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建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建築
上圖:嵩岳寺塔河南省、523年)
中圖:天壇北京市、1703-1790年興建)
下圖隆興寺正定縣、1052年)

中國建築,亦作中華建築漢式建築中國式建築,是中國幾千年來發展起來的建築風格的體現[1][2][3][4],以斗拱屋簷為最大特點。它影響了整個東亞的建築,包括韓國建築英語Korean architecture朝鮮建築英語Culture_of_North_Korea#Architecture_and_city_planning琉球建築日本建築越南建築臺灣建築蒙古建築英語Architecture of Mongolia西藏建築英語Architecture_of_Tibet。同屬東亞建築風格的日式建築及韓國建築等深受其影響。中式建築的主要結構原則在歷史上的發展基本保持不變。主要變化則涉及各種裝飾細節。從唐朝開始,中式建築對日本、韓國、蒙古、東南亞和南亞的建築風格產生了重大影響。[5]

中式建築大多採取左右對稱的結構,並使用較為封閉性的開放式空間、風水(例如方向、層次、結構),強調等級制度,以及對各種宇宙學、神話或一般象徵性元素的暗示。中式建築傳統上會根據類型對結構進行分類,自寶塔到宮殿等。由於經常使用木材這種相對易損的結構,因此更耐用的材料建造的紀念性建築保存較為稀少,因此對於中式建築的許多歷史知識,幾乎來源於倖存的陶瓷、模型、文獻等文物。[6]

儘管存在統一的風格,但中式建築因地區不同或從屬關係而有很大差異,例如建築是為皇帝、平民還是為宗教目的而建造的,並對於整體設計出現更多的變化,體現於不同民族的遺產中。

中國的建築與中華文明一樣古老。從各種資訊來源——包括文學、圖形、示範性—都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中國人一直享有一個本土的建築體系,從史前時代到至今,都保留了它的主要特色。從突厥斯坦到日本,從滿洲到法屬印度支那的北半部,載著廣袤的土地上,普遍存在著同樣的建築製度;這就是中國文化影響的領域。這種建築系統能夠在如此廣闊的領土延續四千多年,仍然是一座活生生的建築文化,儘管一再遭到外來入侵,卻能夠保持其主要特徵:軍事、知識等。

——梁思成,1984[7]

歷史

中國建築時間粗分為中國傳統建築中國現代建築,兩者以鴉片戰爭為時間點。

先秦

三代的建築研究多以古籍,文字學,考古遺址等作為傳統建築研究史料。商代至漢朝之資料,大多來自於考古遺址,墓室,畫像石,畫像磚及器物上繪畫等。周代建築實物已無留存,雖發現一些遺存基址,但上部構造和外觀仍不甚明了。了解周代建築形象僅有的資料是當時的銅器、漆器中的仿建築部分,或鑄造、鐫刻在這些器物上的建築的局部圖象。周代建築以高台及長城為特色,高台建築流行於戰國到西漢時期,以高大的夯土台為基礎和核心,在夯土版築的台上層層建屋,木構架緊密依附夯土台而形成土木混合的結構體系。長城是為保衛自身領土、及抵禦游牧部落侵襲而修築的軍事工程,中國的長城始建於周代。

西周建築

西周銅器建築圖像,已知最早一件表現建築的銅器是夨令簋,約鑄於西周成王、康王時期。器座四角有四柱,柱頭有櫨頭,櫨斗間有橫楣,楣上有矮柱。另在陝西省扶風縣出土一件蹲獸方鬲,約鑄於西周中期。器下作屋形,前有雙扇門,門扇框架呈日字形,上下鑲版。門上下用連楹和門枕固定在門楣、門檻上。屋的左、右、後三面有田字格窗。傳世的還有一件方鬲,同前者相似,但屋有前廊,廊外緣有田字格欄杆。這些雖不是建築全部形象,但可看出西周建築的某些風貌。

春秋建築

春秋時,各國興建了大量城市和宮室。宮室都屬臺榭式建築,以階梯形夯土台為核心,倚台逐層建木構房屋,藉助土台,以聚合在一起的單層房屋形成類似多層大型建築的外觀,以滿足統治者的侈慾和防衛要求。此後的戰國時出現了更多的城邑、宮室。戰國都城一般都有大小二城,大城又稱郭,是居民區,其內為封閉的閭里和集中的市;小城是宮城,建有大量的臺榭。此時屋面已大量使用青瓦覆蓋,晚期開始出現陶製的欄杆和排水管等。

