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里加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里加
Rīga
首都
里加
黑头宫
火药塔
里加主教座堂
圣约翰教堂
里加城堡
里加三兄弟
圣彼得教堂
在拉脱维亚的位置
在拉脱维亚的位置
坐标:56°56′51″N 24°06′25″E / 56.9475°N 24.1069°E / 56.9475; 24.1069
国家 拉脱维亚
建立1225年
政府
 • 市长马丁·史达基英语Mārtiņš Staķis
面积
 • 首都324 平方公里(125 平方英里)
 • 陆地275.5 平方公里(106.4 平方英里)
 • 水域48.50 平方公里(18.73 平方英里)  15.8%
 • 都会区10,133 平方公里(3,912 平方英里)
人口(2018)[1]
 • 首都633,071人
 • 密度1,954人/平方公里(5,061人/平方英里)
 • 都会区1,018,295(里加计划区
 • 都会区密度101.4人/平方公里(263人/平方英里)
时区欧洲东部时间UTC+2
 • 夏时制欧洲东部夏令时间UTC+3
网站http://www.riga.lv
官方名称里加历史中心
类型文化遗产
标准ii, i
评定时间1997年
参考编码[2]
地区欧洲

里加拉脱维亚语Rīga [ˈriːɡa] 立窝尼亚语Rīgõ)是拉脱维亚首都北欧地区波罗的海国家中最大、最繁忙的城市,位于波罗的海岸边,道加瓦河口。

里加是波罗的海国家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工商业中心。里加是历史上汉萨同盟主要商业城市,其历史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认为里加丰富的新艺术运动建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3]

欧盟欧洲电子通讯监管机构总部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通讯中心设在里加。里加是欧洲城市组织及欧洲首都联盟组织成员。2014年欧洲文化之都世界合唱比赛、2006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峰会、2003年欧洲歌唱大赛、2006年世界男子冰球锦标赛、2013年世界女子冰壶球锦标赛等活动的举办地。

语源

“里加”一名的由来尚不明确,但有多种理论推测:

  • 取自立窝尼亚语“ringa”,“循环”的意思,指该地是由道加瓦河支流的回路形成的自然古港口[4][5]
  • 衍生自道加瓦河支流Rīdzene河的德语名Riege[6]
  • 亚伯特主教宣称他通过自己的攻势征服当地人并改变了他们的信仰,就像拉丁文“rigata”(浇灌),意味着“将基督教浇灌进信仰异教的贫瘠之地”[7]

然而,最可靠的已有的解释是由德国历史学家Dionysius Fabricius(1610年)所认定的,即“里加”一名来自该地在贸易路线中的地位:[8]Riga nomen sortita est suum ab aedificiis vel horreis quorum a litus Dunae magna fuit copia, quas livones sua lingua Rias vocare soliti.(拉丁语) (里加得名于杜纳河畔大量兴建的房屋和仓库,这在利窝尼亚人的语言中通常被称作Riae)。[9]拉脱维亚语rīja中的j在德语中硬化为g。

历史

自古以来道加瓦河就是一条贸易路线,是维京人经德维纳河—涅伯河线去往拜占庭之路的一部分[10]。一个位于道加瓦河口15 km(9.3 mi)处,即今日里加的被记作Duna Urbs的受保护的自然港口在公元2世纪就有记载[10]立窝尼亚人在此定居[来源请求]

黑头宫里加老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里加在中世纪作为维京人的贸易中心开始发展起来[10], 里加的居民主要从事捕鱼、放牧和贸易,后来发展手工具业(骨骼、木材、琥珀和铁)[10]

立窝尼亚韵律诗编年史》证实里加早在12世纪就已经是贸易中心,将其引述为portus antiquus(古老的港口)并描述住宅和仓库被用来贮存大部分的亚麻和皮革。[10] 德国商人开始到达里加,在1158年建立邻近的定前哨站。

