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RS参考子午线
IERS参考子午线(IRM),也称为国际参考子午线,是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维护的本初子午线(经度0°)。它是通过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的乔治·比德尔·艾里在1851年建造的子午仪所在纬度东侧5.3秒的子午线,或是102米(335英尺)[1][2][3]。这也是美国国防部运作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与和理想的国际地表参考系统(ITRS)具体化的国际地表参考系(ITRF)WGS84所参考的本初子午线。
位置
IERS参考子午线和艾里子午仪之间相差的5.3″是建立在本地垂线的观测结果,IERS参考的是地理经度,就是包含地球质心的本初子午线[4]。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在1983年为所有海图通过早期的IRM版本[5]。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在1989年3月3日通过空中航行的IRM版本[6]。地球表面缓慢移动的板块,所以大多数国家认可的IRM地图版本,都是以一个特定的年份做起点,固定住自己的板块。例如,包括:北美基准1983(NAD83)、欧洲地心参考系1989(ETRF89)、澳大利亚地心参考系1994(GDA94)。固定板块年分的版本与全球的版本差异,每年只有几厘米。
然而,IRM并未固定在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相反的,在欧亚大陆板块上的每一个点,包括皇家天文台都以每年约2.5毫米的速度向东北缓缓的移动。因此,IRM是参考散布在各地的数百个IERS网络的测站加权平均值(以最小二乘法的感觉)。这个网络包括GPS站、卫星激光测距(SLR)、月球激光测距实验(LLR)和高精确度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站[7]。所有测站地点的座标每年进行调整,以消除与主要板块的净旋转。如果地球上只有两个半球的版块围绕着它们相交的中心或边界的任何一个轴在做相对的运动,然后任意两个点(围绕着任何其它的旋转轴)的经度正好是相对的,则两个点的运动必然是幅度相同但方向相反。180度经线相对于IERS参考子午线,并且与之构成将地球划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的一个大圆。
世界时的概念是建立在WGS84的基础上。因为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协调世界时和观察太阳过中天的世界时会有所不同,其时间偏差的平均值可能达到0.9秒时,闰秒就会适时插入,使协调世界时相对于太阳的位置角能够维持住。请参阅平均太阳时。
地点的表列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 History of the Prime Meridian – Past and Present. [2016-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9).
- ^ IRM on grounds of Royal Observatory from Google Eart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30 March 2012
- ^ 皇家天文台的天文纬度是51°28'38"N,而其大地测量系统的欧洲地球参考系(1989年)的纬度是51°28'40.1247"N。
- ^ Malys, Stephen; Seago, John H.; Palvis, Nikolaos K.; Seidelmann, P. Kenneth; Kaplan, George H. Why the Greenwich meridian moved. Journal of Geodesy. 1 August 2015 [2016-08-29]. doi:10.1007/s00190-015-084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5).
- ^ A manual on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 1982PDF(4.89 MB) Section 2.4.4.
- ^ WGS 84 Implementation Manu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ge i, 1998
- ^ IERS Conventions (2003): 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 and FramePDF(419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