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31年型(3-K)76毫米高射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31年型(3-K)76毫米高射炮
芬兰所搜藏的1931年型76毫米高射炮
类型高射炮
原产地 苏联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32 - 1940年代
使用方见使用者
参与战争/冲突中国抗日战争
冬季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生产历史
研发者莱茵金属
研发日期1930
生产商苏联第八火炮工厂
生产日期1932 - 1940
制造数量4,450门
衍生型1935年型(34-K)76毫米高射炮英语76.2 mm anti-aircraft gun Model 1935 (34-K)
基本规格
重量3,750千克(8,270磅)(放列)
4,970千克(10,960磅)(弋引)
长度6.7米(弋引状态)
枪管长度4.191米(165.0英寸)(55倍径)
宽度1.8米(弋引状态)
5.357米(放列射击状态)
高度1.857米(弋引状态,火炮仰角0°)
5.3米(火炮仰角82°)
操作人数10

炮弹76.2 x 558毫米
炮弹重量11.3 - 11.75公斤不等
口径76.2 mm(3.00英寸)
后膛垂直滑楔式炮栓
后坐力液压弹簧复合式制退复进机,总重950公斤
制退行程弱装药60至70公分,强装药95至110公分
载具十字型炮架
射击仰角-3° - +82°
回旋角度360°
射速每分钟20发(表订)
15发(实战状态)
枪口初速813米每秒(2,670英尺每秒)
有效射程7,500米(8,200码)(对空射高)
最大射程19,300米(21,100码)(曲射距离)
8,500米(9,300码)(对空射高)
供弹方式手动装弹
瞄具PO-1光学瞄准镜俄语Оптическая_труба_ПО-1

1931年型(3-K)76毫米高射炮(76-мм зенитная пушка образца 1931 года (3-К) ,GRAU编号:52-P-361(52-П-361))是苏联向德国采购之高射炮设计自制而成的第一代高射炮,为苏联红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主力防空武器。

开发历史

苏联红军成立后,自俄罗斯帝国陆军库存中取得的高射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研发的1914/15年式76毫米高射炮,装备不但数量极少,性能也落伍,苏联为尽速完成军备现代化,因此私下向受到凡尔赛条约而被限制开发新锐军备的威玛共和国接洽合作。

1929年,莱茵金属为了与苏联连络创立了一家人头公司BYUTAST(技术工作与研究私人有限公司,俄文: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Бюро для технических работ и изучений»),BYUTAST公司与苏联政府在1930年8月8日签署秘密合作协议,1930年8月28日协议带往柏林正式换约,苏联在该合约支付了112.5万美元,德国人则允诺协助苏联制造以下装备:

  • 37毫米反战车炮
  • 76毫米高射炮
  • 150毫米步兵炮
  • 152毫米榴弹炮
  • 20毫米自动防空机炮
  • 37毫米自动防空机炮

在高射炮的项目中,德国人提供了当时由莱茵金属开发中的4门7.5公分/55倍径高射炮以及相关的生产设计图、制造工程图,与原型不同的部分是苏联人要求火炮口径需要调整为苏联从一战时制定的三英寸(76.2毫米)规格。1931年6月7日,原型火炮运抵卫在列宁格勒的苏联炮兵实验场进行测试,确定其技术表现合乎苏联要求的每秒820-830米初速。

在初步测试结束后,苏联第八火炮工厂负责将此型高射炮自制化之任务,工程在1931年开始,在1932年初完成了4门原型炮,并在1932年2月至4月间德国版本进行测评,测评过程因不明原因中断了2个月,至1932年6月8日至7月17日恢复并完成测试,并以1931年型76毫米高射炮之名定型制式化。并在1932年签约量产。(3-K)代码意思是制造厂所在地点(Королёв)的第3个研发项目。

由于德国提供的仅有火炮,不包含高射计算机等专业防空器材,早期的76毫米高射炮缺乏统一节制的射控装备,仅能倚靠火炮自备的光学瞄准镜攻击目标,直到1938年苏联科学院院士米海尔·波列耶夫克托维奇·科斯坚科俄语Костенко,_Михаил_Полиевктович开发出电控同步伺服装置以及PUAZO-3高射计算机德语Kommandogerät PUAZO-3,甫解决高射炮指挥系统的技术瓶颈。

量产与评价

与同时间授权技转的37毫米战防炮相同,第八工厂在初期遭遇了生产技术瓶颈,测试结果表示第八工厂需要对火炮设计进行44项更改,量产虽在1932年定案,但第一批175门火炮后留厂待修,直到1933年交货。第二批火炮在1935年交货,量产了374门。随后量产开始顺利进行,1936至1937年共生产约1,350门、1938年量产900门、1939年量产1,706门后停产,总产量约4,450门。

相对于它国高射炮,1931年型的特征是高度原始的炮架设计。在1920年代末期,可360度转向的十字型炮架是各国发展高射炮的主流,但是如何让炮架同时兼顾弋引与开设的便利性则各有取舍。1931年型的炮架型号为 ZU-29 (ЗУ-29)采双轮设计,炮架可折叠,但与弋引钩分开。开设火炮阵地时除了需要放列驻锄,炮组还需要以手动方式将弋引用轮轴与炮架分离,大幅增加了火炮收放的时间,当时计算炮组要将火炮进入作战状态需要5分钟,与其它高射炮相比耗时较长。同时炮架重量也与它国野战用高射炮要重上1公吨,因此已无法使用驮马弋引,必须使用大型卡车拖曳。