臨淄齊國故城三號排水口遺址

山東省臨淄縣郎家莊春秋時代墓葬出土的漆器殘片,中畫圓形,四面畫四座建築,柱頂上有栱,承托脊檁。窗仍為井字格,但另加小格。這種四室相背的建築可能和台榭建築有關。

戰國建築

戰國銅器上刻鏤或模鑄的建築圖象,以河南省輝縣出土的銅鑒和上海博物館收藏的燕樂紋銅桮較重要。輝縣銅鑒上表現有魏國貴族狩獵和獻禽於廟、社的內容。其中刻的一座大建築,左右列鐘磬,可能是宗廟。圖中器皿均畫成剖面圖,建築上刻畫出梁枋斷面和人在室內的活動,看來也是剖面圖。建築底層中央是土台,四周有單坡的廊廡。二層在土台頂上為心室,立中心柱(古稱「都柱」),外加輔柱,承三層樓板;心室四周也有廊廡,其外有挑出的平坐,周以欄杆,用小柱支在下層廊頂上。三層中心有心室,四面有四堂,上為四阿屋頂。頂層四周也挑出平坐。整座建築是建在高一層的土台上的三層台榭建築,各柱頭上都畫有斗栱。山西省長治市南京市六合區出土的兩件戰國銅匜上所刻建築,與輝縣銅鑒基本相同,都是二層或三層台榭建築的剖面圖。

戰國燕樂紋銅桮上鏨有三座建築圖形,其中兩座建在高一層的台子上,台四周有女牆,女牆下有登台的磴道,上有人物捧食器登上磴道。台上建築均為單層,柱有紋飾,柱頭有櫨斗。從建築物的地面、屋面畫矩形方格和女牆懸浮於磴道之上這些情況來看,也是剖面圖。它表現的是一座高台,壁上有門洞,洞內為磴道,從台面所留井口處登台。台頂建築四周為坡頂,畫出瓦壟,中間平的部分畫矩形格,可能是表示鋪幾層土坯的平屋頂。

漢代以後

漢代至唐代,由於疆域擴大,與唐代佛教的影響,除了有存留之實體建築可供研究外,石窟結構與彩繪也成為研究題材。唐至宋代以後,除了實體建築存留者多外,亦有紀錄文本可供參考,為研究中國傳統建築實體材料最豐富的時間點。

唐代建築

崇聖寺三塔

唐代都城長安和東都洛陽皆修建了規模巨大的宮殿、苑囿、官署,且建築布局也更加規範合理。其中長安更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其規劃也是中國古代都城中最為嚴整的,城內的大明宮更是雄偉。其遺址面積相當於北京紫禁城總面積的三倍左右。此外,唐代佛塔大多採用磚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廣州懷聖寺光塔和大理崇聖寺三塔等。中國現存唐塔均為磚石塔。現今遺存的唐代木構建築僅餘佛光寺大殿,南禪寺大殿等四座。最早的南禪寺大殿建於建中三年(782年),已屬中唐。初唐的建築只可從敦煌壁畫及同時代日本建築窺得一二。

宋代建築

開封鐵塔

宋代的建築標準守則對施工方面已經有很詳細的描述。譬如李如圭於公元1193年模仿《爾雅·釋宮》編寫的《儀禮·釋宮》。宋朝都料匠喻皓在公元965年 至公元995年間著有《木經》三卷。他在開封負責一座木塔的建造,可是該木塔被大火燒毀,後來由鐵塔所取代。當時因為他的著作與富商的工藝有關而被認為學術水平低,導致該書籍不被官方記載。雖然木經已經失傳,僅在沈括在1088年所編寫的《夢溪筆談》卷十八《技藝》中有簡略記載,並且讚揚《木經》的作者。可是數年後,李誡編寫了《營造法式》,成為全國建造樓房的標準。雖然唐代已經有其他類似的文獻,譬如《唐令》中的《營繕令》,但李誡的營造法式仍然是現存最古老的中國建築施工守則。

隨著宋太祖復興佛教,很多破舊的佛寺被修復、重建與擴建。譬如河南開封的大相國寺、河北正定隆興寺、德清雲岫寺、義縣奉國寺。它們都秉承了唐代佛寺建築以中軸線為主體布局。佛塔在東漢前期隨佛教傳入中土,雖然中唐晚唐五代時佛教一度式微,但宋代復興佛教,因此仍然有不少佛塔的興建。由於佛塔來自印度,為避免與皇帝城內的鼓樓與城樓作比較,大部分高的佛塔常見於郊外。

