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

座標30°24′17″N 112°53′42″E / 30.40467°N 112.89498°E / 30.40467; 112.8949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0°24′17″N 112°53′42″E / 30.40467°N 112.89498°E / 30.40467; 112.89498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
格言口號
為人民服務
現任委員
書記向 斌
副書記
2
盛文軍 金茂清
常委
7
史兆青 黎喜斌 袁家良 王玉梅 嚴義高 唐 雷 陳慶忠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中國共產黨湖北省委員會
機構類型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市級地方領導機構
行政級別正地廳級
授權法源中國共產黨章程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紀律檢查委員會
常設機構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
聯絡方式
總部
實際地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潛江市園林辦事處章華南路18號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簡稱中共潛江市委,是中國共產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潛江市的領導機關。前稱中國共產黨潛江縣委員會中共潛江縣委

歷史沿革

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

中國共產黨建黨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李漢俊是潛江人,1922年,李漢俊在國立武昌高師組織黨運活動,省立二中潛江籍學生李家寶胡尚志張學武及湖北女師錢瑛等參加並接受馬克思主義,期間他們組織「潛江旅省學生同鄉會」進行思想宣傳。1925年漢口慘案爆發後,中共武漢地委派大量潛江學生回鄉從事民運,並在拖船埠一帶陸續建立中共黨支部[1]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宣布停止國共合作,國民黨在武漢地區開始大肆殺戮共產黨員。中共被迫召開八七會議進行反擊,鄂中特委在沔陽成立,胡幼松被任命為沔西區委書記[2]。1927年8月,中共鄂中特委派袁傳鑒來潛江恢復黨組織,發動農民舉行暴動。與此同時胡幼松成立潛沔農民協會。9月10日,潛沔農民協會發展暴動隊,由方世訓擔任隊長、胡幼松擔任政委,對當地民團進行連續攻擊,包括沔南戴家場暴動、沔城暴動。胡幼松和賀龍統一指揮荊江兩岸年關暴動,並一度攻占沔城縣城,營救出大量被捕的中共鄂中特委成員(包括沔陽縣委書記婁敏修)。1928年1月,胡幼松領導創建了沔西區蘇維埃政府,當選為主席[3]

1929年2月,中共鄂西特委決定組建中共潛江臨時縣委,機關駐小南海,書記為胡幼松[4]。9月,臨時縣委改為特支,胡幼松仍任書記。11月,正式成立中共潛江縣委,機關駐拖船埠。1930年2月20日,紅六軍前委、潛江縣委、沔西區委在漁洋鎮召開聯席會議,決定奪取潛江縣城,22日攻占潛江,之後兩天後紅六軍撤出潛江縣城,在附近繼續進行游擊戰。4月24日,胡幼松率領游擊隊參加謝場鄉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遭到潛江縣長潘祖信率領的民團圍攻突襲,胡幼松被俘[5]。4月26日,胡幼松被國民黨鍘斷雙腿後殺死[6]

胡幼松被殺後,張光福繼任縣委書記,率領游擊隊在總口、老新口一帶活動。1930年7月7日,紅二、六軍在公安會師,合編為紅二軍團,總指揮賀龍、政委周逸群。紅二軍團在7月下旬進入潛江,並在中共潛江縣委配合下,7月29日攻占潛江縣城;隨後潛江縣委機關入駐縣城。但是不久,時任中共鄂西特委書記鄧中夏,堅持中央關於進攻中心城市的方針,督令紅二軍團離開洪湖,與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合攻長沙。但紅二軍團在南下作戰中遭到國民黨圍追堵截,損失慘重。而由於紅二軍團南征帶走了大量洪湖地區的武裝部隊,洪湖地區中共兵力空虛。蔣介石任命第十軍軍長徐源泉為湘鄂川邊清鄉督辦,指揮國民黨部隊圍剿洪湖蘇區。

