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莊嚴
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梵語:mahā-puruṣa lakṣaṇa,意譯爲「大丈夫相」),又譯為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佛教術語,是轉輪聖王與佛的身體所具足之三十二種外貌特徵。
三十二相是根據古印度人的審美觀而建立的[1],最早與轉輪王傳說一同出現,認為轉輪王將具備這三十二種外貌特徵。因為佛陀的相貌等同於轉輪王之美,也擁有這三十二相[2]。
分述
《中阿含經·三十二相經》:
|
《長阿含經·大本經》:
|
八十種好
八十種好(梵語:अशीत्यनुव्यञ्जनानि,羅馬化:aśītyanuvyañjanāni;藏語:དཔེ་བྱད་བརྒྱད་བཅུ་,威利轉寫:dpe byed bzang po brgyad bcu),又譯為八十種隨形好、八十隨好等,佛教術語,是指佛的應身所具有的八十種微妙的身形特徵。
八十種好和三十二相常並稱,皆是根據古印度人的審美觀而建立的,古印度文明認為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好,是至尊大丈夫的象徵。
分述
- 無見頂相
- 鼻高不現孔
- 眉如初月
- 耳輪垂埵
- 堅實如那羅延
- 骨際如鉤鎖
- 身一時迴旋如象王
- 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
- 爪如赤銅色,薄而潤澤
- 膝骨堅而圓好
- 身清潔
- 身柔軟
- 身不曲
- 指圓而纖細
- 指文(指紋)藏覆
- 脈深不現
- 踝不現
- 身潤澤
- 身自持不逶迤
- 身滿足
- 容儀備足
- 容儀滿足
- 住處安無能動者
- 威振一切
- 一切眾生見之而樂
- 面不長大
- 正容貌而色不撓
- 面具滿足
- 唇如頻婆果之色
- 言音深遠
- 臍深而圓好
- 毛右旋
- 手足滿足
- 手足如意
- 手文明直
- 手文長
- 手文不斷
- 一切噁心之眾生,見者和悅
- 面廣而殊好
- 面淨滿如月
- 隨眾生之意和悅與語
- 自毛孔出香氣
- 自口出無上香
- 儀容如師子
- 進止如象王
- 行相如鵝王
- 頭如摩陀那果
- 一切之聲分具足
- 四牙白利
- 舌色赤
- 舌薄
- 毛紅色
- 毛軟淨
- 眼廣長
- 死門之相具
- 手足赤白,如蓮華之色
- 臍不出
- 腹不現
- 細腹
- 身不傾動
- 身持重
- 其身大
- 身長
- 手足軟淨滑澤
- 四邊之光長一丈
- 光照身而行
- 等視眾生
- 不輕眾生
- 隨眾生之音聲,不增不減
- 說法不著
- 隨眾生之語言而說法
- 發音應眾聲
- 次第以因緣說法
- 一切眾生觀相不能盡
- 觀不厭足
- 髮長好
- 髮不亂
- 髮旋好
- 髮色如青珠
- 手足為有德之相
註釋
參考文獻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佛學大辭典/三十二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佛學大辭典/八十種好
- 《佛光大辭典》,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1-detail.asp?DINDEX=748&DTITLE=%A4T%A4Q%A4G%AC%DB[永久失效連結]
- 季羨林:〈吐火羅文A中的三十二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王堯、陳慶英 (編). 《西藏历史文化辞典》. 西藏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