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八路軍蘇魯豫支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八路軍蘇魯豫支隊
存在時期1938年12月-1941年
種類游擊部隊
功能武裝團體
駐軍/總部山東、豫南、蘇北
參與戰役抗日戰爭
指揮官
著名指揮官彭明治吳法憲梁興初田維揚

八路軍蘇魯豫支隊,又稱蘇魯豫支隊[1],原稱蘇魯支隊八路軍蘇魯支隊,是抗日戰爭時期,南下華中支援新四軍八路軍部隊之一。1938年12月成立,主要活動於山東、河南、江蘇的交界處。1940年8月16日,部隊編入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一支隊。皖南事變後,該支隊改為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2]

沿革

1938年12月,為發展山東的抗日游擊力量,八路軍第115師向山東挺近;同月,八路軍總部宣布成立蘇魯豫支隊。12月底,343旅685團(對外番號「蘇魯豫支隊」)進入微山湖地區。當時恰逢投降日本的「蘇北剿共救國軍第一集團軍第一軍長兼第一師師長」王獻臣部四個團襲擊了中共豐縣三區抗日武裝和國民黨豐縣常備隊,當地國共部隊均不敵撤退[3]。中共豐縣三區三支隊得知蘇魯豫支隊駐紮到單縣八大家莊,請求蘇魯豫支隊支援[3]。12月29日,彭明治率支隊在崔莊、韓莊擊潰投降日本控制下的中國軍隊(下稱「偽軍」)王獻臣部四個團[1],並擊退豐城援助的日軍[3]。1939年1月,第343旅685團在微山湖豐縣沛縣地區與當地抗日武裝山東縱隊挺進支隊合編,正式命名為蘇魯支隊,支隊長為彭明治、政委吳法憲、副支隊長梁興初,轄第一、第二、第三大隊,隸屬於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領導。1939年2月,挺進支隊(原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改編為蘇魯支隊第四大隊(李貞乾任大隊長、郭影秋任政委[4][5])。之後,支隊爭取到沛縣武裝力量何玉祥團,編為獨立大隊[6]

當時中共中央召開六屆六中全會,會議批評王明領導的華中工作,取消中共中央長江局;設立中共中央南方局中共中央中原局,分別由周恩來劉少奇領導。1939年1月17日,劉少奇代表中原局致電中央書記處,提出蘇魯豫支隊在豐沛地區如無大發展,應即令其過隴海鐵路南與彭雪楓新四軍部會合[7]。3月,支隊在豐縣、沛縣一帶越過隴海路,進入夏邑碭山虞城蕭縣宿縣地區,在隴海路以南拓寬游擊根據地[8]。3月25日,蘇魯豫支隊三大隊、特工連、騎兵連強攻虞城縣城,守城將領、虞城維持會會長[9]周志剛率領500餘人投降,此戰蘇魯豫支隊在湖西地區名聲大振[8],但由於日軍增援,蘇魯豫支隊在縣城裡活動一天後被迫轉移[10]。4月,原活動於宿縣地區的抗日游擊隊趙匯川部編入蘇魯豫支隊。6月1日,支隊經過激烈戰鬥,打退日偽聯軍1700餘人向其駐地靈璧以北張山集的進攻,日偽軍被斃傷300餘人[11][12]。戰役結束後,部隊返回永城芒碭山區休整。6月中旬,八路軍115師師長陳光抵達駐地,主持部隊整編,擴建為旅建制[13]:下轄一大隊(原一大隊與游擊三大隊合編)、四大隊(原二大隊與游擊一大隊、挺進大隊合編)、七大隊(原三大隊和游擊七大隊、獨立大隊合編),整個部隊指戰員達到8869人[14]