1930年9月起,縣委隸屬中共湘鄂西特委。同年12月,段德昌將南征失敗的紅軍將士整編為新紅六軍,迅速北上長江,在江陵等地成功阻擊完成第一次反圍剿。隨後國軍發動對石首為重的第二次圍剿,中共潛江縣委、江陵縣委指揮游擊隊配合紅六軍襲擊老新口等地並獲成功。1931年4月,紅二軍團奉令改編為紅三軍,留守的段德昌任紅9師師長。同年5月,由於蔣介石中央軍與桂系矛盾升級,徐源泉部陸續撤出洪湖地區。段德昌趁機指揮紅六軍進行反擊,潛江地區除縣城外其餘恢復蘇區工作。

同年7月,國軍向洪湖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不惜掘開監利車灣江堤,使監利、沔陽、江陵幾乎全部土地被水淹沒,災民近百萬,紅軍頓時缺乏給養。8月初,中共湘鄂西臨時省委、省軍委決定以潛江為大後方進行游擊戰,段德昌率領紅九師在潛江天門一帶活動,並在13日占領周家磯、黃家場。17日占領沙洋。與此同時,25團在15日攻下潛江縣城。24日,國軍四十三師反攻潛江城,紅軍採用撤出城牆在郊區伏擊,並成功擊潰國軍。8月15日,中共潛江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再次駐入潛江縣城。10月8日,賀龍率領紅三軍主力返回潛江。同月,國軍四十八師、四十一師開始圍攻潛江縣城。紅軍撤出在外線交戰,國軍朱維漢(潛江縣長)率領國軍進駐潛江縣城並開始清鄉。1932年2月6日,紅九師27團再次攻入潛江縣城,與此同時紅八師、紅七師攻占附近各地的國軍據點,獲得第三次反圍剿戰役勝利。

短暫的歇息反而使得共軍內部矛盾擴大。1932年4月,夏曦開始以「肅反」為名實施第一次大清洗,大量紅軍幹部和地方幹部被錯殺,其中潛江地區被錯殺928人。同年6月,國軍發動對洪湖地區發動第四次圍剿,夏曦主張更改將此前的游擊戰和運動戰,改為攻堅戰和陣地戰。部隊損失慘重,同年8月潛江城、周家磯、浩子口等地失守。10月,紅軍的第四次反圍剿戰爭失敗,被迫放棄潛前江蘇區。潛江縣委撤出縣城,縣委書記楊國鈞率潛江獨立營60餘人槍由張金河轉移到史家湖進行游擊。1933年1月,由於共軍勢力太弱,縣委書記楊國鈞被害,副書記、獨立營長槐作柱等47人不幸被捕,除3人倖免,44名指戰員均被殺害,機關再度解體。另有江陵縣委委員劉容生率領200人奔赴龍溪、余家埠等地開展游擊。

抗日戰爭時期

1939年5月29日,駐天門縣城的日軍襄北地區警備司令部奈良晃旅團岳之武柴有時等縱隊在岳口強渡漢江,攻占潛江縣城,之後逐步控制西至東荊河、東至深江站、南至楊家場的潛東部分地區。1940年8月,豫鄂挺進縱隊劉少卿楊學誠指揮下,開闢了天西抗日根據地,建立中共天門縣委、天門縣行政委員會和漁南區委、漁南聯鄉辦事處,管轄潛江襄北地區。

1941年2月,豫鄂邊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孫西岐抵達潛江,組建中共潛江工作委員會和邊區抗日民主政府經南辦事處,原監利工委書記李智調任潛江工委書記兼經南辦事處主任,戴月張坤倫為工委委員,李國墀為辦事處顧問。1941年3月,恢復潛西、潛北、潛東各支部。與此同時,原雲夢縣委書記沈清(陳請、郭子清)奉命抵達潛江,與李智會合,籌建潛江縣委和獨立第十營。3月,在黑流渡召開中共潛江縣黨員代表大會,選舉沈清任潛江縣委書記兼軍事部長,李智任組織部長兼統戰部長,戴月任民運部長,賀其彩、張坤倫等為委員。同年4月,中共豫鄂邊區黨委調整部署,沈清召開潛江、江陵兩縣會議,成立中共江潛監中心縣委,書記沈清、組織部長李智、宣傳部長彭祥麟,統一領導江陵、潛江、監利三縣的抗日作戰[7]

