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银铃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银铃会为1942年由张彦勋台中一中爱好文学的朱实、许清世共3位同期同学所创办文艺团体[1]。后来,詹冰林亨泰锦连萧翔文(萧金堆)、詹明星、子潜(许育诚)、埔金(陈金河)、春秋(朱商秋)、松翠(张鸿飞)、残塀籁亮陈素吟等同仁陆续加入。1949年4月6日“四六事件”爆发,政治情势趋于紧张。同年5月20日实施戒严令,台湾陷入白色恐怖,银铃会被迫解散[2]

社团活动及沿革

银铃会1942年成立后先后发行《缘草》、《潮流》[3]这两种油印刊物,其发行刊物的宗旨有二,一是文学研究,二是推动台湾新文学的发展。《缘草》创刊于1944年,至1947年停刊,发行了十多期[4];1948年复刊并更名为《潮流》应出了6期;此外尚有《联谊会特刊》、《会报》。除了刊载同仁创作的现代诗、散文、小说、短歌、俳句,还有评论、古诗解说等类型的文章,及社团同仁讯息,内容相当多元。刊物使用的语文方面,《缘草》多为日文,《潮流》则中、日文都有。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到1950年国民政府迁台这段期间,除了“银铃会”活动,还有叶石涛叶瑞榕陈显庭出《处女地》(同仁杂志)。报纸方面,当时龙瑛宗主编中华日报日文文艺栏,歌雷(本名:史习枚)主编新生报的“文艺”、“桥”副刊,杨逵主编力行报副刊,并且出版《台湾文学》丛刊三期,黄金穗主编《新新》杂志,编了16期;1949年台北师范学院出《龙安文艺》(仅出一期)。这段时间,不少作家、诗人登上文坛,比较知名的有吴瀛涛周伯阳郑世璠李笃恭罗浪林曙光萧翔文等人士》[5]

银铃会成员受到杨逵很大的鼓舞,愿意努力克服语言障碍与228事件之后的政治肃杀气氛。1948年该会聘请杨逵当顾问。杨逵除了担任顾问,指导该会成员创作,也曾在《潮流》发表〈梦与现实〉(日文)一文,期勉台湾的年轻作家“早点醒来,与黑暗的现实对决,并克服这些现实”[6]

银铃会的成员除了在机关刊物《缘草》与《潮流》发表作品,也在《新生报》的“桥”、“学生世界”、“新地”、《中华日报》日文文艺栏、《力行报》副刊,以及《新文艺》、《台湾妇女》、《礼拜六》、《青年时代》等杂志上发表作品。也有同仁出版诗作,目前已知有:张彦勋的《幻》与《桐叶落》、林亨泰的日文诗集《灵魂的初啼声》(1949.4.15)[7]

解散

银铃会本为以中学生为主的文学社团,战后同仁渐增,含大学生、老师、银行职员等。大学生中,以台湾师范大学的7名为最多,台湾大学有1名。1949年四六事件爆发,师院与台大直接受到事件冲击。当时,银铃会顾问杨逵,因1948年发表《和平宣言》触犯国民党统治当局,也于四六事件期间遭逮捕。银铃会的许多同仁于事件后不断被调查骚扰、逮捕或处死,社团只能停止活动,被迫解散。[8]

评价

银铃会为台湾目前所知唯一从战前跨越到战后的文学团体,许多都透过日文接受日本前卫诗潮之洗礼,并透过实际创作延续战后新诗发展,且多位同仁也成为支撑战后本土诗社“笠”的核心成员,对台湾战后新诗发展相当重要。[9]

林亨泰认为:银铃会延续了二次大战反帝反封建的文学精神,同时对于世界文学抱持开放接受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在政治最苍白的时期,他们努力创作使台湾文学史不致中断,具有承先启后的角色。[4]

论者陈芳明则肯定:银铃会成员的诗作具备写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及现代主义的疏离性格。诗作既反映当时政治动荡、社会黑暗,也展现作家娴熟操作象征、隐喻与联想切断的语言,使其内心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陈芳明还赞扬银铃会这种“介入现实而又冷视现实的诗风,恰如其分地呈现那种犹豫年代的悲观消极”,并且认为这群诗人“勇于嘲讽,却不落入庸俗的窠臼,诚然为台湾现代主义建构了特殊的美学”[10]

学者阮美慧则认为“银铃会”保留了日治时期台湾新诗的遗产,并于七○年代《笠》诗刊的成立而发扬光大。但在美学上也从现代主义美学转向发扬台湾本土精神的风格。[11]

参考资料

  1. ^ 张彦勋,〈银铃会的发展过程与结束〉,《台湾诗史“银铃会”论文集》,彰化:磺溪文化学会,1995 年,页24。
  2. ^ 吴明益著,〈“桥”的衔接与断裂─当代台湾文学史的首场论战〉,《文学@台湾》,台南:国立台湾文学馆,页136。
  3. ^ 1948年《缘草》更名为“潮流”,《潮流》在1949年停刊。
  4. ^ 4.0 4.1 林亨泰,〈银铃会文学观点的探讨〉,《台湾诗史“银铃会”论文集》,彰化:磺溪文化学会,1995 年,页33。
  5. ^ 赵天仪著,〈台湾战后二十年新诗的发展〉,《台湾文学的周边》,台北:富春文化,2000年,页62-63。
  6. ^ 彭瑞金著,《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高雄:春晖出版社,1997年,页88~89。
  7. ^ 赵天仪著,〈战后台湾新诗初探〉,《台湾文学的周边》,台北:富春文化,2000年,页30-55。
  8. ^ 林亨泰,〈银铃会与四六运动〉,《台湾诗史“银铃会”论文集》,彰化:磺溪文化学会,1995 年,页65-71。
  9. ^ 周华斌,〈承先启后的文学社团:银铃会〉,《台湾文学‧精彩一百》,台南:国立台湾文学馆,2011年,页52-53。
  10. ^ 陈芳明著,《台湾新文学史》上册,台北:联经,2011年,页248~249。
  11. ^ 阮, 美慧. 台灣精神的回歸:六、七○年代台灣現代詩風的轉折. 台南: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