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釉上彩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釉上彩是瓷器施彩工艺的一种,盛行于清朝的中国。釉上彩是在高烧制过的瓷器釉面上彩绘纹饰,再经过第二次的低温烧制而成。相对于被称为“里绘”的釉下彩,釉上彩在景德镇被称为“表绘”。其种类包括釉上五彩、斗彩、珐琅彩与粉彩多种。瓷器除了提供给宫廷作为玩赏之用,在外销方面的角色也不可忽略,当时的官窑、民窑莫不多少受到西方风格与主题的影响,为清代彩瓷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背景

中国瓷器的发展在清初的盛世中达到顶点。从整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来看,明清时代的商业与手工业都有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人们对于手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同时,康雍乾三朝皇帝对于艺术的爱好,使宫廷对艺术品的需求大增,瓷器即是一例。以上各种因素,促进了清初瓷器在技术上的进步与视觉表现的创新。此外,由于国外的大量需求,十七至十八世纪中国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明清瓷器生产的重镇位于江西景德镇。分成御器厂以及民窑两个系统。自清代开始,御器厂的督窑官由专门的官员担任,如雍正时期的年希尧、乾隆时期的唐英。景德镇吸引全国各地的名窑技艺,同时御器厂具有较好的设备、原料,又不惜成本,因而能促进技术的进步,制作出高品质的瓷器。基本上,御器厂制作的官窑器只供朝廷使用,但它与民窑的发展其实也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官搭民烧”的制度下,御器厂也将技艺传入民窑,带动民窑技术的提高。

简介

釉上彩瓷是明清彩绘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在制作上,釉上彩是先经过高温(1150℃以上)烧瓷,接着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用低温(700-900℃)烧制成的瓷器。由化学组成来说,它在原本低温色釉的氧化铅―氧化硅(PbO―SiO2)二元系统上,以硝的形式引入氧化钾而成氧化铅―氧化硅―氧化钾(PbO―SiO2―K2O)的三元系统。 [1]

釉上彩在宋代已可见,在明代也持续发展,不过明代的釉上彩主要是与釉下青花结合,即青花五彩;到了清代方有高度的创新与丰富,除了外在的因素,如官方与民间的支持、商业经济的发达外,也有赖于以细腻精细的白瓷做底,以及釉彩技术的革命,尤其是显现在五彩瓷到粉彩瓷风格的变化与表现力的增加。

种类举例

釉上彩有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几种。

釉上五彩

釉上五彩瓷是以高温烧成白瓷,然后绘上红、黄、蓝、绿、紫等多颜色的图像,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明代,有以红绿黄三色为主的纯粹五彩瓷,以及与釉下青花结合的青花五彩。后者占了大多数,盛行于嘉靖万历年间,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瓷器上的蓝色在当时只能用青花的蓝色表现。青花五彩通常图案花纹浓密,色彩鲜艳。是嘉靖万历时期主要的官窑彩瓷。清康熙年间,釉上五彩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面向:

1.釉上蓝彩的发明,使纯粹的釉上五彩取代青花五彩成为主流。

2.较精细、高质量的白瓷呈现的乳浊色泽更能充分表现色彩。

3.此时的烧成技术掌握较好,不会因温度过高使色彩流动,或过低使光线不足。康熙五彩以平涂方法填彩,色彩鲜艳,相对于粉彩被称为“硬彩”。

康熙官窑五彩主要是小型器物,风格较拘谨,相较于此,民窑器的装饰题材丰富,色彩鲜艳,且多是大型器物。

珐琅彩

清乾隆珐琅彩锦地描金花卉象耳衔环瓶

珐琅彩是创始于康熙年间的高贵宫廷用瓷,盛行于雍正、乾隆年间。在清宫档案中,区别已有的金属珐琅器而被称为“瓷胎画珐琅”。它是以硼作为熔剂(含硼是珐琅彩与五彩、粉彩的不同处之一),以砷作为乳浊剂的低温玻璃彩料烧制而成。[2] 珐琅彩是先由景德镇烧制白瓷胎,再运至北京皇城的内务府造办处加彩绘制,底部有年号书款,如“康熙御制”、“雍正年制”、“乾隆年制”等。康熙时期,主要是在内壁施釉、外壁无釉的瓷胎(“反瓷”)上彩绘花卉, [3]再由低温烧成。由于彩料较厚,有堆料凸起的感觉,增加色彩的立体感。[4] 康熙时期的风格主要模仿铜胎画珐琅,尚处于初创阶段。到了雍正时,则是在洁白精致的白瓷上彩绘,题材增加,且搭配书法题诗,在题诗前后有抹红色的印章,是结合画、书、诗、印的艺术品。乾隆时代,除了雍正时期传承下来的风格外,还增加了有西洋的画法与主题。除此之外,景德镇督陶官唐英开创新技法――“锦上添花”,即在有彩色花纹的色地上绘制花卉等图案。受到乾隆的喜爱,“锦上添花”在乾隆的彩瓷中被大量使用。

珐琅彩的制作与西方技艺的传入有显著的关系,硼和砷都不是中国的色料,一些特殊的珐琅彩料如金红颜料被认为极可能受欧洲配方制法的启发,并不是中国自行发展出的彩料。 [5]雍正时期因制作珐琅器的数量增加,才开始有自制的珐琅彩料。

珐琅彩因为制作难度较高,生产量并不大,多为清宫所藏,传世品也较少。

粉彩

珐琅彩技术的引入对粉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金红彩料与砷白彩料的应用。[6] 粉彩初创于康熙时期,是釉上彩的新品种。粉彩的制作方法,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勒出图案轮廓,然后填上一层玻璃白作为底色。玻璃白是由氧化铅、氧化硅和氧化砷(As2O3)所组成的不透明白色料。[7]接着再将彩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上,然后用笔将颜色渲染出浓淡深浅的颜色变化,渲染技法的成功有赖于新的油性介质。此外,有一些粉彩瓷不描绘轮廓,采用没骨法。这些技法使粉彩瓷上的图案产生明暗的立体感,与五彩的平涂法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此时的色彩技术更为进步,彩料的制备从冷调生料(在未加热的情况下调和成末的原料)到热调熟料(在玻璃热溶液中加入金属着色剂,冷却后将有色玻璃磨成粉) [8],进而使不同颜色的色料可以混合成新颜色,再加上有洁白的瓷胎衬托,粉彩比五彩更为艳丽,在雍正与乾隆二朝成为釉上彩的主流,官窑与民窑都大量生产。同时,由于颜色因渗入玻璃白而产生粉质,又烧成温度比五彩低,粉彩的色彩看起来会比五彩柔和,又被称为“软彩”。[9]

在装饰图案上,雍正时期主要以花卉为主,但也有人物故事、动物与山水画等;乾隆时期的粉彩则较趋于装饰繁复,淡雅的感觉不如雍正时期。

广彩

“广彩”广义而言是在广州烧制的彩绘瓷器,其制作目的与前述三种彩瓷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为了外销至国外。不过其制作过程基本上相同。景德镇制造的素瓷运到广州后,加以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始于康熙晚期至雍正时期,直到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都在外销瓷上占有一席之地。 [10]

狭义的“广彩”指“广州织金彩瓷”。不过金彩的使用在最初较少,康雍时期的色彩以红、绿为主,基本上与景德镇釉上彩瓷的风格差别不大,金彩只用于器沿或描绘锦地。嘉庆以后才大量使用金彩。同时,受到广州地区民间艺术与西方外来艺术的影响,色彩增多,开始仿照西洋画法,题材也扩大,包括洋画复制与欧洲神话场景。事实上,广彩就是为了满足外销市场而产生的,为了满足外商订货的需求与喜好,常常就是直接仿照外商提供的版画、纹章制作。它吸收中国传统的技艺与仿照西洋的表现手法,相对于其他同时代的釉上彩,形成独特的风格。[11]

清代彩瓷中的西洋元素

清代外销瓷器是中西贸易体系中,为了因应国外市场的需求与喜好发展出来的一种彩绘瓷。它既保留了中国彩绘陶瓷艺术的传统,又吸收了西洋艺术的元素,正因为融会中西,清代外销瓷的题材内容盛况空前,丰富度远超于皇室御用的官窑瓷以及内销的民窑瓷。