同年8月,縣委派李智與國軍駐潛江的游擊部隊張明富協議,一同進攻投降日軍的天門保安支隊曾繁濤部,但8月下旬,漁泛蜂戰鬥失利,張明富反與曾繁濤等偽軍合作一同對共軍進行圍剿,獨立十營跳出包圍圈。9月,天門國軍潘尚武切斷潛江天門通道,迫使中共潛江縣委將機關及部隊轉移到潛西,而留下游擊的李智、賀其彩、潘滌新等人被國軍誘捕殺害,此為「潛江事變[8]。沈清率獨立營突圍北撤至京山小花嶺,部隊編入豫鄂邊區黨委警衛團,部分幹部隨沈清去天門工作[9]

1943年2月,日軍發動江北殲滅戰,國軍128師被滅,金亦吾部投降,襄南(漢江平原)全部淪陷。當時中共襄河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張執一認為,中共可以在此迅速發展力量。隨後地委請示豫鄂邊區黨委和新四軍五師師部,3月1日,五師師長李先念、代政委任質斌致電中共中央軍委請示,隨後6日得到批准。五師決定成立新十五旅,由吳林煥為旅長、方正平為政委,準備進入襄南。

同年4月在徐李市成立襄南工委,劉真任書記,在雙土地成立荊潛縣工委,戴月為書記(後為李凌雲)。7月,成立天潛沔縣工委,左有方任書記。8月,中共天潛沔縣工委改為天潛沔縣委,楊知時任書記(後為李秉范):轄9個中心鄉區委,其中潛江境內有垸東,中古2個區委。9月,隨著熊口之戰打來局面,中共荊潛工委改為荊潛縣委,李旭任書記。下轄6個區委,1個直屬鄉支部及29個分鄉黨組織。1945年10月,國軍七十六軍先後進攻潛江縣城、熊口等抗日根據地。中共荊潛縣委、天潛沔縣委根據襄南地委指示,撤銷區鄉組織機構,重建潛南、潛西、潛東三個武工隊就地堅持鬥爭。12月,襄南地委奉令率荊潛、天潛沔等縣幹部和全部武裝撒往襄北[10]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1946年1月,國共雙方公布停戰命令後,劉真在泗港主持成立中共荊潛工委柳之一任書記,並決定由蔡元農率武工隊重返潛西,將潛南、潛西武工隊合編為潛西武工隊[11]。同時,中共天漢中心縣委派李秉范重返天潛沔,組建中共襄南工委,李秉范任書記,領導4個武工隊。隨著國共內戰正式開始,4月,奉命撤往襄北。6月,撤銷荊潛工委,另組潛西工委。12月奉命撤往襄北。隨後荊當遠中心縣委派魏恆若王克強重返潛西,潛北進行地下工作[12]

1947年12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江漢軍區襄南軍分區(三分區)部隊占領潛江縣城後,中共襄南地委決定將襄南劃分為江荊潛、天潛沔、江監石、監沔四個縣,其中江荊潛縣委由劉真任書記,彭志深任副書記。1949年7月,江荊潛縣改為潛江縣,中共江荊潛縣委隨之改稱中共潛江縣委,8月,縣委機關由熊口移駐潛江縣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7月,中共潛江縣委有縣委委員9人,其中書記,副書記各1人。1955年11月設立常務委員會(1956年5月,召開中國共產黨潛江縣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中共潛江縣第一屆委員會。同年12月,依照中共湖北省委指示,設立縣委書記處。1960年1月,中共潛江縣第二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二屆委員會。1962年5月,根據省委指示,撤銷縣委書記處,書記處第一書記和書記分別改稱縣委書記和副書記。

文化大革命期間,造反派對縣委進行衝擊,縣委工作一度癱瘓。1970年5月,成立中共潛江縣革命委員會核心小組(由軍代表、縣革委會主任楊明學擔任組長),行使原縣委職位。1971年4月,中共潛江縣第三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三屆委員會。1987年舉行第四次代表大會。1982年11月,舉行第五次代表大會。1988年,潛江縣升格為潛江市,潛江縣委也因此更改為中共潛江市委[13]

機構設置

2019年3月,根據《潛江市機構改革方案》,其職能及辦事機構包括如下[14]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辦公室

職能部門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紀律檢查委員會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組織部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宣傳部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政法委員會