部隊整編後,吳法憲率領一大隊過津浦路,進入皖東北活動。梁興初率四大隊調回隴海路以北,鞏固湖西地區;七大隊和司令部在彭明治率領下,開闢徐州西南地區[15]。同年7月,七大隊大隊長耿蘊齋、政委郭影秋率部開闢夏邑,並同國民黨七縣聯合辦事處協商,建立了夏邑縣抗日民主政府,委任邵雨橋(邵光濤)為縣長(蘇綱擔任大隊政治處宣傳幹事),組建了百餘人的武裝常備隊,在夏邑東北部活動[12]。7月23日,支隊第三大隊一營奔襲夏邑八里莊偽軍據點,全殲當地偽軍200餘人,並協助邵雨橋建立夏邑民主政府第二區區署。期間,支隊與新四軍游擊支隊聯繫,並奉命同張愛萍劉玉柱等前往皖東北地區[14]。8月,支隊一部和六抗三支隊[16]配合作戰,攻下宿東老韓圩寨,韓路生率部投降[17]。24日至26日,支隊在夏邑東太平集與日偽軍交戰,並最終攻破日軍據點。同時,支隊一部主力從韓道口西進,先後攻占了胡橋、陳崗、會亭、馬頭、白廟、朱橋口等地,並建立了夏邑第三區區署[18]

1938年9月,支隊再改回為一、二、三大隊。當時支隊主力尚在隴海路南作戰,而時任中共湖邊地委組織部長的王須仁利用蘇魯豫區黨委書記白子明和蘇魯豫支隊政治部主任兼第四大隊政委王鳳鳴(又稱王風鳴、王宏鳴[19]),製造「肅事件」[20],殺害區黨委統戰部長王文彬等黨政軍幹部300人[21][22]。蘇支副支隊長梁興初帶一騎兵班緊急趕赴隴海路南,向支隊部報告隴海路北發生肅託事件;在返回途中,梁興初被王王鳳鳴人扣押[23]。得此此事後,支隊長彭明治等決定立即率直屬隊、第三大隊等部北返,並打電報向山東分局和115師報告,電請羅榮桓政委速來湖西處理。直至11月初,蘇魯豫支隊大部返回朱集、劉元集一帶集結,彭明治令王鳳鳴等停止捕殺,同時派第三大隊參謀長黃煒華到第四大隊工作,了解幹部被捕情況,並儘快調整、補充幹部。不久,山東分局書記郭洪濤、115師政委羅榮桓等趕赴湖西,採取緊急措施制止事態惡化[24]。介於此事影響,115師將支隊第四大隊整編為東進支隊第二大隊,令梁興初率領開赴魯南接近115師師部進行整訓,並由115師直接領導。蘇魯豫支隊第一大隊留在蘇皖邊區,配合新四軍工作;蘇魯豫支隊率直屬隊和第三大隊留在湖西地區。11月10日,支隊一部於泗縣馮廟擊退偽軍進攻[12]。同年12月,根據按照中原局指示,蘇魯豫支隊在海路以南的部隊與組織交由新四軍游擊支隊與中共豫皖蘇邊區黨委管轄,蘇魯豫一大隊配合新四軍開展蘇皖邊區工作,蘇魯豫二大隊進入山東南部抱犢崮山區,蘇魯豫三大隊留守湖西地區[14][25]

在蘇魯豫支隊部率直屬隊和第三大隊返回隴海路北之後,支隊政治委員吳文玉奉命離開蘇魯豫第一大隊回到支隊部。1940年1月,支隊長彭明治赴魯南參加115師和山東縱隊召開的高幹會議。2月彭明治返回湖西,一一五師鋤奸部長朱滌新奉命隨彭明治一同前來,接任蘇魯豫支隊政委,吳文玉降職改任支隊政治部主任。為加強蘇皖邊區的第一大隊領導,由支隊參謀長田維揚兼任第一大隊政委,王東保改任第一大隊政治處主任。1940年初,蘇魯豫支隊機關與第一、第三大隊、湖西大隊合編為八路軍115師教導第一旅,仍沿用蘇魯豫支隊番號;同時蘇魯豫二大隊東進魯南,4月二大隊擴編為東進支隊(11月,東進支隊改編為八路軍115師教導第五旅)[26]。6月,蘇魯豫支隊率三大隊南下華中地區。8月16日,八路軍新二旅與334旅687團、蘇魯豫支隊、隴海南進支隊、第四縱隊合編入黃克誠領導的八路軍第五縱隊;其中蘇魯豫支隊改為其第一支隊[27]。1941年皖南事變後,該支隊改為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2]

編制

1938年10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從山西南部孝義地區往柱濮一帶出發,離開呂梁山地區,向東越過汾河,在靈石,霍丘間通過同蒲路,來到晉東南,靠近第十八集團軍總部集結待命。12月初,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參謀長左權來到六八五團駐地北馬莊,宣布集總命令:以六八五團組建為蘇魯豫支隊,挺進蘇魯豫皖邊區[5]