於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落成的安濟橋,又名趙州橋、大石橋。該橋屬節段性拱橋,它啟發後來朝代的橋梁工程,如建於宋朝類似結構的永通橋。

唐代以來,各地學院都設立孔子廟。宋朝的學院則增建了東廡、西廡、光賢祠等祭祀建築。廡是指走廊、廊屋。一般的都建有大成殿,殿內設孔子像,東西廡則設有孟子像等等。「大成」一詞出自《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也」,意指孔子整理三代至周公的學問,是集大成的學者。以此為建築命名,來突顯孔子廟的特質。另外,如果曾經得到皇帝的詔書,學院會興建御書閣。譬如平江府學的御書閣,前身為六經閣,鄰近池水,是一座兩層重檐式建築。後來被毀,重建為三層高的御書閣。

宋代園林中的個體建築與群體形象都是千變萬化,從現存的宋畫中可以看得出來。譬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中見到一字形、折帶形、丁字形、十字形、工字形等布局,造形各異,如架空、覆道、兩坡頂、九脊頂、五脊頂、平頂、平橋、廊橋、亭橋、十字橋、拱橋、九曲橋等等。倚山臨水、架岩跨洞都是落院的基本模式。

元代建築

元代建築多用白色琉璃瓦,為一時代特色。

明清兩代建築



中式教會建築

十九世紀晚期基督宗教在華推行本色運動。當年教會常被指為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工具,因此教堂和西方傳教士成為攻擊目標。教會覺得應該結合中國文化傳道,擺脫與西方傳教士的從屬關係,因此提出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觀念,以消除與民眾的隔閡,使基督宗教在中國紮根。1924年,教宗碧岳十一世委宗座首位駐華代表剛恆毅總主教在上海徐家匯大堂召開第一屆中國主教會議(教會史上又稱上海公會議,自5月14日開至6月12日),大會主題是要求建立一個正常的、自由的、中國化的天主教會。會中研討適應中國地區之傳道方向,給中國教會制訂了一套全備的傳教典章,為中國教務豎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會議中主教們決定了把中國奉託給聖母照顧保護,並奉聖母為中華母后,事經聖座核准施行,會議開幕時舉行了隆重的奉獻典禮,會後又由總主教率領數十位主教及神父赴佘山朝聖,向天上母后舉行再奉獻禮。[8]其時有不少外國建築師在華工作,他們開始以西方技術結合中國傳統形式建造教堂,以示對中國文化的尊重,香港便出現多幢中式教會建築,包括了華南總修院道風山瑪利諾神父宿舍聖馬利亞堂聖三一堂[9]

塔建築

中式建築特色及結構

須彌座

須彌座

臺基出現的很早,從殷墟考古遺址的宮殿夯土高台來看,中國傳統建築已有建築臺基概念,增加建築物尊貴感。到六朝時,佛教傳入,臺基形式開始變化,須彌座成為富視覺裝飾意味的臺基。

柱礎

柱礎是柱的基座。在中國古建築中用於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的底端與台基之間。其功用有三:將柱子的重量分布在較大的面積傳到地面;防水防潮;裝飾。

斗栱

是中國古代建築獨特的構件。方形木塊叫,弓形短木叫,斜置長木叫,總稱斗拱。一般置於柱頭和額訪(又稱闌頭,俗稱看訪,位於兩檐柱之間,用於承托斗拱)、屋面之間,用來支撐荷載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裝飾作用。由斗形木塊、弓形短木、斜置長木組 成,縱橫交錯層疊,逐層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屋頂

中國系建築的屋頂外型多樣,體積龐大,也可以顯示屋主的身份地位。傳統建築之屋頂材料,由內而外依序由三部分組成,由內而外依序為基層,結合層與面層,並加上屋脊裝飾等。

常見民居建築類型

方形建築

山西喬家大院靜怡院

方形建築為中式住宅的普遍類型。四合院的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門房的屋舍來封閉。若呈「口」字形的稱為一進院落;「日」字形的稱為二進院落;「目」字形的稱為三進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進為門屋,第二進是廳堂,第三進或後進為私室或閨房,是婦女或眷屬的活動空間。四合院在中國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各地有多種類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為典型。四合院通常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對外界比較隱密的庭院空間。