辦事機構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財經委員會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審計委員會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巡察工作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潛江市委員會信訪局

歷任領導

1949年5月至1988年

1949年5月,解放軍攻占潛江縣城。

任次 姓名 籍貫 生卒年份 入黨年份 上任日期 卸任日期 備註
1 王克強 湖北天門 1921年-1997年 1939年 1949年5月 1952年8月 [13]
2 李富五 山西昔陽 1908年-1984年3月7日 1942年 1952年2月 1953年6月 [13]
3 常連科 河北 1953年6月 1954年11月 [13]
4 李富五 山西昔陽 1908年-1984年3月7日 1942年 1954年11月 1955年9月 [13]
5 邢子春 山西五台縣 1925年7月 1955年9月 1960年8月 [13]
6 梁久讓 山東荏平 1920年3月 1960年9月 1964年9月 [13]
7 任和亭 山西平巨 1929年3月 1964年9月 1967年1月 [13]
8 劉賢禮 山東日照 1928年6月 1971年4月 1974年6月 [13]
9 姜作強 山東蓬萊 1919年11月 1974年6月 1978年3月 [13]
10 王大成 湖北天門 1933年5月 1978年3月 1983年12月 [13]
11 周仲箎 湖北漢陽 1932年 1984年1月 1984年11月 [13]
12 馬忠泉 湖北沙市 1938年7月 1984年11月 1988年7月 [13]

1988年至今

1988年7月,潛江縣升為潛江市,書記馬忠泉繼續擔任中共潛江市委書記[13]。1994年10月,潛江市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

任次 姓名 籍貫 生卒年份 入黨年份 上任日期 卸任日期 備註
1 馬忠泉 湖北沙市 1938年7月 1988年7月 1992年9月 [13]
2 馬榮華 1992年9月 1997年3月 [13]
3 張衛東 1997年3月 2003年2月 [13]
4 劉雪榮 2003年2月 2006年7月 [13]
5 張嗣義 2006年7月 2008年7月
6 朱漢橋 2008年11月 2013年5月
7 張桂華 2013年5月 2016年4月
8 胡功民 2016年4月 2017年5月
9 黃劍雄 2017年5月 2018年6月
10 吳祖雲 2018年11月 2021年3月
11 向斌 2021年5月

參考

  1. ^ 中共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国共产党潜江历史 第1卷 1921-1949. 武漢: 長江出版社. 2011.12: 27–28. 
  2.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 中华著名烈士 第6卷.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1.12: 366–367. ISBN 7-5073-1092-2. 
  3. ^ 李雅炎主編;仙桃革命老區編纂委員會編. 仙桃革命老区.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5.12: 101. ISBN 7-5034-1709-9. 
  4. ^ 潛江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潜江县志.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0.10: 11. ISBN 7-5034-0132-X. 
  5. ^ 湖北省志、人物誌編輯室編輯. 湖北人物传记. 湖北省志、人物誌編輯室. 1982.10: 99–100. 
  6. ^ 武昌農講所紀念館編.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人物传略. 武漢:武漢出版社. 1997.03: 115–118. ISBN 7-5430-1621-4. 
  7. ^ 中共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国共产党潜江历史 第1卷 1921-1949. 武漢:長江出版社. 2011.12: 162–163. 
  8. ^ 宋家斌編著;張脈峰主編. 潜江英烈.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05: 199. ISBN 978-7-5034-1972-0. 
  9.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潛江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潜江文史资料 第3辑.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潛江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1987.05: 87. 
  10. ^ 中共潛江市委辦公室;中共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著. 中国共产党潜江简史. 中共潛江市委辦公室;中共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著. 2004.12: 75–76. 
  11. ^ 中共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国共产党潜江历史 第1卷 1921-1949. 武漢:長江出版社. 2011.12: 259. 
  12. ^ 潛江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潜江县志.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0.10: 105–106. ISBN 7-5034-0132-X.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中共潛江市委辦公室;中共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著. 中国共产党潜江简史. 中共潛江市委辦公室;中共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著. 2004.12: 301–308. 
  14. ^ 潜江市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撤并和新组建一批单位. new.qq.com. [2020-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