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危机
人的成长与发展 |
---|
阶段 |
生命历程 |
发展心理学 |
青年危机(英语:Quarter-life crisis)是指年轻人在成长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惑时期,一般出现在刚大学毕业到社会实践的20至24岁。
1950年代,爱利克·埃里克森提出了现代人主要有八个社会心理发展阶段;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每次生命周期转换时,人不多不少会遇上危机。社会心理学家和从事心理辅导的人士,早在1960年代,就留意到在人类少年期(13-20岁)或中年期(40-60岁)面对的心理危机。可是,作为一个研究主题或讨论话题,成人早期(20岁-24岁)面对的压力、困惑、需求,却是近十年来才得到西方社会研究者的关注。按埃里克森的用语,此时期的危机是“亲密-孤独危机”。2001年,美国作家 Alexandra Robbins 和 Abby Wilner 参考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一词,将这个阶段遇上的心理危机命名为“青年危机”(quarter-life crisis)[1]。
在青少年期确立自我认同之后,许多年轻人刚离开了学校的庇护,投身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远比在学校时丰富;父母因为时代经验的不同,无法再给予他们全面的帮助。他们必须靠自己的判断,建立自己在职业生涯规划、感情关系、家庭关系、自我认同等方面的模式。这时,许多人会感觉孤单,继而会渴求亲密关系,特别是与他人的爱情关系。[2]
有美国的研究者认为,Y世代的年轻人,比过去时代的年轻人,需要更长时间度过这段迷失不定、摸索的时期。[3]
在电影中
以下电影里的主角,都可说正在面对青年危机,特别是情感和职业选择方面:
- 《毕业生》(1967)
- 《幽灵世界》(2001)
- 《迷失东京》(2003)
- 《无痛失恋》(2004)
- 《情归新泽西》(2004)
- 《口白人生》(2006)
- 《录取通知书》(2006)
- 《如何生活》(2008)
- 《恋夏500日》(2009)
- 《弗兰西丝·哈》(2012)
- 《派特的幸福剧本》(2012)
- 《年少时代》(2014)
参考
- ^ Alexandra Robbins; Abby Wilner. Quarterlife Crisis: The Unique Challenges of Life in Your Twenties. New York: TarcherPerigee. [May 2001]. ISBN 978-1585421060 (美国英语).
- ^ Erikson, Erik Homburger.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First Edition. New York: Norton. [December 1968]. ISBN 9780571086771. OCLC 490091935 (英语).
- ^ Shaputis, Kathleen. The Crowded Nest Syndrome : Surviving the Return of Adult Children. Olympia: Clutter Fairy. 2003. ISBN 0972672702.
- 《征服青年危机:1/4人生的25个求生守则》(Conquering Your Quarterlife Crisis),雅莉珊卓·罗宾斯(Alexandra Robbins)著,何修瑜译,久周文化出版
- Feeling depressed? It may be your quarter-life cris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May 2011, New Scien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