因应外销需求出现的新题材可分为几个主题:欧洲生活场景、宗教题材、神话题材、西洋花卉及家徽纹章。

从十六世纪中叶开始,西洋绘画就被中国工匠复制到瓷器上,十八世纪后,因应外国订单的要求,在瓷器上绘制西洋画的情况变得更加普遍。描绘欧洲的生活场景。宗教题材描写圣经内容,尤其是新约,因为进口国主要是基督教国家,宗教题材多用墨彩描绘,只有少数施以局部淡粉彩及金彩,以符合肃穆的气氛。十八世纪中后期,神话题材在欧洲兴起,多用粉彩描绘古西腊罗马时代的众神,作为社交礼品。

花是东西方人人都喜欢的装饰题材,清代外销瓷上的欧式花卉是中国画工应订单要求,参照当时欧洲流行的花卉植物印刷品描摹。这些花卉纹饰多运用西洋透视法,强调明暗变化,具有立体感。此外西洋花卉重视写实,很少人为的夸张变形,颇像生物学图录的构图。画面有大片面积的留白,主题花卉面积较小,呈现一种小巧清秀的阴性美,和中国传统瓷器上热闹艳丽的花卉装饰形成对比。

欧洲的纹章是国家、城市、军团、家族,或公司的代表,纹章瓷是一种特别订制的外销瓷,专供国家授勋、贵族喜庆之用。因为只有特殊阶级才能拥有,十八世纪的上层阶级已拥有纹章瓷作为荣耀与权力的象征。

此外,中国瓷器进口到欧洲之后,欧洲人还会再上面再加上一层低温烧制的涂料,这种做法可以修改不合潮流的图案,或是掩饰瑕疵。十八世纪开始,荷兰工匠开始在中国外销瓷上增绘日本伊万里或柿右卫门风格的色彩,阿姆斯特丹成了中国外销瓷在欧洲的加彩中心。他们会在青花瓷上加绘红、绿色彩,还有描上金边,甚至模仿五彩瓷和粉彩瓷,加工后的青花瓷变得面目全非,青花纹变成多种新色彩中的一小部分。

在民间窑厂烧制的外销瓷,在明代因应外销订单的需求就已出现大量的西洋题材,而在御窑的部分,则是到了清代因为传教士的影响才出现西洋主题,然而品质则远远优于民窑厂的作品。清代彩瓷上的花卉图案使用了西洋凹凸法,有明显的深浅变化,颇具立体感,山水楼阁也运用了西洋透视法,展现出空间感。御用瓷的洋味,在喜欢新奇的乾隆时期尤其明显,甚至出现许多件西洋人物主题的作品。

外销瓷可见其题材之丰富,而在御用瓷可见其工艺之精美,清代彩瓷中的西洋主题在外销瓷与御用瓷互相辉映,都有十分丰硕的发展

参考资料

注释

  1. ^ 谢瑞琚、马文宽,《陶瓷史话》(台北市:国家,2003),页202-203。
  2. ^ 谢瑞琚、马文宽,《陶瓷史话》,页205-206。
  3. ^ 叶佩兰编,《珐琅彩、粉彩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香港:商务,1999),页19。
  4. ^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页426。
  5. ^ 施静菲、彭盈真,〈从文化脉络探讨清代釉上彩名词――珐琅彩、洋彩与粉彩〉,《故宫学术季刊》29卷4期(2012,台北市),页25。
  6. ^ 施静菲、彭盈真,〈从文化脉络探讨清代釉上彩名词――珐琅彩、洋彩与粉彩〉,《故宫学术季刊》29卷4期,页26。
  7. ^ 施谢瑞琚、马文宽,《陶瓷史话》,页206。
  8. ^ 施静菲、彭盈真,〈从文化脉络探讨清代釉上彩名词――珐琅彩、洋彩与粉彩〉,《故宫学术季刊》29卷4期,页24。
  9. ^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页429。
  10. ^ 古今评论 金碧辉煌广彩瓷,http://www.education.ntu.edu.tw/school/history/News/2005/Jan-Mar/news20050208_1.htm(檢索日期:2015年12月31日)。[永久失效链接]
  11. ^ 《中国古陶瓷图典》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陶瓷图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页66-67。古今评论 金碧辉煌广彩瓷,http://www.education.ntu.edu.tw/school/history/News/2005/Jan-Mar/news20050208_1.htm(檢索日期:2015年12月31日)。[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