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是中国自汉朝时起设置的武官官位,明清时成为宗室爵位名。越南亦有设置。
汉朝
东汉汉献帝始设辅国将军,伏完任。三国时各国皆设,为杂号将军,另新设辅国大将军。南北朝沿置。
唐宋
唐朝至宋朝辅国大将军为正二品武职散官。
金元
金朝设辅国上将军,为从三品武职散官。元朝沿置,改为从二品。
明朝
辅国将军在明朝是皇族爵位之一,位于镇国将军之下,奉国将军之上。是郡王之孙(亦有郡王之子因生母为滥妾,或郡王有过过失被处罚而降封的)。
明朝时,镇国将军之子皆封辅国将军。
- 辅国将军的正妻称辅国将军夫人。辅国将军的俸禄为每年800石(一半本色粮,一半钞;嘉靖四十四年改为三分本色粮,七分折钞)。
- 辅国将军之子全封奉国将军[1][2],女儿称县君。县君的俸禄为每年300石(四分本色,六分折钞;嘉靖四十四年改为二分本色,八分折钞)[3]。
清朝
辅国将军(满语:ᡤᡠᡵᡠᠨ ᡩ᠋ᡝ᠋
ᠠᡳ᠌ᠰᡳᠯᠠᡵᠠ
ᠵᠠᠩᡤᡳᠨ ,转写:Gurun de Aisilara Janggin)在清朝时为宗室封爵的第十级,在三等镇国将军之下,一等奉国将军之上,品级视为正二品。封爵方式有功封、恩封、袭封,另贝勒侧室子、奉恩镇国公嫡出余子年二十岁按例得推封一等辅国将军;贝子侧室子、奉恩辅国公嫡出余子年二十岁按例得推封二等辅国将军;和硕亲王别室所居妾媵子、奉恩镇国公侧室子、不入八分公及一至三等镇国将军嫡出余子年二十岁按例得推封三等辅国将军。
可细分一至三等:
- 一等辅国将军,岁俸银310两、禄米310斛。
- 一等辅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335两,禄米335斛。
- 二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85两、禄米285斛。
- 三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60两、禄米260斛。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 书籍
- 《清史稿》志八十九·职官一
- 《满族大辞典》十一划·页六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