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瑤
何夢瑤(1693年—1764年),字報之,號西池,晚號研農,廣東西樵(今崇北大沙村)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幼時多病,故留心醫藥,十歲能文,早年師從廣東學使惠士奇,與勞孝輿、吳世忠、羅天尺、蘇珥、陳世和、陳海六、吳秋一等合稱「惠門八子」,通詩文、音律、算術、曆法,尤精於醫學。雍正八年(1730年)進士及第,分發至廣西,歷任義寧、陽朔、岑溪、思恩等知縣,思恩縣疫病流行時,「廣施方藥」,活民甚眾。官至奉天遼陽州知州。乾隆十五年(1750年)以病辭歸,以行醫自給。出任廣州粵秀書院山長。後任端溪書院山長凡九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再任越華書院山長。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卒,年七十二。[1]著有《醫碥》、《傷寒論近言》等書。[2]
何夢瑤對音律亦有研究,著有《賡和錄》兩卷。
注釋
- ^ 《醫碥》趙序曰:「予友何君西池,年三十八始成進士,其成晚,故得博通諸藝。能醫,尤其篤嗜而專精者也。」何夢瑤於雍正八年(1730)成進士,可知其生於1693年。何夢瑤任越華書院山長之時,撰寫《賡和錄》,這年何夢瑤已年七十一。一般學術界認定何夢瑤卒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據江慶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 ^ 民國·趙爾巽等,《清史稿》(卷485):「何夢瑤,字報之,南海人。惠士奇視學廣東,一以通經學古為教。夢瑤與同里勞孝輿、吳世忠,順德羅天尺、蘇珥、陳世和、陳海六,番禺吳秋一時並起,有「惠門八子」之目。雍正八年成進士,出宰粵西,治獄明慎,終奉天遼陽知州。性長於詩,兼通音律算術。謂蔡元定律呂新書,本原九章,為之訓釋。更取御製律呂正義研究八音協律和聲之用,述其大要。參以曹廷棟琴學,為書一編。時稱其決擇精當。又著算迪,述梅氏之學,兼闡數理精蘊、曆象考成之旨。江籓謂近世為此學者,知有法,不知法之所以然;知之者,惟夢瑤也。」
參考書目
- 劉小斌.何夢瑤生平及著作考,新中醫,1987
- 楊麗容、荀鐵軍.清代廣東「惠門四子」與「惠門八子」考析[J].2015
外部連結
[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