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一元硬币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壹元硬币
国家/地区香港
价值1.00港元
背面
图案洋紫荆
“缩水”后的第一个“女王头”时代的香港一元硬币(1979年),“缩水”后的直径为2.5厘米

一元硬币是现行流通的香港货币,面额为$1港元香港人通常将“一元”俗读为“一蚊”[1]

历史

香港政府于1866年首铸壹圆硬币,含九成。1868年因香港造币厂结业,港府停止铸造壹圆硬币,把造币机械卖给日本。外国贸易银圆,如墨西哥鹰洋便在香港流通,代替停铸的港币壹圆银币。

1895年,港府引入英国贸易银圆(被称为“站洋”或“港光”)作香港1圆货币,一面铸有不列颠尼亚女神像和英文面额“ONE DOLLAR”,另一面则铸有中文面额“壹圆”和马来文面额。

1935年起,港府立法禁止外国货币在港通用,于是便由政府印行壹圆钞票,至1959年止。

1960年起,港府又重新铸造1圆硬币以取代1元钞票(1元钞票其后于1970年代初停止流通),以红铜合金铸造,一面铸有当时在位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另一面则铸有面值“香港壹圆”,中间为手持珍珠的英国王室狮子(即香港徽号顶端部分)。

1971年开始,壹圆硬币由原本的安全边改为齿边。

1978年起,壹圆硬币面积缩小。发行初期有民众不满,因容易跟银色五角(1951-1975年间发行)混淆。

1993年起改为合金铸造,但试验失败,遂于1994年开始改回以红铜镍合金铸造。

1997年又有发行铸上麒麟图案的回归纪念币。

曾发行年份(1960年后)及发行量

  • “大饼”时代(基本上已退出流通):
    • 1960年:80,000,000(有“H”及“KN”2种铸记)
    • (1961年至1969年间皆没有发行)
    • 1970年:15,000,000(只有“H”铸记)
    • 1971年:8,000,000(只有“H”铸记)
    • 1972年:20,000,000
    • 1973年:8,125,000
    • 1974年:26,000,000
    • 1975年:22,500,000
  • “缩水”后的第1个女王头时代:(现较少流通)
    • 1978年:120,000,000
    • 1979年:104,908,000
    • 1980年:100,000,000
    • (1981年至1984年间皆没有发行)
  • “缩水”后的“大王冠”时代:(现较少流通)
    • (1985年至1986年间皆没有发行)
    • 1987年:(不详)
    • 1988年:20,000,000
    • 1989年:20,000,000
    • 1990年:(不详)
    • 1991年:(不详)
    • 1992年:25,000,000
  • 洋紫荆时代:
    • 1993年:60,000,000(现极少流通[注 1]
    • 1994年[注 2]:150,000,000
    • 1995年:80,000,000
    • 1996年:38,000,000
    • 1997年[注 3]:162,000,000
    • 1998年:310,000,000
    • (1999年至2012年间皆没有发行)
    • 2013年:50,000,000
    • 2015年[注 4]:9000万
    • 2017年:5000万
    • 2019年:1亿

注释

  1. ^ 合金铸造的,因为含铁量较多,大部分自动售卖机不接受该年份的1元硬币,加上发出来的声响与五元硬币相近,容易做成混淆,所以被银行大量回收,导致该年份的1元硬币现时于市面上极少流通
  2. ^ 该年开始重新以红铜镍合金铸造
  3. ^ 有普通版及回归特别版,1997年回归特别版本是铸上麒麟图案的
  4. ^ 1993年至2011发行的洋紫荆设计流通硬币,是由英国皇家铸币厂及加拿大皇家铸币厂铸造。其中,由加拿大皇家铸币厂铸造的,包括铸币年份为1997年的2毫、1998年的2毫及2元、以及2015年的1元及2元。
  1. ^ “文”变调读若“蚊”;香港过去的确有称为一文的硬币,为0.1仙

参考资料

Ma Tak Wo 2004,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Hong Kong Currency, Ma Tak Wo Numismatic Co., LTD Kowloon Hong Kong. ISBN 962-859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