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食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食梵语āhārah巴利语āhāra),佛教术语,是指有情众生为维持生命所需要的基本支持来源。可分成四种食,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四者,合称四食梵语catvara āhārah巴利语cattaro āhāra)。

佛教禅修中,有食厌想

音义

梵语āhārah,字面意思是吃、饮食、食物、营养、支持的意思。只要能够使有情众生,维持与延长其生命的一切,都可以称为食(āhārah)[1][2][3][4]

概论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皆以“食”存,因“食”而得出生、长养、增广或灭坏[5]。众生由五阴组合而成,因六界和合故便生于母胎中[6],为了维持身中六界(地、水、火、风、空、识)的正常运作,就必须进食;不单是色身需要物质食物的食,导向解脱的善法也要有食,五蕴身心各都有食,三界有情各都有食,没有是无食的。佛教基本上将食分为四大类,也就是四食。著名的例子有《杂阿含经·三七一经》:

众生虽然因为四食而得到益处,但由于对四食产生喜、爱,造成未来世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因而广集,造成众生轮回不断,灭除对于食的贪爱才有可能证得解脱。[15]

因此,在《阿含经》中,对于食的讨论,是个很重要的课题,九事中的安住事,就是以四食为核心[16][17]。如《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18]中,皆有多个段落讨论它。在部派佛教的论书中,也对这个主题多所讨论。

唯识学派诠释

组成五阴之地、水、火、风、空、识界体性各不相同,所需的食性便有差异,因此就有四种不同的食,所谓抟食、触食、念食、识食[19],作为三界中不同五阴的所需。

抟食

抟食,是指人间的食物。人间食物有时成一团、有时成一段,或以人工抟成各种形状,所以又称为团食、段食。

触食

触食,是指细滑食。最强烈的细滑食,乃欲界人间男女交合时的种种细滑触,洗澡沐浴时引生的细滑触及衣服在身上产生的触觉皆属之;色界天人无鼻识、舌识,不需抟食,皆以禅定的制心一处能力作为色界天身的食,禅定产生的身心二乐,成其意识与意根的触食。

念食

念食也称为意思食。由于意识与意根的思惟与念想而成为长养意识与意根持续现行的动力,所以念食就是意识与意根的食物。举凡善、恶、无记法的学习与思惟,及一再受熏与思惟,都属于念食,因识的行为一定会导意根的心行改变或增广,所以念食同为意识与意根的食物。意根的念食,在三界一切位中都存在,遍三界九地[20]

识食

人类的色身与受、想、行、识五阴,是由入胎识进入母胎[21],摄取母血中四大物质来制造色身,并留出空缺处,让食食物、血液、内分泌等物质流通,而完成营养摄取及新陈代谢的功用,才能出生诸法,才能在人间生存。

识的熏习即识食,凡是对六尘诸法熏习不断,不断积集后有种子(功能差别),皆名为识食,故诸识都有食相;前七识有食的时候,第八识就会收藏诸法中贪爱种子,这就是第八识在欲界中的食,但第八识自身其实无食。地狱众生纯粹以第八识业种的流注为食,维持其生命状况,不依靠物质色法[22]

食厌想

对于四食,产生喜欢与贪爱,就会让识增长,入于名色,增长诸行,产生苦;如果灭除对于四食的贪爱,就可以灭除苦[23]

释迦牟尼认为禁食、不食,无益于解脱,主张节制饮食、守护根门,去除对饮食的贪爱[24][25],错误的饮食方式会增加五盖[26],但适当的饮食可以增益七觉支[27]。佛教修行者以食厌想来灭除对于食的贪爱,作为修行之用。

