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九政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九政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東南亞戰區的一部分

日本政變期間法國殖民軍撤退到中國邊境
日期1945年3月9日
(後續衝突持續至5月15日)
地點
結果 日軍勝利,法屬印度支那瓦解[1]
參戰方

 大日本帝國

法國臨時政府

越國會
越盟會
安南青年會
指揮官與領導者
土橋勇逸
保大帝
陳仲金
讓德句 張子英
陳忠立
胡志明
兵力
約55,000人

約65,000人[2]

  • 16,500名法國人
傷亡與損失
1,000人 2,129名歐裔人士
1,500人失蹤

三九政變日本稱為明號作戰明号作戦/めいごうさくせんMeigo Sakusen),是由日本軍於1945年3月9日在法屬印度支那發動的一場政變,其後續衝突延續到5月15日,最終日軍完全推翻了法屬印度支那的殖民政府。[3]

背景

1940年6月22日,法國德國簽訂第二次貢比涅停戰協定。7月10日法國議會將權力轉移到貝當元帥,建立了傀儡政權維琪法國。日軍趁法國戰敗入侵法屬印度支那並完全控制該地,但是宣布效忠維琪法國的法國殖民政府仍然存留。隨著軸心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況趨於惡化,日本內部出現了解散維琪殖民政府的意見。

1944年底盟軍解放法國,並且開始從西邊收拾德國,戴高樂領導的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阿爾及爾遷入巴黎。此時,印度支那雖然在日本侵略軍的占領之下,由日本監控下的法屬印度支那總督讓德句當局仍實行直接的殖民管理。但是,駐紮在印度支那的約5萬人法國殖民軍(其中歐洲人約1.2萬)沒有完全接受日本軍隊的指揮。隨著印度支那法國殖民軍和法國殖民當局逐漸倒向戴高樂政府,日本開始陸續向印度支那增兵。

截止1945年1月,日本在印度支那的兵力已經從3.5萬人增加到6萬人。為防止法國殖民軍配合盟軍登陸,免除腹背受敵之虞,[4]日本先是支持保大成立「越南帝國」,以實現越南「獨立」為名,要求法國印度支那殖民軍服從日本軍隊的指揮。日本第38軍制定了推翻法屬印度支那政府的作戰計劃,稱明號作戰。

雙方兵力

日軍

法軍

法軍的主力主要由印度支那原住民組成,另駐由第5外籍步兵連。[5]

法軍多裝備舊式武器,坦克只配備有雷諾FT-17型,但在諒山一帶築有要塞。法軍共有約65,000人,其中48,500人是原住民。[6]

  • 法屬印度支那軍(河內,埃梅中將),法籍與外籍士兵12,000人,印支原住民35,000人

經過

日本第38軍司令官土橋勇逸中將
法屬印度支那總督讓德句
越南皇帝保大帝

最後通牒

基於日軍大本營的指令,第38軍司令官土橋勇逸決定於1945年3月9日晚21時發起作戰。日軍計劃先向法國殖民政府發出最後通牒:「鑑於美軍隨時可能登陸,法國殖民軍必須接受日本軍的指揮。」若法方同意,則在既定時間前5分鐘發報,內容為「3·3·3」;若拒絕則發「7·7·7」,後日軍將在第一輪攻勢中迅速突破法軍陣地。

3月9日18時,日方駐法屬印度支那大使松本俊一前往西貢,以商談水稻交易為由會見了印度支那總督讓德句。在雙方簽署協定完畢後,松本向法方提出了最後通牒,要求法方在2小時內給予答覆。最後通牒的內容大致為:[7]

  • 法國駐印度支那軍隊以及武裝警察需全部接受日本軍指揮,並將交通及通訊機構的管理權交予日方;
  • 依日方要求,在全法屬印度支那宣告與日方開始全面的「忠實合作」。

讓德句立即召集政府官員進行研究後,為了與河內方面繼續研究對策,他請求日方放寬期限。但是日軍將此理解為拒絕接受最後通牒,於是在當日21時55分,日軍各個部隊已經作好戰鬥準備(其中步兵第228連隊搶先發動攻擊),21時20分土橋勇逸下發「7·7·7」的總攻擊令,第一輪戰鬥開始。21時25分,法方代表來到日軍司令部要求停止敵對行動,被日方因拒絕答覆最後通牒為由拒絕。