1931年高射炮虽然火力表现差强人意,但由于炮架与射控上都不足以适应后续战争,因此苏联随后以维持同口径,但改良炮架设计的1938年式高射炮量产取代1931年式高射炮的量产线,但是服役中的1931年式高射炮仍大量布署在固定阵地持续运用。在1941年德苏开战时,苏联陆军有3,821门服役、苏联海军则有682门,在二战期间则逐渐被口径更大、火力更强的1939式52-K 85毫米高射炮取代。

火炮运用弹种
类别 炮弹代号 炮弹弹头重量(公斤) 内含装药重量(公斤) 炮弹总重(公斤) 引信
定时引信高射炮弹
定时引信高射炮弹 UO-361 (УО-361) 6,61 0,682 11,5 T-5 (Т-5)
UO-361D (УО-361Д) 0,458 11,57
UO-361K (УО-361К) 11,75 TKTM-1 (КТМ-1)
榴弹
榴弹 USchtsch-361 (УШ-361) 6,61 0,084 11,3 T-ZUG (Т-ЗУГ)
USchtsch-361B (УШ-361Б) 11,75 T-Z (Т-З)
穿甲弹
穿甲榴弹 UBR-361 (УБР-361) 6,6 0,119 11,3 MD-5 (МД-5)
穿甲弹 UBR-361SP (УБР-361СП)

使用国家

荷兰展示的8.8 cm Flak M31 (r),炮口制退器是它与原版的最大区分特征
 爱沙尼亚
1939年12月爱沙尼亚军事代表团赴苏联谈判时采购了12门1931年型防空炮,订单还包括了可替换的内膛、6,000发炮弹、一防空营所需的指挥设备(3台光学测距仪、3台配赋有线电话与探照灯的PUAZO-3高射计算机、9组炮长用通信器材)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装备在1940年1月31日至2月8日间完成交付。[1]
 芬兰
冬季战争期间,自苏联陆军中缴获了46门,芬兰军编号76 ItK/31 ss。.[2]在1944年向纳粹德国增购它们缴获的同型炮72门以及配套弹药,搭配缴获的PUAZO-3高射计算机或自法国采购的Audiere机械高射计算机。在后续采购的新型高射炮服役后,芬兰军在1970年将45门同型炮转移作为海岸炮使用,编号76 ItK 31 Rt(Rt为芬兰文之rannikkotykistö,岸防炮),有极少量作为训练用火炮服役到21世纪,至2013年仍有开炮纪录。
 纳粹德国
在1941年德苏开战后自各地战场缴获,德军编号7.62 cm Flak M31 (r)(31年式7.62公分高射炮)。除了出售给芬兰外,后来德军使用时为了降低后勤压力,将火炮改膛成88毫米,并在炮口加装炮口制动器解决炮弹口径更改后加强的后座力,编号8.8 cm Flak M31 (r)。至1944年后大多数已经报废。
 中华民国
1937年8月21日,中华民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1938年起苏联对中华民国提供了2.5亿美金的低利借贷用于购买苏联军火以及战争物资。1931年型高射炮在1938年初所订购,采购20门,每门单价20,000美金,配赋弹药一门2,000发。订单还包括40具替换用内膛、曳引车、高射炮配套器材,全套装备由西北陆运进入中国。当时担任防空炮兵总负责人的黄镇球时验收时才得知苏联提供的配套器材仅有探照灯、听音器,无高射计算机。但苏联军事顾问团防空顾问Я. М. Табунченко的回忆则表示该批军援中有5台PUAZO-1高射计算机、4具探照灯、2部对空听音机。[3]
国军运用这批火炮,搭配原本防空学校的6个高射炮兵连成立直属军委会的炮兵第45团,该团下有3个营,7.62高射炮配置于第三,该营下编有4个高射炮连(7、8、9、10连),每连4门高射炮,未编入该营的高射炮则隶属在防空学校下作为教育训练运用。有3个连在民国二十七年武汉会战前完成训练,并在会战期间投入武汉防空作战。炮45团第7、8连则会战期间1938年5月运往广州增援民国二十七年的广州战役,结果因广东遭日军快速占领撤退不及全数损失,大部分虽在撤退时成功销毁,但仍有一部分遭到日军掳获并修复。武汉会战后,残存的M1931有2个连布署在四川省成都作为重庆大轰炸期间的防空火力,1个连布署在广西省桂林
 苏联
主要用户,包括苏联陆军与苏联海军皆有配备。

参考资料

  1. ^ М. И. Мельтюхов. Прибалтийский плацдарм (1939 - 1940 г.г.). Возвращение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на берега Балтийского моря. М., "Алгоритм", 2014. стр. 193-204
  2. ^ FINNISH ARMY 1918 - 1945: ANTIAIRCRAFT GUNS PART 3. www.jaegerplatoon.net. [2017-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6). 
  3. ^ Я. М. Табунченко:Помощь верного друга. [2021-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相关照片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