汉传佛教中,鼓励僧侣饮食时应采五种观察、思惟,称为食存五观。将用饭的斋堂称为五观堂。

参考文献

  1. ^ 《成唯识论》卷1:“又契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无此识,彼识食体不应有故。’”
  2. ^ 《集异门论》卷1:“嗢柁南曰:‘一法谓有情,依食依行住。于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尊。’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一切有情皆依行住。于诸善法,不放逸胜,是谓一法。”
  3. ^ 长阿含经卷9《十上经》:“云何一知法?谓诸众生皆仰食存。”
  4. ^ 印顺《佛法概论》:“食是资益增长的意思,等于平常说的营养,能使有情维持延长其生命,而 且扩展长大。凡有资益增长作用的,都可称为食。所以‘阿含经’中所说的食,并不限于四者,与因缘的含义相近。不过佛约资益有情作用最强盛的,特别的总括为四食,为后代一般论师所称引。佛曾说十句法,第一句即“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这是说,一切有情延续维持其生命,都要依赖于食。此一论题,有针对外 道的重要意义。当时的苦行者,要求生死的解脱,而没有适当的方法,仅能一味的刻苦自己,甚至一天食一麻一麦,或但服水,或专食气,苦苦的支持生命,以求得解脱物欲的拘累,而达心灵的自由。释尊在苦行时,也曾精苦到如此,等到觉悟了苦行的徒然,于是受牧女乳糜的供养,资养身心,才能于菩提树下完成正 觉的解脱。苦行者讥嫌释尊的受食乳糜,怀疑释尊的正觉,所以特地说此一切有情依食而住的四食。这不但肯定了饮食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生死延续的动力何在,怎样才能完成解脱。”
  5. ^ 《集异门论》卷1:“一切有情依食住者:何等是食,而言有情皆依食住?如世尊说:苾刍当知,食有四种。能令部多有情安住,及能资益诸求生者。何为四食?一者、段食;若麤若细。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由此四食,说诸有情,皆依食住。何缘故知诸有情类皆依食住,谓诸有情,于彼彼聚,由此诸食未尽为因,有想等想,施设言说,活住存济,差别而转。若诸有情,于彼彼聚,由此诸食已尽为因;有想等想,施设言说,死殁殒逝,差别而转。由此故知诸有情类皆依食住。”
  6. ^ 中阿含经·业相应品·度经》:“云何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觉,为汝说,谓地界,水、火、风、空、识界,是谓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觉,为汝说也。以六界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处;因六处,便有更乐;因更乐,便有。”
    杂阿含经·八九二经》:“世尊告诸比丘,有内六入处。……于此六法,观察忍,名为信行。……此等诸法,正智观察,不起诸漏,离欲解脱,名阿罗汉。……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六界身五阴,亦如上说。”
  7. ^ 大毘婆沙论》:“契经中说:‘食有四种,一、段食,二、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云何段食?谓由麁细分段为缘,长养诸根,增益大种。云何触、意思、识食?谓有漏触、意思、识为缘,长养诸根,增益大种。此中长养诸根者,显长养诸法;增益大种者,显异熟诸法。”
    “问:于何界有几食?答:欲界具四,段食偏增。色界有三,触食偏增。无色亦三,下三无色,思食偏增,非想非非想处,识食偏增。”“问:于何生有几食?答:卵生具四,触食偏增。……胎生具四,段食偏增。湿生具四,触食偏增。化生具四,随一偏增,种类处所,有差别故。”
  8. ^ 中阿含经·双品·说智经》:“世尊说四食,众生以此,得存长养。云何为四?一曰、抟食,麤、细,二曰、更乐,三曰、意念,四曰:识也。”
    长阿含经·世记经》:“佛告比丘,一切众生以四食存。何谓为四?抟、细滑食,为第一,触食,为第二,念食,为第三,识食,为第四。”
    增一阿含经·苦乐品·四经》:“世尊告诸比丘,众生之类有四种食,长养众生。何等为四?所谓抟食,或大、或小,更乐食,念食,识食,是谓四食。”
    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非问分·道品》:“如世尊说:‘众生有四种食,食此食,能令众生住,能令阴和合,能有利益。何等四?一谓、抟食,二、触食,三、思食,四、识食。’”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如世尊说:‘苾刍当知食有四种,能令部多有情安住,及能资益诸求生者。何谓四食?一者、段食,若麁若细,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
