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董宜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可敬者
董宜笃
MC MA
圣公会西川教区会吏长
1931年董宜笃于华西协合大学
原文名Vyvyan Henry Donnithorne
教会中华圣公会
教区圣公会西川教区
就任1935
卸任1949
前任罗四维英语Frederick Boreham
个人资料
出生(1886-01-08)1886年1月8日
 英国伦敦特威克南
逝世1968年12月12日(1968岁—12—12)(82岁)
 英属香港
葬于香港坟场
国籍英国
教派圣公宗
配偶葛蕾蒂丝·爱玛·英格拉罕(Gladys Emma Ingram
儿女董育德英语Audrey Donnithorne
母校

董宜笃(1886年1月8日—1968年12月12日),本名维维安·亨利·唐尼索(英语:Vyvyan Henry Donnithorne),是一位英国圣公会传教士,于1935至1949年间担任圣公会西川教区会吏长

生平

董宜笃出生于伦敦特威克南,祖上为康和人[1],曾就读基督公学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瑞德利堂学院英语Ridley Hall, Cambridge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服役于皇家汉普郡团英语Royal Hampshire Regiment,战后1919年被按立牧师。1920年加入英国圣公会差会四川省传教[2]。1929年起任汉州福音堂英语Gospel Church, Guanghan牧师[3]。1949年离开四川前往西班牙加纳利群岛担任当地随行神职人员,1953年退休,以后长居英属香港。1968年逝世安葬于香港跑马地坟场。董宜笃和妻子葛蕾蒂丝·爱玛·英格拉罕(Gladys Emma Ingram)育有一女董育德英语Audrey Donnithorne,出生于四川三台县[4]

发现三星堆

董宜笃是最早发现三星堆遗址的关键人物之一。1927年,汉州(今广汉市)月亮湾村民燕道诚一家在家门口清理水沟时发现一堆满玉器的坑道。1931年,汉州发现玉器的事引起董宜笃的关注。他认识到这些玉器的重要性,便立即联系当地的驻军旅长陶宗伯和在华西协合大学教授地质学的美北浸礼会差会传教士戴谦和(Daniel Sheets Dye)。他们三人随后去发现玉器的地点考察并拍摄照片。这些资料及部分玉器实物被送到华西协合大学艺术、考古及民族学博物馆保存。1934年,时任协合大学博物馆策展人的美北浸礼会差会传教士葛维汉组织了第一次挖掘工作,之后写成〈汉州发掘简报〉("A 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Hanchow Excavation")发表于《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5][6]

汉州景教考

房公石旧照

董宜笃于1930年代初对汉州地区的景教遗存进行了调查,探知在当地南门外望乡台处曾有一块景教碑,但已被折成数块用作修桥铺路,所以他并未见到实物。这块碑与唐朝汉州刺史房琯有关,据当地目击者透露,他的名字便刻在碑上。因琯系景教徒,并为当地留下了独特的景教传统。望乡台更早的名字就叫景福院。按当地的传统说法,房琯信仰虔诚,每日都会跪在一块石头上敬礼钦崇独一之神。这块石头后来被称为“房公石”[7]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 Donnithorne, Audrey G. China: In Life's Foreground. North Melbourne: Australian Scholarly Publishing. 2019-03-29 [2024-02-27]. ISBN 97819258015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7) (英语). 
  2. ^ Audrey Donnithorne obituary. thetimes.co.uk. 2020-06-30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4) (英语). 
  3. ^ 敖, 天照. 三星堆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发现始末. 《巴蜀史志》. 2000, (4): p. 39 [2024-02-27]. ISSN 1671-265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9) (中文(简体)). 
  4. ^ Zhang, Emma. Book Review: China: In Life's Foreground. hkrbooks.com. 10 January 2021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英语). 
  5. ^ Xu, Jay. "Lithic Artifacts from Yueliangwan: Research Notes on an Early Discovery at the Sanxingdui Site". Silbergeld, Jerome; Ching, Dora C. Y.; Smith, Judith G.; Merck, Alfreda (编). Bridges to Heaven: Essays on East Asian Art in Honor of Professor Wen C. Fong, Volume I.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2024-02-27]. ISBN 978-0-691-1529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1) (英语). 
  6. ^ Graham, David C. Kilborn, L. G. , 编. Printed by the United Church of Canada Mission Press. "A 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Hanchow Excavation" (PDF). 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 (Chengtu: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 1934, 6: pp. 114–131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3-03) (英语). 
  7. ^ Donnithorne, V. H. "The Golden Age and the Dark Age in Hanchow, Szechwan" (PDF). 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 1933–1934, VI: pp. 208–244 [2024-09-04] (英语).