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井字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個X方取勝的例子
動畫範例

井字棋(Tic-Tac-Toe),中國大陸臺灣又稱為井字遊戲圈圈叉叉大告圓圈(上海話「大告」就是叉);另外也有打井遊戲○×棋的稱呼,香港多稱井字過三關過三關,是種紙筆遊戲,另有多種衍生變化玩法。

玩法

圖一

兩個玩家,一個打(◯),一個打(✗),輪流在3乘3的格上打自己的符號,最先以橫、直、斜連成一線則為勝。[1]

如果雙方都下得正確無誤,棋盤將會被填滿而和局。

這種遊戲實際上是由第一位玩家所控制,第一位玩家是攻,第二位玩家是守。

第一位玩家在角位行第一子的話贏面最大(見圖一),第二位玩家若是在邊,角位下子,第一位玩家就可以以兩粒連線牽制著第二位玩家,然後製造「兩頭蛇」,所以他必須下中央。如第一位玩家下在中央,則第二位玩家必須下在角位才不會輸。如第一位玩家下在邊位,第二位玩家可以下在中央或角位,或是與第一位玩家下的位置相對的邊位。

變化

因為原本的遊戲如果下法無誤,將得和局,所以出現變化,玩法是在下完第七子時(先方第四子),最初的第一子要消失,第八子下完第二子消失,以此類推,保持盤上只有六子,下子後必須先處理消失之子,方可判斷是否連成一條線,這種玩法普通在紙上玩時,通常不用圈叉,多以不同顏色數字來表示(不然難以分辨何子先下,但是高手可以不用數字),不過後來各類翻譯機都內建此遊戲,就都以圈叉表示了。

此種玩法難度增高,但卻有必勝法,先下者如下在邊則必勝,如下角或中央,雙方正確進行會和局[來源請求],但是由於變化複雜(若只用圈叉不用數字),多數人難以計算此變化,容易下錯,增加遊戲娛樂性。

歷史

在三排棋盤上玩的遊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2]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屋瓦上發現了這種遊戲板。[3]

井字遊戲的早期變化是在公元前一世紀左右的羅馬帝國播出的。

人工智慧

和局

這種遊戲的變化簡單,常成為博弈論遊戲樹搜尋的教學例子。這個遊戲只有765個可能局面,26830個棋局。如果將對稱的棋局視作不同,則有255168個棋局。

由於這種遊戲的結構簡單,早期這遊戲就成為了人工智慧的一個好題目。學生都要從既有的玩法中,歸納出遊戲的致勝之道,並將策略演繹成為程式,讓電腦與使用者對弈。

1950年製作的遊戲《Bertie the Brain》是早期電子遊戲史最初的遊戲之一,該遊戲便是和人工智慧對弈井字棋。

世界上最早的電腦遊戲之一,1952年為EDSAC電腦製作的《OXO》遊戲,就是以該遊戲為題材,可以正確無誤地與人類對手下棋。

變種

立體井字棋

由原來的平面過三關,改變成為立體的3x3x3過三關,當己方三個符號以在三維上,縱、橫、斜方向連成一線時獲勝(總共有49條獲勝連線)。不過趣味不高,因為只要先手第一手下在立方體中央就保證必勝,(立方體中央可以控制多達13條連線)而且這個遊戲完全沒有和局的可能,不管雙方各佔幾格都一樣。如果禁止先手第一手下在立方體中央,則變成後手必勝。如果直接刪除立方體中央的格子,則又變成先手必勝。

為增加趣味性,可使用4x4x4過四關,總共有76條獲勝連線,此時先手雖然仍然為必勝,不過難度增大,或者一樣使用3x3x3,但雙方各執兩種棋子並依序使用,在同種棋子連成一線時,就贏得勝利。

例:玩家甲執○◎子;玩家乙執X※子,下子順序依序為○(玩家甲)X(玩家乙)◎(玩家甲)※(玩家乙)。○◎○連成一線不算甲方贏,因雖然皆甲方之子,但種類不同;甲方需○○○連成一線或◎◎◎連成一線才算贏。

還有一種玩法是做成像方垛式四子棋這樣,棋子會因地心引力落下在底部或其他棋子上,為4x4x4方垛式四子棋的3x3x3三子棋版本,跟原本的立體井字棋一樣都沒有和局的可能。此遊戲如果先手第一手下在角落則必勝,如果後手第一手下在底面中央則先手第二手就下在立方體中央,否則先手就把底面當成原本二維3x3井字棋的棋盤,一樣必勝。

另一種玩法是以三位玩家來進行遊戲,連成一線者贏,連成一線者的上家為輸,有一方將不贏不輸。此時,如果三個人都很會玩,則將會和局。

流行文化

參考資料

  1. ^ 陳凱.井字棋遊戲與資料模型[J].中國資訊科技教育, 2009(19).
  2. ^ Zaslavsky, Claudia. Tic Tac Toe: And Other Three-In-A Row Games from Ancient Egypt to the Modern Computer需要免費註冊. Crowell. 1982. ISBN 0-690-04316-3. 
  3. ^ Parker, Marla. She Does Math!: Real-life Problems from Women on the Job.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5: 153 [2020-06-08]. ISBN 978-0-88385-7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