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仔炮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玉桂山山腰的香港仔炮台遗迹,树丛的后方便是东博寮海峡
在玉桂山山腰的香港仔炮台遗迹,周围不是枯枝枯叶就是长满杂草

香港仔炮台(英语:Aberdeen Battery[1],又称鸭巴甸炮台鸭脷洲炮台,位于南区鸭脷洲玉桂山,是驻港英军为加强香港岛西南部海岸的防守,而于1939年建造的海防炮台 [2],该炮台在二战后被废弃,只有小部分建筑物残存至今 [3]

名称及位置

炮台所在的玉桂山位处鸭脷洲西部,而鸭脷洲则是位处香港岛西南方的一座岛屿。在香港开埠初期,香港政府把香港岛西南岸一带的渔村,即现在的香港仔以英文称为(Aberdeen),并以英文发音直译为中文“鸭巴甸”,“鸭巴甸”因而成为当时“香港仔”的另一中文地名[4]。因为鸭脷洲邻近“鸭巴甸”,所以这座岛屿在当时的英文名称为(Aberdeen Island),并以此音译成中文地名“鸭巴甸岛”[5],直至1970年代,因为“鸭巴甸岛”渐渐发展,这座岛屿才被名为“鸭脷洲”,而英文地名亦被改为自香港粤语音译的(Ap Lei Chau)[5],在鸭脷洲对岸的“鸭巴甸”则被统一称为“香港仔”,但香港仔的英文名称(Aberdeen)维持不变。由于当时英军的军事设施通常只有英文名称,这座位于“鸭巴甸岛”的炮台便以该岛的英文名称(Aberdeen Island)而被名为(Aberdeen Battery),却略去了当中指明是“岛屿”的(Island),而英文的(Aberdeen)至今一直是“香港仔”的正式英文地名,这座炮台也因为英文名为(Aberdeen Battery)而被译为“香港仔炮台”或“鸭巴甸炮台”,虽然称为“鸭巴甸岛炮台”或“鸭脷洲炮台”可更精确地表达炮台的位置,惟这两称呼却不及前两者普及,因而令不少人以为这座炮台在香港仔。

玉桂山是鸭脷洲地势最高的地方,主峰高海拔196米[5],但香港仔炮台并不在玉桂山的主峰之下,而是建于玉桂山向西北方延伸的副峰附近的山腰,这座玉桂山副峰高海拔143米,常被称为“小玉桂山”或“假玉桂山”[6],该处虽然地势比主峰一带低[7],但更接近鸭脷洲与南丫岛之间的东博寮海峡北面水道 [8],而且当时的鸭脷洲西部也未有海怡半岛等多层住宅群,附近一带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阻碍视野,所以炮台在当时的射界也很广阔。大部分香港山峰通常只在最高点设置一支标高柱,然而一座玉桂山却罕有地设有多支标高柱,一支位于玉桂山主峰,而炮台所在较矮的“小玉桂山”则有多达五支标高柱[9],各标高柱之间的距离也很近,有部分标高柱的基座是由炮台的设施改建而成,因此“小玉桂山”的山顶应曾经设有炮台的射击观测站,用于射击测距及修正用途。

历史

踏入193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局势日益紧张,驻港英军决定在香港岛加建多座炮台,以加强香港岛的防卫,并于1939年建设香港仔海军基地[10],在鸭脷洲修建码头及船坞[4][11]。与此同时,英军在香港岛南岸兴建三座临时炮台(Improvised Batteries),包括香港仔炮台(Aberdeen Battery)、黄麻角炮台(Bluff Head Battery)及鹤咀炮台(Cape D'Aguilar Battery),以应对香港面对的入侵威胁。于1939年建造的香港仔炮台,位于鸭脷洲西部“小玉桂山”的山腰,炮台配备两门4吋后装海防炮英语BL 4-inch Mk IX naval gun[2],炮位附近建有营房,山上则设有炮台观测站,该炮台可阻止敌舰驶近香港岛西南岸,保护香港仔海军基地,并封锁鸭脷洲与南丫岛之间的东博寮海峡[3]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并入侵香港,香港保卫战爆发,而炮台当时由香港义勇防卫军驻守[3]。日军在开战后多次出动飞机轰炸香港岛多座炮台,更于12月16日出动由重型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大规模空袭香港仔海军基地[12],对基地的设施造成严重破坏,但未能摧毁炮台。日军于12月18日晚上在香港岛东北岸登陆,之后向香港岛西部及南部步步进迫,但日军舰艇仍然受到英军设在香港岛的多座炮台所牵制,日本海军不能派出军舰驶近香港岛为日本陆军助战[9],在香港岛上人力物力火力都处于劣势英军,才不至于同时受到日军以海陆空夹击而迅速被击溃[10]。12月25日,日军攻入湾仔并逼近金钟海军船坞,由于英军弹药不足,在孤立无援下亦无法扭转败局,总督杨慕琦为免徒增伤亡,于下午决定投降,而驻守炮台的守军接到投降的消息后,随即破坏炮台设施,避免炮台被日军利用[3]

1945年8月香港重光,香港仔炮台因为没有实际需要而被废弃,炮台的设施亦被移除。随着鸭脷洲的发展,多个住宅项目陆续落成,炮台所在的玉桂山需要兴建玉桂山配水库等水务设施应付岛上人口增加的需求,炮台的大部分建筑物亦因此被拆卸,现在只剩下少数营房及掩体的遗迹[3]

参见

参考资料

  1. ^ 香港之海岸防衛炮台. 香港海防博物馆. [2021-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2.0 2.1 Aberdeen Battery, Ap Lei Chau [1939- ]. Gwulo: Old Hong Kong. [2021-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3.0 3.1 3.2 3.3 3.4 建設及建築物-防衛設施(三)香港南. 香港地方. [2021-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4.0 4.1 應付非常時期 決在鴨巴甸建海軍防區 當局頒令鴨巴甸船隻駛入黃竹坑. 香港工商日报. 1939-03-19 [2021-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5.0 5.1 5.2 鮮為人知 景色非凡——玉桂山. 文汇报. 2013-12-03 [2021-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21-02-08
  6. ^ 登假玉桂山 環瞰東博寮海峽. 晴报. 2019-07-26 [2021-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143米山頭. www.oasistrek.com. [2021-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短線遊:玉桂山俯瞰港島南區過沙堤闖鴨脷排. 苹果日报. 2004-06-07 [2021-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9.0 9.1 軍事遺蹟探索及免費導賞. www.lionsclubmdc.org. [2021-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10.0 10.1 香港保衛戰勳章説故事:海軍竭盡所能 從未缺席. 港识多史. [2021-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22-01-01
  11. ^ Bob Hackett. History of the IJN's No. 2 Naval Construction and Repair Department at Britain's Crown Colony of Hong Kong. www.combinedfleet.com. [2021-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 邝智文; 蔡耀伦. 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香港: 天地图书. 2013-09: 167-169. ISBN 978988825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