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莎·費林
伊爾莎·費林 | |
---|---|
出生 | 1896年4月25日 德國但澤朗富爾 |
逝世 | 1982年2月25日 德國慕尼黑 |
伊爾莎·費林(德語:Ilse Fehling;1896年4月25日—1982年2月25日)是一位與包浩斯和納粹宣傳電影有關的德國服裝設計師和雕塑家。
教育
伊爾莎·費林於1896年4月25日出生於德國但澤朗富爾(Langfuhr),是職業軍官赫爾曼·特奧多爾·費林(Hermann Theodor Fehling)的女兒,她還是導演于爾根·費林的遠房侄女。1919年,費林就讀於柏林萊曼學院,學習藝術和時裝設計。在柏林期間,她還在該市的藝術與工藝學校學習。[1]正是在那裡,費林開始學習雕塑。[2]
1920年,費林入讀魏瑪包浩斯學院,她的大部分工作重點是劇場設計。此外,她還師從奧斯卡·施萊默、保羅·克利和格特魯德·格魯諾等多位著名藝術家學習雕塑、繪畫和協調理論[2][3][4]。在學校的工作中,她設計的旋轉圓形木偶舞台尤為出名,後來在她與洛特·施萊爾一起的戲劇課上獲得了專利[5][2]。
職業
1923年,她離開包浩斯前往柏林,擔任自由雕塑家、舞台和服裝設計師。[3]同年,費林與亨利·S·威廷結婚。1928年,費林生下女兒嘉比。一年後她與威廷離婚。[1]
1932年費林獲得普魯士藝術學院羅馬獎。後來她利用與該獎項相關的補助金在羅馬學習。[1]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她的作品受到了立體主義的影響。[3]
納粹上台後,費林的作品被認為是墮落的,其展覽遭到禁止。[3]她的大部分作品都因二戰期間的轟炸和沒收而丟失。[1]
伊爾莎·費林於1926年開始擔任服裝設計師[6],並在19331年納粹主義在德國興起後繼續從事這項工作,參與製作了《律者》等宣傳片。[7]
1940年,費林開始在托比斯影業擔任首席服裝師。[2]在這裡,她通過擴大和持續發展來優化服裝部門。[2]在工作期間,費林實施了一個重複使用以前穿過的服裝的系統。[2]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在流行時尚媒體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創意服裝再利用的文章,為生活在配給條件下的婦女提供靈感。[8]
1946年,費林住在羅塔克,然後於1952年返回慕尼黑並在那裡度過了餘生。[2]費林在慕尼黑定居後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從事雕塑、舞台布景和新聞繪圖工作。[2]費林在日內瓦做過一些額外的工作,她的女兒是那裡的國際學生。[2]她最後設計項目是1965年為科隆一家電影院的室內設計概念。[2]
費林於1982年2月25日去世。2014年,慕尼黑奧賓區的一條街道以她的名字命名。[9]
延伸閱讀
- Winfried Winnicke: Fehling-Witting, Ilse. In: Allgemeines Künstlerlexikon. Die Bildenden Künstler aller Zeiten und Völker (AKL). Band 37, Saur, München u. a. 2003, ISBN 3-598-22777-9, S. 486.
- Bettina Behr: Bühnenbildnerinnen : Eine Geschlechterperspektive auf Geschichte und Praxis der Bühnenbildkunst. Bielefeld : transcript Verlag, 2013
- Ulrike Müller: Bauhaus-Frauen : Meisterinnen in Kunst, Handwerk und Design. Unter Mitarbeit von Ingrid Radewaldt und Sandra Kemker. München : Sandmann, 2009, S. 86–91
- Anke Vetter: Zwischen Experiment und Konvention : Ilse Fehling, Arbeiten für die Bühne von 1922 bis 1944.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Magister-Arbeit, 2004
- Anja Cherdron: „Prometheus war nicht ihr Ahne「 : Berliner Bildhauerinnen der Weimarer Republik. Marburg : Jonas-Verlag, 2000, S. 199
- Wolfgang Wangler (Hrsg.): bauhaus – 2. generation, Köln : Verlag der Zeitschrift Symbol, 1980
- Ilse Fehling. In: Patrick Rössler, Elizabeth Otto: Frauen am Bauhaus. Wegweisende Künstlerinnen der Moderne. Knesebeck, München 2019. ISBN 978-3-95728-230-9. S. 34–35.
外部連結
- 德國國家圖書館目錄中伊爾莎·費林的作品及相關文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伊爾莎·費林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中的信息
- 伊爾莎·費林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bauhauskooperation.de中的信息
另見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Ilse Fehling. www.bauhaus100.com. [2019-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英語).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Biografie. www.bauhauskooperation.de. [2022-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7) (德語).
- ^ 3.0 3.1 3.2 3.3 Gotthardt, Alexxa. 10 Forgotten Female Pioneers of the Bauhaus. Artsy. 2017-04-03 [2019-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9) (英語).
- ^ Müller, Ulrike. Bauhaus Women: Art, Handicraft, Design. Flammarion. 2009 [2023-08-09]. ISBN 978208030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3) (英語).
- ^ Mujeres en la Bauhaus. La Vanguardia. 2019-03-12 [2019-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0).
- ^ Ilse Fehling. www.filmportal.de. [2023-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2) (德語).
- ^ Jung, Gerrit. Veit Harlan – Ein Filmemacher im Faschismus. diplom.de. 2014-04-11. ISBN 9783836631051 (德語).
- ^ Otto, Elizabeth. Haunted Bauhaus: Occult Spirituality, Gender Fluidity, Queer Identity, and Radical Politics. MIT Press. 2019 [2023-08-09]. ISBN 97802620432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0) (英語).
- ^ Ilse-Fehling-Straße in München Aubing-Lochhausen-Langwied. stadtgeschichte-muenchen.de. [2023-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