三合院為中國傳統古厝的基本形制。三合院一般由北面正房(正身)和東西廂房(護龍)組成。由於房屋坐落於三個方向,故名三合院。正廳為祭祀與接待賓客之處,左房是戶長居室,右房是長輩居室;左護龍為長子所住,右護龍為次子所住;若中人丁旺盛,則於左右護龍外,再加蓋「外護」,屋舍高度則隨正廳(房)、護龍依次下降。三合院是四合院的簡化形式,通常是將四合院南房直接用院牆代替,大門也採用門樓樣式。其它形式有一條龍、單伸手。

徽派建築

高淳吳氏宗祠採用徽派建築風格。

徽派建築是中國建築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徽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徽派建築主要流行於皖南徽州六縣〔歙縣黟縣績溪婺源祁門休寧〕,以及舊時的嚴州地區(今浙江建德桐廬等地),亦流行於贛北皖南等徽語區(如江西浮梁、德興安徽旌德、石台,等地)。馬頭牆是徽派建築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徽州三雕和徽州壁畫是最普遍的裝飾物,有些雕刻作品和壁畫如今也是相當珍貴的文物。

徽州民居依靠著黃山,又有無數河流、小溪穿過。徽州民居一般都是小橋流水,曲徑通幽,亭台樓閣,雕梁畫棟,風格清新雅致,又不失奢華。徽州民居注重風水,強調與自然的統一,宏村的牛型設計更是享譽中外,至今來看也十分科學、精緻。

明清時期,徽商鼎盛,衣錦回鄉後,將巨大的財富帶回徽州各地,修建富麗堂皇的房屋、私家園林也便成了體現身份的方式之一,宏村等地有些房屋的牆壁甚至鎏以金粉,相當奢華。宏村有「民間故宮」一稱,保存著大量的畫作、楹聯、木雕等精美物品,是研究徽文化重要的途徑。

著名的徽派建築代表有,棠樾牌坊群,許國石坊,西遞,宏村,南屏,呈坎,唐模,屯溪老街,等等。其中,西遞、宏村於200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亦是首個民居類的世界遺產。如今,許多地方都仿建徽派建築,由以安徽省內居多,北京、南京等地亦有。其中大部分並不是標準的徽派風格,只是將建築加上一些徽派元素,如馬頭牆安放在屋頂,加之白牆黑瓦。

吳越建築

贛派建築

晉派建築

閩地建築

  • 閩都式建築
  • 閩南式建築

嶺南建築

潮汕建築

客家建築

窯洞式建築

陝西延安窯洞

窯洞是一種民居建築形式,是中國大陸黃土高原地區,例如陝西省山西省的特色建築。黃土高原比較缺乏木、石等建築材料和燒磚、瓦所需的燃料,但有質地細密的黃土層。窯洞特別是土窯充分利用了這一情況。外部的土層有利於室內恆溫和隔音。下面是實地的地板可以大量承重。易燃材料不多因而火災不易傳播。

建築的主要特點是頂上覆土,內部下面方型上面拱型。多數後面比前面稍窄,呈喇叭形。常見的單間窯洞寬約三點五米左右,高約三至四米,深約五至九米。前面有木結構、帶門和格子窗的外壁。內部牆面上抹泥、熟石灰或摻石灰的泥,還可以貼紙和窗花進一步裝飾。窯洞前的地面平整後,在周圍圍以土牆。

土窯建築直接在黃土形成的崖壁上挖孔形成居室。多數在內部加蓋磚或石牆,以防止土層倒塌。

栱圓形建築

四環承啟樓
蒙古包

福建南部與西部常見此類型,最著名的栱圓形建築是福建土樓。福建土樓總數約三千餘座,主要分布地區包括龍巖市永定縣漳州市南靖縣詔安縣平和縣華安縣。產生於宋元兩代,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

蒙古包亦是栱圓形建築的例子。這類住房形式不限於蒙古族,而是在中亞地區游牧民族中很常見。古代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住房。遼國上京的宮城裡的宮帳被稱為斡耳朵,也是一種形式的蒙古包。漢語中的蒙古包一詞始於清代。「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也稱為穹廬、氈帳或氈包等。

