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里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歷山大·里奇 Alexander Rich | |
---|---|
出生 | (1924-11-15)1924年11月15日 美國康乃狄克州, 哈特福 |
逝世 | 2015年4月27日(2015歲—04—27)(90歲) 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 |
居住地 | 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 |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哈佛大學 |
知名於 | 發現多核糖體(Polysome)和Z-DNA |
獎項 |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生物物理學 |
機構 | 麻省理工學院 |
受影響自 | 弗朗西斯·克里克[1] |
亞歷山大·里奇(英語:Alexander Rich,1924年11月15日—2015年4月27日),美國生物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自1958年起,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醫學院擔任生物物理學的威廉·湯普森·塞奇威克教授。
生平
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福[2]里奇博士從哈佛大學獲得A.B.(極優等)和MD(優等)。他是萊納斯·鮑林與詹姆斯·沃森的博士後,擁有超過600署名的論文發表。
1963年,里奇發現了多核糖體(Polysome):核糖體集群同時讀取mRNA的一條鏈。[3]
1979年,里奇和他的同事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生長Z-DNA的晶體。.[4]這是任何形式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的第一個晶體結構。
榮譽和獎勵
-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華盛頓特區(1995年)
- 韋爾奇化學獎 (2008年)
參考資料
- ^ Alexander Rich, Charles F. Stevens. Obituary: Francis Crick (1916-2004). Nature. 2004-08-19, 430 (7002): 845–847 [2019-05-26]. ISSN 1476-4687. PMID 15318208. doi:10.1038/430845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存档副本 (PDF). [2014-10-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3).
- ^ Warner JR, Knopf PM, Rich A. A MULTIPLE RIBOSOMAL STRUCTURE IN PROTEIN SYNTHESI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63, 49 (1): 122–129. Bibcode:1963PNAS...49..122W. PMC 300639 . PMID 13998950. doi:10.1073/pnas.49.1.122.
- ^ Wang AHJ, Quigley GJ, Kolpak FJ, Crawford JL, van Boom JH, Van der Marel G, and Rich A. Molecular structure of a left-handed double helical DNA fragment at atomic resolution. Nature. 1979, 282 (5740): 680–686. Bibcode:1979Natur.282..680W. PMID 514347. doi:10.1038/282680a0.
外部連結
羅蒙諾索夫金質獎章獲得者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隱藏分類:
- 含有hCards的條目
- 本地和維基數據均無相關圖片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K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ZBMATH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TBIO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