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黄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欉
北投行天宫宣讲室黄欉半身像
罗马拼音N̂g Tsâng
性别
出生1911年5月10日
日治台湾桃园厅三角涌支厅树林区(今新北市树林区
逝世1970年12月18日(1970岁—12—18)(59岁)
墓地 台湾新北市三峡区溪东里横溪黄欉先生墓园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11-1945)
 中华民国(1945-1970)
籍贯新北市树林区
教育程度柑园公学校毕业
信仰鸾堂信仰
配偶黄卓蜜
1935年结婚—1970年结束
儿女3子4女,包括:
黄道志(次子)
黄淑钦(三女)
黄淑惠(四女)
黄忠臣(三子)

黄欉(1911年5月10日—1970年12月18日),道号玄空,人称“玄空师父”、“玄空道长”,通称“黄玄空”,新北市树林区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积德乡,台湾企业家,海山二坑煤矿业主、行天宫创办人,独资创建行天宫台北本宫、北投分宫三峡行修宫及其前身“行修堂”。

生平

家庭背景

1911年农历四月十二,黄欉生于台湾台北州海山郡莺歌街桃子脚(今新北市树林区柑园附近),父黄山国、母许氏好,两人育有五子五女,第五子黄松桂夭折、其余五女送人领养,夫妻俩另外领养邻人之女、年长黄欉两岁的陈敏为童养媳,排行第四子的黄欉因而成为事实上的幼子。其曾祖父黄志旺(廷瑞)系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武科举人,奉命驻扎于台湾成为家族开台始祖;祖父黄金枝务农且坐拥田产,后因暴雨洪水致使田产被淹没而忧愤致死,时年身为祖父长子的父亲黄山国年仅19岁,只能靠做粗工维生。

早年经历

1919年4月,黄欉进入柑园公学校成为该校第四届学生,学习国语(日文)、算数、农业、家政等科目。1925年,自公学校毕业后,随三兄黄新火前往桃园大溪依靠当时已在金瓜石煤矿工作的长兄黄太平、二兄黄红英担任矿场童工,半年后因考量一家四个男丁皆为矿工,家族为避险安排黄欉与三兄前往台北京町(今台北市北门)于日籍人士开设的“冈本金物店”五金行担任学徒。1930年,因日籍老板决定返回日本,黄欉与三兄集资收购“冈本金物店”的材料,将店面迁至艋舺(今万华区),更名为“新本金物店”正式创业。1933年,“新本金物店”扩大营业规模,黄欉与三兄于今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购置新屋开设本店,原万华店面改为分店。1935年,与卓蜜女士结婚。1939年,黄欉投资开发三峡白鸡(今新北市三峡区白鸡路)的煤矿场,经数年努力采得丰厚煤矿,从此跻身为矿业钜子

投身办道

行天宫北投分宫崇德堂郭空真(右)与黄玄空(左)坐像

1943年,空真子师父(郭得进居士)及众师兄弟于台北城永乐町(今台北市大同区之迪化街)设“行天堂”恭奉关圣帝君,黄欉经兄长引介与“行天堂”关圣帝君结缘,同年黄欉为替父亲黄山国祈求病体康复,乃皈依于恩主公(关圣帝君)门下,并获赐道号“悟道”(1952年经神示更改为“玄空”)、妻子卓蜜道号为“妙惠”。1945年,三峡白鸡爆发疟疾,因交通困难导致居民就医不便,黄欉除了提供矿场轻便车作为紧急送医的工具,更于海山二坑矿场事务所内设立“行修堂”奉祀关圣帝君以祈瘟疫平息。1949年农历八月,黄欉为感念关圣帝君神恩护佑,捐出海山二坑事务所旁土地,独资兴建庙宇“行修堂”迁入,圣赐“关帝庙行修宫”(现址为今行修宫明德堂),同年黄欉出资于台北市九台街(今林森北路新兴国中)购入原宫前町的一间斋堂,创建“关帝庙行天宫”,由大师兄空真子师父担任住持。1956年,因九台街关帝庙行天宫所在地被政府规划为国民中学预定地必须另寻土地建庙,遂决定于北投嗄唠别(今桃源里忠义山下)动土兴建“北投分宫”,规划一殿式格局(即今北投分宫之后殿)并投入个人资产支应购地及大部分营建等费用。1957年,黄欉主动捐资铺设白鸡通往三峡的产业道路。1958年,大师兄空真子骤然归真,黄欉应众师兄弟推举,出任台北九台街“关帝庙行天宫”、三峡“关帝庙行修宫”及“北投分宫”等三宫“总住持”。黄欉重新规划北投分宫,由原一殿式扩建为三殿式。1960年8月4日,行天宫北投分宫之后殿落成,举行“五圣恩主”安座典礼,奉祀关圣帝君为主神。1960年11月1日,黄欉为顾及广大信众及当地居民的交通便利,出资购地,并捐赠土地和营建费用,委请台湾铁路局于铁路淡水支线,增设“忠义站”。1962年农历四月,黄欉捐献土地独资兴建三峡行修宫(即今行天宫三峡分宫),动土整地。1963年,黄欉捐资拓宽白鸡至三峡的产业道路,由省主席黄杰命名为“正义路”,获得“台湾省义务劳动比赛”第一名。1964年,黄欉捐资购地于台北市中山区西新庄子(今民权东路)兴建行天宫台北本宫。同年,黄欉捐出土地及义务劳动奖金所赞助兴建的“大埔国民小学民义分校”(今民义国小)正式招生,是三峡白鸡的第一所小学。是年农历十一月三峡行修宫举行“正殿”上梁典礼,农历十二月举行“前殿”上梁典礼。1965年5月31日,行天宫北投分宫之玉皇殿、前殿等竣工,北投分宫全部告成并举行庆成典礼,由黄欉订定行天宫〈宫规〉及〈管理规则〉。同年12月6日,三峡行修宫亦告落成,并举行庆成典礼。1967年12月底,台北本宫落成。黄欉于1956至1967年十二年间先后完成建设北投分宫、三峡行修宫、台北本宫共三宫的弘愿。