首輪戰鬥

日軍在3月9日晚成功夜襲法軍陣地,到第二天大部分法軍據點都已被日軍攻占。在西貢,日軍到來後缺編的法軍幾乎無還手之力,1小時後各個駐屯地都被日軍控制,而殖民政府總督讓德句也被俘虜。在北方的諒山市海防市等地,法軍利用要塞和日軍進行了激烈戰鬥,法軍損失慘重,於3月12日投降。法軍艦艇大部分都遭到日軍空襲而沉沒,或是被日軍占領。而日軍的損失相對較小,第37師團有189人陣亡,300人受傷。在第一輪攻勢中投降的法軍都被繳械,拒絕被繳械的法軍士兵都遭到屠殺。[8]日軍所遇到最激烈的抵抗是在諒山省同登,當地有一支北圻步槍兵團和炮兵部隊,他們堅守此地共3天,戰敗後被屠殺。[9]

殖民地的獨立

法國殖民政府在三九政變過後被瓦解,其統治地位被日本取代。[10]而在其殖民地上新建立了越南帝國寮王國柬埔寨王國三個君主制國家,君主分別為保大帝西薩旺·馮諾羅敦·西哈努克

越南的保大帝於3月11日宣布獨立並與日本合作,歷史學家陳仲金成為首相。柬埔寨的諾羅敦·西哈努克也於3月13日宣布柬埔寨獨立,首相為先前被放逐到日本的民族主義者山玉成。寮國的西薩旺·馮作為一個親法者,並不同意獨立建國,但他於4月8日被迫宣布寮國獨立,首相是民族主義組織「自由寮國」的佩差拉親王

該宣言取消了1884年《第二次順化條約》中所規定的安南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一切關係,宣告越南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該宣言同時承認大日本帝國在東亞的領導權[11]。4月7日,陳仲金領導的越南帝國政府越南語Chính-phủ Đế-quốc Việt-Nam正式成立。

越南帝國成立後,名義上領土範圍涵蓋法國中圻欽使管轄的中圻北圻統使管轄的北圻,但不包括兩次《西貢條約》割讓給法國的南圻和《第二次順化條約》割讓給法國的河內海防峴港三座城市。

後續戰鬥

在第一輪作戰結束後,法軍損失慘重。日軍此後發動了以接管印度支那重要設施為主的第二輪戰鬥,以及以掃蕩法軍殘部為主的第三輪戰鬥。在第三輪戰鬥中,由於法軍的一些山嶽據點易守難攻,給日軍造成了一定麻煩。日軍原定於4月初結束整個行動,但因為山區法軍的極力抵抗而被迫推延至5月19日結束。

結果

張子英
胡志明

1945年三九事件導致法國的殖民統治被日本徹底取代。法國駐紮在印度支那的軍隊和法國殖民當局全部被解散,被俘的法國軍政人員及其他法籍居民,統統被關進集中營。[12]

1945年3月13日中法達成《解決兩國懸案之換文協定》。1945年5月,駐紮在越北的約5700名軍人(其中3200人為印度支那軍人),走投無路,在日軍追擊下,大部分由法國駐越北殖民軍「紅河西部」集群(groupement Ouest du fleuve Rouge)司令馬塞爾·亞歷山得利准將率領經奠邊府豐沙里退入雲南西雙版納境內,另一小部分退入廣西境內。國民政府命令陸軍總部就地安頓法軍並給予盟軍同等待遇。[13]馬塞爾·亞歷山得利晉升少將軍階。1945年6月11日馬塞爾·亞歷山得利被任命為在華法軍司令。