伴随着德国商人的脚步塞格贝格的梅因哈德英语Saint Meinhard[11]抵达此地并让立窝尼亚原始宗教信仰者皈依基督教。天主教会东正教会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到达拉脱维亚,很多拉脱维亚人早已受洗[10][11]。梅因哈德与立窝尼亚人共处,在里加上游的Uexküll(今伊克施基勒英语Ikšķile)营建城堡和教堂,并在此建立他的教区[11]。而立窝尼亚人仍然信仰原始宗教,梅因哈德于1196年在Uexküll逝世,未能完成他的传教使命[12]。1198年,贝特霍尔德主教英语Berthold of Hanover带着一支十字军部队抵达[12],并下令强制基督教化[10][11]。贝特霍尔德在他的部队被击败以后逝世[12]

教宗英诺森三世发布诏书下令十字军征服利沃尼亚人,[12]里加的亚伯特通过他的舅舅不来梅及汉堡主教乌特莱德的哈特维希在1199年成为利沃尼亚教区的主教。他在1200年带领23艘船舰及500名西法利亚十字军抵达里加[13]。1201年,他将利沃尼亚教区宗座从Uexküll迁至里加,通过武力使里加的长老强行达成协议。[10]

1201年,首批德国商人通过德维纳河抵达诺夫哥罗德。[14]为保卫地区及贸易,[15]亚伯特于1202年成立圣剑兄弟骑士团,并向贵族与商人开放。[14]

利沃尼亚人的基督教化仍在继续。1207年,亚伯特开始巩固城池。[14][16]菲利普国王向亚伯特挹注资金,并将利沃尼亚作为采邑[17]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公国。[10]为推进永久性的军事存在,地区的所有权在教会与骑士团之间作了划分,教会拥有里加及所有被征服土地的三分之二,骑士团拥有三分之一。[18]直到那时,十字军骑士按照惯例服役一年,并在之后回家。[18]

亚伯特通过沿袭教宗诏书保证了里加在未来商业上的发展,该诏书指令所有德国商人通过里加开展贸易。[18]1211年,里加首次铸造货币,[10]并且亚伯特为里加主教座堂奠基。[19]由于部族同盟未能抵达该城,里加尚无法保证安全。[18]1212年,亚伯特发动了对波洛茨克的军事行动,以获取德国商人自由经过水路的权利。[14]波洛茨克通过Kukenois(库克内塞英语Koknese)及叶尔西卡对亚伯特让步,并终止利沃尼亚人对波洛茨克纳贡。[20]

里加商人的市民权益稳固下来,并从教会寻求更大的权利。1221年,他们取得了里加的自治权并采纳了城市的宪章。[15][21]

同年亚伯特被迫承认丹麦对其所征服之爱沙尼亚与利沃尼亚土地的主权。[22]亚伯特寻求丹麦国王瓦尔德马二世的帮助以在援军不能到达里加的情况下保证里加及利沃尼亚的土地不被利沃尼亚人暴动所侵犯。丹麦人登陆利沃尼亚,在雷沃尔(塔林)兴建城堡,并开展对利沃尼亚与爱沙尼亚土地的远征。德国人企图暗杀瓦尔德马,但以失败告终。[23]1222年瓦尔德马退出全部利沃尼亚的土地,将其归还给亚伯特,使亚伯特得以与其和解。[24]

亚伯特的困境与里加市民权益的发展仍在继续。按照教宗的诏书,定居点到1225年就不再向里加主教交税,[25]并且里加的市民获得权利去选举市政官员与议员。[25]1226年,亚伯特为里加主教座堂祝圣,[10]建立圣雅各伯教堂[10]并在圣乔治教堂开办教会学校。[11]

1227年,亚伯特征服了Oesel(萨雷马)[26]并且里加与斯摩棱斯克公国达成协议,以将波洛茨克让与里加。[27]

亚伯特于1229年1月逝世。[28]他未能成为大主教,[17]但是德国人对利沃尼亚的支配已经建立并持续七个世纪。[18]

