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勁 (作家)
于勁(1953年—2016年11月26日),筆名肖于,浙江人,女性軍旅作家,中共黨員。[1][2]最知名的作品是兩部長篇報告文學《厄運》(反映抗美援朝後期戰俘經歷)、《上海:1949大崩潰》(反映上海局勢)。[2]丈夫為《唐山大地震》作者錢鋼,均為同年出生的浙江人。[2]
生平
軍旅生活與寫作
中學畢業後,到江蘇省農村插隊務農。1971年應徵入伍,經歷了兩年艱苦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歲月、13年的軍旅生活,在部隊先後當過洗衣員、炊事員、飼養員、廣播員、通訊員、電話員和衛生員。[3]歷任南京軍區護士[3]、南京軍區政治部創作室創作員。[1]1972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2年、1983年連續兩個夏天深入到中越邊境戰爭前線,與前哨排的戰士們共同生活了二十餘天,兩次到前線巡邏。她隨後發表了根據此經歷寫作的小說與報告文學並獲獎,她把稿費、獎金近八百元人民幣全數寄給了前線的戰士們。[3]
退伍繼續寫作
1984年,31歲的于勁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中文系,[3]1986年畢業。[2]1985年夏天,經解放軍藝術學院同班同學金輝的介紹,認識了在北京的歸國戰俘張澤石,由此開始了兩年多的採訪,採訪了處於最底層的近百名歸國戰俘。[3]
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短篇小說《困了,嗑點瓜子》獲得1982年《青春》文學獎,《綿亙紅土地》獲得1983年《崑崙》優秀作品獎。
2016年11月26日,于勁在香港瑪嘉烈醫院病逝,享年63歲。[2]
受訪軍人的評價
2010年代,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常成回訪于勁訪問過的戰俘,「我幾乎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有當地的戰俘稱讚《厄運》最真實地再現了他們當年的鬥爭與磨難,也會深情地回憶當年于勁訪問他們的場景。」[3]
「她熱愛戰士,卻痛恨戰爭。正如她自己所說,她「對暴力和意識形態深惡痛絕」。《厄運》是一部反戰的戰爭文學,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于勁對一個個遭受苦難的鮮活生命的深刻同情與誠摯關懷。在于勁筆下,每一個戰俘都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即使是那些所謂的「叛徒」被還原成曾經堅強亦會脆弱的普通人,他們在常年高壓下幾近崩潰,甚至神經失常。戰俘營極端的環境不允許他們和平地等待遣返回家,於是他們作出了極端的選擇——逃亡,卻招致極端的懲罰。于勁的寫作超越了非黑即白的鬥爭思維,充分呈現戰俘營鬥爭的殘酷與複雜,也突顯了戰俘個人的生存困境與生死掙扎。」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常成評價道。[3]
著作
- 長篇紀實文學《厄運》、《上海:1949大崩潰》
- 中篇小說集《綿亙紅土地》
- 中篇小說《安魂》、《融雪》、《藍天下,有一輛軍列》
- 短篇小說《困了,嗑點瓜子》[2]
家庭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 1.0 1.1 于劲 (1953~).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中國作家網. [2016-11-26].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7-01-09).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網際網路檔案館)
- ^ 2.0 2.1 2.2 2.3 2.4 2.5 2.6 (圖)內地作家于勁香港病逝 夫為唐山大地震作者. 香港東方日報集團旗下東網. 2016年11月26日 [2020年6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6年11月28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網際網路檔案館)
- ^ 3.0 3.1 3.2 3.3 3.4 3.5 3.6 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常成. 韓戰七十年:一場被遺忘的戰爭,「兩個中國」與上萬戰俘的前線角力. 端傳媒. 2020-06-24 [2020-06-25].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0-06-25).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