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年治理整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治理整頓是中國1988年開始實行的一系列改革調整措施的總稱。這一段調整共持續三年,故稱為三年治理整頓。在這一段時間裡,中國在黨中央的指導下,針對1984年第四季度起出現的經濟過熱現象進行了一定的經濟上的干預。為後來進一步的改革奠定了道路。

基本內容

198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兩次會議和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並提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方針。這三項方針也就成為治理整頓時期的主要政治綱領。

治理經濟環境

治理經濟環境主要是壓縮社會總需求,抑制通貨膨脹。即做到控制投資規模和社會集團購買力,嚴格控制貨幣發行,克服經濟過熱現象。

治理經濟環境一詞最早出現於1985年6月。由國家體制改革委員會的一個經濟改革總體規劃研究小組提出的一份總報告中,指出:鑑於目前形勢, 為使全面改革順利實施, 有必要先花一兩年時間, 將經濟工作的重點放在「治理經濟環境」上來。

整頓經濟秩序

整頓經濟秩序,就是要整頓當時經濟生活中特別是流通領域中出現的各種混亂現象,做好剎住亂漲價風、整頓公司、確立重要產品的流通秩序、加強宏觀監督體系四個方面的工作。

1985年起,由於價格雙軌制的存在、中央政府大量的貨幣超發,以及相關部門監管力度的不足,導致倒買倒賣、貪污受賄、制假售價等現象大量出現,物價上漲幅度巨大,不規範交易大量出現。整頓經濟秩序成為必然。

全面深化改革

從理順價格著手,特別注重深化大中型國有企業的改革,企業改革從推動政企分開、完善承包製、建立在國家宏觀控制下的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機制三個方面進行。同時,抓緊推進那些對治理通貨膨脹有重大作用的改革。

1988年十三屆三中全會時,確定的深化改革的目標是,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各項改革措施, 逐步建立符合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原則的, 經濟、行政、法律手段綜合運用的宏觀調控體系。

治理整頓的背景

1984年底開始,中國出現了經濟過熱的狀況。由於在1982-1983年國內超發大量貨幣,並且國家對國有企業預算的軟約束的存在使得國內總需求嚴重過剩。同時,1983年和1984年兩次稅制改革實際上讓一部分企業的利潤增加,進一步加大了總需求過大的程度。1985年試圖推行第一步「軟著陸」政策,結果卻使得通貨膨脹愈演愈烈,物價水平持續上升。[1]

具體的表現為「四過一亂」:[2]

  • 過旺的社會需求。
  • 過快的工業增長速度
  • 過多的信貸和貨幣投放
  • 過高的物價漲幅
  • 經濟秩序特別是流通秩序混亂

治理整頓的三個階段

1988年第四季度開始的治理整頓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每一個階段的政策側重點和經濟形勢的變化各有特點。[1]

  • 第一階段,從1988年9月至1989年8月,政策的側重點主要在於多管齊下壓需求、整秩序,使經濟降溫,遏制通貨膨脹,穩定經濟形勢。

在這一段時期,中央的主要政策為,利率大幅上升,壓縮信貸規模,清理固定資產投資,嚴格限制總供給的增加,限制物價水平。但同時又明確規定不放棄雙軌制[3]這一段時期的改革措施並沒有出現。

這種大幅度的減少總需求的措施,加上學術界對治理整頓政策效果的保守估計,導致在1990年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經濟疲軟,物價水平出現一定程度下跌,但是企業產出受到的影響更為明顯。一些國有企業由於市場中需求的不足發展陷入困境。同時,由於政策的不斷變化,很多國有企業在政策轉換間疲於奔命,最終導致經濟利益大幅受損。

  • 第二階段,從1989年9月至1990年8月,政策的側重點在于堅持總量控制,適當調整緊縮力度,解決市場疲軟、工業速度下滑過猛問題,在穩定中求經濟適度發展。

這一段時間,針對上一個階段過於激進的治理整頓措施所造成的後果進行調整。主要措施在於對鐵路、水路、民航等交通運輸業價格的控制和價格、匯率、利率調整為主的改革。這一階段之後,中國市場中的價格結構得以改善,利率的調控作用逐漸增強。

  • 第三階段,從1990年9月以來,政策的側重點在於保持經濟的正常增長,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結構優化。

這一段時間,在堅持上述利率改革以及價格改革的基礎之上,中央進一步實行了外貿體制改革,金融改革試驗也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果。

治理整頓的結果與影響

治理整頓的成果

  • 過熱的經濟明顯降溫,經濟基本恢復正常增長

在治理整頓之後,中國的GDP增速由1985-1988年的10.7%降至1989年的4%,1990年的5.3%。經濟增速回到與當時經濟發展條件相適應的水平。

  • 供求失衡矛盾明顯緩解,通貨膨脹得到控制

在治理整頓之後,中國市場中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差值由1985-1988年的平均11.8%,降至1989年的8.7%,1990年和1991年的7.6%。物價水平也出現連年的回落。1991年上半年環比漲幅只有2.1%,1989年的環比漲幅約為18%。

  • 市場供應充足,秩序明顯好轉,居民消費心態趨向正常
  • 基礎產業得到加強,產業結構「 瓶頸」矛盾有所緩解

在這一段時期,中國的農業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原本重視重工業發展導致的畸形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基礎設施投資增加。

  • 進出口貿易由逆差轉為順差,國家外匯儲備大量增加,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

人民繼續得到實惠 雖然有些政策措施限制了總需求,但是人民生活仍得到改善。1990年城鎮居民實際人均生活費收入比1988年增長5.2%,(1991年1~9月比上年同期增長8%);農村居民實際人均 純收入增長0.2 %(1991年l一9月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8.6%).[1]

  • 宏觀調控手段趨向多元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 改革取得了新進展,對經濟工作的轉軌有積極意義[1]

仍然存在的問題

  • 經濟效益不高

在這一段時間內,雖然經由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國民經濟的發展居於正常,但是1990年前後過度緊縮的政策使得不少企業發展受到衝擊,集中表現在生產流通領域的盈利水平大幅度下降,成本超支,費用增加,虧損上升。

  • 財政依然困難

在1988年十三屆三中全會上,黨中央提出的一個目標是,消除財政赤字。但這個目標忽視了財政政策對於經濟發展的作用。

與此同時,由於國企國營的性質並沒有完全改變,針對經營不善的企業的補貼成為財政支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又導致財政赤字進一步增大。 分配製度沒有發生變化也使得稅收額度沒有出現明顯增加。

  • 存量結構不合理

輕工業部門企業由於經濟體制問題,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導致很多生產資源被迫閒置。企業由於路徑依賴效應的存在,難以立即適應市場競爭,故存在著大量不合理的資源配置現象。[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郭樹清.1992.《三年治理整頓與中國經濟改革》.《生產力研究》1992.(5). P22.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multiple」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 ^ 《成效•問題•啟示——對三年治理整頓的回顧與思考》。國家統計局綜合司。《治理整頓研究課題組》
  3. ^ 郭樹清.1992.《三年治理整頓與中國經濟改革》.《生產力研究》1992.(5). P22.

參閱

  1. 禚晨.《對三年治理整頓的回顧》.《經濟研究參考》.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