1939年初,部隊抵達微山湖後進行整編[28]

  • 支隊司令為彭明治,政委吳法憲,副司令梁興初,參謀長田維揚。下轄:
    • 第一大隊:大隊長胡炳雲、副大隊長張萬春,政委王東保、田維揚,主任宋維軾
    • 第二大隊:大隊長周長勝,政委蔡元興(1939年6月1日,在張山集交戰中犧牲[29],一說在同年年初銅山縣作戰犧牲[30])、曾子賢
    • 第三大隊:大隊長劉忠英(1939年在豐沛地區作戰犧牲[30]),政委蔡文福[31]
    • 獨立大隊:大隊長蔣興科,副大隊長何玉祥
    • 挺進支隊:大隊長李貞乾、政委郭影秋、參謀長孫鶴一
    • 游擊一大隊:大隊長郭廷芳
    • 游擊二大隊:大隊長李仁山
    • 游擊三大隊:大隊長張萬春、政委石英
    • 湖西大隊:大隊長聶鳳章
    • 七大隊:大隊長耿蘊齋、政委蘭廷輝

1939年6月,蘇魯豫支隊再次整編[28]

  • 司令彭明治、政委吳法憲(1940年2月改朱滌新),副司令梁興初、副主任郭成柱
    • 第一大隊(原一大隊、游擊三大隊):大隊長胡炳雲、政委王東保、副大隊長張萬春、參謀長鍾玉祥、主任宋維軾
    • 第四大隊(原第二大隊、游擊一大隊、挺進支隊):大隊長梁興初、政委王鳳鳴、參謀長顏立榮、主任羅友榮
    • 第七大隊(原第七大隊、第三大隊、獨立大隊):大隊長耿蘊齋(後改周長勝),政委郭影秋、主任邱子明(後改宋維軾、蘭廷輝),參謀長田維揚(後改黃煒華
    • 西湖大隊:大隊長王良太、政委羅友榮