里加提供了西欧与波罗的人或俄罗斯的贸易路线,后来里加也在1282年加入汉萨同盟。汉萨同盟也让里加的政治与经济更加稳定,让里加可以度过后来的政治动荡。

16世纪中叶时的里加
1650年时的里加

里加在1522年接受了宗教改革的主张,结束了大主教的统治权力。随着条顿骑士团在1561年没落,里加成为自由城市达20年之久。直到1581年时,里加受到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影响。里加在1621年受到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当时他参加了三十年战争)的统治。在1656年至1658年的俄罗斯-瑞典战争期间,里加受到俄罗斯的攻击。直到1710年时,里加都是瑞典最大的城市之一,并且保持自治的地位。不过在1710年,在大北方战争的影响之下,里加受到沙皇彼得大帝的侵犯。俄罗斯与瑞典后来签订《尼斯塔德条约》,里加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领土,这也象征瑞典统治时期的结束,俄罗斯霸权的开始。里加逐渐发展成一座工业化的港口都市。这样的状态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结束。

虽然波罗的海地区经过长久的改变与战争,波罗的海德国人仍然在里加拥有优越的地位。在几个世纪里,里加都使用德语为官方语言,直到俄语在1891年成为新官方语言为止(因为俄罗斯帝国推行俄罗斯化的缘故)。于是,拉脱维亚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取代德国人成为里加人口最多的种族。也因为拉脱维亚资产阶级的崛起使得里加成为拉脱维亚民族复兴的中心。1905年发生的俄罗斯革命(由拉脱维亚社会民主工人党 所主导)则达到社会主义活动的巅峰。

里加紧接着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革命的影响。德国军队在1917年进入里加,而1918年签订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则将拉脱维亚割让给德国。不过因为1918年11月签订的康边停战协定,德国放弃拉脱维亚的主权,促使拉脱维亚与其他波罗的海国家宣布独立。拉脱维亚在1918年11月18日正式宣布独立,里加于是成为拉脱维亚的首都。

大约1900年时的明信片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年-1940年),拉脱维亚将注意力从俄国转向西欧国家,建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制政府。英国德国取代俄罗斯成为拉脱维亚主要的贸易伙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里加在1941年被苏联所占领,而纳粹德国则在1941年至1944年间占领这个城市。在这段时期,波罗的海德国人被强制送回德国,而犹太人则被迫进入犹太人社区,并在开瑟瓦德(Kaiserwald)与Salaspils建造集中营

红军后来再度于1945年占领里加,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里加几乎失去3分之一的人口。里加也开始工业化,并从拉托维亚其他地区涌入大量的人口进入里加,特别是俄罗斯人,并因此改变人口结构。

廉价航空公司航线在2004年开始服务里加,并因此逐渐吸引大量的观光客进入[29]

气候

里加处于大陆性湿润气候区域,一、二月是最寒冷的季节,平均温度为−2 °C(28 °F),不过每年最寒冷的时候几乎都会达到−20 °C(−4 °F)至−25 °C(−13 °F)之间。因为靠近海洋,所以秋季多雾,降雨也比较频繁。里加的夏季则是温暖潮湿,平均温度为18 °C(64 °F),最高温通常会超过30 °C(86 °F)。