法國要求美國給予空援。羅斯福認為法國在印度支那的存在已告終結,遂堅持拒絕戴高樂的再三求助。[14]惟有陳納德派出了空軍部隊來協助法軍撤退。[15]此外,自1944年末便開始在印度支那開展小規模戰鬥的英軍「136部隊英語Force_136」在此次政變後和法軍聯合發動了反日游擊戰,但他們自始至終都沒能發動更大規模的戰鬥。寮國的游擊隊雖然缺乏火力,但是他們仍舊在農村地區建立了根據地;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會也在越南北部農村建立了根據地。[16]由於沒有能力發動全面戰爭,越盟在越南發動了多次針對日軍哨所的突襲。[17]巴黎方面也成立了「遠東遠征軍」,目標是奪回印度支那。

隨著美國投下原子彈蘇聯入侵滿洲日本天皇裕仁最終於1945年8月宣布日本投降,在印度支那留下了三個缺乏經驗的新國家。越南獨立同盟會利用權力真空發展壯大,並發動八月革命推翻了越南帝國阮朝胡志明在1945年9月2日發表獨立宣言,宣布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

同時,英軍第20印度師和中國國民革命軍分別進入法屬印度支那的南部和北部解除日軍武裝。9月,法國的「遠東遠征軍」進入印度支那。在中國支持下,越南共產黨越南國民黨合作組成了越南民主共和國的第一屆內閣,南部的英軍則逐步歸權於印度支那原有的統治者法國。柬埔寨的山玉成被法國人逮捕,西哈努克於10月宣布取消獨立。寮國的佩差拉親王在10月罷黜國王,但獨立的寮國沒能再抵擋住法軍的推進,佩差拉親王也在1946年4月逃往泰國。

1945年03月13日河內市錢場街安南青年會歡迎獨立之諭。

參見

參考文獻

引用

  1. ^ Bernard Fall, Street Without Joy, Stackpole Books, 1994, p.25
  2. ^ Marr, David G. (1995). Vietnam 1945: The Quest for Pow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 51
  3. ^ Kiyoko Kurusu Nitz (1983), "Japanese Military Policy Towards French Indochina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Road to the Meigo Sakusen (9 March 1945)",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4(2): 328–53.
  4. ^ Jacques Dalloz, La Guerre d'Indochine, Seuil, 1987, pp 56–59
  5. ^ 柘植久慶,《フランス外人部隊》,原書房,1986年,第145頁。
  6. ^ Rives, Maurice. Les Linh Tap. p. 93. ISBN 2-7025-0436-1.
  7. ^ 日本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下)》,原書房,1960年,606-607頁。
  8. ^ Windrow, Martin (2004). The Last Valley. Weidenfeld & Nicolson.
  9. ^ Rives, Maurice. Les Linh Tap. p. 95. ISBN 2-7025-0436-1.
  10. ^ 藤田豐(1980年),第538頁
  11. ^ Lebra, Joyce C. Japan's 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in World War II: Selected Readings and Documen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trang 157, 158, 160
  12. ^ 戴高樂:《戰爭回憶錄》第三卷《拯救(1944-1946)》,第217-218頁。
  13. ^ 陳修和:《抗戰勝利後國民黨軍入越受降紀略》,載《文史資料選輯》第七輯,第14-15頁。
  14. ^ 保爾-瑪麗·德拉戈爾斯著,曹松豪譯:《戴高樂傳》上冊,第775-776頁。
  15. ^ Bernard Fall, Street Without Joy, Stackpole Books, 1994, p.24-25
  16. ^ Laurent Cesari, L'Indochine en guerres, 1945-1993, Belin, 1995, pp 30-31
  17. ^ Philippe Devillers, Histoire du Viêt Nam de 1940 à 1952, Seuil, 1952, page 133

參考文獻

  • Grandjean, Philippe (2004). L'Indochine face au Japon : Decoux-de Gaulle, un malentendu fatal. Paris: L'Harmattan.
  • Marr, David G. (1995). Vietnam 1945: The Quest for Pow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Smith, Ralph B. (1978). The Japanese Period in Indochina and the Coup of 9 March 1945.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9 (2): 268–301.
  • 日本防衛研修所戰史室:《シッタン・明号作戦 ビルマ戦線の崩壊と泰・仏印の防衛》,朝雲新聞社,1969年
  • 藤田豐:《夕日は赤しメナム河―第三十七師団大陸縦断戦記》,第三十七師團戰記出版社,1980年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