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楫
傅楫 | |
---|---|
北宋龍圖閣侍制 | |
姓 | 傅 |
名 | 楫 |
字 | 元通 |
號 | 金石 |
族裔 | 漢族 |
出生 | 1041年 |
逝世 | 1101年 |
著作 | |
《傅少師文集》 | |
傅楫 (1042年—1102年),字元通,號金石[1],福建興化軍仙遊縣孝仁里(今莆田仙遊賴店鎮)人,宋治平四年進士,北宋官員。曾任揚州司戶參軍兼天長縣令、福清縣丞、龍泉知縣、太常博士、直秘閣、吏部司封員外郎、殿中侍御史、國子司業、起居郎、中書舍人等職,後以龍圖閣侍制出任亳州知府,死於任內,享年61歲。其為官清正廉明、關心國事,為後人所稱道。[2]其著有文集35卷。[3]
生平
傅楫生於1041年。其勤奮好學,不到20歲便考上廣文館第一。其曾跟隨孫覺、陳襄學習,於治平四年(1067年)第進士。同年,其任揚州司戶參軍兼天長縣令。
後來,傅楫被調任至福清縣丞、龍泉知縣,任太常博士後,其為端王趙佶(即後來的宋徽宗)講學。元符二年(1099年),右正言鄒浩獲罪被貶,傅楫因為與其敘別並為其贈送生活用品而被免官。
宋徽宗即位後,傅楫先後被命為直秘閣、吏部司封員外郎、殿中侍御史、國子司業、起居郎、中書舍人等職。後因看不慣徽宗貪圖享樂,朝政混亂等問題請求致仕。1101年,其以龍圖閣侍制出任亳州知府,同年,傅楫去世,年61歲。宋徽宗賜其絹三百匹並封贈少師。[2][3]
事跡
傅楫在地方任官時,地方官員常以難辦之事刁難他,他都能應對自如。[3]當時他的老師孫覺任監察御史,他對傅楫說:朝廷欲用君,盍少留?「傅楫回應說:」仕臣所以樂居中者,免外台督責耳。今俯首權門,觡外台奚擇?且外官,己所當得也。「於是他便頭也不回地走了。[4]
傅楫升遷後,曾經四年未拜訪過一位大臣。熙寧年間,宋神宗召大臣討論北方邊防問題,傅楫的上奏一針見血,得到了神宗的讚賞。他調任太常博士為端王趙佶講學時,潔身自好,不與與趙佶所勾結的小人為伍,致使五年沒有升遷。元符二年(1099年),右正言鄒浩被當時的宰相章惇詆毀遭免職流放新州,傅楫因為與其敘別亦被免職。[2]
宋徽宗在位期間,宰相曾布因為曾推舉傅楫希望拉攏他,傅楫不為所動,在朝廷及曾布的命令有不妥之處時仍直言勸諫,曾布大失所望。[3]一次,曾布秘密令傅楫執行選秀任務,傅楫當面批評此事不妥。[2]宋徽宗曾因其師生關係多次拜訪他,傅楫每次都以遵守祖宗法度、安靜自然為話題,以至於一次李清臣提到相同話題時徽宗說:」近臣中唯傅楫常道此(清心省事)。「[4]
據說,傅楫藏書極為豐富。他每見到一本不同的書就用手抄錄它,所得的俸祿幾乎都用來買書。就這樣,他家中藏書達到了萬卷。
身後
今天仙遊縣許多景點均與傅楫有關。他是陳襄的得意門生,曾被在金石山講過學的陳襄誇讚為」金石人也「,該山由此得名。[5]傅楫死後,其三子傅謙為他修建了「金石山福道神院」,即今天的仙遊萬壽觀。[1]
參考文獻
- 《浮溪集》卷二六《朝請郎龍圖閣待制知亳州贈少師傅公墓誌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