  9. ^ 大毘婆沙论》:“问:段食是何义?答:分段而食,故名段食。问:若尔所饮吮等,非段食耶?答:从多分说,是故无过。”“问:佛说段食有麁有细,云何应知麁细差别?答:《集异门》说:段食麁细,互相观待,而可了知。”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云何段食、或麁或细?答:若段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充悦、随充悦,护、随护,转、随转,持、随持,是名段食。云何施设段食麁细?答:依所资养有情大小及段,渐次施设麁细。其事如何?答:……若诸有情,食诸草木枝条叶等,彼食是麁;若诸有情食饭粥等,彼食是细。若诸有情食饭粥等,彼食是麁;若诸有情食酥油等,彼食是细。复次若诸有情以口嘴舌摄取段食,用齿咀嚼而吞食之,彼食是麁;若诸有情在胎卵中段食,津液从脐而入资养其身,彼食是细。复次若诸有情食有便秽,彼食是麁;若诸有情食无便秽,彼食是细,如有食香酥陀味等,虽有所食而无便秽。如是施设段食麁细。”
    长阿含经·世记经》:“彼彼众生,所食不同,阎浮提人种种饭、𪎊、面、鱼、肉以为抟食,衣服、洗浴为细滑食。拘耶尼、弗于逮人亦食种种饭、𪎊、面、鱼、肉以为抟食,衣服、洗浴为细滑食。郁单曰人唯食自然粳米,天味具足以为抟食,衣服、洗浴为细滑食。龙、金翅鸟食鼋、鼍、鱼、鳖以为抟食,洗浴、衣服为细滑食。阿须伦食净抟食以为抟食,洗浴、衣服为细滑食。四天王、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食净抟食以为抟食,洗浴、衣服为细滑食。自上诸天以禅定喜乐为食。”
    增一阿含经·苦乐品·四经》:“彼云何名为抟食?彼抟食者,如今人中所食,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谓名为抟食。”
    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非问分·道品》:“何等谓抟食?抟食有二种,麁、细。何谓麁?除天净食、天香食,除衣服澡浴调身食,苦余抟食,是名麁抟食。何谓细抟食?天净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调身食,是名细抟食。复次麁抟食,除天香食,除衣服澡浴食,若余抟食,是名麁抟食。复次细抟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调身食,是名细抟食。”
    舍利弗阿毘昙论·非问分·缘品》:“云何名色缘六入?缘抟食,现在眼根,润益增长,耳、鼻、舌、身、意根,润益增长,抟食谓色;由意生受、想、思、触、思惟谓名;如是缘现在名色,生现在六入,是名名色缘现在六入。缘衣服、洗浴、调身,现在眼根,润益增长,耳、鼻、舌、身、意根,润益增长,衣服、洗浴、调身抟食谓色;由意生受、想、思、触、思惟谓名;如是缘现在名色,生现在六入,是名名色缘现在六入。……”
  10. ^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云何触食?答:若有漏触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是名触食。其事如何?答:如鹅、雁、孔雀、鹦鹉、鸜、鹆、春鹦、离黄命命鸟等,既生卵已,时时亲附,时时覆育,时时温暖,令生乐触。若彼诸鸟,于所生卵,不时时亲附,覆育温暖,令生乐触,卵便腐坏。若彼诸鸟,于所生卵,时时亲附,覆育温暖,令生乐触,卵不腐坏。如是等类,说名触食。”
    长阿含经·世记经》:“何等众生触食?卵生众生触食。”
    增一阿含经·苦乐品·四经》:“云何名更乐食?所谓更乐食者,衣裳、伞盖、杂香华、熏火及香油,与妇人集聚,诸余身体所更乐者,是谓名为更乐之食。”
    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非问分·道品》:“何谓触食?六触,眼触、耳、鼻、舌、身、意触,是名触食。”
    杂阿含经·二九八经》:“缘六入处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
    中阿含经·根本分别品·分别六界经》:“佛告彼曰:比丘!人有六界聚六触处十八意行四住处。若有住彼,不闻忧戚事,不闻忧戚事已,意便不憎,不忧,不劳,亦不恐怖。如是有教,不放逸慧,守护真谛,长养惠施。比丘!当学最上,当学至寂,分别六界如是。比丘!人有六界聚,此说何因?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比丘!人有六触处,此说何因?谓比丘眼触见色,耳触闻声,鼻触嗅香,舌触尝味,身触觉触,意触知法。……比丘!人有十八意行,此说何因?谓比丘眼见色,观色喜住,观色忧住,观色舍住。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观法喜住,观法忧住,观法舍住。比丘!此六喜观,六忧观,六舍观,合已十八行。……比丘!人有四住处,此说何因?谓真谛住处,慧住处,施住处,息住处。……”
