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萨伊定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正常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的均衡状态

萨伊定律(英语:Say's Law),也称作萨伊市场定律Say's Law Of Market)或市场定律(Law of Markets),是一种在19世纪初流行的经济思想定律,为19世纪的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和主流的经济思想。该定律得名来自19世纪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1]。自从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使用萨伊定律一词后,萨伊定律一词便成为了萨伊市场定律的另一个名称。

不过,萨伊并非最早提出定律内容的人,其中一位最早提出相关概念的人是英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詹姆斯·穆勒,此后才由萨伊进一步阐释。

詹姆斯·穆勒认为一切生产活动都为了消费,人们为了取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必须透过生产某些商品来跟其他人进行交换另外一些商品。由于货币仅做为媒介,若不存在货币的假设下,生产者没有必要储存多余的产品,也没有储蓄财富必要,所以他会立刻将产品出售。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个人收入最后仍然会用于消费和投资用途,因此社会的总供给必定会等于总需求。因为资本累积全部最后会转化为消费与投资,生产必因资本的全部投入而扩大了劳动就业,因此不论供给多寡并不会导致需求不足的情形,为了容易达到充分就业,因而供给必得以尽可能增大。

此定律被提出来的时间点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在一个完全卖方主导的市场,这种情境下萨伊定律是成立的。因为产品总是用产品(货币)来购买,买者同时也就是卖者,买卖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商品的供给会为自己创造出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必定是相等的”。局部供求不一致也会因自由价格机制的调节而达到均衡[2]。萨伊定律受到古典学派的三个理论劳动市场论利息论旧货币数量论的理论所支持[3]。1929年美国大萧条应证了萨伊定律的谬误,但在一个纯以物易物的经济中仍可适用的。虽然现今经济学教科书已将其内容删去,然而还有不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还是依据市场定律而作出结论的。

定义

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

萨伊定律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商品的生产数量完全由商品的供给面所决定,透过物价指数高低的调整,商品的供给量最后必将等于商品的需求量。

萨伊有四个基本论点:

  1. 由于某种生产物之过剩,乃他种生产物之局部供求不一致。因此,社会不会发生全体的生产过剩。
  2. 对个别产业而言,生产者愈多代表创造更多经济,因此将促进市场繁荣,买卖双方彼此将会愈有利。
    由于一种产业的繁荣,亦会导致对其他种类产业的繁荣,因此,都市与农村工业农业国家与区域,彼此之间的繁荣都有连带关系。
  3. 为了购买外国商品,自己就会输出本国的商品以作国际贸易的交换。因此外国商品的输入有利于本国商品之输出。
  4. 纯消费者不从事物质生产,因此如官员军人等方面的阶级,对一国整体财富的增加,将无所贡献。

依据萨伊定律的推理,经济市场若不加干涉,生产者运用各种生产要素,依消费需求持续生产,最后整个经济社会,将会达到充分就业,到头来货币只不过是当作交换的媒介而已。因此可推导出:

供给创造与货币

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是对萨伊定律最常见的表达形式[4]。这定义暗示了“所有商品生产以后,一定能够销售”这种思想。但詹姆斯·穆勒本人对此的解释是:“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谁也不为生产而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是中间,中介的活动。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5]

詹姆斯·穆勒说明了生产者是为求达到消费目的,有对其他商品的需求才进行生产性的劳动,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生产者的生产若引起了对其他生产者的商品需求,整个经济体系也就会达到循环,某一数量商品的供给也就会带动了对相同数量商品的需求,因此创造了“自我需求”。于是古典学派经济学者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在流通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生产过剩。”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嘉图指出:“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行为;销售则是为了让消费者购买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其他商品。所以一个人从事生产时,他要不是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会成为他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1]詹姆斯·穆勒和李嘉图学派得出的结论是,长期的总供给将会跟总需求相等。

萨伊的描述表达了定律的必须存在某些假设作为前提:

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最后结束时,消费者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另一种型态的货物(货币或产品)交换另一种型态货物(产品或货币)。

由此可见,萨伊表明他的描述是不重视货币交易产生的任何作用。在这个理论的假想情况下,货币的定位就可被概括为以下两点[6]

  1. 在不同时间点之间,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
  2. 货币仅作交换媒介,在流通过程中一般不涉及对货币无限期的储藏。

由此,一个明确的定律开始确立。直到,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詹姆斯·穆勒之子)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当中对李嘉图的学说,还有萨伊和老穆勒的学说进行了总结,萨伊定律从此潜移默化地存在于经济理论,并主宰古典学派的理论基础[7]

古典经济学的应用

萨伊定律的应用主宰整个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和主流的经济思想至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萨伊定律的影响力才稍微减退。