相關

參考

  1. ^ 1.0 1.1 葉緒昌主編. 江苏革命史词典.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3.05: 2. ISBN 7-305-02105-9. 
  2. ^ 2.0 2.1 李景田主編.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1921-20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11.04: 559. ISBN 7-5035-4491-0. 
  3. ^ 3.0 3.1 3.2 政協江蘇省銅山縣委員會. 铜山文史资料 第4辑. 政協江蘇省銅山縣委員會. 1984.11: 2–3. 
  4. ^ 中共郯城縣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 郯城县党史资料 第4辑. 中共郯城縣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 1988.12: 2–3. 
  5. ^ 5.0 5.1 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工作組辦公室編. 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选编 第3辑 专题部分.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0.06: 147–148. ISBN 7-5607-0358-5. 
  6. ^ 安徽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安徽近現代史辭典》編委會編. 安徽近现代史辞典.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0.06: 189. ISBN 7-5034-0114-1. 
  7. ^ 《劉少奇關於請令蘇魯豫支隊到隴海路南活動致中共中央書記處電》(1939年1月17日),詳細見紀志宏主編;牛崗紅,丁金濤副主編;中共西華縣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共西华历史 1926-1949. 中共西華縣委黨史研究室. 2011.08: 475. 
  8. ^ 8.0 8.1 常連霆主編;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 中共山东编年史 第3卷.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02: 112–113. ISBN 978-7-209-08861-9. 
  9. ^ 沈其太,王仲奎主編;馬秀麗,高青坡副主編. 虞城文史资料 第7辑. 政協虞城縣學習文史資料委員會. 2011.05: 54–55. 
  10. ^ 中共虞城縣委黨史辦公室. 虞城党史资料选 2. 中共虞城縣委黨史辦公室. 1986.10: 117–118.  ,此戰役是中共部隊第一次攻占城縣城,之後分別於1945年7月10日、1946年8月15日、1947年11月10日短暫攻占,最後一次是1948年11月6日,華東野戰軍發動淮海戰役,第三縱隊第八師第二十二團攻占虞城縣城。詳見劉建讜. 虞城:五次硝烟弥漫后的解放--商丘网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商丘日報. [2018-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7). 
  11. ^ 《中國人民解放軍通鑑》編輯委員會編. 中国人民解放军 通鉴 上. 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7.07: 674. ISBN 7-226-01786-5. 
  12. ^ 12.0 12.1 12.2 馬洪武主編;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編. 永恒的记忆 华中抗日根据地史.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5.02: 78. ISBN 7-80170-370-7. 
  13. ^ 翟孝義主編. 闪光的历程:徐州人民革命斗争史实录.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1.01: 112–113. ISBN 7-104-01333-4. 
  14. ^ 14.0 14.1 14.2 中共商丘市委黨史研究室著. 中共商丘党史 第1卷.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8.12: 145–149. ISBN 7-215-04354-1. 
  15. ^ 王聯主編;中共商丘市委辦公室等編著. 中共商丘党史大事记 1921-2001.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06: 37–38. ISBN 7-215-03936-6. 
  16. ^ 六抗三支隊,全稱安徽第六專區抗敵指揮部第三支隊,這支部隊是由中國國民黨安徽省第六專區專員盛子瑾與中國共產黨安徽地區新四軍將領張愛萍合作組織的隊伍,名義由國軍領導,但實質受中國共產黨控制,轄第7、第8、第9共3個大隊近1000人(詳見安徽宿州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 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文集. 拂曉報社. 2006: 173. 、以及宿州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中共宿州市委黨史研究室編. 张爱萍皖东北敌后奠新基.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4.10: 59–60. ISBN 978-7-5073-4181-2.  )。1939年11月,新四軍游擊支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六支隊。1940年,由於國名黨內部鬥爭矛盾,江上青被害,盛子瑾與馬馨亭就安徽政權力量產生膠著,趙匯川領導的六抗三支隊編入張愛萍的新四軍第六支隊第四總隊(番號11團),其他編入該總隊的還有沈連成的獨立團、陳鳳陽的宿東沱河大隊(詳見蚌埠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編. 铁军风采录.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3.07: 170–171.  )。
  17. ^ 馬洪武主編;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編. 永恒的记忆 华中抗日根据地史.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5.02: 79. ISBN 7-80170-370-7. 
  18. ^ 馬洪武主編;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編. 华中抗日根据地史.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3.05: 96–97. ISBN 7-80170-209-3. 
  19. ^ 19.0 19.1 王鳳鳴(王風鳴、王宏鳴)之後被捕,羅榮桓本意調其到其他部隊,但中共中央要求批捕押送延安。王鳳鳴得知後逃脫,更名楊步仁,擔任汪偽七十一旅李亞藩121團第2營營長,直至1948年淮海戰役中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槍殺,詳見从老红军到汉奸——王宏鸣. 中共東海縣委黨史工作辦公室 東海縣地方志辦公室. [2018-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7). 
  20. ^ 山東省檔案局. 打开尘封的记忆 细说档案里的故事.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6.12: 79–80. ISBN 7-209-04134-6. 
  21. ^ 王波著. 回望东方主战场 游击战之光.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015.08: 209. ISBN 978-7-5065-7050-3. 
  22. ^ 常連霆主編;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共山东编年史 第3卷.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02: 142–145. ISBN 978-7-209-08861-9. 
  23. ^ 常連霆主編;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 中共山东编年史 第3卷.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02: 19–20. ISBN 978-7-209-08861-9. 
  24. ^ 趙維東編著. 山东抗战纪事.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08: 311–313. ISBN 978-7-209-09046-9. 
  25. ^ 本書編寫組編著. 忆沂蒙 下.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4.06: 492–493. ISBN 7-209-08311-1. 
  26. ^ 車吉心等主編. 齐鲁文化大辞典.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989.07: 463. ISBN 7-5328-0682-0. 
  27. ^ 丁星,郭加復主編. 新四军辞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7.06: 28. ISBN 7-5326-0422-5. 
  28. ^ 28.0 28.1 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工作組辦公室. 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 第10期. 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工作組辦公室. : 72–73. 
  29. ^ 《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暨山東軍區戰史》編輯室編著.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暨山东军区战史. 濟南:黃河出版社. 2005.08: 60. ISBN 7-80152-683-X. 
  30. ^ 30.0 30.1 《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暨山東軍區戰史》編輯室編著.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暨山东军区战史. 濟南:黃河出版社. 2005.08: 526. ISBN 7-80152-683-X. 
  31. ^ 舒龍主編. 客家与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4.11: 390. ISBN 7-5073-105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