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诺音波琴
马特诺音波琴(法语:Ondes Martenot),亦称为“马特诺电子琴”或“马特诺琴”,是20世纪初所发明的一种电子键盘乐器。由法国人莫里斯·马特诺于1928年所发明,并随即申请其名称及乐器的专利。
起源
当各式各样的电器于19世纪开始陆续出现时,人们亦开始思考电力是否都能应用在音乐和乐器上。踏入20世纪,世界上第一种电子乐器-特雷门琴于1920年出现了。特雷门琴利用天线所产生的频率,以及演奏者利用双手去改变频率的振动和振幅,并以接收器、放大器和扬声器把频率转化为不同的音频,从而令听众听到不同的音高。
马特诺琴和特雷门琴有一些共通之处,都是并非利用乐器本体所产生的共振而发出声音,而是运用电流去产生不同的频率,再经过放大和扬声器转化成音波而发声,大抵原理是相同的。[1]而“Ondes”一字,在法语中就是解作“波”(wave),所以应用在马特诺琴上﹐所指的便是“声波”了。
相比特雷门琴,马特诺琴利用传统键盘乐器上的琴键去控制不同的音高以保持音高的稳定性,而琴键又接驳至不同大小的真空管,再透过键盘部分左边的一个小抽屉,内里设有改变波形的按钮,令乐器能产生不同音色的音频。
马特诺琴经过多次的改良,1970年代起的第七代马特诺琴以集成电路板代替真空管,同时按钮部分亦增强了功能。1988年最后一批的马特诺琴制造后便宣布停产。1998年,有人尝试在马特诺琴的基础上再加以改良,并将改良后的乐器取名为“安迪亚琴”(Ondéa)-改名的原因是名称专利期未过。[2]
配置
一套完整的马特诺琴包含两个主要部分:
- 琴身:
- 扬声器(法语:diffuseurs):
- 共有四组,可透过控制台的按键去决定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同时发声。
琴键
马诺特琴的琴键共有72键,谱示音域为C1至B6。但是,利用小抽屉内的不同旳按钮或组合,可以令实际音高可以去到C#9或比C0再低4个半音(即A♭-1)。
马诺特琴使用一般键盘乐器的高低音双行谱,采取实音记谱法-虽然按钮的运用能令音高有所改变,但却并不影响按键的位置。
拉环
控制台
扬声器
在马特诺琴中,最终的音色结果会透过不同扬声器去输出。各款扬声器以D1、D2、D3和D4代表。[3]
D1 主要(Principal) |
传统式的扬音器,长方形音箱。 |
D2 共鸣(Résonance) |
主要在扬声器内加入了弹簧,用以加长回音以、拖延和营造机械化的音质,长方形音箱。 |
D3 金属(Métallique) |
直角六边形音箱,扬声器原本的共鸣膜改以金属制的小锣,发出的音色充满异国特色、并且夹杂着多重泛音共振,感觉空洞而混浑。 |
D4 棕榈(Palme) |
音箱呈叶子或古代七弦琴形状,在掦音器的马达上配置了12组各2条的金属弦线,并按八度内的十二个半音调弦。音箱上部分设计如弦乐器的共鸣箱,既用以放大音量,同时靠声波震动弦线而产生共振泛音,并制造出弦乐器的音色。 |
马特诺琴的作品
自马特诺琴的出现,它很快便被广泛用于正统音乐、电影配乐及流行音乐上。在正统音乐上,最为人所熟识的,应该是梅湘。其中他为钢琴、马特诺琴和乐队所写成的十乐章交响作品《图兰加里拉交响曲》(Turangalila Symphony)是马特诺琴的代表作;另外歌剧《亚西西的圣方济》(Saint François d'Assise)、《三首敬神小礼仪曲》(Trois petites liturgies de la présence divine)、《美泉节庆》(Fête des Belles Eaux)等中马特诺琴乐段也是颇为著名。
著名马特诺琴演奏家
- 珍·洛丽奥(Jeanne Loriod,1928-2001),她是梅湘第二任妻子依雯·洛丽奥(Yvonne Loriod)的妹妹。
- 汤马士·布洛(Thomas Bloch),他亦以演奏玻璃琴而驰名。
- 强尼·格林伍德(Jonny Greenwood),是英国摇滚乐团“电台司令”成员之一。
外部链接
- Suzanne Binet-Audet 介绍马特诺琴(下半部分,法语)
- 马特诺琴演奏家 Claude-Samuel Lévine 的乐器介绍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语)
- Christine Ott 介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