里加(平均值1991-2020,极端值1885年至今)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10.2
(50.4)
13.6
(56.5)
20.5
(68.9)
27.9
(82.2)
30.5
(86.9)
34.0
(93.2)
34.5
(94.1)
33.9
(93.0)
29.4
(84.9)
23.4
(74.1)
17.2
(63.0)
11.8
(53.2)
34.5
(94.1)
平均高温 °C(°F) −0.1
(31.8)
0.3
(32.5)
4.8
(40.6)
11.9
(53.4)
17.8
(64.0)
21.3
(70.3)
23.8
(74.8)
22.7
(72.9)
17.3
(63.1)
10.5
(50.9)
4.8
(40.6)
1.4
(34.5)
11.4
(52.5)
日均气温 °C(°F) −2.1
(28.2)
−2.0
(28.4)
1.5
(34.7)
7.4
(45.3)
13.0
(55.4)
16.7
(62.1)
19.3
(66.7)
18.3
(64.9)
13.4
(56.1)
7.5
(45.5)
3.0
(37.4)
−0.3
(31.5)
8.0
(46.4)
平均低温 °C(°F) −4.5
(23.9)
−4.6
(23.7)
−1.7
(28.9)
2.9
(37.2)
8.2
(46.8)
12.4
(54.3)
14.9
(58.8)
14.1
(57.4)
9.8
(49.6)
4.9
(40.8)
1.1
(34.0)
−2.4
(27.7)
4.6
(40.3)
历史最低温 °C(°F) −33.7
(−28.7)
−34.9
(−30.8)
−30.3
(−22.5)
−13.1
(8.4)
−5.5
(22.1)
−2.3
(27.9)
4.0
(39.2)
0.0
(32.0)
−4.1
(24.6)
−9.5
(14.9)
−20.5
(−4.9)
−31.9
(−25.4)
−34.9
(−30.8)
平均降水量 mm(吋) 46.5
(1.83)
40.1
(1.58)
34.1
(1.34)
35.0
(1.38)
47.5
(1.87)
65.0
(2.56)
79.5
(3.13)
77.9
(3.07)
67.1
(2.64)
75.6
(2.98)
56.3
(2.22)
50.2
(1.98)
674.8
(26.58)
平均降雪量 cm(吋) 25.0
(9.8)
23.6
(9.3)
15.7
(6.2)
5.2
(2.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2
(0.5)
7.0
(2.8)
22.0
(8.7)
99.7
(39.3)
平均降水天数(≥ 1.0mm) 9.4 7.0 8.2 8.0 7.7 8.9 11.2 10.9 12.3 11.6 12.5 12.2 119.9
平均相对湿度(%) 87.9 85.2 79.4 69.7 67.7 72.0 74.2 76.7 81.1 85.1 90.2 89.4 79.9
月均日照时数 36.6 64.2 141.2 203.6 286.7 282.2 291.2 250.4 166.7 95.5 36.1 24.4 1,878.8
平均紫外线指数 0 1 2 3 5 6 5 5 3 1 0 0 3
数据来源1:拉脱维亚环境、地质与气象中心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30][31]
数据来源2:NOAA (precipitation days 1961-1990),[32] Weather Atlas,[33] and World Weather Online (snowfall)[34]

经济

商业与旅游业对于里加近年来[何时?]的经济成长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大部分前往里加的观光客是经由里加国际机场,这是波罗的海国家中最大的机场,它曾在2001年因庆祝里加建城800年而进行整修与现代化。里加在最近几年将会产生重大的改变。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开始于2007年秋天建造,并预计在2010年完工[35]。对于道加瓦河左岸中心区域的开发计划也在市议会进行讨论。而在Ķīpsala地区所进行的摩天大楼建设则产生相当大的争议。达芬奇复合建筑(25层)与2栋称为Z塔(30层)的高层建筑已经开始进行建设[36][37]。拉脱维亚几乎所有重要的金融机构都位于里加,包括拉脱维亚的中央银行-拉脱维亚银行。近年来,外国的商业贸易活动在里加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2004年5月1日拉脱维亚加入欧盟之后。拉脱维亚有超过50%的公司在里加进行登记[38]。里加港也是一个重要的货物航运中心。它是波罗的海地区一个主要的港口,而且在最近几年内预期会因与其他波罗的海国家的贸易而成长。

交通运输

里加客运站
里加自由港

里加国际机场是里加唯一机场,并有提供商业服务。从1993年至2004年间,里加的空中交通成长了2倍。渡轮航线往返里加、基尔吕贝克斯德哥尔摩之间。里加也是木材运输的主要转运港口,也是拉脱维亚的铁路运输中心。里加南部地区一座新的桥梁在2008年完工,并在11月7日通车[39]。这座桥梁是波罗的海国家近年来最大的建筑计划,将可以减少城市中心的交通阻塞[40]。另一个大型的建筑计划是在北边的走廊上[41],预计在2010年开始。