  11. ^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云何意思食?答:若有漏思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是名意思食。其事如何?答:如鱼、龟、鳖、室首摩罗部卢迦等,出至陆地,生诸卵已,细沙覆之,复还入水。若彼诸卵,思母不忘,便不腐坏。若彼诸卵,不思念母,即便腐坏。如是等类,名意思食。”
    长阿含经·世记经》:“何等众生念食?有众生因念食得存,诸根增长,寿命不绝,是为念食。”
    增一阿含经·苦乐品·四经》:“彼云何名为念食?诸意中所念想,所思惟者,或以口说,或以体触,及诸所持之法,是谓名为念食。”
    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非问分·道品》:“何谓思食?六思身,色思、声、香、味、触、法思,是名六思身,是名思食。”
    杂阿含经·六一经》:“云何行受阴?谓六思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思,乃至意触生思,是名行受阴。”
  12. ^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云何识食?答:若有漏识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是名识食。其事如何?答:如世尊《教颇勒窭那记经》中说,‘颇勒窭那当知,识食能令当来后有生起。’如是等类,说名识食。”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缘起品》:“《教诲颇勒窭那经》中,佛作是说:‘颇勒窭那,识为食故,后有生起。’此识云何?谓健达缚最后心,心、意、识增长坚住,未断,未遍知,未灭,未变吐,此识无间,于母胎中,与羯剌蓝自体和合。此羯剌蓝自体和合,名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识,名为名,是名名色。”
    “此羯剌蓝自体和合,名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识,名为名;尔时非理作意俱生名色为缘,起俱生识,是名名色。”
    “尔时非理作意俱生名色为缘,母胎藏中,六根生起,是名名色六处。”
    “尔时非理作意俱生名色为缘,母胎藏中,诸触生起,是名名色。”
    “云何取缘有?谓取为缘,施设多有,谓佛或说三界、五蕴名有,或说能感后有业名有,或说生分五蕴名有。……云何说生分五蕴名有?如世尊告颇勒窭那:‘识为食故,后有生起。’……”
    杂阿含经·三七二经》:“佛告颇求那,……汝应问言:何因缘故有识食?我则答言:能招未来有,令相续生,有有故有六入处,六入处缘触。”
    长阿含经·世记经》:“何等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天,是名识食。”
    增一阿含经·苦乐品·四经》:“彼云何为识食?所念识者,意之所知,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是谓名为识食。”
    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非问分·道品》:“何谓识食?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是名六识身,是名识食。”
  13. ^ 大毘婆沙论》:“问:食体是何?答:是十六事,于中十三事是段食体,即十一触及香、味处,触、思、识三是余食体。蕴界处摄者,是十一界、五处、三蕴少分所摄;十一界者,谓七心界,及香、味、触、法界;五处者,谓香、味、触处,意处,法处;三蕴者,谓色、行、识蕴。是谓四食自体、我物、性、相。”“触处,实事有十一种,谓四大种及七种造触。七种造触者,谓滑,涩,轻,重,冷,饥,渴。滑谓细软,涩谓麁强,轻谓不可称,重谓可称,冷谓此所逼便起暖求,饥谓此所逼便起食欲,渴谓此所逼便起饮欲。”
    “已说自体,所以今当说,何故名食?食是何义?答:牵有义是食义,续有义、持有义、生有义、养有义、增有义,是食义。此四于能牵,乃至能增,故名为食。问:若牵有乃至增有,是食义者,诸有漏法皆应名食,何故但说四耶?
    • 胁尊者言:唯佛世尊究竟了达诸法性相,亦知势用,非余能知,若法有食相作用可立食者,即便立之,无者不立。
    • 尊者世友作如是言:此是世尊有余之说、略说、影说、有观待说,佛观化宜而说法故。
    • 尊者妙音说曰:佛知此四,牵有、续有、持有、生有、养有、增有,体相势用,强盛邻近,故立为食,余法不尔,故不说食。
    • 有余师言:如是四法,极能长养诸界,趣生老死世间,令其流转,故立为食,余则不尔。
    • 或有说者:食有二相,一、牵引当有,令现在前,二、任持今有,令相续住。
    • 有余师说:食有三种:一者、业食,二者、生食,三者、长养食。业食谓思,生食谓识,长养食者,谓段与触。”
  14. ^ 中阿含经·后诵·大品·荼帝经》:“此四食何因?何习?从何而生?由何有耶?彼四食者,因爱,习爱,从爱而生,由爱有也。……是为缘无明有行,……缘生有老死、愁戚、啼哭、忧苦、懊恼,如是此等大苦阴生。”