劳动市场论的支持

按照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庇古在其所著的《失业论》发表的观点,庇古教授认为除了一般的摩擦性失业和一般自愿失业者外,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应该会达到充分就业。根据萨伊定律,总需求的价格等于总供给的价格[8],社会的商品并不会出现生产过剩,那么总产量和边际生产率(马歇尔创造的概念)将达到最高水平,工人的工资相等于劳动的负效用(马歇尔创造的另一个概念),除非工人不满意现有工资水平,否则社会不可能出现失业[9]。古典学派将上述现象归入自愿失业,以维持萨伊定律所依据的是非自愿失业。所以庇古教授提出解决失业的方法就是工人自愿降低货币工资,从而令劳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达致均衡,并且反对工会制定过高的工资水平[10]

利息论的支持

马歇尔教授以银行储蓄原理作解释:“一个人用他储蓄的那部分收入来购买劳动和商品,和他用所谓花费的那部分收入来购买是完全一样的,这是一条人所熟知的经济原理。当他使他所购买的劳动和商品用于生产财富,他指望从这种财富生产得到将来享受的手段时,他被认为是进行储蓄。”简而言之,收入的公式就是:

这符合萨伊定律供求永远相等的原则:

不过对货币形式的资本储蓄却可以看出后期古典经济学学派悄悄地修改了萨伊定律的假设前提。

由于消费和储蓄两者一样,而储蓄又最终转化成对生产资料的投资,不论资金用于消费和投资两者都是一样,利率只是均衡储蓄和投资的价格。在这里,储蓄代表了货币形式的资本供给,投资代表了货币形式的资本需求[11]
这理论成为古典经济学学派对利息投资的表述,并流行于二战前的英法经济学界。虽然战后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取得较大的发展,古典学派用供求解释利率的利率均衡理论仍然有一定影响力,金融学投资学仍采用此说,稍为不同的是放弃储蓄转化为投资,而代之以货币供给(M1,M2,M3)解释资本市场的供给曲线。

旧货币数量论的支持

根据萨伊定律的假设和收入的公式,货币形式的资本只有储蓄,然后储蓄的货币数量全数化为投资这个唯一路径(消费的那部分属于资本家的利润[12]),而货币只有交换媒介的用途,所以衍生了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人们会将拥有的所有货币尽快购买消费品或生产资料,而避免货币或资金闲置所损失的机会成本。这理论进一步推论,货币流通数量不会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如产量、实际工资、就业人数等),“仅能影响这些实际变量的货币数值的大小。”[13]古典经济学学派彻底认为货币只是价值的量度和交换媒介,作为商品的特质遭到忽视,当中货币的价格变化不但没有受到重视,更得出了货币不会影响其他变量的结论。

反对论点

凯恩斯主义者所持有的观点

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以具误导性的方式把萨伊市场定律改写为稻草人版本的萨伊定律,将其诠释为“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但萨伊本人从未这样说过,萨伊并不认为不加区分地生产商品便能刺激经济,事实上,萨伊十分关注对各种特定商品的生产及它们之间的交换[14]

根据凯恩斯所提出的论点,旧古典派盲目笃信萨伊定律而忽视了有效需求,结果建造了一个脆弱的理论根基。萨伊定律的权威性质从诞生之日起便遭到严重挑战。

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变成重叠,显然不论在微观经济或宏观经济都不可能的。(这部分不同于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中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凯恩斯所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论

有效需求的结论遭到凯恩斯在《通论》指出萨伊定律的不足之处:

这就是说,有效需求不是具有一个唯一的均衡值,而是具有一系列的无穷大个同样可被容许的均衡值;从而,除了劳动的边际负效用所规定的一个上限以外,就业量的大小是不能确定的。

如果这是正确的话,那么,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总是会导致就业量的扩大,以至到整个产量的供给不再具有弹性为止。有效需求数值的进一步增加不再会导致产量的任何增加。这一状态显然同充分就业是相同的事情。

……当我们的收入增加时,我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增加的量不像收入增加那样大……根据这一心理规律,就业量越大,与之相对应的产量的总供给价格与企业家能够从消费者支出那里收回的社会愿意消费数量之间的差距也越大。因此,如果消费倾向不变,那么,就业量便不能增加。

凯恩斯分析的时候指出,这就是马尔萨斯未能解释的有效需求不足。

因为边际收入用于开支时,受边际消费倾向所限,不能全部用于开支上。另外,由于货币有价值储藏的功能,人们有机会宁愿手持现金,而不愿用于投资。

不过凯恩斯似乎仍然对否定关于萨伊市场定律的说法的正确性一事有所保留:

从表面上看来,本书的基本内容似乎否定了萨伊定律,然而事实上……他并没有如此,而仅仅给萨伊定律加上一个条件,即:只要执行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使投资等于充分就业下的储蓄,萨伊定律是可以成立的。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5]

马克思主义者所持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者普遍否定关于萨伊定律的说法的正确性。

任何人其实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卖,就得马上买。流通所以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限制,正式因为他把这里存在的换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换仅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的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卖和买这二者之间的对立。说互相对立的独立过程形成内部的统一。

