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儒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儒艮
化石時期:中新世至現今[1]
儒艮母子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海牛目 Sirenia
科: 儒艮科 Dugongidae
亞科: 儒艮亞科 Dugonginae
Simpson, 1932
屬: 儒艮屬 Dugong
Lacépède, 1799
種:
儒艮 D. dugon
二名法
Dugong dugon
(Müller, 1776)

儒艮學名Dugong dugon)為海牛目儒艮科草食性海生動物,類似其海牛科(Trichechidae)近親,但棲息地不盡相同,它們是海牛目中唯一仍生存於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物種。 和海牛科的圓尾鰭不同,儒艮的尾鰭近似於海豚的Y形尾,突出嘴外的長牙則近似其遠親大象。 雖然它們的分布範圍廣泛,某些地區仍有相當的數量,但在人類持續的獵殺、棲地減少以及困在漁網中溺斃的意外等已嚴重威脅到它們的生存。 某些地區稱它們為海牛海豬海駱駝

特徵

剛出生時之儒艮身長約1.15公尺(3英尺9英寸),體重約25-35公斤(55-77 磅);成年後,最大身長可至4.16公尺(13英尺7.78英寸),體重則可達1016公斤(20𠵆)。

儒艮的體型大而呈紡錘狀,體長約2.4至2.7公尺,3公尺以上的個體相當少見,一般而言雌性的體型會比雄性大一點。皮膚光滑,外觀呈褐至暗灰色,腹部顏色較背部來得淺,體表毛髮稀疏。頸部短,但仍能有限度的轉動頭部或點頭。前肢短、呈鰭狀,末端略圓而缺乏趾甲;胸鰭是幼儒艮主要的推進力來源,成年後則轉變為以尾鰭為主。乳房1對,乳頭位於前肢基部處。儒艮沒有外耳殼,只看得到小小的耳孔,眼睛也很小。鼻孔位於吻部頂端,周圍有皮膜可在潛水時蓋住鼻孔。寬而扁平的嘴位於厚重吻部的末端下方,嘴邊的短鬚是進食時的重要工具。儒艮有2對門齒,上、下顎各有3對前臼齒與3對臼齒,但所有牙齒不會同時存在,隨著年齡增長,牠們會失去第1對門齒、所有的外露,但當閉上嘴時會被厚重的上脣蓋住而看不見;雌性極少見到外露的門齒,但少數會保留至30歲左右。

儒艮的很大,從胸部一直延伸至腎臟附近,由水平的橫膈膜將其與其他臟器分隔。支氣管深入肺的大部分區域,細部分支少且大半由軟骨構成,目前仍不清楚儒艮潛水時肺部是否會和鯨類一般有塌陷的情形。跟其他海洋哺乳動物比起來,牠們的脂肪層厚度較薄,同時身體周邊似乎不存在逆流熱交換系統,肢體末端的動脈靜脈緊鄰以維持體熱不散失的一種血管構造),這可能與牠們棲息於溫暖海域有關。的構造簡單,大腸很大(達胃的兩倍重),推測是纖維素的主要消化場所,長度達25公尺以上,相當於小腸兩倍的長度。

分布

儒艮為海生(偶爾會進入淡水流域)哺乳動物,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與印度洋海岸,特別是有豐富海草生長的地區。雖然牠們被認為棲息於淺海,但有時也會移動至較深的海域,約23公尺深。牠們的分布範圍並不連續,這可能與棲地的合適度和人類活動有關。儒艮在印度洋的由非洲東岸開始,經紅海波斯灣南非馬達加斯加往東至阿拉伯海與斯里蘭卡,其中大部分地區的數量都很少。在太平洋地區包括了印尼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印度群島,往南包括了澳洲北部以外的鄰近海域,然而往北包括臺灣沖繩等海域今日已區域種群滅絕。

儒艮分岔的尾巴

習性

儒艮壽命約為73年。儒艮會把半個身子露在水面上,抱著儒艮幼仔進行哺乳,因此部分科學家認為儒艮是美人魚的原型,但另一些科學家反對這個看法,因為儒艮叫聲並不優美,不符合美人魚傳說的描述。

比起其近親海牛,儒艮似乎有更加複雜的社會行為。雖然常單獨行動,但也會組成6頭左右的小群體,有時會達數百頭以上,此類群體的功用為何至今仍不清楚。牠們總是悠閒地移動,泳速多在每小時10公里以下,若是被追趕時可以兩倍的速度逃竄;一般每1至2分鐘浮至水面一次,但有時會潛水達8分鐘以上。上浮時僅將吻部尖端露出水面,下潛時會像海豚一般整個身體垂直旋轉1圈。一般而言每天會游動25公里左右的距離。冬季來臨時,牠們會利用較深的水域以避開沿岸的寒冷海水。儒艮的叫聲為持續的軋軋聲或更高的尖銳聲,類似海牛。已知鯊魚虎鯨鱷魚偶會捕食儒艮。

