Sector - Professional Evidence and Applied Knowledge Services) http://partnerplatform.org/?c5380566
  15. ^ 15.0 15.1 Kanbur, Ravi; Zhang, Xiaobo. Fifty year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a journey through central planning, reform, and openness (PDF).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February 2005, 9 (1): 87–106 [2023-06-24]. S2CID 10375300. doi:10.1111/j.1467-9361.2005.00265.x.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25). 
  16. ^ Kanbur, Anthony J. (編), Economic polarization through trade: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Mexico, Spatial inequality and development,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7–259, 2005, ISBN 9780199278633.  Online vers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7. ^ Kanbur, Anthony J. (編), Spatial inequality for manufacturing wages in five African countries, Spatial inequality and development,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92–310, 2005, ISBN 9780199278633.  Online vers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8. ^ 18.0 18.1 Jensen, Henning Tarp, and Finn Tarp. 2005.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Spatial Inequality: A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in a Vietnamese Perspecti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9, Number 1, February, pp 69-86.
  19. ^ Wagao, J. (1992) 「Adjustment Policies in Tanzania, 1981–9: The Impact of Growth, Structure and Human Welfa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G. Cornia, R. van der Hoeven and T.Mkandawire (eds), Africa’s Recovery in the 1990s: From Stagnation and Adjustment to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 ^ Cornia, Gerald K. (編), Are adjustment policies in Africa consistent with long-run development needs?, From adjustment to development in Africa: conflict, controversy, convergence, consensus, New York,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4, ISBN 9780333613627.  Also available as a journal article.
  21. ^ Sahn, D., and D. Stifel. 2003. 「Urban–Rural Inequality in Living Standards in Afric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es 12(1):564–9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