晚年

1968年1月25日,台北本宫举行庆成典礼,九台街关帝庙行天宫迁入,黄欉于三宫分别勒石立碑,昭示三宫本属同源,永远关联不得分离。1969年1月18日,黄欉兴建的行天宫三宫正式完成“财团法人台北市行天宫”(2003年更名为“财团法人台北行天宫”)法人登记。同年,黄欉采纳儿子黄忠臣建议成立“行天宫附设图书馆筹建委员会”,推动宗教落实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愿景。1970年8月21日,黄欉将独资兴建的三峡行修宫全数捐赠给“财团法人台北市行天宫”,是为行天宫三峡分宫。1970年12月18日(农历11月20日)黄欉辞世,享寿60岁。1972年农历十月,为纪念黄欉兴建行天三宫及对社会公益的贡献,行修宫(三峡分宫)旁之“明德堂”(原关帝庙行修宫庙址)新建落成以奉祀“玄空师父”黄欉,永志追怀。

思想

黄欉笃信“恩主公”信仰,崇奉关圣帝君,关圣帝君赐与黄欉道号“玄空”,行天宫敬称“玄空师父”,为行天宫三宫之建设人。黄欉提倡“问心敬神”的正信理念,主张行天宫:“不焚化金纸、不演戏酬神、不答谢金牌、不供奉牲礼、不设乩扶鸾、不设功德箱、不对外劝募”等正信措施,免费济世。

也提出“三观”,即“修德敬神的正信观”、“万般由心的命运观”、“敦伦尽分的家庭观”为主,启发无数信众,黄欉期盼信众能于五伦关系中,实践八德,以圆满道德生活。至今行天宫,秉承其订立的宫规及正信开示,尊其为“行天宫精神导师”。

黄欉在台北所创建的行天宫(台北本宫,1967年竣工)

慈善事业

黄欉澹泊名利,将富裕与成就归功于天公关圣帝君的护佑,除耗费钜资投入行天宫三宫建设,并成立财团法人,将行天宫三宫奉献给社会之外;亦热心公益,造桥铺路:树林柑园桥、三峡产业道路(今白鸡路)、三峡正义街的修建工程;捐地兴善,促成设立三峡白鸡民义国小、台铁北投忠义站、树林公墓;及无数的赈灾等等。黄欉采纳当时就读高中的儿子黄忠臣建议,应兴建图书馆,提供学子向上,于是黄欉于1969年成立“图书馆筹建委员会”,积极推动图书馆等各项工作,后行天宫为纪念之,更名为“玄空图书馆”,第一座图书馆于1978年正式服务社会,是为“敦化总馆”,之后又落成“松江分馆”、“北投分馆”、“中山分馆”(亲子馆)。

参考资料

  • 《行天之道─玄空师父传》,台北行天宫编印,2008年。
  • 《高山懿行─玄空师父行谊小传》,行天宫文教发展促进基金会编印,2010年二版。
  • 《演教说法度群生》,行天宫文教发展促进基金会编印,2011年二版。
  • 《万般由心─玄空师父开示录精华版》,行天宫文教发展促进基金会编印,2007年七版。
  • 《行修宫建筑研究》,行天宫文教发展促进基金会编印,1988年。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