船屋和艇戶

中國疍家人是以船為家的漁民。由於他們生活在船艇上,他們的腳與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略有差別,士大夫則雅稱之為「艇戶」。

中國橋梁

趙州橋(圖)與廣濟橋蘆溝橋洛陽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10]

據考古發掘分析,中國石器時代的橋梁為木樑橋。隨著鐵器時代的來臨,加工大型石料成為可能,石材成為主要的建築材料。其中,王莽時期修建的灞橋,以石為墩,以木為梁,是石木結合的代表作。石拱橋的出現使中國古代橋梁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建於隋朝的趙州橋製作精良,結構獨創,其石拱橋跨徑紀錄,直到1959年湖南黃虎港橋的建成才被打破。而盧溝橋雙龍橋都屬於厚墩聯拱石拱橋。與厚墩聯拱相對應的是薄墩聯拱石拱橋,多見於南方軟基水網地區,其中最著名的是建於唐朝的蘇州寶帶橋。而最著名的竹索橋是四川省都江堰安瀾橋,是以竹蔑為索材的吊橋。而中國最著名的鐵索吊橋是四川省甘孜的瀘定橋。中國古代的造橋技術,特別是石拱橋的建造技術,為現代橋梁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1]

目前中國有超過100萬座公路和鐵路橋梁,近十年來,平均以每年2.7萬座的速度增長。同時,中國橋梁不斷刷新世界橋梁紀錄,創造了眾多「第一」和「之最」(參見世界大橋列表世界懸索橋列表世界斜拉橋列表世界拱橋列表世界最高橋梁列表 (橋面高度)世界最高橋梁列表 (結構高度))。不過,國內橋梁建設取得的很多「第一」,多集中在跨徑、塔高等指標上。在橋梁工程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成套施工技術等方面,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一定距離。[12]

研究歷程

二十世紀初,中國建築並非如西方已成為正式研究學科,對於中國傳統文人來說,建築是匠作,非文人所為,因此中國建築的傳襲皆靠口耳相傳之師徒制,存留的書面資料目前相當少,目前只有宋朝《營造法式》與清朝工部工程作法》等書面資料仍是研究中國建築的重要文字資料。最早研究中國建築為西方人。留美的梁思成、其妻林徽因與留日的劉敦楨等人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後,將中國傳統建築一一測繪,編輯書面資料及整理文獻記錄,讓後世有更豐富的中國建築研究資料。

四川安順廊橋

參考文獻

引用

  1. ^ L. Carrington Goodrich. A Short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 Sturgis Press. 2007. ISBN 978-1406769760. 
  2. ^ McCannon, John. Barron's how to Prepare for the AP World History Examination.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19 March 2018 [19 March 2018]. ISBN 978076411816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March 2018) –透過Google Books. 
  3. ^ Formichi, Chiara. Religious Pluralism, State and Society in Asia. Routledge. 1 October 2013 [19 March 2018]. ISBN 9781134575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March 2018) –透過Google Books. 
  4. ^ Winks, Rob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ume V: Historiography. OUP Oxford. 21 October 1999 [19 March 2018]. ISBN 9780191542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8) –透過Google Books. 
  5. ^ Steinhardt, Nancy Shatzman. The Tang Architectural Icon and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The Art Bulletin. June 2004, 86 (2): 228–254. ISSN 0004-3079. JSTOR 3177416. doi:10.2307/3177416. 
  6. ^ ddmdomag. Filipino-Chinese Coalitions. openthedorr. 2013-04-09 [2019-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October 2014) (英語). 
  7. ^ Liang Sicheng, year 12,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ts structural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 of its types, ed. by Wilma Fairbank,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8. ^ 中華之后,為我等祈!Regina Sinarum,Ora pro nobis!. [2017-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6). 
  9. ^ 中式教會建築的由來. [2017-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10. ^ 中国四大古桥. 景觀世界. [2017-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4). 
  11. ^ 茅以升. 中国古桥技术史: 中国古代桥梁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文明書局. 1991. 
  12. ^ 中国是桥梁强国吗?——桥梁跨度“第一”背后的隐忧. 新華網 (新華社). 2016-09-28 [2017-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30). 

書籍

  • 《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博遠,臺北。
  • 李允鉌,《華夏意匠》,廣角鏡,香港。
  • 梁思成,《中國建築史》,明文出版社,臺北。
  •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明文出版社,臺北。
  • 劉致平,《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尚林出版社,臺北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