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內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內化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含義,與外化相對。

一般含義

一般上,當涉及道德行為時,內化是鞏固和植入某人信念、態度和價值的長期過程,而這一過程的實現牽扯到精神分析行為方法的慎重使用。

當改變道德行為時,一組新的信念、態度和價值代替或適應於所希望的行為,這時某人就會是「被內化的」。例如,這樣的內化可能會發生在下述的改教中。

內化常與學習(例如學習思想或技能)聯繫在一起,並且會利用學習來完成內化,因而在教育、學習、訓練以及商業和管理思維中也能找到內化這一概念的共通應用。

心理學與社會學

心理學社會學這類科學中,內化是接受一組由人們或團體建立的行為準則的接受過程,而這些人或團體能對個人產生影響。這種過程以學習行為準則的內容開始,然後個人會經歷理解這套準則為什麼有價值或有意義的過程,直到他們最終接受這套準則,作為自己的觀點為止,過程才結束。

角色模型也有助於理解這一概念。若被個體尊重的某個人看似認同某一套特定的行為準則,則這一個體更容易內化這些準則。這一過程稱為認同。 在弗洛伊德心理學中,內化是內投作用的心理過程的概念之一,而內投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

發展心理學中,內化是社會互動成為兒童心理機能的一部分所需要經歷的過程,換言之,兒童在經歷與他人的互動後,他(她)們會與自己進行相同的互動,一般而言會使這一互動成為他(她)們對於與他人互動的理解的一部分。當兒童一再經歷類似的互動,他(她)們就會緩慢地理解和思考互動,在對於互動的理解上達到更高的、抽象的層次。利維·維谷斯基認為概念、語言、有意注意和記憶是通過社會互動獲得的文化工具。

生物學

生物學這類科學中,內化對應的是內吞作用,指的是身體對已經死亡、損傷或是破壞的神經元、感受器、運載體等細胞的相關結構的處理。在這一過程中,身體會回收這些死亡或突變的細胞並吸收它們的能量,以創造出新的細胞。

經濟學

經濟學中,內化可以指多個概念。「當你下單購買或賣出存貨時,你的經紀人已經選擇了何時執行你的訂單。經紀人不會將訂單路由到市場上或做市商那裡執行,而是會從公司自身的庫存中供應你的訂貨——這一過程成為『內化』(公司內成交)。你的經紀人的公司通過差價賺錢,這一差價是購買價格和銷售價格的差額。」[1]關於與此相關的交易執行問題,參見訂單流付款英語payment for order flow

參見

參考文獻

  1. ^ Internalization.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2010-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4). 
  • Meissner, W. W. (1981), Internalization in Psychoanalysi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New York.
  • Wallis, K. C. and J. L. Poulton (2001), Internalization: The Origins and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Reality,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m and Philadelphia.
  • Oxford Open Learning GCSE Psychology - Module three: lesson n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