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0年4月16日) |
灵性(英语:spirituality),综合学术与宗教解释为“个人在各种相处关系中达到平衡的最佳状态”,类似儒学《易传》、《中庸》所说的感通、中和(和谐)、诚等身心状态。而这些周遭关系包含了本身个体、自然环境、神、他人等。虽说学术界多有探讨该平衡关系,也多有对于灵性引申为个人生命意义的完整认知探讨,但是一般说来,宗教信仰仍是灵性探讨的主要内容,而讲求灵性平衡及和谐的场合,也多与宗教事务相关。简言之,今多数宗教都自诩可成就灵性平衡的信仰及实践系统。
灵性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和扩展,各种内涵可以相互并存。[1][2][3][note 1](在欧洲文化)传统中,灵性是指一种宗教改革的过程,“旨在恢复人的原始形状”[note 2],以“上帝的形象”[4][5]为导向,以世界宗教的创始人和神圣文本为例。这个词在早期基督教中被用来指以圣灵为导向的生活[6],并在中世纪晚期扩大到包括生活的心理方面。[7] 在现代,该术语既扩展到其他宗教传统[8]并扩展到更广泛的经验,包括一系列深奥的传统和宗教传统。现代用法倾向于指代神圣维度的主观体验[9]和“人们赖以生存的最深层次的价值观和意义”[10][11],通常与有组织的宗教机构分离。[12] 这可能涉及对超出通常可观察世界的超自然领域的信仰[13]、个人成长、对终极或神圣意义的追求[14]、宗教体验[15],或与自己的“内在维度”相遇。[16]
灵性及“生命的意义”等问题,被部分人士怀疑是可能的普世价值,但在Shalom H. Schwartz等人对普世价值的研究中,这类事物不被发现具有普世性;[17]反之,“享受现世生活”及“拥有充足的财富”等,在Shalom H. Schwartz等人对普世价值的研究中,被发现是可能的普世价值之一。[18]
注释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definition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Waaijman[4][5] uses the word "omvorming", "to change the form". Different translations are possible: transformation, re-formation, trans-mutation.
参考资料
- ^ McCarroll 2005,第44页.
- ^ Koenig 2012,第36页.
- ^ Cobb 2012,第213页.
- ^ 4.0 4.1 Waaijman 2000,第460页.
- ^ 5.0 5.1 Waaijman 2002.
- ^ Wong 2009.
- ^ The medieval mind. the Psychologist. [202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3).
- ^ Gorsuch 1999.
- ^ Saucier 2006,第1259页.
- ^ Sheldrake 2007,第1–2页.
- ^ Griffin 1988.
- ^ Wong 2008.
- ^ Schuurmans-Stekhoven 2014.
- ^ Snyder 2007,第261页.
- ^ Sharf 2000.
- ^ Waaijman 2002,第315页.
- ^ Schwartz, S. H. Universals i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 Theory and Empirical Tests in 20 Countries. M. Zanna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2, 25: 1–65.
- ^ Schwartz, S. H. Are there Universal Aspec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Human Valu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4, 50 (4):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