  15. ^ 杂阿含经》卷15:“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诸比丘!于此四食有贪有喜,识住增长,乃至纯大苦聚集。譬如楼阁宫殿,北西长广,东西窗牖;日出东方,光照西壁。如是,比丘!于此四食有贪有喜,如前广说,乃至纯大苦聚。若于四食无贪无喜,如前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
  16. ^ 《瑜伽师地论》卷3:“诸佛语言,九事所摄。云何九事?一、有情事;二、受用事;三、生起事;四、安住事 ;五、染净事;六、差别事;七、说者事;八、所说事;九、众会事。有情事者,谓五取 蕴。受用事者,谓十二处。生起事者,谓十二分缘起及缘生。安住事者,谓四食。染净事 者,谓四圣谛。差别事者,谓无量界。说者事者,谓佛及彼弟子。所说事者,谓四念住等 菩提分法。众会事者,所谓八众。”
  17. ^ 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四阿含》是以相应教的‘杂阿含经’为本的;‘杂阿含’是“一切事相应教”,所 以《四阿含》也通称“事契经”。……蕴、处、缘起、食、谛、界、念住等道品。蕴等七事,为事相应教的根本部分。称此为‘相应修多罗’,其后次第集成的,也就随之而称为‘一切事相应’的事契经。 ”
  18. ^ 《增一阿含经》卷21〈苦乐品〉:“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之类有四种食,长养众生。何等为四?所谓抟食或大、或小,更乐食、念食、识食,是谓四食。彼云何名为抟食?彼抟食者,如今人中所食,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谓名为抟食。云何名更乐食?所谓更乐食者,衣裳、伞盖、杂香华、熏火及香油,与妇人集聚,诸余身体所更乐者,是谓名为更乐之食。彼云何名为念食?诸意中所念想、所思惟者,或以口说,或以体触,及诸所持之法,是谓名为念食。彼云何为识食?所念识者,意之所知,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是谓名为识食。是谓,比丘!有此四食,众生之类以此四食,流转生死,从今世至后世。是故,诸比丘!当共舍离此四食。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9. ^ 长阿含经佛告比丘:一切众生以四食存。何谓为四?抟、细滑食为第一,触食第二,念食为第三,识食为第四。”
  20. ^ 《起世经》:“何等众生以思为食?若有众生,以意思惟、资润诸根,增长身命,所谓鱼、鳖、龟、蛇、虾蟆、伽罗瞿陀等及余众生,以意思惟、润益诸根、增长寿命者,此等皆用思为其食。”
  21. ^ 长阿含经佛说:“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无也!”“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
  22. ^ 《起世经》卷七:“何等众生以识为食?所谓地狱众生及无边、识处天……等。此诸众生,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23. ^ 杂阿含经卷十五:“若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诸行增长,行增长故,当来有增长,当来有增长故,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无贪无喜故,识不住、不增长,识不住、不增长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行不增长,行不增长故,当来有不生不长,当来有不生长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起。如是纯大苦聚灭。”
  24. ^ 《杂阿含经》271经:“若当比丘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觉悟精进,观察善法,乐分别法,乐修梵行,离于睡眠,心不疑法,斯有是处。”
  25. ^ 《杂阿含经》275经:“饮食知量者,难陀比丘于食系数:不自高,不放逸,不着色,不着庄严,支身而已,任其所得,为止饥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觉令息灭,未起苦觉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气力、安乐、无闻独住故。如人乘车,涂以膏油,不为自高,……乃至庄严,为载运故;又如涂疮,不贪其味,为息苦故。如是,善男子难陀知量而食,乃至无闻独住,是名难陀知量而食。”
  26. ^ 《杂阿含经》715经:“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如是,五盖依于食而立,非不食。”
  27. ^ 《杂阿含经》715经:“譬如:身依于食而得长养,非不食,如是,七觉分依食而住,依食长养,非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