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人物志 (劉劭)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人物志》,曹魏劉邵著,《隋書·經籍志》列入列為「名家類」,具體呈現魏時期人物品鑑理論,為魏晉玄學中的重要面向。

作者

劉邵,字孔才,曹魏廣平郡邯鄲(今位於河北省邯鄲市)人,生於漢靈帝建寧年間(168年-172年),卒於魏齊王正始年間(240年-249年)。漢獻帝時入仕,初為廣平吏,歷官太子舍人秘書郎等,魏朝之後,曾擔任尚書郎散騎侍郎陳留太守等。後曾受爵「關內侯」,死後則追贈光祿勳

劉邵學問詳博,通覽群書,曾經執經講學。編有類書《皇覽》,參與制定《新律》。著有《樂論》、《許都賦》、《洛都賦》等,著作多已亡佚。目前僅見《人物志》、《趙都賦》、《上都官考課疏》。

思想背景

漢代順天地陰陽氣化的層次探討人性,認為人之性情是陰陽之氣凝聚表現,天人之間有同理、同道、同構的相應關係,重視禮樂政教與生命性情的調節教化,由戰國晚期《呂氏春秋》,以至漢朝《淮南子》、董仲舒都屬於此一大脈絡。而其中天人感應的思想架構,經王充等人質疑消解後,魏晉時期,轉為自然無為也無可干預的天命觀點,人性論則重視自然的「才性」層次。所謂「才性」或「情性」是人稟之自然的材質,展現於具體生命的型態,有各種不同的情態或姿態,可以品鑑。

這種品鑑人物的著作,在班固漢書·古今人表》已可見其基本樣貌。三國以後,則有曹丕《士操》、盧毓《九州人士論》等作品,然皆已亡佚。《人物志》為現存可見最具系統之作。

漢代選官採取「察舉」及「徵辟」,兩者都需過考察人物品行加以衡定,然而此一制度,日漸為世家所壟斷,名不副實。漢末大亂,群雄爭起,積極網羅人才,魏朝後採取「九品中正制」,透過州、郡大小中正品評士人高下,以供朝廷擇用。因此三國魏晉以來,才性品鑑與拔選人才,極受關注。

鍾會總結此一時期對才性的爭論,作《四本論》,歸結為才性同、才性異、才性合、才性離等四種觀點。劉邵《人物志》則為此一爭論的重要論述。

內容簡介

劉邵以人之筋、骨、血、氣、肌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應,而呈顯弘毅、文理、貞固、勇敢、通微等特質。此「五質」又分別象徵「五常」仁、義、禮、智、信,表現為「五德」。換言之,自然的血氣生命,具體展現為精神、形貌、聲色、才具、德行。內在的材質與外在的徵象有所聯繫,呈顯為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等,是為「九徵」,這相當於所謂「氣質」的層次。

依照不同的才性,劉邵將人物分為「兼德」、「兼才」、「偏才」等「三類」。透過德、法、術等三個層面,依其偏向,又可分為「十二才」,即清節家、法家、術家、國體、器能、臧否、伎倆、智意、文章、儒學、口辯、雄傑,依其才能不同,適合擔任的官職也不同。

在《人物志》中,劉邵將才、德並列標舉,作為拔選人才的標準。劉邵的品評,以中和為最高,講究平淡無味,是為聖人。所謂中和,在於兼具「平淡」與「聰明」兩種層次,聰明為才,而平淡則是生命所展現的境界,已不單純是道德修養的層次,更是對「全幅人性」的審美態度。除中和外,其餘為偏至之材。「九徵」兼至的人,「陰陽清和,中叡外明」,就是中庸,稱為聖人,是君王之才;具體而微,稱為「德行」,是大雅之才;偏於一才的人,稱為偏材,是為小雅。此外尚有依似、無恆等級別。

對於甄別人才,劉邵進而提出「八觀」、「五視」等途徑。「八觀」由人的行為舉止、情感反應、心理變化由表象而深至內裡,反覆察識。「五視」則在居、達、富、窮、貧特定情境中,考察人的品行。

目錄

  • 自序

卷上

  • 九徵第一
  • 體別第二
  • 流業第三
  • 才理第四

卷中

  • 才能第五
  • 利害地六
  • 接識第七
  • 英雄第八
  • 八觀第九

卷下

  • 七謬第十
  • 效難第十一
  • 釋爭第十二

參考資料

  • 牟宗三著 《才性與玄理》 臺北 台灣學生書局
  • 吳家駒 注釋 《新譯 人物志》 臺北 三民書局
  • 曾春海 著 《兩漢魏晉哲學史》 臺北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