人口

年度 人口
1767年 19,500
1800年 29,500
1840年 60,000
1867年 102,600
1881年 169,300
1897年 282,200
1913年 517,500
1920年 ¹185,100
1930年 377,900
1940年 353,800
年度 人口
1941年 335,200
1945年 ²228,200
1950年 482,300
1955年 566,900
1959年 580,400
1965年 665,200
1970年 731,800
1975年 795,600
1979年 835,500
1987年 900,300
年度 人口
1990年 909,135
1991年 900,455
1992年 889,741
1993年 863,657
1994年 843,552
1995年 824,988
1996年 810,172
1997年 797,947
1998年 786,612
1999年 776,008
年度 人口
2000年 764,329
2001年 756,627
2002年 747,157
2003年 739,232
2004年 735,241
2005年 731,762
2006年 727,578
2007年 722,485
2008年 719,613
2009年 680,74

里加在2008年的人口为719,613人,也是波罗的海国家中最大的城市,虽然自从1991年开始人口就逐渐减少[42]。造成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外移与低的生育率。有些人估计里加的人口在2050年时可能只剩下目前的50%[43]。根据2008年资料显示,拉脱维亚人占总人口的42.3%,俄罗斯人则占41.7%,白俄罗斯人占4.3%,乌克兰人占3.9%,波兰人为2.0%,其他民族合计为5.8%[44]。而2006年时的人口组成则是:拉脱维亚人占总人口的59%,俄罗斯人则占28.5%,白俄罗斯人占3.8%,乌克兰人占2.5%,波兰人2.0%,1.4%则是立陶宛人,其他民族合计为2.4%[44]。因为拉脱维亚在1991年独立的缘故,苏俄时代的移民不再自动取得公民权,其中一些人于是迁居至其他地区,造成人口减少。从1989年至2007年之间,因为一些移民的迁徙造成俄罗斯人从47.3%降低到42.1%,而拉脱维亚人则从36.5%上升到42.3%。拉脱维亚人在2006年成为里加人口最多的民族[45]

教育

里加拥有的众多高等学术教育机构:

著名景点

里加历史中心
世界遗产
里加历史中心
官方名称Historic Centre of Riga(英文)
Centre historique de Riga(法文)
位置 拉脱维亚欧洲和北美地区
标准文化:(i)(ii)
参考编码852
登录年份1997年(第21届会议

里加老城是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历史中心,位于道加瓦河东岸,城以其古老的教堂著称,例如里加主教座堂和圣彼得教堂,新旧城区则是由自由大道(位于自由纪念碑)相连,街区的总面积为 0.944 平方公里:

知名人物

友好城市

里加与下列城市结为友好城市[46]

