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MPEG-21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PEG-21标准的正式名称为“多媒体框架”,它致力于为多媒体传输和使用定义一个标准化的、可互操作的和高度自动化的开放框架,这个框架考虑到了对象化的多媒体接入以及使用不同的网络和终端进行传输等问题。 MPEG-21标准将各种不同协议、标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透过这种统一环境对全球媒体资源进行统一和管理,进而完整著作权保护、用户隐私权保护、终端和网络资源撷取及事件报告等功能。

第13部分

MPEG-21希望发展一种高效率之可调性视频编码标准(Scalable Video Coding; SVC)以适用于UMA之目标,并项目将此标准纳入其Part 13: Scalable Video Coding的标准。

此种可调性编码器必须符合下列需求:SNR / temporal / spatial / complexity / region-of-interest / object-based以及combined scalability、错误强韧性及graceful degradation、base-layer兼容性、低传输延迟、随机存取功能、良好的编码效率、支持interlaced video等等。

在2003年3月已经在MPEG会议进行一次各种提案之初步性能评估。当时共有两种主流技术趋势:DCT-based方法及interframe wavelet-based方法。一开始,因为DCT-based FGS已被制订为MPEG-4 streaming profile标准,而且wavelet编码难以克服在低位元率效率不佳之问题,因此DCT-based FGS在一开始居于领先地位。但是在美国RPI Prof. Woods发展出MC-EZBC interframe wavelet编码技术后,由于性能大幅改善,再加上wavelet本身具备之高度可调性,wavelet-based FGS已经后来居上,而逐渐主导了MPEG-21 SVC标准的走向。

后来MPEG组织于2003年12月的会议持续公开征求SVC的提案(Call for Proposal)之后,在2004年3月的会议共有15篇方法被提出,当时的提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主要的方法:wavelet-based及H.264-based,虽然大部分的方法都是wavelet-based的方法,不过由Heinrich-Hertz Institute(HHI)所提出的H.264-based的方法经过性能比较之后,却比起其他wavelet-based方法还要来的突出。因此经过第一阶段的性能比较之后,MPEG会议决定由微软亚洲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Asia; MSRA)所提出的Barbell-lifting wavelet-based SVC与HHI所提出的H.264-based SVC这两个提案来竞争。

经过约半年的方法比较与改进之后,在2004年10月的MPEG会议初步决定以HHI的方法为Reference software,并提出一个Scalable Video Model(SVM)。虽然此时支持wavelet-based方法的人仍持续提出方法改进,希望能够适时扭转局面,但是方法比较上还是都不能胜过HHI的方法,至2005年1月的MPEG会议结束后大势底定,未来MPEG-21 SVC的方法将以HHI的H.264-based SVC为基础继续发展。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