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论

萨伊定律最基本的错误就是与供需两大法则矛盾和漠视有效需求马克思在凯恩斯之前,便在《资本论》大举批评萨伊定律不切实际,违反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马克思认为,萨伊定律把简单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即C-M-C)简化为以物易物(商品-商品,即C-C),无差异于将资本主义经济当作原始时代的简单经济,得出一切商品不能同时发生过剩的结论。于是马克思引入了剩余价值概念并加以分析,他的理论有很大篇幅用于分析剩余价值的产生。

  • 马克思对价值的分析得出一条公式:

所有商品的价值都可分为这三部分,剩余价值是工人在进行必要劳动获得生活资料时,额外进行剩余劳动所产生的价值。剩余价值被雇用工人的资本家所占有,转化为利润。资本家将货币形式的剩余价值投入他的资本累积,扩大生产规模。所以资本的流通过程表现为:M-C-M'[19]

M'大于M,因为商品的价值得到工人剩余劳动的增值。资本家不断投入资本以M-C-M'方式流通。如果萨伊定律是正确的话,同样的供给只会带来同样的需求,资本家的消费投资只是相同数量的货币形式价值在循环流转。马克思认为萨伊定律俨如无视了剩余价值的存在,而这种无视是马克思不能容忍的:因为这等于是证明工人阶级没有生产剩余价值,一旦萨伊定律“正确”,工人被资本家“剥削”的论点便站不住脚。萨伊定律无疑跟马克思支持工人和资本家进行阶级斗争的思想有所冲突。

保罗·斯威齐分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时指出:资本家在储蓄时已经得到利息,利息形成普通利润率,如果某个行业的利润率下降到普通利润率之下,资本家就会抽出这里的资本投入到其他利润率高于普通利润率的行业去。如果全部行业的利润率都下降至普通利润率之下,资本家大可以将资本抽回,以货币形式握有资本收取利息,等待更有利的时机再投资。当资本被抽掉,流通过程的继续就是这样遭到破坏,危机就是这样酿成的[20]。这里跟凯恩斯说人们手持现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分析显得一致,两者都强调货币价值储藏的功能。

萨伊和李嘉图这一说法仅描述以需求主导的生产关系,改为以供给活动作为主导,并以此诠释为物品自动产生需求。然而这说法首先违反供需两大定律:“实际上,人们并不是一有销售就非购买不可。卖和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开的……”

——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21]

现今萨伊定律的适用性

基于萨伊定律的假设,以货币只作交换媒介为前提,萨伊定律在某些经济情况之下是适用的。

一个纯以物易物的经济中,不存在交换媒介,每个人生产自己所需的物品后,把多余生产的带到市场销售,他向市场供给自己的制成品,他必须向他人购置生产要素作为原材料。因此,这个过程便能和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吻合,生产者在制造自己的产品的同时,产生对他人产品的需求,支出物品而不换取其他物品是不可能的[22]

按照均衡理论的观点来说,供给曲线每点也会和需求曲线产生均衡点,市场上不应该存在不均衡的情况。由于不存在货币的情况,生产者没有储蓄财富的媒介,他也没有必要储存多余的产品,所以他会立刻将产品出售。个人收入将用于消费和投资用途,社会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这个时候,社会不必在意有效需求,因为资本累积全部转化为投资。生产必因资本劳动的全部使用而扩大,不论供给多寡也不会发生需求不足的情形,因而供给得以尽可能增大,便容易达到充分就业[23]

注释

  1. ^ 1.0 1.1 斯威齐. 《資本主義發展論》. : 第155页. 
  2. ^ 黄焕金 有效供给创造需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论文天下(简体中文)
  3. ^ 高鸿业 .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譯者導讀. 
  4. ^ 高鸿业.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譯者導讀. : 第4页. 
  5. ^ 马克思.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 第170页. 
  6. ^ 經濟學關公戰秦瓊:凱恩斯定律PK薩伊定律 第二段. [200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12). 
  7. ^ 凯恩斯.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 第24-25页. 
  8. ^ 凯恩斯.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 第27页. 
  9. ^ 凯恩斯.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 第21页. 
  10. ^ 高鸿业 .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譯者導讀. : 第9页. 
  11. ^ 王文平. 《經濟發展中的利率政策》. : 第10-11页. 
  12. ^ 熊彼特. 《經濟發展理論》. : 第130页. 
  13. ^ 高鸿业.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譯者導讀. : 第8页. 
  14. ^ Say's Law of Markets Theory and Implications Explained. Investopedia. [2023-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6) (英语). 
  15. ^ 高鸿业 .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譯者導讀. : 第24页. 
  16. ^ 资本论》 第三卷 第一篇 第三章
  17. ^ 《资本论》 第三卷 第三篇 第一章
  18. ^ 斯威齐. 《資本主義發展論》. : 第82页. 
  19. ^ 《资本论》 第一卷 第二篇 第四章
  20. ^ 斯威齐. 《資本主義發展論》. : 第八章 第三节. 
  21. ^ 斯威齐. 《資本主義發展論》. : 第156页. 
  22. ^ 日本近代经济学研究会. 《世界十五大經濟學》. : 第30页. 
  23. ^ 日本近代经济学研究会. 《世界十五大經濟學》. : 第29页.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