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量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梵语प्रमाणpramāṇas),古印度知识论术语,意指正确的认知,或正确的知识来源。在印度教佛教中都有使用,用於哲学辩论场合;佛教中为因明学的一部分;印度教中有《量经》(Pramāṇa Sūtra)。

概论

在佛教的因明学当中,陈那论师法称论师定义“量”为“不妄的新知”,粗略地说即是“知识的来源”。狭义而言,“量”指的是“认识事物之标准、根据”;广义言之,则指“认识作用之形式、过程、结果,及判断知识真伪之标准”等[1]。不正确的认知,则称为“非量”。

对于量的分类,有多种说法。《因明正理门论》认为仅有现量比量才能称为“量”[2]。有人则加入圣言量,成为三量。即下列三种:

  1. 现量”(pratyaksa):以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官所获得的“现量”。
  2. 比量 ”(anumana):以逻辑推理所获得的“比量”。
  3. 圣言量”(sabda):以教典或圣者所言的“圣言量”,又作正教量、至教量、声量、圣教量。

注释

  1. ^ 《集量论略解》第一品为现量品。“量”,指知识来源,认识形式以及判定知识真伪的标准等。现量即感觉。这一品前半部分阐述了陈那关于认识论的主张。首先概括说明:量只有两种──现量与比量,因为认识的对象只有两种──自相与共相。现量以自相为对象,比量以共相为对象。接着指出:正理派以及其他派别所主张的圣教量和譬喻量,“皆假名量,非真实量”。然后具体说明:真(正确的)现量必须“离名种等结合之分别”,即完全排除概念的作用。真现量共分四种:根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似(错误的)现量有七种,前六种加入了概念的识别作用,第七种虽未加入概念,“然非有体”,即不是实在的感觉。最后解释“量果”,依次列出三种说法。在这里,陈那依据所量、能量、量果三种划分,论证存在着相分、见分、自证分的“三分”说。
  2. ^ 玄奘译《因明正理门论本》卷1:“为自开悟,唯有现量及与比量。彼声喻等,摄在此中,故唯二量。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离此二,别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

参考来源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