生殖

儒艮的生殖行為與其他海牛目動物類似, 通常1隻發情的雌性會吸引眾多的雄性,牠們彼此間會爭鬥以爭取交配權。其交配過程曾有數次目擊記錄,首先為「跟隨期」,此時一群雄儒艮會游在雌性身旁,而雌性會想辦法逃開牠們;接下來是一段激烈的活動,雄性會用尾鰭拍水、潑水並不斷旋轉;然後才開始交配,此時雄性會由下方抱住雌性,而其他雄性會彼此推擠並同時抱住雌性。懷孕期至少在12至14個月以上,一胎幾乎都只產下一隻幼獸,幼儒艮約3個月左右即開始攝食固體食物,但多半要到18個月大時才斷奶,之後還會留在母親身邊數年。儒艮終年皆可生產,但似乎有季節性的高峰期。生殖間隔由2年半至7年不等。

食性

儒艮僅攝食海床底部生長的植物,深度約在1到5公尺左右,以多種海生植物的根、莖、葉,與部分藻類等為食,常會吃掉整株植物。牠們不會使用門牙來咬斷海草,而是以其大而可抓握的吻來攝食。有時牠們會留下一條啃食過的痕跡,當退潮時海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見到。儒艮一般白天或晚上皆會進食,但在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則多半在晚上覓食。

現狀

與海牛一樣,儒艮族群量減少的主因也是人類活動的干擾。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考古遺址中發現的儒艮骨頭推測,儒艮至少已被獵捕4,000年以上。儒艮全身都具有商業價值,除了肉可食用外,1頭成年儒艮可提煉24至56公升的油,皮膚可製成皮革,而牠們緻密的骨頭被當作象牙的替代品用於雕刻之用,不斷的捕獵造成部分地區族群急劇地減少,例如在17至19世紀間,馬達加斯加族群被大量捕殺以取得其肉。至今在牠們大部分的棲地內仍不斷遭到獵殺,有時還會在市場上公開販賣。在澳洲,儒艮已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僅部分地區有原住民獵人的捕獵。除此之外,儒艮也常死於漁業拖網、海邊保護游泳者的防鯊魚網、捕海龜網與炸魚等。牠們也是原油汙染的犧牲者,在1983年Nowrus號油輪於波斯灣翻覆事件,以及波斯灣戰爭期間的原油汙染等都造成牠們死亡率的明顯提升。已知的天然威脅包括暴風雨、寄生蟲與鯊魚、虎鯨的捕食。澳洲也許是目前族群量最多的地區,估計約有85,000頭,其中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與澳洲之間的托列斯海峽(Torres Strait)有超過24,000頭的儒艮生存;其他數量最多的地區在波斯灣,估計約有7,000頭。

2010-2011年昆士蘭洪水造成大量淡水沖進海裡。海水的鹽度急遽下降使海草死亡,進而使昆士蘭灣區的海龜與儒艮餓死,亦使儒艮生態遭受打擊。[3]

參考文獻

引用

  1. ^ Dugong. [2019-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2. ^ Marsh, H. & Sobtzick, S. Dugong dugon.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5. [2018.7.28]. 
  3. ^ 澳洲大洪水造成儒艮(dugong)滅絕危機. PanSci 泛科學. 2011-10-01 [2017-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8) (中文(臺灣)). 

來源

書籍
  • Pieter A. Folken, Randall R. Reeves, etc. / illustrated by Pieter A. Folkens, 《Guide to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Alfred A. Knopf, 2002: pp.478–481. ISBN 0-375-41141-0
  • Helene Marsh, 《Dugong (Dugong dugon)》, edited by William F. Perrin, Bernd Würsig, etc. 《Encyclopedia of marine mammals》, Academic Press, 2002: pp.344–347. ISBN 0-12-551340-2
  • Masaharu nishiwaki and Helene Marsh, 《Dugong - Dugong dugon(Müller, 1776)》, edited by Sam H. Ridgway and Sir Richard Harrison, F.R.S. 《Handbook of Marine Mammals, Volume 3: The Sirenians and Baleen Whales》, Academic Press, 1989. ISBN 0-12-588504-0
  • Ronald M. Nowak, 《Walker's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 The Johns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211–214. ISBN 0-8018-7343-6
網頁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