参考资料

  1. ^ RIG010. Pastāvīgo iedzīvotāju skaits pēc dzimuma un vecuma statistiskajos reģionos, republikas pilsētās, novados, novadu pilsētās, pagastos, ciemos un Rīgas apkaimēs (atbilstoši robežām 2019. gada sākumā). Statistikas datubāzes. [2020-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1). 
  2. ^ Historic Centre of Rig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2-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3. ^ World Heritage List - Riga (Latvia); No. 852 (PDF). unesco.org: p. 3 (67). [2009-05-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8-19). 
  4. ^ Teritorija un administratīvās robežas vēsturiskā skatījumā. Cities Environmental Reports on the Internet. [2007-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3) (拉脱维亚语). 
  5. ^ Endzelīns, Did Celts Inhabit the Baltics (1911 Dzimtene's Vēstnesis (Homeland Messenger) No. 227). [200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9). 
  6. ^ Riga municipality portal. www.riga.lv. [2016-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3). 
  7. ^ Coat of arms of Riga. www.riga.lv. [2018-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1). 
  8. ^ Vauchez et al. Encyclopedia of the Middle Ages. Routledge, 2001
  9. ^ Fabrius, D. Livonicae Historiae Compendiosa Series, 1610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Bilmanis, A. Latvia as an Independent State. Latvian Legation. 1947.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Vauchez et al. Encyclopedia of the Middle Ages. Routledge, 2001
  12. ^ 12.0 12.1 12.2 12.3 Germanis, U. The Latvian Saga. 10th ed. 1998. Memento, Stockholm.
  13. ^ Chronicle of Major Events; The Earliest Age: Livonia. Riga City Council. [200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3). 
  14. ^ 14.0 14.1 14.2 14.3 Dollinger, P. The Emergenc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1200–1800, 1964; translated Macmillan and Co edition, 1970
  15. ^ 15.0 15.1 Reiner et al. Riga. Lorenzo Pigni. 1999.
  16. ^ Zarina, D. Old Riga: Tourist Guide, Spriditis, 1992
  17. ^ 17.0 17.1 Moeller et al.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MacMillan & Co. 1893.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Palmieri, A. Catholic Origin of Latvia, ed. Cororan, J.A. et al. The American Catholic Quarterly Review, Volume XLVI, January–October 1921. Philadelphia.
  19. ^ Doma vēsture (history). [29 Jul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5 July 2010). 
  20. ^ Kooper, E. The Medieval Chronicle V. Radopi, 2008.
  21. ^ Wright, C.T.H. The Edinburgh Review, The Letts, 1917
  22. ^ Murray, A., Crusade and Conversion on the Baltic Frontier, 1150–1500. Ashgate, London. 2001.
  23. ^ "The Ecclesiastical Review", Vol. LVI. American Ecclesiastical Review. Dolphin Press. 1917.
  24. ^ Fonnesberg-Schmidt, I. The Popes and the Baltic Crusades, 1147–1254. Brill. 2006.
  25. ^ 25.0 25.1 Švābe, A., ed. Latvju Enciklopēdija. Trīs Zvaigznes, Stockholm. 1953–1955 (in Latvian)
  26. ^ Fletcher, R.A., The Conversion of Europe: From Paganism to Christianity, 371–1386AD. Harper Collins. 1991.
  27. ^ Michell, Thomas. Handbook for Travelers in Russia, Poland, and Finland. London, John Murray, 1888.
  28. ^ Fonnesberg-Schmidt, I., The Popes and the Baltic Crusades, 1147–1254. Brill, 2007
  29. ^ Charles, Jonathan. Latvia prepares for a tourist invasion. BBC News. 2005-06-30 [2007-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8). 
  30. ^ Klimatisko normu dati. 拉脱维亚环境、地质与气象中心. [202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3) (拉脱维亚语). 
  31. ^ Gaisa temperatūras rekordi. 拉脱维亚环境、地质与气象中心. [202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3) (拉脱维亚语). 
  32. ^ Riga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31). 
  33. ^ Riga, Latvia – Detailed climate information and monthly weather forecast. Weather Atlas. Yu Media Group. [2019-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6) (英语). 
  34. ^ d.o.o. Riga Climate Weather Averages. Weather Weather Online. [202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9) (英语). 
  35. ^ Gaismas Pils;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gaismaspils.lv. [2007-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4). 
  36. ^ Da Vinci, Riga. emporis.com. [2007-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37. ^ Z-Towers; On top of your business!. vertikalapasaule.lv. [2007-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5). 
  38. ^ Lursoft statistika; Uzņēmumu dibināšanas dimanika Latvijas rajonos. lursoft.lv. [2007-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3) (拉脱维亚语). 
  39. ^ Explanatory Note on Planning and Building of the Southern Bridge Route. rdpad.lv. [2007-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40. ^ Dienvidu Tilts; Project of the Bridge. dienvidutilts.lv. [2007-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5). 
  41. ^ Northern Corridor; About project. ziemelukoridors.lv. [2007-08-21]. [失效链接]
  42. ^ RESIDENT POPULATION BY REGION, CITY AND DISTRIC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csb.gov.lv.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43. ^ Heleniak, Timothy. Latvia Looks West, But Legacy of Soviets Remain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February 2006 [2007-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9). 
  44. ^ 44.0 44.1 Riga in Figures. Riga City Council. [2007-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0). 
  45. ^ RESIDENT POPULATION BY ETHNICI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csb.gov.lv.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8). 
  46. ^ Twin cities of Riga. Riga City Council. [200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