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凱洛夫
伊萬·凱洛夫 Иван Каиров | ||||||||
---|---|---|---|---|---|---|---|---|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部長 | ||||||||
任期 1949年7月15日—1956年3月28日 | ||||||||
前任 | 亞歷山大·沃茲涅先斯基 | |||||||
繼任 | 葉夫根尼·阿法納先科 |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
出生 | 1893年12月26日[儒略曆12月14日] 俄羅斯帝國梁贊 | |||||||
逝世 | 1978年10月29日 蘇聯莫斯科 | (84歲)|||||||
墓地 | 新聖女公墓 | |||||||
政黨 | 蘇聯共產黨 | |||||||
職業 | 教育家 | |||||||
獲獎 |
|
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凱洛夫(俄語: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аиров,1893年12月26日—1978年10月29日),蘇聯教育家。社會主義勞動英雄。
生平
1917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物理-數學系自然科學專業,同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布爾什維克)。1923年至1924年,任莫斯科州國民教育部農業教育處處長。1925年至1929年,任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人民委員會職業教育總局局長。1929年晉升教授。1935年獲教育學全博士學位[1]。
1934年至1937年,任莫斯科農業學院教育學系主任。1937年至1948年,歷任莫斯科大學和莫斯科列寧師範學院教育學教研室主任。1942年至1950年,擔任《蘇聯教育學》雜誌主編。1944年當選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科學院院士,1944年至1946年任副院長,1946年至1967年任院長(1966年8月改為蘇聯教育科學院)。1949年至1956年,任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部部長。1967年至1971年,任蘇聯教育科學院主席團成員。1978年10月29日逝世,葬於新聖女公墓[2]。
1963年,獲授社會主義勞動英雄榮譽稱號。他是蘇共中央候補委員(1952年-1956年,1961年-1966年),第三至第六屆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
影響
凱洛夫在總結十月革命後至1930年代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了課堂教學的一整套模式和規範[3]。這套理論被編入《教育學》,供高等師範院校和大學使用,分別有1939年、1948年和1956年三個版本(其中1939年版未譯成中文)。該書是第一本以馬列主義觀點闡述教育學理論的著作,對當時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教育事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4]。
凱洛夫教育學在1950年代的中國大陸占據著主導地位,1960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它被當作資本主義和修正主義教育學而大受批判。改革開放後重新獲得教育界的正面評價[5]。
參考資料
- ^ Каиров 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МГУ. [2020-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7) (俄語).
- ^ Каиров 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Герои Страны. [2020-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6) (俄語).
- ^ 肖甦; 王義高. 曾经滋养过中国教育. 中國教育報. 2006-11-30 [2020-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1).
- ^ 和學新 田尊道. 论凯洛夫教育学中国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 (6) [2020-10-11]. doi:10.13718/j.cnki.xdsk.2015.06.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7).
- ^ 周谷平; 徐立清. 凯洛夫《教育学》传入始末考.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