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飞天巨桃历险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飞天巨桃历险记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电影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亨利·谢利克
监制提姆·波顿
Denise Di Novi
编剧Steven Bloom
Karey Kirkpatrick
Jonathan Roberts (电影剧本)
罗尔德·达尔(书籍原著)
原著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主演Paul Terry
Simon Callow
李察·德瑞佛斯
苏珊·莎兰登
Jane Leeves
米瑞安·玛格莱斯
David Thewlis
Joanna Lumley
配乐蓝迪·纽曼Randy Newman
摄影弘成田[*]
制片商华特迪士尼影片
联合电影人[*]
骷髅杰克制作公司[*]
公会家庭影视[*]
片长84 分钟.
产地 英国
 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1996年4月12日
发行商博伟发行公司
预算$3800万美元
票房$3770万美元[1]

飞天巨桃历险记》(英语: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1996年上映的奇幻动画电影(黏土动画、偶动画、定格模型动画),部分由真人演出。此片改编自英国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1961年出版的同名儿童故事书,由亨利·谢利克(Henry Selick)执导、提姆·波顿监制(两人同时也合作了圣诞夜惊魂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动画电影)。故事讲述被姑妈冷落虐待的七岁孤儿詹姆士(James)偶遇一名神秘老人、意外获得具有魔力的巨型桃子后,与待在巨桃里的六只虫子成为好友,用桃子作为食物兼交通工具飞天横越大西洋的惊奇冒险。

电影在1996年4月12日上映,虽然票房3770万美元未能完全填补38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该片仍获得影评界的好评,影评家主要称赞电影的视觉效果与故事。电影在安锡国际动画影展获颁最佳动画长片奖(水晶奖),同时入围土星奖最佳奇幻片、卫星奖最佳动画或混合媒体提名,还有7项安妮奖提名。

故事大纲

詹姆士·亨利·特罗特原本是个和父母过着幸福快乐生活的普通男孩,但在父母双亡后,他被两名生性苛薄的姑妈——史派克与史庞琪收留,过着孤寂和备受姑妈冷落虐待的生活。某天詹姆士从歇斯底里的姑妈手中救下一只蜘蛛后,偶然遇见一名神秘的长者,从后者的手里取得名为“鳄鱼舌头”的绿色神秘发光物,该名长者让附近的老桃树长出了一个巨大的桃子。发现巨桃的史派克与史庞琪喜出望外,将老桃树与巨桃做为招揽游客的观光景点盈利。詹姆士趁夜接近并吃着巨桃的果肉,当巨桃被吃出一道通往内部的深痕后,詹姆士出于好奇攀爬进巨桃深处的坑洞,遇见待在巨桃里的六只虫子:蜈蚣先生、蜘蛛小姐、老蚱蜢瓢虫小姐、蚯蚓萤火虫,还和牠们成为朋友。当虫子们听见两个姑妈正在寻找詹姆士的时候,蜈蚣先生率先砍断了连接桃子和桃树的茎枝,造成巨桃滚至大西洋

虫子们将巨桃改装成适合飞行的型态,因为詹姆士与虫子们交谈期间,表示他梦想着像他父母希望的那样、参观位于纽约市帝国大厦,他们决定乘坐巨桃飞往纽约市。旅途中,他们取用巨桃的果肉作为粮食,陆续遭遇北极冰冷水域中的巨型机械鲨鱼和亡灵骷髅海盗,还有当年令詹姆士的父母丧生的暴风雨犀牛,詹姆士虽然害怕,但还是将他的朋友们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并在犀牛用闪电击中巨桃之前与之对峙。

后来,詹姆士连同巨桃坠落至下方的城市,降落在帝国大厦的顶部,此景吸引了大量人群前往现场围观拍照,连记者也抵达现场采访此事。当詹姆士经由消防队的协助离开帝国大厦顶部后,史派克与史庞琪因为透过新闻转播获知他的行踪,赶到现场要求詹姆士交还巨桃并跟她们回家,然而詹姆士不为所动,不但向在场的众人说明他与虫子们经历的奇幻冒险经历,还揭发过去被姑妈虐待的真相,令史派克与史庞琪勃然大怒,试图用偷来的消防斧攻击詹姆士,但被及时赶到的虫子们出面阻止,在场的警察也顺势将史派克与史庞琪逮捕归案。虫子们的出现也让原本怀疑乃至于嘲笑詹姆士的部分人们,开始相信詹姆士所言属实。詹姆斯顺势将他的虫子朋友们介绍给在场所有人士,还同意让孩子们分食这颗巨桃。

经历此事,詹姆士与虫子们不但成为一家人,还将巨桃剩下的桃核改造成座落于中央公园、提供他们生活的小屋,留在纽约市的虫子们也各自事业有成和获得名望。蜈蚣先生投身政坛,竞选纽约市长;蜘蛛小姐开了一家俱乐部;蚯蚓先生成为一家护肤品公司的吉祥物;瓢虫选择担任妇产科医生;蚱蜢先生成为闻名乐坛的小提琴手;萤火虫夫人成为自由女神像火炬中的光源。故事的最后,詹姆士与他的新家人和朋友一起庆祝他的九岁生日,他也继续向人们诉说这段惊奇的冒险经历。

主要角色

外部链接

  1. ^ Top 100 worldwide b.o. champs. Variety. January 20, 1997: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